南营街道,隶属宜城市,位于宜城市东部,东与板桥店镇交界,南与流水镇接壤,西南邻汉江,北与王集镇相连。辖区面积164平方千米,下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2020年末,南营街道有乡村户数1.03万户,乡村户籍人口4.43万人。南营街道境内有麻城—竹溪高速公路、346国道穿境而过。南营街道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中稻、玉米、番薯,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花生、芝麻、棉花和瓜果。
历史沿革
1950年,为南营乡。1958年,为南营公社。1962年,为南营区。1974年,为南营公社。1984年,为南营乡。2001年3月,为南营街道。因原乡人民政府驻南营村得名。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9月,南营街道下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南营社区、铁链村、土城村、五涟村、南营村、龚村、东台村、桐树村、龙潭村、安垴村、韩公村、金山村、三桥村、南洲村、十方院村、财神庙村、王家湾村、杨溪铺村、万杨村、官庄村。街道办事处驻万杨村锦绣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南营街道位于宜城市东部,东与板桥店镇交界,南与流水镇接壤,西南邻汉江,北与王集镇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1千米,总面积164平方千米。
气候
南营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丰富,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23℃,年平均无霜期266天。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
人口
2011年末,南营街道辖区有总人口4.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30人,城镇化率4%;另有流动人口200人。总人口中,男性2.37万人,占51.6%;女性2.22万人,占48.4%;18岁以下6860人,占14.9%;19—34岁1.46万人,占31.9%;35—59岁1.74万人,占38%;60岁以上7025人,占15.2%。
2020年末,南营街道有乡村户数1.03万户,乡村户籍人口4.43万人,劳动力2.47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16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南营街道财政收入851.6万元,其中地税一般预算收入90.3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04元,比2010年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7436元。
第一产业
南营街道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小麦、中稻、玉米、番薯,经济作物有油菜籽、花生、芝麻、棉花和瓜果。
2011年,南营街道农业增加值3.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比2010年增长12.2%。粮食播种面积6.7万亩,总产量4.26万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55万亩,总产量8612吨。
第二产业
2011年,南营街道工业生产总值3.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3%,比2010年增长12.4%。2011年末,南营街道有工业企业18个,从业人员2856人。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南营街道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1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0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南营街道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400人,专任教师33人;小学9所,在校学生1860人,专任教师14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学生840人,专任教师8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8%,小升初升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7%,初升高升学率达7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51万元,比2010年增长12%。2011年,预算内教育经费1537万元,比2010年增长12.5%,占财政总支出的56%,比2010年增长9%。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南营街道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9个,农家书屋17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南营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其中公立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8个;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张;固定资产总值312.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1人,其中执业医师25人,注册护士3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人、执业(助理)医师0.6人、注册护士0.8人。2011年,南营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1万人次,出院病人1.8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9213户,人数3.69万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南营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1户,人数189人,支出68万元,比2010年增长8.7%。医疗救助26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2790人次,共支出8.4万元,比2010年增长33.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62户,人数2517人,支出239万元,比2010年增长7.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0万元,比2010年增长8%。敬老院1家,床位108张,收养农村五保老人80人。社区服务设施2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个。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8.1万元,使97人(次)困难群众受益。19个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6万人,参保率94%。
交通
南营街道境内有麻城—竹溪高速公路、346国道穿境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