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平,男,1974年出生于江西临川。200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教于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2004年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个人考古领队资格,2012年4月起任职于浙江大学,任教艺术考古、文物古迹考察等本科生课程;考古学专题研究、战国秦汉南方区域考古研究、考古学概论等研究生课程。吴小平曾出版《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等5本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3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个中央高校科研基金课题,参与7个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曾于2007年获得福建省第七届优秀社科三等奖、2008年获得上海市第九届优秀社科二等奖。
人物经历
1991年至1998年期间,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硕士毕业后,又在厦门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于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获得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个人考古领队资格。2005年,发布个人著作《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在岳麓书社出版。次年,在考古平台发布了《重庆市云阳县佘家嘴发现一座西汉土坑墓》的研究论文。同年,在河南省参与的南水北调工程考古项目,发现了淅川县老人仓遗址项目。
曾先后在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任教。2012年4月起,任职于浙江大学,任教艺术考古、文物古迹考察等本科生课程;考古学专题研究、战国秦汉南方区域考古研究、考古学概论等研究生课程。
学术成果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时期的物质文化考古研究、区域文化交流和族群考古研究。旨在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南方区域内的物质载体进行分析,探讨背后的文化交流、族群变动等情况,在汉六朝铜器、陶瓷器及其中国西南地区区域考古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主持系列南水北调、三峡大坝和上海广富林遗址考古发掘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截至2023年7月,曾出版《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等5本专著;在《考古学报》《考古》《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华夏考古》《东南文化》《边疆考古研究》《厦门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3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个中央高校科研基金课题,参与7个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主要专著
资料来源,截至2023年7月
主要论文
资料来源,截至2023年7月
国家级课题
资料来源,截至2023年7月
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资料来源,截至2023年7月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吴小平.浙江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07-23
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名单(2006年~2007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网.2023-07-24
汉代青铜容器的考古学研究【正版现货】.当当网.2023-07-24
淅川刘家沟口墓地.豆瓣读书.2023-07-24
汉代刻纹铜器考古研究 吴小平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正版书】.当当网.2023-07-24
两汉时期云贵地区汉文化的考古学探索.豆瓣读书.2023-07-24
岭南地区出土汉代铜器的考古学探索 吴小平 浙江大学出版社【正版书籍,达额立减】.当当网.2023-07-24
两汉时期云贵地区汉文化的考古学探索.人民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2023-07-24
岭南地区出土汉代铜器的考古学探索.人民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2023-07-24
汉代铜器资料整理及其综合研究.人民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2023-07-24
2004年度考古发掘领队资格公示.国家文物局.202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