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爱新觉罗·胤祺

爱新觉罗·祺(1680年—1732年),清朝宗室,康熙帝康熙帝第五子,清世宗雍正帝异母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

胤祺年幼时便交由康熙嫡母皇太后慧妃抚养,不过限于皇太后本人文化素养,对胤祺的文化教育稍显不足,但在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教导下,胤祺“心性甚善,为人淳厚”,受到康熙帝的重视。胤祺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随征噶[gá]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册封为多罗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为和硕恒亲王。胤祺始终没有参与到康熙晚年的夺嫡之争,相反做起了孝子顺臣,听从康熙的旨意。雍正继位后,逐渐展开了对其他皇兄弟的打击,允祺也险些受到生母郭络罗氏以及同母胞弟允牵连,所幸经受住了“允禟改名”的考验,平安地度过了余生。

康熙帝曾评价胤祺心性甚善,为人敦厚。雍正十年(1732年),允祺病逝,享年52岁,谥号“温”,葬于州(今天津蓟县)贾家山。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康熙嫡母皇太后孝庄文皇后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其性情温厚纯良,上孝下慈,同时其为康熙帝祖母孝庄的侄孙女,与孝庄感情深厚,孝庄病重时,朝夕相侍,另一方面顺治早逝,康熙承欢祖母膝下三十余年,祖孙感情深厚,所以皇太后孝庄文皇后深得康熙的敬重和爱戴。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四,康熙与郭络罗氏之子胤祺出生,因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无嗣,康熙便将幼年的胤祺交由自己的嫡母抚养。皇太后对胤祺也是疼爱有加,但限于皇太后本人的文化素养,对胤祺的文化教育稍显不足,胤祺9岁前尚未读过文言文,以致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康熙召几个年龄稍大些的皇子当着大臣的面读解汉文经书时,唯有胤祺无能为力,但出于对皇太后的尊重,康熙并没有做出过多的干预。

但是在皇太后慧妃的教导下,胤祺“心性甚善,为人淳厚”,在康熙众多儿子中令人印象深刻。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再次出兵亲征噶尔丹时,康熙有意让胤祺经受战火的锻炼与考验,为此专门令胤祺率领正黄旗大营一同出征,最终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率清军在昭莫多大败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首次册封皇子时,年仅十九岁的胤祺与雍正帝[yìn zhēn]、爱新觉罗·胤祐爱新觉罗·胤禩[yìn sì]一同受封为多罗贝勒

挺身而出

为进一步加强集权,削弱其他旗的势力,康熙纷纷让皇子们参与到治国理政的事务,另一方面康熙并没有沿袭满洲传统推举继承制度,早早立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yìn réng]为皇太子,由此引起了各方势力的不满。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赫舍里·索额图被处死这件事情相当于将康熙对太子不满这件事公之于众,也让其他皇子看到了可乘之机,纷纷借机培植势力,从而形成了九子夺嫡的局面。不过,胤祺却置身事外,并未参与。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太子胤被废,拘系于咸安宫;接着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yìn zhī]误以为上位的机会来了,积极谋取太子之位,同时进言,若康熙为难,自己可以代为处死爱新觉罗·胤礽,导致被幽禁;不久之后,皇八子胤禩欲谋皇太子之位,遭到了康熙的斥责并被下令锁拿。与胤交往密切的皇九子胤禟怂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yìn tí]出面,担保胤禩,被激怒的康熙顺手拔出随身佩刀欲砍向胤,千钧一发之际,胤祺紧紧跪抱住康熙的双腿,竭尽全力劝止。随后在场的皇子纷纷跪地求饶,康熙方才收起佩刀,转而命皇子鞭挞胤禵,并将胤禟、胤禵逐出,这才避免了一场父子间的兵戎相见。

孝子顺臣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再次立爱新觉罗·胤礽为太子,同时胤祺与胤祉、胤禛二位皇兄同被晋封为亲王,由多罗贝勒越级册封为和硕恒亲王。不料,康熙此举仍没有平息皇子间的相互斗争,反而引发了“托合齐结党会饮”一案。原来在爱新觉罗·胤礽再次被立为太子之后,步军统领托合齐等人逐渐向其靠拢却被告发。此时身为恒亲王的胤祺完全有实力加入储君之争,但他却安分守己,听从康熙的旨意,做起了孝子顺臣,他与三哥诚亲王胤祉、四哥雍亲王胤、七弟爱新觉罗·胤祐胤祐受康熙指派清查、处置“托合齐结党会饮”一案,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再次废黜太子爱新觉罗·胤礽。事后,胤祺和胤祉、胤禛、胤各得赐银5000两,此外还在热河避暑山庄之南的小上岗上获赐府邸一处,俗称“老五爷府”。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皇太后慧妃患病,在其弥留之际,同样重病在身,头晕足肿,步履唯艰的康熙不顾众人百般劝阻,用手帕缠足,乘软舆到宁寿宫探视,心情更加悲恸[tòng],又不得不用心筹划自己嫡母的后事。众人皆十分焦急,担心康熙,胤祺当即表示,自己自幼蒙皇祖母养育,而康熙又圣体违和,愿意为父亲分担筹划皇祖母的后事;结果遭到康熙的拒绝。不久,皇太后逝世,康熙帝和胤祺较之他人,更加悲痛。

此后,胤祺受康熙指派,多次参与祭奠活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六月,胤祺奉命与内大臣马尔赛前往祭奠已故大学士李光地,并带去赐银千两;同年七月,礼部尚书宗室镇国公吞珠病故,康熙赐鞍马、散马各2匹,白银2000两。发引时,由胤祺前往送行。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皇太后孝庄文皇后两周年忌日之际,胤祺、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礼奉旨奉先殿恭代行礼;同年与皇十二弟爱新觉罗·胤祹[yìn táo]前往迎奠湖广总督、西安将军额伦特灵柩回京。

平安终老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即位于太和殿,改元雍正,逐步开始打击曾经参与争夺皇位的兄弟们,首当其冲是允禟。一则作为允禩集团核心成员的允禟不甘心俯首称臣,二则允禟生母郭络罗氏颇受康熙帝宠爱,与雍正生母乌雅氏不合,所以允禟成为雍正重点打击的对象。允祺也因此受到牵连。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借为允禟改名一事,趁机也打击允祺。不过,允祺经受住了考验,为自己的同母胞弟允禟改名为“塞思黑”。此后允祺平安地度过了一生,于雍正十年(1732年)病逝,享年52岁,谥号“温”,葬于蓟州(今天津蓟县)贾家山。

相关人物

父母

兄弟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宫皇子》

妻妾

参考资料:

儿子

胤祺三子、五子早殇,无封。

参考资料:《清史稿·皇子世表四》

女儿

参考资料:

相关遗迹

园寝

胤祺的园寝位于蓟州东北六里钟灵山之下,即今天的天津蓟县城关镇东营房村。 园寝坐北朝南 ,方向大致北偏西,背靠钟灵山,左右有龙虎山。据学者实地勘察,园寝原貌最南边是一条大道沟,建有神道桥3座,平桥4座 。桥北有东西朝房各3间,碑楼一座。碑楼北是宫门,面阔3间,与围墙相连。宫门内享殿5间 ,享殿两侧有东西随墙角门。角门里月台上有宝顶一座,高三四米。目前,园寝已无任何遗迹,存在地宫废坑,现为北石矿建材休养所的后院,做过养鱼池

恒亲王府

恒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内烧酒胡同。正门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前出丹,东、西配楼各面阔七间,后殿面阔五间,后寝面阔七间,抱厦面阔五间,后罩正房面阔七间。中轴线建筑群院落以西为一院落,中间是花园,园中及园的南北有房屋一百余间。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改为惇亲王府。存西跨院,正房三间,东西耳房,东配房三间,府内辟为民居。

人物评价

康熙帝:胤祺心性甚善,为人淳厚。

雍正皇帝评价胤祺秉性和平,持躬谦谨,颇具乐善之风;认为其与诚郡王允祉、淳亲王允祐、十三弟爱新觉罗·胤祥、十七弟爱新觉罗·胤礼、二十一弟爱新觉罗·胤禧等都是擅长书法之人。

研究书目

《清史稿·本纪七·圣祖本纪二》

《清史稿·本纪八·圣祖本纪三》

《清史稿·本纪九·世宗本纪》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清史稿·本纪七·圣祖本纪二.ctext.org.2024-05-26

清史稿·本纪八·圣祖本纪三.ctext.org.2024-05-26

清史稿·本纪九·世宗本纪.ctext.org.2024-05-26

雍正皇帝 (1991).豆瓣电影.2023-10-09

步步惊心 (2011).豆瓣电影.2023-10-09

后宫·甄嬛传 (2011).豆瓣电影.2023-10-09

深宫谍影 (2012).豆瓣电影.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