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站
成都站(英文名:Chengdu Railway Station)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境内的特等站,位于金牛区东路1号。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所管辖,是成都市的铁路交通枢纽及四川省的重要铁路客运站之一。
1950年6月15日,成都站破土动工修建。至1952年,随着成渝铁路通车,成都站也建成并投入运营,其被评定为客货运一等站;1964年,成都站进行第一次扩建;1967年,成都站为适应客流量需求,再次扩建;1984年10月1日,成都站新候车大楼投入运营,候车规模当时仅次于北京站;1990年2月,成都站由原一等站升为特等客运站。2010年10月1日,成都站达到历史最高客流,当日发送旅客13.28万人次。2022年10月11日,成都站为扩建暂停办客运业务,预计2026年完工。
截止至2022年10月,成都站车场规模为10台18线,成都站包括8万平方米站台、1.9万平方米行包房以及连接成都站及成都东站的引入线13.86千米,总投资83.5亿元。发展成为成渝铁路、宝成铁路、达成铁路、成灌铁路等诸多铁路干线的交汇点,集铁路、地铁、长途汽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
历史沿革
1948年,国民政府曾对成都站作过1:10000例尺的设计图,站址选在成都市北郊。
1949年11月30日、12月30日,重庆市、成都市相继解放。12月31日,在西南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邓小平在主持中共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上决定“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将搁置近半个世纪的修建成渝铁路事项提上了议程。
1950年6月15日,成都站开始破土动工修建。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成都站正式建成交付运营,为客货运一等站,隶属西南铁路工程局重庆管理分局。建站初期,成都站站房面积992.78平方米,仅有战线8股道,旅客站台2座,天桥1座。每日开行2对列车,日均送客2000人次,发送行包200多件,车站亦没有机械动力设备。1952年开始营业时,成都站仅有职工60人。
1953年1月1日,成都站改隶属重庆铁路局(后改称重庆铁路管理局);同年8月1日,成都站隶属重庆铁路管理局车务科。次年,成都站修建了第一个售票服务点与第二旅客站台,战场铁线增至6条。
1957年5月,重庆铁路管理局迁至成都市并改制更名为成都铁路管理局,成都站遂隶属成都铁路管理局运输处。次年1月,宝成铁路开通运营,四川省首次开行成都至北京直达列车。两条铁路干线在成都站交会。1960年7月,成都站又改隶为新设的成都铁路局成都办事处。
1961年4月1日,成都站将货运部分划出,新设成都东站(2010年底更名八里站),成都站以客运为主,改为客运一等站。同年,成都站职工人数达到243人。
1964年5月,成都站进行第一次较大规模扩建,股道由6线增至9线,扩建后候车室面积1860平方米,售票处587平方米,行包房1448平方米,风雨棚面积5288平方米。
1967年,因宝成铁路电气化,成都站再次进行改扩建,除延长原有股道外,又增铺股道2股,增建地道1座、站台2座。改建两端咽喉道岔区,改善作业条件,增加平行进路,延长、加宽站台。增铺调车机整备线及停车线,延长公务车停留线,修建开闭所1处。
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开通运营,成都站接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三大铁路干线。次年,成都市开通至昆明市的直达列车。
197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完成并投入运营,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同年,成都站累计接送旅客1062.1万人次,发送行包104.3万件。之后至1981年期间,成都站再次进行部分扩建,旅客站台增至5座,站线增至15股,候车室面积达2910平方米,售票厅面积达1330平方米,行李房面积达2965平方米。
1982年,成都站的新候车大楼开始动工修建,至1984年10月1日交付运营。新候车大楼全长167.5米,宽36米,高24.61米,建筑面积14774平方米。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承台杯型基础,36米大跨钢网架结构屋架。还增建地道、天桥各1座。共投资1828.5万元,共设4个候车室,可同时容纳旅客7000人候车。
1986年1月15日,崇州市火车票代售处开办(成都站售票延伸服务点),较早地迈出了延伸服务第一步。
1987年12月24日,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全线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成渝铁路实现电气化后,年运输能力由过去的610万吨提高到1300万吨,相当于新建了一条成渝铁路。至1989年,成都站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站区面积1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总面积2.92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积1.5万平方米。
1990年2月17日,经由原铁道部运输局批准,成都站由客运一等站升为特等客运站。至1991年,成都站旅客发送、到达累计2084.9万人次,高峰日达10万人次,办理行包348.4万件,日均开行旅客列车27对。成都站职工人数851人,其中女职工491人。
1997年12月25日,达成铁路开通运营,历时5年(1992年6月开工),全长403公里。
2000年,成昆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列车牵引为电力机车形式。
2005年9月,成都站综合整治工程竣工,售票厅增设至36个窗口,候车室可容纳1.1万名旅客同时候车,新建的多功能候车区能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
2006年7月1日,成都市至拉萨市列车T22/T23通车,全线长3360公里,到拉萨累计耗时48小时10分钟。次年7月7日,成都站首开成遂渝间最高时速160公里的“先锋号”动车组城际列车。
2009年7月7日,达成铁路完成扩能改造,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第一条快速铁路。成都至达州市之间开行“蓝箭号”特快列车,时速160公里,一共3对,沿途停靠遂宁市和南充市,成都至达州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到4个小时以内。
2010年5月12日,成灌铁路开通运营,距离修建历时18个月。同年,在达州火车站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至达州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开通运营,运行时速飞跃至160—200公里,耗时2.5小时,川东地区进入高铁时代。
2013年7月23日,成灌铁离堆公园支线开通运营,线路全长5.96公里,运行速度80公里每小时。
2014年4月30日,成灌铁路彭州支线开通运营,全线长20多公里,运行速度200公里每小时。 2014年12月20日,成绵乐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成都南站、双流国际机场站、双流西站、新津站、新津南站、彭山北站、眉山东站、青神站、乐山站、峨眉山站投入使用,纳入成都车站管辖。2015年12月26日,成渝客运专线开通运营,简阳南站、资阳北站、资中北站、内江北站、隆昌北站投入使用,纳入成都车站管辖。
2019年3月8日,成都车站机关整体搬迁至成都东站。
2020年6月20日,成都站正式实行电子客票,凭身份证就进行取票。
2022年7月1日,成都站建站70周年,成都站地处偏北,被成都市民称为火车北站。
2022年10月11日零时,成都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进行扩能改造。
2023年8月23日,成都站扩能改造工程迎来新进展,扩能改造配套市政工程商贸大道五块石街道高架桥项目主线桥长约1.3公里,南起于一、二环之间西北桥东街,向北跨越二环路及火车北站西侧铁路咽喉区,于赛云台路与成彭高架相接;同步开放的还有主线桥与二环高架桥之间的连接匝道,通过匝道有效实现了二环路内外侧与成彭高架等射线道路之间的快速转换。
选址与布局
地理位置
成都站,选址于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东路1号。地处成渝铁路、宝成铁路、成昆三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衔接成灌、达成两条城际线,是成都铁路枢纽内的主要客运站。改建后的成都站将新增5条主干道连接东西南北,成为一个连接城市市域铁路、、地铁及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整体布局
2022年进行改造后的成都站为线上式高架候车特大型站,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站房面积2.1万平方米,车场规模为10台18线,分别为成渝中线场4台7线,城际车场4台9线,枢纽环线场2台2线。扩能改造工程包括8万平方米站台、1.9万平方米行包房、连接成都站及成都东站的引入线13.86千米,概算总投资83.5亿元。
改建后的成都站站房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南北长244米、东西宽152米,建筑高度48米。整体分为3层,地下一层为出站层,地上一层为站台层及站台夹层,地上二层为高架候车层及商业夹层,其中高架候车层候车面积约3.6万平方米。站房高架候车层东西两侧设有落客平台、落客车道、城市过境道路、市政上盖广场;负一层出站通道东西两侧设有出租车候车区和出租车专用通道;站房的北侧为市政公交枢纽及长途枢纽,南侧为市政南广场;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工程南北横穿站房底部,并设置地铁站房,在南广场地下设置有地铁1号线、7号线、18号线的换乘大厅;车场东西两侧分别设有东一路、西一路下穿隧道。
硬件设施
站房
建筑设计
成都东站建筑风格体现"蜀风竹韵、蓉城花开"形象寓意。以竹编和蜀锦的编织纹理为元素,以“伞”形组合形成木芙蓉的意象,并形成主体骨架,构成夜景中漂浮的孔明灯印象。站房主体分为三层,地上二层为高架候车层、地上一层为站台层及站台夹层、地下一层为出站层,站房南北两侧设置南广场、北广场,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高架候车层候车面积约3.6万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南北长244米、东西宽152米,建筑高度48米。
候车厅
成都站经2005年改造后候车室可容纳1.1万名旅客同时候车,新建的多功能候车区能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至2022年10月11日再次改造后的高架候车层面积约3.6平方千米,位于地上二层。高架候车层东西两侧含有落客平台、落客车道、城市过境道路、市政上盖广场。
售票厅
截至2017年,成都站的售取票区域主要集中于地铁D口的售票厅内,共开设人工窗口35个,自助设备54台。售票大厅距离进站口约350米距离,距离出站口旁的临时候车区500米,由于车站修建时间较早,进站口通道较少,春运面对大客流可能会出现排队进站现象。
站场
改建后的站场面积达8万平方米,规模达到10台18线。其中成渝中线场4台7线,城际车场4台9线,枢纽环线场2台2线。运输能力将从每天10余万人次提升到20万人次以上。同时站台的屋顶上还建设有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屋顶公园。
运营情况
站台线路
截至2022年10月,成都站铁路战线规模为5站台11线路,最多时是6站台12线路,改造后将增至10站台18线。其是成渝铁路、成昆铁路、成灌铁路、成格铁路、川青铁路、宝成铁路、达成铁路的始发站。
自助购票服务
成都站于2017年添置自助购票机共54台,2020年6月20日,电子客票将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有效打通12306网络售票平台和线下车站之间的物理隔阂,乘客乘车信息依附于有效的身份证件。成都站,便是以普速铁路为主的铁路站点,在实行电子客票后,将以往实行的身份证加实质纸质车票形式,简化为了持有效身份证件‘一证通行’。”
便民措施
市政府春运便民服务站
2008年春运期间,成都市政府春运便民站在成都站正式启用。服务站为旅客提供免费的长途电话、列车时刻表、开水、简单药品等服务。尤其是15部电话,为每位旅客提供3分钟以内的免费长途电话服务。
快速进站服务
为满足老年群体乘车需求,成都站延长人工窗口作业时间,以便解决脱网群体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为满足旅客群体快速进站需求,成都站升级进站验证设备,新增8台自助核验闸机,以人脸识别进站。
客运流量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日均接送旅客约2000人次,发送行包200多件。
1952年12月31日,成都站运营半年,累计接送旅客31.8万人次。
1962年,成都站累计发送旅客358.2万人次,发送行包26万件。
1975年7月1日,宝成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毕,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当年成都站累计接送旅客1062.1万人次,发送行包104.3万件。
1988年,成都站全年累计发送旅客1152万人次。
1991年,成都站旅客发送、到达累计2084.9万人次,高峰日达10万人次,办理行包348.4万件,日均开行旅客列车27对。成都站职工人数851人,其中女职工491人。
据不完全统计,1952年至1992年40年间,成都站完成的旅客运输量(发送、到达合计)累计达38348万人。
2010年,成都站旅客发送量达到最高峰,全年累计发送旅客2672万人次。
2010年10月1日,成都站达到历史最高客流,当日发送旅客13.28万人次。
2015年2月4日,成都站春运首日截至18时共发送旅客11万人。
2018年2月1日,成都站春运首日共发送旅客5万人。
交通接驳与配套设施
交通接驳
轨道交通
地铁火车北站是成都地铁7号线(外环)、7号线(内环)、1号线(科学城分支)等站点,首班车最早06:10,末班车最晚23:59。
公交路线
成都站的公交线路有15路、16路、17路等共计44条,其中包括1路、3路、4路等7条夜间快线公交。
南广场
南广场位于站房南侧,是旅客进出站的主要集散广场,占地面积为26742平方米。南广场地面层设有小型公交到发站,方便旅客换乘公交车。南广场负一层是旅客出站过渡区,设有出租车蓄车区和地铁换乘区,旅客可以快速换乘出租车或地铁。南广场负二层是地下社会停车场,提供573个社会停车位,满足市民的停车需求。
北广场
北广场位于站房北侧,是长途客运枢纽、公交场站和高架北广场的总称,占地面积为30975平方米。长途客运枢纽是长途客运的主要枢纽,设有长途客运候车室、售票厅、到发站等功能,旅客可以乘坐长途客运车辆前往各地。长途客运枢纽配备司乘公寓和管理用房,供司乘人员住宿和办公。公交场站是公交车核心站点,有候车室、售票厅和到发站等,方便市民前往市内各地。公交场站上方是高架北广场,是市民舒适的开放式休闲场所。
停车场
2026年扩能改造后的成都站在北广场设置1340个社会停车位,加上南广场共计1913个社会停车位。
特色与价值
历史悠远
成都站,作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重要站点,已经历了70余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成为成都参与和建设国际化道路中的重要一环。这70年来,成都站经历了众多里程碑事件,包括宝成铁路电气化铁路的首次通车、成昆铁路战胜天堑的创举,以及全国首条震后重建快速铁路——成灌铁路的开通运营等。随着多条高铁线路的开通和多个新站点的投用,成都站已经发展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铁路旅客运输的主要节点。成都站的历史和发展不仅象征着蜀地交通的崛起,更实现了人们一直以来对天堑变通途的期望。如今,成都站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铁路运输网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形象独特
成都站改建后的总体构思着眼于四川省印象与当代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建筑的融合。主体建筑构成轴线上“城市门楼”的宏观意象,并以竹编和蜀锦的编织纹理为元素,以 “伞”形单元组合形成成都市市花“木芙蓉”的意象。同时主体骨架形成造型,构成在夜景中漂浮的“孔明灯”印象。
服务全面
成都站设有三个服务品牌,分别是"张允先锋岗""戚军导购台"和"荣英窗口"。张允先锋岗为旅客提供了多项服务,包括便民医疗点、自助取票机以及防疫用品的增配。为旅客提供重点旅客帮助、困难求助、广播找人、信息咨询、引导候车、器械辅助、电话预约等服务。戚军导购台以服务旅客为宗旨,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其中,许多售票员具备英语等外语服务能力,部分售票员还懂得法语、意大利语等小语种。荣英窗口总结出了"练、早、明、亲、巧、准、清、传"的八字售票口诀,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来满足旅客的特殊需求。
人文情怀
成都站被四川省本地人称呼为火车北站,火车北站是老成都的记忆,也是很多四川人出川的第一站。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火车北站都是大部分人的起点。而每逢佳节,火车北站则是外出的人回家的中转站。“火车北站对四川人来说,远不是地标那么简单,它是很多人奋斗的出发点,也是外出拼搏回家乡的落脚点,承载了太多的记忆。”
功能先进
改建后的成都站采用立体绿化在桥梁的护栏增加外挂花箱,并引入智慧滴灌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植物生长所需土壤的湿度范围,自动开启或关闭水泵,较常规滴灌系统相比,可以节约用水约50%左右。同时,改建后的成都站将成为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于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在成都站东西两侧站台屋顶,还将建设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屋顶公园。另外,此次改建将在南北向新增3条主干道、东西向新增2条主干道,彻底改善周边交通。
班组家园文化建设
成都站车站运转车间二班始终秉持着八字作业标准“编组连挂,勾勾不落”,充分弘扬成钻精神“连续作战,不怕疲劳,开拓创新,永争第一”,坚持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通过落实抓好作业标准,以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做好日常作业安全,以促进成都站完成各项运输任务。
《我和成都站的独家记忆》
“我和我的成都站”话题,搜集成都站的历史照片与乘客的乘坐故事。通过网友分享出珍藏许久的照片,帮助大家了解成都站的发展历史。
发展规划
总体定位
2022年的成都站扩能改造工程旨在将成都站打造为集城际高铁、市域快铁、地铁及城市公交一体的立体交叉零换乘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为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带来新动力,加强连接区域间交流合作的纽带作用。.
工程规划
成都站的扩能改造工程以站房为核心、围绕倒边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新建北站房、行包房,以及该区域内地铁、落客道路等工作;第二阶段的任务则是进行站房、售票楼等既有铁路生产、办公等房屋及设施设备的搬迁、迁改、拆除等工作,同时将利用原有6—11道作为运输过渡通道,拆除原1—4道及5道的线上部分;第三阶段将利用新建成的1—6道作为运输过渡通道,原6—11道倒边过渡后拆除,新建9—18道及站房、高架落客平台及车道、出租车地下通道、行包地下通道等工程,以及相关市政配套工程。
周边规划
除了车站本身的建设,对周边交通也有所规划。从设计上来说,此次改造中,南北将新增3条主干道,东西新增2条主干道。这样就可实现,车站东西南北四向互通,不仅方便周边居民,市民来回车站两侧也很方便。就整个成都站片区而言,除了交通、环境的改变,未来还将利用其铁路的文化传承,在周边规划成都铁路博物馆、铁路纪念公园、铁路工人纪念广场等,独具特色,却又饱含传承的特色建筑。
参考资料
铁译通.成都站.2023-07-14
成都站,后会有期!.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2
客运营业站站点.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2023-12-09
注意!11日起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其主要客运业务将转成都西站承接.澎湃新闻.2023-11-16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站.2023-06-09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站.2023-07-14
承载几代人的记忆 来看成都火车北站的“前世今生”.四川观察.2023-11-15
再见 成都站|组图回顾70载:记忆中的成都站.封面新闻.2023-07-10
再见 成都站|立体交叉零换乘 再次改扩建后的成都站是啥样?.新浪四川.2023-06-09
这里承载了几代成都人的记忆.四川日报网.2023-06-13
川观独家|70岁的成都站 缘何关停改扩建?.川观新闻.2023-07-16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建设始末:有人献出珍藏的楠木——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11-15
卫星看四川|一分钟速览成都火车东西南北站的“前世今生”(下).川观新闻.2023-06-21
C视觉•珍档②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是怎样建成的.四川频道.2023-07-16
回家路——中国铁路的变迁.新华网.2023-06-21
再见,是为了更好的再见!运营70年的成都站 今晚将送走改造前最后一趟列车.锦观新闻.2023-06-21
70岁的成都站,为何关停改扩建?.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2
期待再见 70岁成都站将关闭改造.锦观新闻.2023-11-15
成都火车北站,即将幻变!!!.微成都.2023-06-21
暂别北站,期待重生.四川日报网.2023-06-21
承载几代人的记忆 来看成都火车北站的“前世今生”.直播四川联盟.2023-06-21
你不知道的成都站小知识|成都站最早从多久开始设计?为什么成都枢纽不是和成都站同时竣工?.四川省情网.2023-11-15
注意!11日起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其主要客运业务将转成都西站承接.今日头条.2023-06-21
“四史”上的今天|今日推荐《成长中的成渝铁路》.人民号.2023-07-16
成都站11日起停运改造.人民融媒体.2023-06-21
成都站今起停运改造 成都西站新候车楼启用.四川政务服务网.2023-07-16
11日起,火车北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后会有期.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5
1997年12月达成铁路建成通车.达州日报网.2023-06-21
光明网:“新老交替”传承成昆精神 薪火相传铸就铁建传奇.国务院国资委.2023-06-21
我们看到了,那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昆明局集团公司坚守为民初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人民铁道网.2023-07-16
成都火车北站暑运后将全封闭改造.四川发布.2023-06-21
党史上的今天——7月1日.石家庄党史网.2023-06-21
成都至拉萨首趟旅客列车开出.中国政府网.2023-07-17
从达成铁路到成南达高铁!达州铁路亮了!.澎湃新闻.2023-11-15
20日 CRH和谐号动车组达州起行.达州市人民政府.2023-07-17
我国首条市域铁路开通运行10年!听首发司机聊聊西南高铁这十年.中国经济网.2023-06-21
游客“拜水都江堰”更方便了 成灌铁路离堆支线今起运营.新浪网.2023-07-17
成灌铁路彭州支线即将开通运营.中国政府网.2023-06-21
中冶参建成灌铁路彭州支线彭州站投入运营.国务院国资委.2023-07-17
今起普速列车实施电子客票,成都车站刷身份证坐火车.澎湃新闻.2023-11-16
“70年,正青春”!成都车站与旅客共庆成渝铁路开通运营70周年.红星新闻网.2023-06-21
11日起成都站(火车北站)停办客运业务,这些车次将调整.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6-21
10分钟通过,节省一半时间!成都火车北站扩能改造新进展.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6
真要说再见了!未来成都站颜值爆表!.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3
独家揭秘改造后的成都站:线上式高架候车特大型站,东西两侧站台屋顶建公园.百家号.2023-06-13
【聚焦春运】来自成都铁路局成都车站的春运服务小贴士.成都交通运输.2023-11-16
成都火车北站改造 从功能到外观全部改头换面.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11-16
格库铁路升级在望 中欧班列进出疆路线将再增一条.中国一带一路网.2023-11-24
行走成渝铁路⑤丨成都站,不只是成都人的火车北站.四川频道.2023-11-24
7座新建车站亮相!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即将通车!.四川省政府国资委.2023-11-24
成都火车站启用便民服务站 长途免费打.中国政府网.2023-06-13
【1017丨出行】700多万人出行,春运铁路成都车站便民举措升级!.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3
2015年春运昨日启幕 火车北站发送11万人.四川省人民政府.2023-11-16
春运首日成都车站15万人出行 高峰期4分钟发一趟动车组.成都全搜索.2023-11-16
首末班车时刻表.成都轨道.2023-11-16
成都火车北站公交站.成都本地宝.2023-11-25
成都站将这样改造 “川味”十足 主体建筑构成“城市门楼”.人民网.2023-06-13
快报 | 成都市发改委关于火车北站扩能改造配套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9
60岁的成都北站大变貌,未来长这样!.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5
「70·成渝铁路」抹不去的记忆——成都站.人民融媒体.2023-11-15
火车北站,见证跨越时代的梦想.四川工人日报融媒体数字报.2023-11-15
揭秘成都站未来模样:立体交叉零换乘 站台屋顶建公园.北青网.2023-11-16
最美班组丨他们是成都站的守望者.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3
记忆瞬间:我和我的成都站|再见 成都站.封面新闻.2023-06-13
《我和成都站的独家记忆》火热征集中!.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3
成都站扩能改造2026年初完成.四川在线.2023-11-24
效果图曝光!成都站将这样改造.澎湃新闻.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