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塞图拉哨所

塞图拉哨所,别名赛图拉镇哨卡,协依杜拉(当地人称之为阿克坡斯,维吾尔族语,意为白色的哨卡),赛图拉哨所遗址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克尔柯尔克孜民族乡色日科尔村西北8千米处,距皮山县县城424千米,距赛图拉镇15千米,海拔3800米。

塞图拉是维吾尔语“殉道者”的意思,其名源于这里的条件艰苦。赛图拉哨所已是个通称,其实是南北哨卡的大本营,主要提供后勤支持,它包括了下属多个哨卡,如黑黑孜江干、三十里营房、康西瓦等分卡。赛图拉哨所营房遗址是四合院式建筑,约足球场大小。院墙几乎完整保存,院内营房已坍塌,地上残留着许多马头桩。哨所建筑墙壁上密布射击孔,营房不远处有个高高的哨楼,呈典型的六角形,约有六七平方米。1877年,左宗棠组织清军敢死队进驻赛图拉,赛图拉成为清政府的最高海拔驻兵点,也是中国最西边境的防御大本营。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师第十五团特务连进驻赛图拉哨所,后根据交通事业发展情况重新设置哨所,原来的赛图拉哨所废弃。

赛图拉哨卡遗址地理位置重要,在研究和田地区近现代的边境史以及军事建筑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2005年5月,和田军分区竖立了赛图拉哨卡遗址的保护标志。2007年6月,赛图拉镇哨所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赛图拉哨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赛图拉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南方交通线,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的桥头堡,由此可直达印度。晚清时还是最靠近边境的居民区。19世纪中后期,战略要地喀喇昆仑山口成为列强觊觎之地,扼桑珠古道之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赛图拉镇要塞,更是殖民者窥视南疆的窗口。

19世纪70年代,在清廷内部激烈的“海防”“塞防”之争后,1875年,左宗棠率部西征,一举击溃了阿古柏伪政权,收复了天山南北。平定新疆后,1877年,左宗棠组织清军敢死队,由一百多名敢死队员骑着骆驼和马,带着粮草,历尽艰险,长途跋涉月余,进驻赛图拉镇。他们与当地居民联手拉土运石,建立了军事哨卡,赛图拉镇从此成为清政府的最高海拔驻兵点,也是中国最西边境的防御大本营,承担着西部边关喀喇昆仑山脉的守防任务。1878年清军收复新疆之战之后,赛图拉哨所成为加强和巩固边防布置的军事防线。

1928年,国民政府在赛图拉设治局,成立边卡队,人数增至100人,并巡逻到康西瓦以远。在卡拉(胡鲁木山口)修筑堡垒。1933至1937年,守卡兵力增至200人。1937年10月至1942年,边卡部队是1个团,辖3个骑兵连。赛图拉卡、康西瓦卡、苏盖提卡、哈拉赛卡各有1个排(30~40人)设防并沿边巡逻,以上各卡一直延续到解放前,负责800里边防。在明立克下、阿吉栏干、阿克赛钦地区、林济塘设有隐蔽粮草站。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师第十团的一个加强连进驻赛图拉镇。1958年,神仙湾哨所设置,是塞图拉哨所的一个分卡。

2005年5月,和田军分区竖立了赛图拉哨卡遗址的保护标志。2007年6月,赛图拉哨所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5月,赛图拉镇正式设镇,选址在距离哨所遗址15公里远的三十里营房。2019年10月,赛图拉哨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塞图拉哨所已成为历史遗址,现已是个通称,是南北哨卡的大本营,主要提供后勤支持,它包括了下属多个哨卡,如黑黑孜江干、三十里营房、康西瓦等分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赛图拉哨所,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克尔柯尔克孜族乡色日科尔村西北8千米处,距皮山县城424公里、距赛图拉镇15公里、海拔3800米。

地形地貌

赛图拉哨所地势三面环水,一面是高达十余米的断壁,位置高险。赛图拉哨所遗址东南和北方都是大河滩,哨所所在的平台高出河滩足有10多米。赛图拉哨所营房遗址所在地,地势平坦、开阔,在平地东南角,有个不大却坚挺的小山包。

气候

赛图拉哨所遗址位于的皮山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降水量46.6毫米。

水文

赛图拉镇哨所遗址位于的皮山县境内5条河流均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系冰川融雪补偿型河流。

主要建筑

赛图拉哨所遗址

赛图拉哨所现存营房和一个平面呈六角形的哨楼。营房东西78米、南北54米,以卵石和土坯砌筑,墙高4.3米。营房门朝东北,内有20多处大小房屋;营房四角有射击口。哨楼建在两河交汇处的一座高约10米的独立的小山顶上,用土坯砌筑,平面呈六角形,边长2米,残高2.2米,墙厚70至80厘米。门朝北,宽90厘米。哨楼共有6个小的射击口和5个望口。哨楼西北山坡上有两处古时的战壕。在赛图拉镇哨所遗址下方,沿着喀喇喀河,有一条桑株古道,曾是新疆进藏的古道之一。

康西瓦烈士陵园

在赛图拉哨所附近,面向着喀喇昆仑山脉康西瓦烈士陵园,是新藏公路上一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国海拔最高的烈士陵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祖国和平与建设而牺牲的上百位烈士长眠在海拔4280米的高原上,其中包括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78位战士和近些年在雪域高原为国防建设牺牲和病故的20多位战士。

开发与保护

2005年5月,和田军分区竖立了赛图拉哨卡遗址的保护标志。次年7月,和田地区文物局、和田地区旅游局联合对赛图拉镇哨卡进行调查。2007年6月,赛图拉哨卡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赛图拉哨卡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事件

解放军进驻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第5师第15团一个连队进驻赛图拉镇。据说当时解放军进入赛图拉哨所时,没想到这里竟然还驻守着一个班的守卡士兵。4年没见到外人的士兵看到解放军第一句话就是可算有人来换防了。官兵到来后,在荒凉的昆仑山脉无人区建起了第一座楼房、种活了第一棵树,还在常年冻土地带建成几十座果蔬温室大棚,向戍边官兵和周围牧民供应新鲜蔬菜。地方党委政府在大山深处兴建定居牧房,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让农牧民住上两居室、走上柏油路、喝上自来水。

设镇开发

2010年5月,赛图拉镇正式设镇,选址在距离哨所遗址15公里远的三十里营房。2021年,由安徽省援建的三层高的镇政府办公楼矗立在219国道旁,镇上超市、饭馆、旅馆、修车铺等一应俱全,全镇逾百户居民多是世代游牧在喀喇昆仑山脉深处的柯尔克孜族牧民,还有在此经营的工商户。近年来,对口援助皮山县的安徽省还投入千万元援疆资金,在大山深处兴建定居兴牧房,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让农牧民住上了两居室,走上了柏油路,喝上了自来水。赛图拉镇也成了名符其实的“喀喇昆仑第一镇”。

哨卡设置

在喀喇昆仑山脉上,有个小小哨所——神仙湾。1958年设置,是塞图拉哨所的一个分卡。建哨初期,官兵们靠着一顶棉帐篷、一口架在石头上的铁锅,每天吃压缩干粮、喝70多度就沸腾的雪水,在被医学专家称为“生命禁区”的地方站住了脚,牢牢地守住了祖国的西大门。从那时起,一代代神仙湾人在这里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谱写着一曲曲边防军人卫国戍边的赞歌。

价值意义

历史上,赛图拉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南方交通线,也是通往南亚次大陆的桥头堡,由此可直达印度。晚清时这里还是最靠近边境的居民区。19世纪中后期,战略要地喀喇昆仑山口成为列强觊觎之地,扼桑珠古道之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赛图拉镇要塞,更是殖民者窥视南疆的窗口。赛图拉哨卡遗址地理位置重要,在研究和田地区近现代的边境史以及军事建筑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参考资料

喀喇昆仑上,守护祖国西陲的冰峰哨卡.新华网.2024-09-24

高原新镇赛图拉.皮山县人民政府.2023-08-04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9-24

赛图拉:新藏线上小镇新生.西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2023-07-26

喀喇昆仑上,守护祖国西陲的冰峰哨卡.新华网.2024-09-24

喀喇昆仑上,守护祖国西陲的冰峰哨卡.百家号.2024-09-24

在这里清军等来了国民党军 国民党军等来解放军接班.岳阳网.2024-09-24

赛图拉哨卡遗址.丝绸之路世界遗产.2024-02-29

从普鲁村到狮泉河镇感受70年巨变——沧海桑田换了人间.阿里地区行政公署.2024-09-24

新华每日电讯:因戍边英烈刷屏的喀喇昆仑高原,还有哪些传奇故事?.上观.2024-09-24

八一特刊丨是陪伴,是守护,也是捍卫,向新疆边防兵致敬.央广网.2023-07-26

【昆仑纪行 8 】赛图拉哨所遗址、赛图拉镇. 康西瓦英烈纪念馆.2023-08-29

壮美赛图拉.中国军网.2023-08-04

皮山概况.皮山人民政府.2024-09-24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