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者黑景区
“普者黑”是彝族语言,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普者黑景区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州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境内,距丘北县城13千米,处于锦屏镇、双龙营镇、日者镇、八达哨乡交汇处,景区总面积为388平方千米。
普者黑景区海拔在1440米至1900米普者黑景区主要由山河湾、仙人洞、落水洞、九连山、八道哨、摆龙湖等片区组成。以普者黑为中心,包括普者黑、水围寺、摆龙湖,落水洞湖、普者黑湖、仙人洞湖等54个湖泊首尾相连,形成21.1千米长的主航道。平均水深约4米,最深近30米。最大的摆龙湖(红旗水库)水面面积316万平方米,水体容量5370万立方米。此外,普者黑景区还有白面山、神龟山、平顶山等312座孤峰;火炬洞、神意洞、等83个溶洞。
普者黑景区地形上属于中国华南褶皱系中的滇东南褶皱带下的丘北广南褶皱束。景区有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荷花群,还有包括云南松、思茅松、栋木山核桃在内的500余种高等植物;以及动物兽类8种、鸟类11种、爬行类12种,包括云豹、果子狸、穿山甲在内的国家保护动物30余种。
1993年,普者黑景区被云南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区;2001年被国家建设部批准成为国家风景名胜区;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评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11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国家湿地公园;2020年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普者黑景区位于中国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县城以西,距丘北县城13千米,处于锦屏镇、双龙营镇、日者镇、八达哨乡交汇处,地处东经103°58′至104°11′,北纬24°05′至24°14′,景区总面积为388平方千米。
气候
普者黑景区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低纬度季风区,气候以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为主。普者黑风景区年平均气温13.2至19.7℃,最高气温35.7℃,最低气温零下3.6℃,年较差和日较差均大。年均日照时间1920.2小时,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日照时数多,太阳辐射强。干湿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至120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月至10月,夏多冬少,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
地质地貌
普者黑景区属于中国华南褶皱系中的滇东南褶皱带下的丘北广南褶皱束,海拔在1458米至1555米,由区内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的褶皱和断裂而构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构造盆地。盆地中部为双龙营北东向缓背斜隆起,向南西段撒开,地势西高东低。其地形地脉由以湖泊圈层为中心,孤峰群为第二圈层,峰林峰丛为外围圈层;还分布有岩溶洞穴、峰从洼地、溶丘洼地、溶丘溶井、天坑等众多的喀斯特地貌景观。普者黑虽为喀斯特漏斗型地貌,却能积水成湖,在高原上呈现出一片水乡湿地风貌,湿地率高达66.37%,几乎涵盖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以及人工湿地等湿地类型。
水文
普者黑景区以众多高原岩溶湖泊群为主,主干河流为南盘江,河流流向东西、南北走向均有呈网格状分布。径流年际变化大,且年内分配不均,5-7月为汛期。普者黑风景区地下水储量丰富,包含溶隙水、溶洞水在内的多种地下水。普者黑湖群地处黔桂喀斯特地貌的核心地带,既出现了桂林山水的峰丛与河流,又发育了喀斯特山原的石笋,是云南高原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喀斯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心景区主要有普者黑湖、荷花湖、灯笼湖、仙人洞湖、落水洞湖、摆龙湖等大小湖泊16个。
生物多样性
普者黑景区内有大量珍稀动、植物,森林覆盖率为35.8%。有大量珍贵动植物资源,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普者黑有38种动物兽类、11种鸟类、12种爬行纲,包括云豹、南五虎、果子狸、熊猴、黑长尾雉、岩羊、丹顶鹤、锦鸡、鳞甲目在内的34种国家保护动物。普者黑有原始常绿阔叶混交雨林生态群落,有大量药用植物、珍稀植物、古树名木,有包括云南松、卡西亚松、华山松、杉木王、油杉、冬瓜、栋木山核桃、麻栋在内的维管植物507种,还有包括红椿木、棒木、野生茶、多种杜鹃、木姜子在内随处可见的植物。景区有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荷花群,具有极大的可观赏性。
历史沿革
普者黑所在的丘北县历史悠久,在唐尧虞舜和商代属于梁州。西周属于百淡族,春秋和战国时属于楚国。秦在部分地区设置官吏统治,西汉、东汉、蜀汉以及晋朝时属于郡铜封县。东晋属南宁州总府昆州管辖,唐朝属黔州都督府管辖。太和年间被南诏的蒙归义兼并,宋代时被称为维摩部。元代改属广西路,1300至1669年属于维摩州,康熙年间属师宗州,1731年设师宗州分防丘北州,1770年降丘北州为丘北县,1840年升丘北为正县隶属广西,1913年隶蒙自市,后直属云南省。1949年属文山专区,1958年丘北县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管辖,并沿用至今。
1988年,普者黑当地村民李灿刚、陈忠、胡建林等8户农民自筹资金6000元,开发建设了月亮洞并对游人开放,经当地村委提议后,决定将月亮洞收归集体管理,先后筹集资金20万元,改建洞内基础设施、增加水上旅游船赏景活动,之后普者黑旅游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得到了丘北县委、县政府的认可。1991年至1993年期间,丘北县组织人员对普者黑景区资源开展了调查和景区申报工作,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后,普者黑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主要看点
普者黑景区以“水上田园、彝家水乡、荷花世界、岩溶湿地、湖泊峰林、鱼鸟天堂”六大景观而闻名,景区内有258个景点,312座孤峰,83个溶洞,54个相连的湖泊,26.67平方千米的野生荷花,40平方千米的高原喀斯特湿地。荷花在每年6至8月绽放,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普者黑景区总面积388平方千米,核心景区面积15平方千米,包括南部的山河湾、中部的仙人洞、北部的落水洞三大片区,为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景点最密集、资源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旅游片区。核心外围区包括核心区以东的九连山、以西的摆龙湖、以南的八道哨三大片区,为旅游资源分布较散、水源保护地、旅游开发试验的旅游片区。
山河湾片区
山河湾旅游片区位于普者黑核心区南部,该片区是景区的入口片区。片区主要由西部北部的西荒湿地湿地、中部的马厂景点、南部的阿鲁白风情走廊、东部的九龙谷景点4个景点组成。山河湾旅游片区是集合孤峰林、湿地、湖泊、山地为一体的旅游片区。
仙人洞片区
仙人洞旅游片区位于普者黑核心区中部,坐落在正兴乡景南村东北面东经100°58’,北纬23°22’,海拔1848米,立于悬崖峭壁上。由南到北有包括天鹅湖飞鸟乐园、长山湖荷花湿地、蒲草塘湖岸、仙人湖、仙人洞、普者黑湖、火把洞、月亮洞在内的多个景点;是集湖泊、湿地、水乡村落为一体的旅游片区。
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
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丘北县城北3千米处,公园供水主要来自普者黑湖,经清水河、南盘江,最后流入珠江,属珠江水系。于2011年12月批准试点建设,2019年通过验收,公园总面积11.074平方千米,其中湖泊面积5.3平方千米,沼泽面积2.06平方千米,林地面积2.59平方千米,其它面积0.1113平方千米。为了保护丘北县湿地生态环境,2002年被批准成立普者黑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唯一的湿地保护型保护区,属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正是在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精选普者黑自然景观部分而建立的。据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实地调查,普者黑湿地分布有植物465种,其中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海菜;鱼类18种;两栖动物6种;爬行动物10种;兽类16种科;有湿地鸟类142种,共有10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鹳1种,黑翅鸢、雀鹰、雀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鹰、红隼、棕翅杜鹃、领角鸮、黄喉貂,共9种。
天鹅湖景区
天鹅湖景区位于普者黑喀斯特中国湿地公园内,天鹅湖建于2013年10月1日,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湿地候鸟栖息地,形成的自然景观和特殊的喀斯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天鹅湖候鸟栖息地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其中湿地面积2.6平方千米,是集喀斯特孤峰群、湖泊群、溶洞群和湿地为一体的生态群,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四种类型。迄今为止,天鹅湖已有各种候鸟近万只。天鹅湖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动物有鱼类、两栖动物、爬行纲、兽类及鸟类超过200种。可以看到包括白骨顶、钳嘴鹳、白鹭、印度斑嘴鸭东部亚种在内的鸟类。有包括海菜花、金银莲花、细金鱼藻、龙舌草、野菱、野生荷花在内的湿地植物。
仙人湖
仙人湖位于位于山河湾片区以北、仙人洞村西北部,处于仙人洞片区中部。仙人湖面积0.7平方千米,南北长度约2千米,湖岸线曲折。仙人湖有54座高度在10米左右的孤峰,还有包括雄狮卧波、仙女卧波、狮子山在内的多处景观。
仙人洞
仙人洞位于位于仙人湖以东南,处于仙人洞片区中部。仙人洞总长244米,洞高3米~5米,洞内有包括石钟乳、石柱、鹅管、石慢、边石盆在内的景观。仙人洞内是两个洞,一个是可乘小舟行进,长度约150米、水深0.5米至2米与仙人湖相连的水洞;另一个是洞内有水路长度约90米,上岸后还有长度约600米的旱洞。
普者黑湖
普者黑湖位于仙人湖以北,普者黑村以西,处于仙人洞片区中部。普者黑湖长约2.5千米,面积约1平方千米,湖面平均宽度在300米左右,平均水深约3米。普者黑湖东西两岸有超过50座孤峰,湖面以北还有三座孤峰。因湖内盛产鲤鱼、草鱼和卸鱼,故得名“普者黑”(彝族语,意为鱼虾多的湖泊)。
青龙山
青龙山位于普者黑湖以西,处于仙人洞片区北部。青龙山主峰海拔为1555米,高出湖面约108米,植被为四季常绿型的灌木丛,山顶为青龙山观景台,可以观看普者黑全貌;山体内有包括火把洞、月亮洞、张咀石洞在内的8个溶洞,其中以火把洞、月亮洞最为出名。
火把洞与月亮洞相通,位于青龙山山麓以东北,火把洞全长约992米,宽2.5米至16米、高2米至10米;月亮洞主洞长约483米、水路长约184米,在距洞口200米处有直径约10米的近圆形大厅,因岩层面沉淀形成的圆形盖板像正圆的月亮而得名。火把洞与月亮洞洞内有钟乳石、石慢、石柱、石笋等景观,还有包括“人间天堂”“天池”“八百罗汉拜观世音”在内的超过30个景观。观音洞洞内雕塑有3000余尊大大小小的菩萨塑像,所雕塑的菩萨塑像,依洞壁走势而立,或仰卧、或打坐、或矗立侧卧在洞口的那尊佛像,目测首尾,相距有数十米长。
落水洞片区
落水洞旅游片区位于普者黑核心区北部。片区主要由南部的花海田园、中部的山间村舍、北部的岩溶山地3组景观组成,有包括落水洞旅游区、特色农业基地“芳香大地”、以焚人神秘文化打造的岩峰山焚人村、河大山、麻栗树、岩峰山在内的多个景点。落水洞旅游片区是集湖泊、山地、田野、影视基地为一体的旅游片区。
九连山片区
九连山旅游片区位于核心景区以东,片区主要由南部的田野、中部的山湖、北部的山林3组景观组成,有包括九连山、水围寺、小空山玫瑰园、白玉六郎溶洞群、辣椒观光园在内的多个景点。九连山旅游片区是集田野、湖泊、山地为一体的旅游片区。
摆龙湖片区
摆龙湖旅游片区位于核心景区以西,是清水江的发源地之一;摆龙湖是农用灌溉而修建的大坝,大坝高度为41.7米,坝顶长度为263.76米,大坝总库容为5720万立方米,大坝平均水深27米,水城面积3.16平方千米。摆龙湖旅游片区因水中两座大岛形似双龙摆尾,被称为“摆龙湖”,又因水质清澈,湖岸线曲折,分布有10座小岛和3个半岛,岛上植被茂密,又被称为“千岛湖”。
摆龙湖旅游片区由水域风光、半岛景观2组景观组成,有包括以湖光山色、森林、小岛、野生动物、历史遗迹、水利为特色的摆龙湖生态环岛,还有以苗族村落、民族工艺、田野风光为特色的衣布底生态村落的衣布底生态村落在内的景点。摆龙湖旅游片区是集湖泊、岛屿为一体的旅游片区。
八道哨片区
八道哨旅游片区位于核心景区以南,片区主要由田园、村舍、山地三组景观组成,有包括科技园、上那红、响水洞在内的景点。八道哨旅游片区是集田园、山地、村舍为一体的旅游片区。
其他看点
普者黑荷花
普者黑景区面积达13.33平方千米水面,仅野生荷花就有6.67平方千米,荷花品种更是种类繁多,共有近200多个品种。其中代表品种有象征着彝族小阿乃洁白如玉的“普者黑白莲”,彝族小阿黑热情似火的‘普者黑红莲’,瓣镶红边的“普者黑小洒锦”和红花、白花各半的“普者黑大洒锦”,“普者黑小洒锦”因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灭绝,最为珍贵。此外还有适于家庭栽培的‘白孩莲“”红孩莲“”寿星桃’和‘小桃红’等微型荷花品种。景区的荷花每年从5月中旬开始绽放,六七八月根据品种的不同,分批进入盛花期。普者黑的荷花拥有包括中国荷花3个系50群和28组的荷花品种近200种,在清代乾隆《开化府志》中就有记载:"夏有荷(红、白、锦三种)……"而荷花中的珍品并蒂莲也并不鲜见。
溶洞及岩画
三千年前古代鸟氏民族先民绘制的“鸟图腾”岩画、全国仅有的古石油田地质奇观等。景内有300余座孤峰,平均相对高度百余米,耸立在湖泊之中,坐落于平坝之上。普者黑有山必有水,有山不无洞。山中有水,水中有峰,山中藏洞,洞中藏水,水下观峰峰更奇。其中,彩云洞、黑警龙狮子山溶洞中分别绘有三千多年历史的鸟图腾崖画;仙人洞、神怡洞、黑著龙等洞中还保留古人遗迹,被古人遗弃的各类动物骨骼化石还清晰可见。景区内共有大溶洞80多个,现在向游客开放的溶洞有月亮洞、火把洞、观音洞、仙人洞。洞中石笋丛生,石柱林立,是构成普者黑“仙境”的重要部分。
相关文化
节日庆典
普者黑景区分布有壮族、苗族、彝族等村寨。普者黑风景区主要有仙人洞彝族文化生态、那红壮族文化生态村和菜花管苗族文化生态村。受社会、交通经济、文化的影响,本地的民族服饰、婚礼、崇邦、祭祀等民俗风情保存较完整。
普者黑花脸节
花脸节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彝族独有传统节日,在7月举行。花脸节因远古先民用锅烟把脸部抹黑、驱魔除害而得名,迄今为止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古时,当地人主要用锅底烟灰把脸抹黑,以此来“驱魔除害”、相互祝福,也表达爱慕之情。现在主要用香米稻草制成的黑灰抹身边人的脸,以此表达“抹黑全身、吉祥一生”的良好。花脸节活动内容包括彝族歌舞表演、摸花脸狂欢、浑水摸鱼比赛、花脸酒会、运动闯关等。
普者黑白族太平节
普者黑白族太平节,相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传统寓意是“求安祈福”,是白族的传统节日。太平节通过大量使用竹偶、木偶、面具等神像来完成整个节庆活动,活动中使用的祭祀面具,传承下来的共50多种。每个面具都代表着某一位神灵,由专门的面具木雕传人雕刻,并在祭祀结束的大火中焚毁。因而,许多白族竹偶、木雕面具等传统文化尤显濒危。
普者黑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现在丘北县包括汉族在内的大部分民族都过这个节日。节日当天,彝家人都会用树枝搭火神台,摆上祭品敬献火神,诉求火神保护彝家人畜禽兴旺,五谷丰登。早饭后,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在野外平坦的草地果不喜欢对方,就千方百计逃脱,不让油黑之物落到自己的脸上,以表示拒绝对方的求爱。现在花脸节由政府统一组织与普者黑荷花节一是年青男女选择意中人的好时机,是丘北最盛大的节日,2009年“千人跳弦上举行斗牛、摔跤、跳舞等活动,让未婚男女借机选择心上人。夜晚点燃火把照亮家屋后,走出家门照明街道和附近田间地头,意为驱邪除害,扑灭虫害,最后回家的群众将火把集中在村寨中宽敞等地方堆成簧火燃烧,人们围着簧火唱歌、跳弦子,直到火把燃完烧尽方散。普者黑景区内的狂欢火把节活动一般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在仙人洞村举行,届时白天有彝族文艺汇演,晚上有筹火晚会及火把游行。
花山节
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踩花山”“跳花”,于农历正月举办。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会集到跳场坪,青年男女跳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斗牛、射箭等比赛,是苗族风情的活动。
故事传说
荷花仙子
相传在远古时候,有位叫阿亮的撒尼青年外出打猎,救了一只受伤的梅花鹿。从那以后每天洞中都有衣服粮食出现,为了探个究竟,阿亮佯装出洞,然后躲在一块巨石后偷偷观看。到了傍晚时分,只见那只小鹿看看四周,抖动了一下身子,便变成了一个美貌绝伦的少女。她将一坛稻谷种子和一把铁锹放在阿亮的石桌上。原来,姑娘是偷偷溜到凡间的荷花仙子,幸亏阿亮搭箭相救。从此以后,阿亮与荷花仙子搬出洞外,建起了茅屋,并生了阿卓狄和阿卓玛兄妹。王母娘娘得知荷花仙子下凡人间勃然大怒,天兵天将二话不说,抓着荷花仙子就往回赶,荷花仙子悲痛欲绝,并从怀里掏出了珍藏多年的荷花丝帕抛向地面。只见一道亮光闪过,荷花丝帕落到地面就成了连绵的群山,明净的湖泊,艳丽的鲜花,肥沃的田野。观音菩萨前来求情,荷花仙子的仙术没收,荷花仙子终于与家人团圆了。撒尼人认为自己的祖宗是天上的仙人,他们把阿亮与荷花仙子居住过的洞叫做仙人洞,把阿亮与荷花仙子居住过的村叫做仙人洞村。
山里郎和巧山妹
很久以前,在中国辣椒之乡——丘北县这块红土地上,有一位山里郎和巧山妹。有一天,他俩来到青龙山上,被一株高不过两尺的植物上生长着的红红的、圆圆尖尖、有食指长的果子吸引住。巧山妹摘下一个朝嘴里送进,山里郎还没来得及阻止,嚼着鲜红果子的巧山妹脸露红色说“辣”,说完就晕了过去。山里郎想到巧山妹死了,于是摘下一把巧山妹刚才吃过的鲜红果子嚼碎吞下肚。不知过了多久,山里郎和巧山妹双双醒来。后来,山里郎和巧山妹为了纪念这一次生死考验,每隔七天便吃一次鲜红果子,一顿饭菜里没这鲜红果子,饭菜均没了味道。村里人得知后,纷纷仿效,人们就把果子叫它辣子,有的人又把辣椒称为“山里郎”或是“巧山妹”。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88年,普者黑当地8户农民自筹资金6000元,进行开发建设月亮洞后对游人开放。经当地村委提议后,先后筹集资金20万元,改建洞内基础设施、增加水上旅游船赏景活动,之后普者黑旅游景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得到了丘北县委、县政府的认可。
1991至1993年,丘北县组织人员对普者黑景区资源开展了调查和景区申报工作,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普者黑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区,继而国家旅游局将普者黑确定为涉外景区。
1993至1995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丘北县两级人民政府共筹集资金7000余万元用于普者黑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筑景区道路17千米,设青路面4千米,架设专用高压输电线路12千米;开通程控电话线路20对,开通仙人洞、月亮洞、观音洞水上游览线路5千米,修整开放地下溶洞5个;组建起拥有300余条木船的旅游船队和6支民族民间文艺演出队;建成普者黑度假村、银湖大酒店、迎客山庄等一批高中档接待服务设施。
1996至2000年,新建包括普者黑景区内景点间的公路、水路、码头,观景桥、公厕在内的多个相关配套设施;完善包括景区入口片区、道路两旁、河道两岸、水体在内的绿化;开发建设云南省民族文化生态第一村仙人洞村;建成生态停车场、民族活动广场等设施。
2001至2015年,对普者黑老旧相关配套设施进行翻新、改造;在景区种植荷花超过2.33平方千米,其中引进外地荷花品种40种,制作荷花盆景1000盆,建设包括桃园、荷花大道,新建码头、厕所、垂钓场,休息长廊、停车场在内的多个相关配套设施。
保护
普者黑景区进行旅游开发以来,景区管理局每年都要放水打捞浮莲和残荷残叶清理河道水葫芦,收割残荷,以及码头建设、河道改造、绿化等相关保护工作。清理之后,保证旅游船行驶,净化水质利于荷花生长。
2021年,为深入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进普者黑水生态保护健康持续发展。丘北县开展外来植物、腐化植物清理大行动助推普者黑湖泊流域水生态健康持续发展,清理、打捞水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
2022年,为切实加强普者黑景区、自然保护区河湖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丘北县普者黑景区管理委员会组织40余名执法人员对普者黑湖流域开展大范围巡湖行动。当日下午3时许,在落水洞水域将正在驾驶铁皮船、利用渔网非法捕鱼的彭某等4人当场抓获,现场查获铁皮船3艘、渔网16张。
重要事件
荣誉
1993年普者黑景区经云南省政府批准成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区
2004年普者黑景区被国家建设部评成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9年普者黑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AAAA级旅游区
2011年普者黑景区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2020年普者黑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普者黑国家风景名胜区简介.丘北政务网.2023-04-27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确定21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4-27
概况.普者黑官网.2023-04-27
邱北县志.云南数字方志馆.2023-06-09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志 第三卷.云南数字方志馆.2023-06-09
普者黑景区取得的成绩.普者黑官网.2023-04-27
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美.中国普者黑.2023-06-09
冬季云南,红土高原的“变色龙”,红色青龙山欢迎您.中国普者黑.2023-06-09
节庆活动.普者黑官网.2023-06-09
荷花仙子.中国普者黑.2023-06-09
山里郎和巧山妹.中国普者黑.2023-06-09
丘北县5亿元实施普者黑5A级景区创建项目.丘北县人民政府.2023-04-27
普者黑景区清理水葫芦疏通河道.丘北县人民政府.2023-04-27
丘北县开展外来植物、腐化植物清理大行动助推普者黑湖泊流域水生态健康持续发展.丘北县人民政府.2023-04-27
重拳出击,严打河湖非法捕捞活动.丘北县人民政府.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