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永定新河

永定新河

永定新河,海河流域永定河下游入河河道。位于天津市市区的北部,起于屈家店闸,东南流,经北辰区东丽区滨海新区,在北塘镇入渤海。全长61.9公里,1970年到1971年开挖。北运河潮白新河等汇入后再与蓟运河汇流由北塘入渤海。途中还有新开河——金钟河、北京排污河等汇入。

永定新河是海河流域北部水系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新河和运河的共同入海河道。对天津市的防洪安全十分重要。

河流概况

永定新河,位于天津市区的北部,全长66公里,1970年到1971年开挖。北运河、潮白新河等汇入后再与蓟运河汇流由北塘入渤海。永定新河是海河流域北部水系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新河和蓟运河的共同入海河道。在永定新河和蓟运河汇流处有三河岛(又称炮台岛),是1973年拓宽河道时,因施工困难,将始建于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为防范倭寇修建的炮台遗址保留下来而形成的人工岛

治理开发

为保证天津市汛期泄洪,于1950年人工开挖了潮白新河,1970年到1971年开挖永定新河。永定新河自屈家店至北塘镇入渤海全长约66公里。左岸有北京排污河、潮白新河、机场排水河汇入,右岸有金钟河、黑猪河、北塘排污河等排沥河道汇入,最后与蓟运河交汇入渤海。永定新河全部是深槽行洪为主的复式河槽,大张庄以上为三堤两河与新引河并行,河宽300米;大张庄以下河宽500米至600米。

永定新河河道按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百年一遇洪水校核。河道水位按校核洪水位控制,当上游来水超过河道下泄能力时,打开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分洪口门向七里海临时滞洪区分洪。

信息

永定新河防潮闸启用

2010年04月02日,随着两孔闸门平稳提升,河水通过闸孔顺利下泄入海,国家重点防洪工程——永定新河治理一期工程防潮闸日前成功通水。该工程将于今年5月底前全部建成,确保今年汛期发挥防洪挡潮效益。

永定新河位于天津市市区北侧,是天津市北部的防洪屏障,河道全长66公里,是海河流域北系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的共同入海河道,永定新河右堤作为天津城市防洪圈北部防线,对27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防洪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

记者了解到,永定新河自1971年开挖后,由于河口未建挡潮闸,河道长期受潮水控制,泥沙不断淤积河道,行洪能力由原来的1400-4620立方米每秒降至现状的600-1500立方米每秒,导致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和蓟运河洪水基本失去入海出路。一旦上游发生较大洪水,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007年,永定新河治理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作为一期工程核心内容的永定新河防潮闸主体工程于2008年6月开工,今年5月底前防潮闸工程将全部建成。届时,防潮闸将把沉沙挡在河口外,使永定新河上游和潮白新河的洪水安全下泄入海,确保海河流域、特别是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防洪安全。

永定新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天津2月15日电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日前天津市十大水利工程之一——永定新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展开。该工程总投资27.9亿元,计划通过综合治理有效巩固天津市北部地区防汛安全,同时结合沿线景观节点建设,重点提升永定新河上游“两河三堤”段水生态环境质量,为北辰区郊野公园建设创造条件。

永定新河起自北辰区屈家店,东至滨海新区塘沽北塘街,全长63公里,流域面积8.3万平方公里,原设计行洪能力为1400~4640立方米/秒,是海河流域北系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四河入海尾闾,肩负着保卫天津市北部地区防汛安全的重任。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加之海潮侵袭,近年来永定新河河道淤积、堤岸损坏现象严重,河道行洪能力及沿岸景观效果大大下降,给天津市防汛安全及河道沿岸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为扭转这一现状,“十一五”期间天津市着手实施了永定新河一期治理工程,建成永定新河防潮闸及配套码头等设施,对闸下河道进行了清淤,消除了海潮对河口地区的侵袭,河道行洪能力恢复到900~3000立方米/秒,为今后综合治理永定新河打下了良好基础。2011年,天津市委、市政府结合当前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明确提出将永定新河综合治理工程列入天津市“十二五”期间将要实施的十大水利工程,计划利用2012年至2015年四年时间,通过综合治理,彻底根除永定新河防汛隐患,并结合沿岸景观建设,将永定新河建设成绿色生态长廊,实现河道景观的整体提升。根据工程总体安排,永定新河综合治理工程共分为防洪工程和水生态环境治理两部分,其中防洪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完成北京排污河至永定新河防潮闸段河道清淤40公里,恢复及加固两岸堤防70公里,新建堤顶巡视路92.8公里,改造穿堤建筑物70座,恢复河道行洪能力至1400~4640立方米/秒,提升河道防洪标准到100年一遇。水生态环境治理主要建设内容为滩地及堤坡整治,实施河岸绿化1140公顷,重点提升北辰区郊野公园段水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为宁河区、东丽湖、北塘及中新天津生态城段景观节点建设打好基础。

永定新河综合治理工程涉及面广,施工时间紧迫,特别是上游“两河三堤”段水生态环境治理关系到北辰区昆明市郊野公园建设,为确保公园绿化按时实施,市水务局先期启动“两河三堤”段14.5公里河道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日投入施工人员1600余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1300余台,截至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127.9万立方米,开挖土方114.9万立方米,回填土方82万立方米,施工总体进展顺利,为确保北辰区郊野公园景观建设按时开展打下良好基础。下一阶段,市水务局及各参建单位将继续加快施工进度,确保今年3月底前完成该段河道主要治理任务,为北辰区郊野公园建设提供优美的水环境,为永定新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开一个好头。

工程背景

永定河,是海河北系中最大的一条河流。西汉以前统称治水;东汉南北朝称水;隋至宋叫桑干河、桑干河;金称卢沟河;元至明称卢沟河、大辽河;明末至清代又叫无定河;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经皇帝赐名“永定区”后,才始称永定河。

历史上的永定河,是海河水系中洪水灾害最严重的河流。河道善淤、善决、善徙,素有“贾鲁河”、“浑河”之称。据史料统计,自金朝开始至1949年的834年间,永定河下游决口81次,漫溢59次,改道9次。其中清乾隆元年(173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的176年中,就发生决溢49次,平均3.6年1次。

永定河中下游治理,自金代起曾多次在北京石景山区以下河段筑堤挡水,打坝分洪。到清康熙,经过一次大的人工改道治理,下游河道的两岸堤防系统已成形。但在18世纪前,对永定河的治理,都限于在下游防洪筑堤,堵复加固。从18世纪起,才有了筑坝拦洪、建闸分洪的设想和尝试。直到1949年前,永定河的洪水灾害还很严重,堤防漫溢、决口仍时有发生。仅1912年~1949年的37年中,在卢沟桥以下就发生大的决口7次,受灾面积多达2000多平方公里。其中1917年和1939年的两次大水(也有大清河相应洪水加入)还淹了天津市,造成京津交通断绝,海河航道淤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永定河的治理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49年11月水利部召开全国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审议由华北水利工程局拟定的《整治永定河及流域开发计划草案提纲》。以后,又根据1953年、1957年、1966年和1986年分别编制的《永定河流域规划》、《海河流域规划草案》、《海河流域防洪规划(草案)》、《海河流域补充规划(草案)》的要求和安排,对永定河的洪水灾害进行综合治理,兴建防洪工程,包括上游建设水库,中下游建闸等措施。作为其中一项工程,为扩大下游行洪河道及入海尾闾,开挖永定新河,使永定河洪水直通入海,河道设计行洪能力达到20~50年一遇。

水文特征

永定新河,属泥质潮汐河道,是人工河道,上游由屈家店水利枢纽控制,设计流量14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1800立方米每秒,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故下口设计流量为4640立方米每秒。

主要支流

北运河,上源有潮白河、白河、温榆河。北京市通县北关闸以下称北运河。南流至天津市北辰区屈家店与永定河汇合,又东南流入市区,至大红桥有西来的子牙河汇入,至金钢桥附近与南运河汇合而成海河干流,全长140公里。由于北运河在屈家店枢纽分洪入永定新河县,所以也算新河支流。 

白河,潮白河位于蓟运河以西,北运河以东,上游有白河、潮河两支,潮河发源于丰宁满族自治县,白河发源于沽源县,两支至密云区汇流后,始称潮白河。原汇入北运河入海,1950年增辟潮白新河,并疏浚了东引河,从此潮白河洪水除少量由牛牧屯引河分入北运河外,绝大部分洪水均由潮白新河下泄至宝坻区八台港入黄庄洼,里自沽洼滞蓄,其中少量洪水可经导流引河、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曾口河、东引河于北塘入海。 

永定河中泓故道,原是永定河泛区内的行洪河道,1939年永定河改流北遥堤后,停止行洪。后经治理,成为永清、安次区、武清县及北辰区的排沥河道。西起安武县界在郑楼村北入境,东经六道口村南、汊沽港镇、渔坝口村北,至北郊区入永定新河。全长19.4公里。

杨村机场排河,西起杨村镇,经下朱庄乡小高庄、小于庄、藕店至聂庄子乡盖模村东南进入北郊区,抵永定新河左堤扬水站。该河1954年开挖,后经1956、1965年两次疏浚而成。全长23.2公里,境内长10公里,河底宽14米,流量30立方米/秒。 

北京排污河,是排放北京城市污水及东南郊、大兴区通州区南部的沥水河道。1969年,于武清县里老村北四桥1公里处的市界为分界线,以北由北京市负责治理,以南由河北省负责完成。在通县榆林庄建拦河闸,将汇入北运河凉水河污水导入漷县水库,经凤港减河港沟河、凤河、龙凤新河、筐儿港引河、导水沟、抗旱河等汇入永定新河,全长89公里,天津市境内73.7公里。全水系汇水面积1401平方公里,与北运河相交处修建龙凤新河节制闸及穿北运河倒虹吸。北京排污河工程为分段设计,港沟河底宽15米,排污流量50米3/秒,排沥设计流量325米3/秒,为十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流量455米3/秒,为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 

金钟河,又称东河,开挖于明天顺二年(1458),原河上口始于天津金钢桥下游处的三岔河口,原流经路线是沿今锦衣街、金钟河路、金钟河大街穿王串场、民权门旁、南孙庄乡至欢坨村地界至北塘附近人蓟运河,然后随之入海。清光绪十九年(1893)辟天津市至欢坨西南之新河县,进行了金钟河上段改道工程,新河称为新开河。以下原河道仍称为金钟河,以上老河道变为故道称老金钟河。在根治海河时期开挖了永定新河、潮白新河、金钟河被截成三段,永定新河以下段落均成为废河故道,永和村防潮闸以上段仍与新开河连为一体运用,于其防潮闸下汇入永定新河。在开挖永定新河的同时,又开挖了永金引河,永金引河自大张庄枢纽引水涵洞起,利用一段原淀南引河,穿北辰区津榆公路后开挖新河至欢坨扬水站东入金钟河,全长9.15公里,引水流量200米3/秒。金钟河原长48.8公里,自注入永定新河后,由欢坨村西南(南孙庄乡东北)起至防潮闸下为23.3公里,新开河为13.2公里,新开河、金钟河全长为36.5公里。金钟河设计流量400米3/秒,1963年9月最大行洪量381米3/秒,现状最大过水能力100米3/秒。 

北塘排污河,又称北排污河。承担排泄天津市市区海河以东的赵沽里、张贵庄两大排水系统的污水、部分雨水和郊区农田沥水。1959年至1962年修建,起自赵沽里泵站出水口,往东经山岭子,至永和闸汇入永定新河,长32.7公里。污水最后经永定新河,入渤海。 

工程建设

河道工程

永定新河工程由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设计,河北省根治海河指挥部组织施工。工程于1970年10月开工,河北省天津、唐山、沧州市保定市石家庄市衡水市邢台市邯郸市8个地区的“根治海河”民工参加开挖。1971年7月竣工。共用4487.9万个工日,挖土方6932.6万立方米,投资5594万元。其上段按50年一遇设计,设计流量为1400立方米每秒,按100年一遇校核,校核流量1800立方米每秒,海口市段增至5763立方米每秒。由于海潮携带大量泥沙上溯,致使上段严重淤积,据1981年测量,原竣工河底高程以上总淤积泥沙1163万立方米,淤积长为屈家店以下39.5公里(以下渐变为冲刷段)。1984年再次测量,总淤积量增至1487万立方米,淤长为屈家店以下49公里。淤积上限基本稳定在2.0米高程左右。屈家店以下17公里行洪深槽基本淤平,17~27公里段正处于淤积过程中。永定新河北槽芦苇丛生,尤以17公里以上段最为密集,形成阻水屏障。由于过流断面缩小,糙率加大,使泄量降低。经计算,在原设计水位条件下,泄量为610立方米每秒,比设计流量降低56%。如通过设计流量,屈家店闸下水位将升高到7.39米,超过设计水位1.84米。其防洪标准已达不到50年一遇。 

枢纽工程

屈家店水利枢纽-永定新河进洪闸,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屈家店附近,枢纽工程包括北运河节制闸、船闸、南进洪闸(新引河闸)和北进洪闸(永定新河闸),担负着泄洪、排污、供水、灌溉和防潮任务。为给永定河开辟入海尾闾,宣泄较大洪水,保证上游地区及天津市安全,1969年于新引河进洪闸左侧修建永定新河进洪闸。设计闸上水位6.1米,泄洪流量1020立方米每秒;校核闸上水位6.3米,泄洪流量1600立方米每秒。闭闸挡水时,闸上水位4.5米,闸下碘化钠。属三级建筑物,按抗御7级地震设防。自建成以来,最大过闸流量499立方米每秒(1977年7月27日),最大逆流过闸流量55.5立方米每秒(1974年)。 

大张庄闸,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大张庄村附近,新引河入永定新河处。该闸始建于1970年,该闸主要任务是汛期分泄永定新河洪水,设计流量380米3/秒,相应闸上水位4.86米(黄海高程,下同),闸下水位4.81米。校核流量515米3/秒,相应闸上水位5.43米,闸下水位5.38米。后于1983年随引工程建设利用,新引河反向输水,将引滦水送至屈家店涵洞入北运河,进海河

永定新河是海河流域内大型泄洪河道唯一未建海口市防潮闸的河道。据1984年测量资料,屈家店以下43公里以内的河段,总淤积量1487万立方米,降低了泄洪能力。  永定新河防潮闸,位于新河河口,20孔,泄洪能力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标准,闸下新建一座650米长的渔船码头。可以将海潮带来的沉沙挡在河口之外,使永定新河上游和潮白新河的洪水安全下泄入海,确保海河流域北四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防洪防潮安全。 

滞洪工程

淀北分洪区,在天津市北辰区武清区境内,位于北运河以东,杨北公路、运东干渠以南,排污河以西,永定新河左堤以北,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设计蓄滞洪水位4.15米(黄海、下同),蓄洪量3.861亿立方米。1928年12月14日,整理海河委员会召开第二次会议,研究开辟海河放淤区,确定三角淀正东圈l围一片洼地作为放淤区,即淀北放淤区,以沉淀永定河泥沙,避免淤积海河,沉淀后的清水泄入金钟河而入海。建国后,海河放淤区经过整修,恢复其功能。汛期并承担北永定新河防潮闸永定新河防潮闸永定新河防潮闸运河、永定河分洪任务。1971年永定新河开挖后,为保证永定河安全运行,确保天津市安全度汛,淀北仍为超标洪水的蓄滞洪区。运用原则:当卢沟桥以上发生五十年一遇以上洪水时,经永定河泛区调蓄后,屈家店闸流量大于1800米3/秒,且威胁天津市区时,在屈家店闸上郎园或永定新河左堤破堤向淀北分洪。

西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蓄滞洪区,是永定新河的临时蓄滞洪区。在宁河区塘沽区和北京清河农场境内,位于永定新河左堤以东、津榆公路和青龙湾故道右堤以南、潮白新河右堤以西,总面积192.25平方公里,设计蓄洪量3.497亿立方米。1971年,开挖潮白新河,从七里海穿过,把七里海分成东西两部分,潮白新河以东部分称东七里海,以西部分即西七里海。1971年6月开挖永定新河,1987年至1992年在编制《天津市城市防洪规划》中划定西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临时蓄滞洪区。

运用原则:由于永定新河1992年清淤至桩号28+192处,设计行洪能力为1100米3/秒,在下游疏通前,如遇超此标准洪水,采取向西七里海分洪的临时措施。 

工程效益

永定新河自1957~1985年的29年中,永定河中下游保持了安澜局面,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但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资料

2012年天津市水资源公报.天津市水务局.2024-08-08

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综述.中国政府网.2024-08-08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水利工作的领导(上).国务院参事室.2024-08-08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北京水源建设——修建水库和引水渠.北京日报.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