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店镇素有“山山藏瑰宝,处处埋金洋”的美誉金山店,是大冶市“四大工矿镇”之一。金山店镇物产较为丰富。农业基本形成东南、西北、中三大经济板块。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2340万元。金山店镇基础设施齐全。通信能力较强、服务设施一应俱全。镇区内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两纵三横的中心框架。
历史沿革
1955年9月8日成立金山店办事处,1960年4月成立金山店镇,属黄石市管辖,同年8月,金山店镇改称金山店城市人民公社。1961年9月,又改称金山店镇。1975年11月,撤区并社,由矿山区划出车桥,保安区划出梅山、土桥,3个小公社合并成金山店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革政社合一领导体制,实行党政分设,将金山店人民公社改为金山店乡,同年12月11日,金山店乡并入金山店镇。
交通
镇内公路纵横交错,与各村相通,且不足5公里与大金线、铁贺线两条省道相接,铁路经镇中心地带横贯南北,境内建有火车站一座,万吨货运站台4座。水路经黄石港口依托浩瀚的长江黄金水道,直达全国东西乃至海外。
公共交通
金山店镇客运站有40辆公交车,日发客运汽车160班次,日均容量4000余人次。
地理环境
金山店镇位于东经114°42′53″~114°51′48″,北纬30°05′29″~30°09′51″。地处大冶市西北部,东与罗家桥街道接壤,南与陈贵镇、茗山乡相连,西与鄂州市太和镇毗连,北与保安镇、还地桥镇相邻。人民政府驻地金山店镇兴泰路19号,电话区号0714,邮政编码435116。距大冶市区15千米。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30°04′20″~30°08′20″,东经114°59′00″~115°05′40″。地处大冶市东北部,东与汪仁镇接壤,南濒大冶湖,西与东岳街道、罗家桥街道相邻,北与下陆区的原老下陆街道、团城山街道和西塞山区的澄月街道接壤。
面积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5千米,总面积59.17平方千米。其中陆地23.02平方千米,占38.9%;水域1.83平方千米,占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36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四棵、王太、鹏程、金山区4个居民委员会和金山、宝山、钟山、圣水泉、路平、鹏程、王坛、大路、四棵、新农、明港镇、王太、张冲、路东等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0个居民小组、20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人口
总人口33830人(2010年)。2011年末,辖区户籍人口37600人,常住人口341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14人,城镇化率5.9%。另有流动人口23049人。户籍人口中,男性22372人,占59.5%;女性15228人,占40.5%;14岁以下12408人,占33%;15~64岁19176人,占51%;65岁以上6016人,占16%。总人口中,全部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22‰,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17‰。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988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000人,另有流动人口5461人。总人口中,男性26413人,占53%;女性23468人,占47%;14岁以下6983人,占14.0%;15~64岁38939人,占78.1%;65岁以上3959人,占7.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9846人,占99.9%;其他民族35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12.2‰,人口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7.5‰。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金山店镇素有“山山藏瑰宝,处处埋金洋”的美誉,是大冶市“四大工矿镇”之一。中央国有大型矿山企业武钢金山店铁矿居镇区腹地。镇内已探明储量的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资源达10余种,主要开发的有铁矿、膨润土、碳酸钙、白云石等。除武钢金山店铁矿红线区划内的矿产种类外,分布于该镇其它各地的已探明金属、非金属、能源等矿产主要为:储量10000万吨的石灰石、储量400万吨的白云石、储量800万吨的黑耀岩、储量800万吨的辉绿岩、储量1500万吨的膨润土、储量1536万吨的石膏、储量450万吨的烟煤、储量3200万吨的铁矿、储量120万吨的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储量丰富,极具开采潜力。
植物资源
该镇物产较为丰富,不但盛产稻谷、小麦、番薯、油菜等农产品,油茶、杂果等经济林木的种植面积也达10000亩以上。农业基本形成东南、西北、中三大经济板块。
经济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5个,职工800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7亿元,比上年增加10.5%。
农业
耕地面积3.5万亩,人均0.7亩。基本形成粮油、畜牧、蔬菜、水产四大特色产业模块。2011年农业总产值1.1亿元。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油料等。棉花种植面积5017万亩,产量519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56万亩,产量379万斤;蔬菜种植面积8000亩,产量1.76万吨。畜牧业以生猪、养羊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为2.42万头,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421元。
工业
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5亿元,比上年增加10.5%,工业增加值5.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50.5%。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职工1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5.5亿元,比上年增加10.5%。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2家,职工1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0.5亿元,比上年增加10.5%。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2家。
金山店镇以工业立镇,是全市四大工矿镇之一,现有同和公司、金武公司、金成公司、朱家山铁矿、白云石矿、龙口铁矿、柯家山铁矿等一批骨干企业,是大冶市的六强乡镇。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40.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职工271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020万元,拥有工业企业314家,上年增长7.8%。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1.86亿元,比上年增加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2亿元,比上年增加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963万元,增值税10447万元,企业所得税741万元,个人所得税263万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8%、6%、10%。2011年末各类存款余额1.6亿元,比上年增加9%,各项贷款余额1.2亿元,比上年增加2%,
社会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18个,绿化面积达1.2万平方米。
城镇建设
金山店镇基础设施齐全,拥有各类市场4个,集镇文化中心3处,宾馆3家,存款性金融机构4个,建立了一个拥有磁卡、电话、图文FAX、国际互联网通信能力较强、服务功能齐全的邮电服务网,供气、供电、供水等设施一应俱全。镇区内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两纵三横的中心框架。镇区公路建设硕果累累。先后投入2000万元建设和改造拓宽了金山路、富民路、仙山路、政府门前路等四条镇区主干道,并完成绿化、亮化等配套建设,较大地改善了镇区道路交通条件,逐步形成了城市化道路大网络。
小城镇建设飞速发展。通过实施政府搭台建,部门分头建,发动农民进镇建,与武钢金山店铁矿携手共同建,使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实现了供电、供水、邮电、通讯、环卫、消防、教育、文化、卫生、商贸设施的配套,兴起了农民进镇建房热,营造了浓厚的城镇建设氛围。镇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已建有一个填埋期限为20年的垃圾处理场一座,拥有垃圾收集运输车辆2台,洒水车1台。公共汽车营运车辆89辆,出租车110辆。通过多方面的筹资、融资,按适度超前,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启动了农贸市场扩建工程,完成了仙山岔路口镇标、转盘、金山店广场等一批城镇景观建设。2002年,通过实施移民建镇工程,完成祝山村周家庄、排楼堰两个移民点66户、264人的移民搬迁,征地35亩,投资363.2万元,兴建了一批颇具特色的居民楼,为群众的安居乐业创造了新天地。
镇区绿化加快发展。先后改造3条镇区道路绿化带,并结合植树造林活动,开展多形式的庭院绿化、小区绿化、街道绿化,新建、改建了一批主干道绿化安全警戒带,创建了一批“花园式庭院”和“花园式单位”,形成点、线两结合的城镇绿化空间。至2002年止,全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600平方米,绿地率达32%。一个以镇区绿化广场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纽带,以居民区、企事业单位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快速发展的城镇园林格局已经形成,展现了现代化园林城镇的新风貌。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所)2所,在园幼儿30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5所,在校学生550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学生1500人,专任教师1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500人,专任教师12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个,其中一级甲等医院1个,村卫生室14个。
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21个;床位120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0名,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20人,注册护士19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万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1100人,参保率91%。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户,人数20人,支出33600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140元,比上年增长7%;城市医疗救助26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300人次,共支出98.4万元,比上年增长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42户,人数1138人,支出121万元,比上年增长30%,月人均102元,比上年增长3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90万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2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150张,其中收养机构床位150张,收养130人。社区服务设施5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5个。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3.8万元,使32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基金支出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1万人,参保率98%。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98户,人数153人,支出50.9万元,比上年增长15%,月人均256元,比上年增长14%;医疗救助26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510户,人数1179人,支出103.3万元,比上年增长5%,月人均67元,比上年增长3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0人,支出39.4万元,比上年增长17%。敬老院1家,床位65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50人。社区服务中心1个。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8处,各类文化专业户45户,各类图书室18个,藏书3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十余人。
2011年末有镇文体服务中心1家,图书馆1家,书店3家,藏书5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34人。
体育
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2个,看台设座椅200张。4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广播电视
1970年6月建成金山店镇广播站,1995年开通有线电视,现有有线电视用户0.66万户,入户率52.6%。
文化
名称来历
宋代名将岳飞为抗击金兵,曾在这里劈山开矿,铸造兵器,后老百姓聚居于此,既过日子又做买卖,商贾如潮,店铺如云,渐渐的,由此得名。
名优特产
金花露,俗名大雪桃,该品种6月份早熟桃品种,经济效益极高,品种优良,有果大、质优、味美、丰产的特点。
香李,果平均80克,最大120克,光泽度好,肉质细嫩,甜香味浓。栽后2-3年结果,6月底成熟,不易发生病害,因此是一个极有经济价值的优良品种。
油茶,主要分布在西北低山区,量多质优,是大冶油茶主要产区之一,全镇共建有油茶基地2000亩,年产量5000公斤。
名特优蔬菜:白云大棚蘑菇、永丰豆腐等产品,富有乡土特色,倍受消费者喜爱,其中白云大棚蘑菇品种多而优,肉厚而脆,味道可口,利润丰厚,直销黄石市、大冶市等地各大中市场。
金山店镇是“湖北省基层团建和团的工作创新竞赛先进单位”、“湖北省2011年度省级卫生镇”。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2016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16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2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