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位于中国江苏省省苏州市吴江区,始建南宋绍兴(1131-1162年)初,占地面积133.15平方千米,是国家AAAAA级古镇景区。同里古镇毗邻太湖,距苏州市区18千米,内有15条相互贯通的河道,河道由49座石桥相连接,被称为“东方威尼斯”。古镇内保存至现代的明清建筑面积有11.2万平方米,主要景点有明清街、南园茶社、陈去病故居、嘉荫堂、退思园、王绍纪念馆、松石悟园、三桥等。
同里镇古镇景区游客日承载量为9万人次,瞬时承载量为6万人次。2020年国庆同里古镇接待游客达3.82万人次。
2003年同里古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次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2020年同里古镇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级湿地公园,目前是全国23个重点建设的中国湿地公园之一,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2021年入选2021年度江苏智慧旅游景区。2022年同里古镇中川路街区入选2022年度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历史沿革
“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同里所在地就已经形成村落,因较为富裕被称为“富土”。
先秦时期(旧石器时代至公元前221年)同里形成了集市,隶属会稽郡吴县。天宝初年(618年),因为富土的名字过于奢侈,遂改名为铜里。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建吴江区,同里属于吴江县感化乡。
宋景德三年(1006年),废感化乡,同里属范隅乡。南宋绍兴(1131-1162年)初,同里始设巡检司。同里正式建镇,广陵出版社并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再将该字一分为二,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相加,变为同里。
元明(1271年至1644年)时同里因镇内三条东西流向的河流呈“川”字型,故又名“同川”。清乾隆(1736年至1796年)同里镇行政区域重新调整,镇域向东南扩张。
1980年,同里古镇实行垂直领导,委托吴江区县建委代管。江苏省人民政府设立太湖风景区建设委员会,并成立办公室负责协调名胜区的保护管理,同里古镇被列为太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至1997间,同里镇政府对同里镇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同时新增明清街、世德堂、罗星洲等旅游景点,在同里镇南方入口修建标志性建筑石牌坊,重开丁字河,新建泰安桥。
1997年4月,同里古镇举办第一届旅游文化节,旅游节的举办使同里古镇名声大增,进一步奠定了同里开发保护的舆论基础。1998年,同里景区的崇本堂、嘉荫堂、退思园等重要景点管理权由无锡市建设委员会移交给同里镇人民政府。以此为标志,吴江地区的历史文化名镇开发保护主体,明确由同里镇政府承担。
2012年,县级市吴江区撤县设区,并理顺苏州古城保护和太湖整体保护开发的体制机制区划。次年,同里古镇与国家级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区镇合一”模式,成立同里古镇保护委员会,专门管理古镇保护与开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同里古镇位于中国江苏省省苏州市吴江区,处于东经120°44',北纬31°09',毗邻太湖和古运河,同里方向是318国道,西面连接着苏嘉杭高速公路和227省道。距离苏州市区18千米,距上海市80千米,地处江苏、浙江省、上海交会的之处,是长三角核心位置。
气候
同里古镇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7度,年平均降水量1019.5毫米,平均初霜期在11中旬,常年主导东南信风。同里当地灾害较少,自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至民国21年(1932年)之间大约400多年时间里,关于同里灾害的记载总计为31次。
水文
同里古镇位于太湖流域湖荡平原,古镇内的水体占了全镇面积的20%以上,是典型网状布局的传统水乡聚落,整个城镇呈块状,被水网纵横分隔环绕。内有15条相互贯通的河道,河道由49座石桥相连接。同里镇外有五个湖分布在其周围,东面是同里湖,西面是庞山湖,南面是叶泽湖和南星湖,北面是九里湖,除庞山湖在1940年至1950年被围垦外,其他湖泊仍在。
古镇格局
同里古镇的建筑布局和空间形态以水为决定性因素,古镇内部的15条河道将同里古镇分成了7个小岛,岛上的建筑布局以河道为骨骼和支撑建立,从而形成了同里古镇的水乡面貌。同里古镇沿水建筑大都可以从正门直通河边,房屋的整体结构多垂直于河道与街巷,前门与街巷相连,后门与河道交接,形成面阔较窄而进深较长的民居排列方式,可以满足居民的用水便捷和居住环境的适宜。
同里古镇的主要街道以明清街、中川路、富观路和陆家为主。明清街靠近南门,明清街往北是入选2022年度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的中川路街区,中川路街区两侧有嘉荫堂、家风家训馆、古戏台、退思园等景点。沿中川街区的中川路北部是富观路,有王绍鏊纪念馆、珍珠塔、崇本堂、太湖水利博物馆、松石悟园及三桥等景点。同里古镇景区最西侧的景点为耕乐堂,位于陆家埭中段。
主要景点
明清街
明清街又叫“明清一条街”,位于同里镇古镇南门入口右侧,是同里古镇的商业街之一,始建于1996年,街长160余米。整体建筑风格为为明清建筑风格,较完整地保留了江南特有的街道格局。明清街入口处的“清明遗风”匾额由学者费孝通题写。
南园茶社
南园茶社原名“福安茶社”,因陈去病的建议而改名为南园茶社,位于同里古镇镇区最南端,与陈去病故居隔河相望。南园茶社建于清代(1636年至1912年),是传统的砖木结构,内有清代风格的木雕装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茶社除了可以品尝各种档次的红茶、绿茶、窨花茶以外,还供应熏青豆、罗卜干等各种茶点,欣赏“曲苑班”,的江南丝竹、宣卷、评弹、戏曲、小调等曲子。南园茶社被文人墨客称作“南市晓烟”,是同里的八景之一。
陈去病故居
陈去病故居在同里古镇区南部,从三元桥南沿河走百余米即可到达,因陈去病曾在此居住并病逝而得名。陈去病是一位革命家、学者,曾任东南大学、上海持志大学教授、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等职位。陈去病故居是一处古朴平常的清代(1636年至1912年)民居,占地1364平方米,内有半亭、家祠旧迹,百尺楼、浩歌堂等建筑。浩歌堂面阔三间,1920年此屋落成时,陈去病将新屋取名为“浩歌堂”,2002年4月18日陈去病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嘉荫堂
嘉荫堂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毗邻三桥,建于民国(1922年)。嘉荫堂主建筑仿造的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因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而得名。“纱帽翅”(即梁头棹木)上刻有《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等八幅戏文透雕,已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衍庆楼即内宅堂楼。门楼上枋刻有“暗八仙”浅浮雕,下枋一块玉中心刻有“福禄寿”三星的深浮雕,字牌上刻着“厚道传家”四个大字。移步衍庆楼内还有名人轶事木雕,位于衍庆楼西北隅还有一座“水秀阁”。
退思园
退思园位于同里镇古镇区新填街234号,占地5674平方米,建筑面积2622平方米,西面是嘉荫堂,西北方向是王绍鏊纪念馆。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名来自于《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退思园自西向东,依次为宅、庭、园。园内集中了江南园林的楼台亭阁、廊舫桥、厅堂房轩等建筑,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6月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绍鏊纪念馆
王绍鏊纪念馆座位于同里镇古镇富观街35号,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平方米。王绍鏊1888年出生于吴江市同里镇,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是同里历代名人名士中较为杰出的代表。王绍鏊纪念馆以弘扬王绍鏊精神为主题,以王绍鏊革命战斗的一生为主线,通过实物、绘画、图片等手段再现王绍鏊同志生前的事迹。其中,一楼为专馆,陈列有关王绍鏊文献、实物、图片、文字等,内容共分十二个部分,分别展示了王绍鏊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二楼为附馆,介绍同里的其它历史文物。
珍珠塔
珍珠塔即珍珠塔景点群,也被称为陈御史府,位于王绍鏊纪念馆北面,由陈家牌楼、陈氏家祠、孚寄堂和陈彩娥书楼等建筑构成。同里当地流传着《珍珠塔》的故事。《珍珠塔》讲述的是方卿和陈翠娥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同里古镇为重现珍珠塔故事而重建恢复了珍珠塔。
松石悟园
松石悟园也叫“悟园”,全园占地1600平方米,是“同里镇松屏石展馆”所在地,毗邻吉利、太平、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可到达。园名诗句:石皮弄中石破石皮呈天书,吾心静处吾悟吾心得菩提。以破译天书,感悟人生为展馆之旨要,故称为“悟园”。在悟园里陈列着一千二百余块松屏石板画精品,它是由原铁道部工程总公司设计部部长张家忻先生及其夫人王月军女士三十多年苦心收集之珍藏(现已赠同里政府),松石悟园就是同里镇政府为了永久保存这批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而修建的展馆。
崇本堂
崇本堂位于同里古镇富观街长庆桥北堍,东面是嘉荫堂西面,有长庆桥等三座桥。崇本堂始建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由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厨房等组成,内部雕刻众多,有木雕100多幅,包含全套《西厢记》的故事以及“红楼梦十二金钗图”,有“林黛玉荷锄葬花”“薛宝钗执扇扑蝶”“史湘云醉卧芍药”“妙玉月下赏梅”“贾元春奉命省亲”“贾探春含泪远嫁”等浅浮雕。
三桥
三桥是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位于崇本堂南面。太平桥,桥为梁式,桥上有联一副,曰:“永济南北太平路,落成嘉庆三年。吉利桥处太平桥、长庆桥中间,桥型为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南侧一联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北侧一联曰:“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桥峙映双虹”。长庆桥,俗名谢家桥,曾名为福建桥,又称广利桥。桥上有桥联一副,曰:公解囊金成利济,好留柱石待标题。三桥呈“品”字型,跨于三河交汇处。同里镇人当地人有“走三桥”的习俗。每逢婚嫁喜庆或老人六十六岁生日必定去“走三桥”,以图吉利。“走三桥”的习俗,形成何年难以查考,但“走三桥”的习俗承载了同里人对学业、事业、爱情、婚姻以及健康等多种追求。
太湖水利展示馆
太湖水利博物馆位于崇本堂北部,王绍鏊纪念馆西侧,原身为太湖水利同知署,设立于清朝雍正八年(1730),俗称“同知衙门”,由康熙进士陈沂震的罚没入官房产改建而成,建筑包括前厅后宅、东西备弄,花园在西北一隅,占地面积4400余平方米,目前尚存建筑面积2400余平方米。太湖水利同知署旧址是国内现存极少的治水机构遗迹,对研究太湖水利及行业衙署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2012年4月太湖水利同知署旧址改建为太湖水利展示馆,馆内设《太湖千秋》《智慧水利》《包孕吴越》和《当代成就》四个单元,用410张图片、80余件(套)实物、书画和文献资料系统地展示了太湖流域的治水历史。2014年,太湖水利同知署旧址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耕乐堂
耕乐堂位于陆家埭中段,上元街124号,是明代(1368年―1644年)处士朱祥所建,占地面积为4268平方米,因朱祥的号为耕乐而得名。耕乐堂是传统的前宅后园布局式明清建筑,前宅由门厅、正厅、堂楼,后园由荷花池、三曲桥、三友亭、曲廊、鸳鸯厅、燕翼楼、古松轩、环秀阁和墨香阁组成,园西还有西墙门,可通郊外。初建时,共有五进52间,现有三进41间,有楼、园、斋、榭、厅、堂、楼、阁。耕乐堂近代曾为福利院,1998年开始修复,2001年对外开放。高级根艺美术师张正的根雕作品在陆家埭耕乐堂内根雕馆内展览。2013年耕乐堂入选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看点
罗星洲
罗星洲位于同里镇镇东,是一座小岛,元代(1271年—1368年)即有建筑,明万历戍子年(1588年)里人倡导修建关圣帝君殿、观音大士殿、文昌帝君阁。后几经损坏,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重建,近代时期由于战争被破坏为荒岛。1996年,同里镇政府着手重建,两年后逐渐恢复各庙宇及楼阁等建筑。罗星洲上现代有罗星洲观音寺、雪耻碑、城隍殿、文昌阁、斗姆阁、旱船、曲桥、游庙、荷池、鱼乐池等景观。
同里影视基地
1983年,谢铁骊导演的《包氏父子》在同里取景,198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话说运河》专门用一集介绍了同里镇。1990年,第一个海外剧组《戏说乾隆》来到同里取景,此后陆续有剧组来到同里取景,《林冲》中林冲鲁智深饮酒的小楼,《家》《春》《秋》里森严的高府,《董小宛》中的董宅,都曾在同里取景。台湾永真《半生缘、一世情》也在同里拍了一百天,其中的孤儿院就是崇本堂。最繁忙的时候,是1994年有两家剧组同时在退思园拍摄,《天之骄女》和《戏曲舞台》两家剧组一东一西,互不影响。1994年至1995年,《风月》剧组在同里拍摄整整四个月,规模最大,时间也最长,拍摄期间海内外24家新闻单位来同里采访拍摄情况。同里也被誉为“天然摄影棚”。1999年4月,同里被中国电影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同里影视摄制基地”。
同里湿地公园
江苏省吴江同里湿地公园,位于吴江区同里镇东北部肖甸湖村,距离同里古镇7千米,东南与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为邻,北面和南面是澄湖和白蚬湖,同里湿地公园面积近2.67平方千米(水面1.3平方千米),园内已初步建成水杉林、池杉林、枇杷园、香樟园、银杏园、桃园、药草园、翠梨园、竹林园、苗圃、鱼塘等旅游观光区。有黑枕黄鹂、白鹭、野兔等多种野生动物。园内新增有假山、秋千区、烧烤区、垂钓区和茶室、凉亭等旅游基础设施。2001年同里湿地公园被江苏省环保厅、农林厅联合命名为省"百佳生态村"。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86年同里古镇对外开放,开展旅游业。
1997年至2010年,同里古镇将潘冢厅建有门厅、正厅等并入耕乐堂景点,同时将旅游业确定为其主要支柱产业。
2016年起,苏州市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吴江区始终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致力于打造以国家5A级景区同里古镇为代表的景区景点集群。
2020年,同里古镇开始举办各类主题夜集市,2022年,同里古镇完成了古镇夜景环境提升,利用VR等先进技术,渲染灯光舞景,打造退思园夜花园、古镇夜剧场。
保护
1981年至1985年,同里镇将全镇区确立为文保单位,并对退思园、三桥等重点文物遗迹进行修复。
1985年至1997年,政府有关部门对同里古镇区进行了重点修复,并对退思园等进行了开发经营的尝试。
1996年,同里镇政府着手重建罗星洲,两年后逐渐恢复各庙宇及楼阁等建筑。
1997年至2010年,同里古镇开始修复包括潘家厅及其后部建筑,并扩建了耕乐堂大门前跨街的廊棚,于2001年修建完成。2000年,退思园以苏州古典园林增补的身份纳入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邮政总局为江南六大水乡古镇发行邮票,同里古镇包含在其中。2010年,同里古镇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2013年,同里古镇与国家级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区镇合一”模式,成立同里古镇保护委员会,专司古镇保护与开发工作。
2016年6月,同里派出所成立“黄牛”整治小组,严厉打击扰乱同里古镇景区秩序的黄牛非法拉客现象,并对其进行惩戒教育和罚款,同时对同里古镇景区周边的商家、居民对停车位乱收费现象加强了巡查管理。半个月后黄牛现象和停车位乱收费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2018年至2021年,吴江区同里古镇持续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先后启动并完成电子售检票系统、信息发布、智慧公厕引导系统等系统的开发和安装工作。2021年同里古镇智慧景区建设取得成效,并入选2021年度江苏省智慧旅游景区。
此外,镇区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退思园、丽则女校、耕乐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同里镇、陈去病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控单位13处。
文化活动
暮鼓晨钟
暮鼓晨钟也称同里古镇罗星洲“暮鼓晨钟”活动,在同里古镇罗星洲举办,是同里古镇特色主题活动,自2000年开始举办,已连续举办多届,是延续多年的品牌活动,2014升级为苏州市新年祈福系列活动,2018年被列入江苏冬季旅游产品目录。
2020年时暮鼓晨钟活动已经发展了20多年,第二十届同里罗星洲暮鼓晨钟活动“唱响2020”在同里镇罗星洲举办,以集市、戏曲、演出、灯谜、听钟声、品越年面等互动内容为核心,进行了活动内容和品质的升级,增添了活动的观赏性、艺术性、参与性和时代性,以5D沉浸式的形式来设计灯光表演、互动等内容,以“世界的鼓、精彩的舞、齐唱的歌、炫彩的灯”为活动内容亮点,进一步提升了“暮鼓晨钟”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中国吴江同里之春文化旅游节
“同里之春”旅游文化节自1997年开始开始举办,于每年4月18日展开活动。2021年3月至5月,为了更好传承江南水乡文化,主动融入“沪苏同城化”新进程,积极推动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提升同里镇知名度和美誉度,同里镇举办第二十五届“同里之春”国际旅游文化节,并于4月18日在同里古镇水墨同里剧院举办开幕式。此次同里之春包含舞龙、舞狮、打连厢、放河灯、猜灯谜等民俗表演活动和以“和谐同里”“平安同里”“乐居同里”为主题的三大华丽的烟花秀。
同里杯中国围棋天元赛
围棋是同里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自2000年起,同里镇开始冠名承办每年一届的“同里杯”中国围棋天元赛,至2020年已连续承办了20届。2019年,同里举办了中国围棋天元赛、全国围棋段位赛(升段组)、男子/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联赛、倡棋杯、陈毅杯等高级别围棋赛事,同时,同里镇还开展了华东五段王座战、中小学围棋冬令营、陈毅爱心围棋教室、社区围棋培训等围棋竞技和普及活动。2021年举办了第35届同里杯赛事。
相关文化
特色风俗
走三桥
同里走三桥习俗中的“三桥”是同里古镇区的三座呈“品”字形的古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同里走三桥习俗源于婚嫁习俗,但具体形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察,最早的记载时间为清乾隆(1736至1796)中期。每逢婚嫁、生日庆贺、婴儿满月等喜庆吉利之事,同里镇人便绕行“三桥”,口中长长念诵着“太平吉利长庆”的祝词,祈求好运。旧时,凡镇上居民结婚,娶亲队伍都要抬着花轿走三桥,老人过66岁生日,当天午餐后要走三桥,婴儿满月也要由其母亲抱在怀里走三桥。走时,一般是遵循吉利桥、太平桥、长庆桥的先后顺序,绕行一周,不走回头路。在婚俗上,新背着新娘过第一座桥,然后抱着新娘过第二座桥,最后牵着新娘的手过第三座桥。作为地方婚俗的一种仪式,走三桥习俗在文化人类学、民俗、心理学及社会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作为同里镇全民性的社会风俗,走三桥习俗在传承区域文化、凝聚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多重沟通、融洽社会关系、优化民众生存状态及社会氛围等,意义深远。2011年,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同里走三桥习俗为第四批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打莲厢
莲厢,是流传于浙江沪一带的一种民间自制器乐。它一般选用一米长、内径为两厘米左右的青竹为原材料,艺人们从两端起每隔10厘米左右就在竹筒上打一个穿通的孔,在孔中嵌两个铜钱(孔稍大于铜钱,能摇响铜钱即可),并用螺丝螺丝螺母固定住,同时在此处系上红绿黄的绸带。一般两端各打三个孔,系上三对五彩绸带。而所谓的打莲厢就是艺人们手持莲厢,和着乐曲按照各种方法用莲厢拍打自己的手脚、胳膊、肩腿等。舞动时,莲厢内的铜钱会因此发出悦耳的声响。初时的莲厢艺人一般均为男子,身穿白衣白裤,在庙会及重大活动中表演。演变至今,许多女子也打起了莲厢,同里镇的妇女们时常身穿蓝布印花衣衫,头包蓝布碎花头巾,在各种喜庆场所及重大节日里进行表演。
历史名人
同里古镇历史悠久,明代官员陈王道(1526-1576)、清代画家陆恢(1851-1920)和任兰生(1837~1888年)、近代革命家金天羽(1874-1947)和陈去病(1874-1933)、近代作家范烟桥(1894~1967年)、近代诗人柳亚子(1887-1958)、社会活动家王绍鏊(1888-1970)、革命烈士费巩(1905-1946)等历史名人曾在同里居住及开展社会活动。
景区荣誉
参考资料
景点导游图.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概况.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5A级景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官网.2023-04-24
同里古镇.吴江档案局官网.2023-04-24
景点介绍.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同里官方门票预订.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景区详情.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同里之春.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景区动态.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世界同里.tongli.2025-04-12
关于拟将13家景区列入2021年度江苏省智慧旅游景区名录的公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文物局.2023-04-24
同里古镇中川路入选江苏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2023-04-24
苏州行政区划重大调整:县级市吴江市撤县设区.中国政府网.2023-04-24
明清街.同里景区官网.2023-04-24
费孝通.中国政府网.2023-05-19
独享静谧的旧时茶馆——南园茶楼.吴江档案局官网.2023-04-24
南园茶社.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陈去病故居.吴江档案局官网.2023-04-24
陈去病故居.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嘉荫堂.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退思园.吴江档案局官网.2023-04-24
退思园.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王绍鏊纪念馆.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王绍鏊纪念馆.人民网.2023-04-24
珍珠塔.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松石悟园.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崇本堂.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同里:超越时空遇见爱.微信公众平台.2023-04-24
三桥.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耕乐堂.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2023-04-24
罗星洲观音寺.吴江档案局官网.2023-04-24
影视基地.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同里湿地公园.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苏州:以全域思维做活全域旅游发展大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4-24
同里古镇整治“黄牛”乱象.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2023-04-24
同里古镇推进智慧景区建设.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2023-04-24
公厕也要智能化 同里古镇“智慧公厕”上线.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2023-04-24
行“走大运”河,采“摘浙一”季 ——嘉善高级中学高三研学旅行记.微信公众平台.2025-04-13
第十九届同里古镇罗星洲“暮鼓晨钟”活动.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4-24
第二十五届“同里之春”国际旅游文化节.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2018年江苏冬季旅游产品目录.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文物局.2023-04-24
品牌活动.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第二十五届“同里之春”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人民资讯.2023-05-31
品牌活动.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中国围棋天元赛八强出炉.国家体育总局官网.2023-04-24
民俗.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名人.同里古镇官网.2023-04-24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2023-04-24
同里古镇获评最受网民喜爱的古村镇.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2023-04-24
同里古镇入选“中国优质服务景区100强”.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2023-04-24
同里古镇入选第二批江苏省文化和旅游消费便捷支付示范区名单.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