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县,中华人民共和国菏泽市下辖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103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鄄城县常住人口73.32万人。截至2025年2月,该县辖2个街道、15个镇,385个行政村(社区)。
鄄城属黄河冲积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鄄城县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五帝时期,尧、舜都曾在境内生活过,春秋时是属于卫国境域,名为鄄邑,西汉初期,设立鄄城县,县名沿用千年。鄄城是孙膑的故里,也是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县。
鄄城拥有发制品产业、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鄄城县是中国发制品原料购销集散地和加工出口基地,有“中国发都”之称,同时,也是中国中药材集散地之一。2023年,鄄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13亿元,三次产业比为12.4:32.4:55.2。
鄄城交通优势明显,德上高速、国道、省道等各级公路构成交通网络,京九铁路穿越县境,设有站点。鄄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拥有尧王墓、孙膑墓、苏御史牌坊等多种历史旅游景点,其中孙膑旅游城·亿城寺是中国最大的孙膑文化研究基地。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根据出土文物表明,早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在这里生活。
《吕氏春秋》记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历山、雷泽,都在今鄄城境内。
春秋(前770-前476)时期属于卫国境域,名为鄄邑。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属齐国甄邑(“鄄”的异体字,同音)。
秦汉三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秦始皇称始皇帝,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改鄄邑为甄城,境内另有都关、城阳二县,均属东郡管辖。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史称“西汉”,西汉初期,因为境内有鄄邑、甄城二城市,设置鄄城县。属州刺史部管辖。
公元8年,王莽称帝,建立新朝,西汉灭亡。鄄城改为为鄄良,建制未变。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史称东汉,东汉初期,都关县建制被废,境域并入鄄城县,公元90年(刘肇永元二年)于在城阳设置城阳郡,4年后又改为城阳县。
三国时期,鄄城属于曹魏境内,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曹丕称帝,史称“曹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封曹植为鄄城王,鄄城县升格为鄄城国,次年,曹植改封雍丘,鄄城又降为县。
两晋南北朝
西晋时期鄄城县归兖州管辖、现今境域部分地区归济阴郡城阳县管辖。
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境域,境域基本未变。
南北朝时期先后属于北魏、东魏管辖,北齐时城阳县并入鄄城县,北周沿袭旧制。
隋至清
隋朝时期鄄城县先后归阳郡、郓州[yùn zhōu]管辖。公元596年(文帝开皇十六年),在鄄城设置濮州县域东南设置雷泽县,西部设置临濮县。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废濮州,临濮县并入鄄城、雷泽2县。
唐初鄄城有鄄城县、雷泽县两县,公元621年(高祖武德四年)重新设置濮州和临濮县,并拆分鄄城县设置永定县,拆分雷泽县设置长城、安邱二县。次年,长城、安邱二县并入临濮县。公元625年(武德八年)永定县并入鄄城县。
北宋时期现今鄄城境内有鄄城县、临濮县、雷泽县三县,归京东路濮州管辖。
金朝时期初期基本境域未变,公元1154年降临濮镇、雷泽二县降为镇,并入鄄城县。
元时建制未变,归濮州管辖。
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鄄城县并入濮州,在鄄城置千户所,属东昌府区。
清朝时期沿袭明朝旧制,并未恢复鄄城建制。
中华民国时期
公元1913年改濮州为濮县,属山东省东临道,1931年“濮鄄分治”,在濮县河东地区重新设置鄄城县,属山东省第二专署。1936年鄄城县并入濮县。1937年恢复鄄城县建制。
1940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鄄北芝麻刘庄成立鄄城抗日县政府,4月成立运西专署,鄄城县属之。
1940年10月至1949年8月间,鄄东引马、红船、阎什口一带先后属郓南县、郓鄄巨菏四县边区办事处、临泽县、郓巨县地。
1941年2月至1948年11月间,鄄东南郑营、彭楼镇、察庄一带先后属巨菏县、郓鄄巨菏四县边区办事处、临泽县地。
1940年至1947年间,鄄东北左营一带先后属范县五区、鲁西二地委实验区、郓城县、郓北县地。
1942年12月至1944年2月间,鄄西董口、临濮、葛庄一带为鄄西办事处(县级单位)地,属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第十七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鄄城县先后属于山东省菏泽专区、山东省济宁专区、菏泽地区。2000年,菏泽地区改为菏泽市,鄄城县属之。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北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15°19′~115°43′、北纬35°22′~35°43′,南邻牡丹区,东临郓城县,西与河南省濮阳市接壤,北与河南省范县相邻。南北相距37千米,东西相距32千米。
地质
鄄城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上为第四纪地层所覆盖,下伏第三纪地层。境内第四纪地层厚度较大,最厚达千米。
地形地貌
鄄城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平均海拔在49~50.5米,自然形成6种微地貌类型。河滩高地占全县可利用土地面积的13.9%。河槽洼地占3.8%,背河槽状洼地占2.6%,缓岗地占28.16%,浅平洼地占9.18%,缓平坡地占42.38%。
气候
鄄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207天,年均湿度73%,空气质量指数93,年平均气温13.5℃,平均风速3.5米/秒。四季分明,冬季干冷空,雨雪稀少;夏季高温多雨;春秋介于冬夏之间。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鄄城县年降水量589.2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534.3小时。
水文水利
鄄城县境内河道属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面积9.8平方千米,占0.9%;淮河流域面积1022.2平方千米,占99.1%。最大的河流为黄河,境内长52.5千米;其中鄄郓河是二级河道,境内长11千米,三级河道6条,总长130.3千米;四级河道15条,总长195.4千米。河流总长度389.2千米,境内最大的内河为箕山河,长44.8千米。
鄄城水库位于彭楼镇临濮沙河上,总库容1225万立方米,为中型水库。
土壤
鄄城县土壤分1个土类(潮土类)、2个亚类(潮土亚类、盐化潮土亚类)、3个土属(潮土属、淤灌潮土属、盐化潮土属)、80个土种。其中潮土亚类包括潮土属及淤灌潮土属2个土属。潮土属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75.63%。包括30个土种,淤灌潮土属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11.89%。包括19个土种,盐化潮土亚类只有1个,盐化潮土属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12.47%。包括31个土种。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鄄城县境内已查明有石盐、地热和砖瓦用黏土、煤炭等。
鄄城已探明的煤炭面积330平方公里,储藏量42.9亿吨,已列入国家开采计划。盐层分布面积34平方千米,主要在董口镇境内,预测储盐量400亿吨左右。经专家初步测算,矿层累计厚度约为33.5米,属于高纯度岩盐。地热已经查明三个异常区:西双庙地热异常区,以西双庙村为中心,面积约21平方千米,目前已有地热井11眼,年总开采量200万立方米。砖瓦用粘土矿遍布,黄河落淤、河道落淤尤为丰富。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截至2019年末,鄄城县耕地65884.35公顷,种植园用地1296.73公顷,林地6678.48公顷,草地115.69公顷,湿地85.0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9208.0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692.1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894.81公顷。
水资源
鄄城县水资源总量约达5.23亿立方米,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引黄客水组成。每年可应用的水资源总量为2.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03亿立方米,地下水1.19亿立方米,引黄客水占1.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达34138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26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5875万立方米,另有引黄河年均16853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
植物方面,鄄城县现有乔木类共有33科、63属、119种,以泡桐、杨、为主,药材植物有68科,176种,粮食作物品种111个,经济作物80个品种,瓜类主要有20个品种。
动物方面,鄄城县鱼类种群有2目、7科、24种,以黄河鲤鱼为主,野生动物主要有黄鼬[huáng yòu]、麻雀等,药材动物有23科,24种。
自然灾害
鄄城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涝灾、雷灾、雹灾、低温、风雪灾等。
1989年6月上旬,出现持续阴雨天气,使成熟的小麦无法收割和晾晒,约40万亩小麦发芽霉变,直接经济损失达8000万元。
2007年3月6~7日,出现零下5.8℃和零下2.9℃极端低温,造成近20万亩小麦不抽穗或小穗发育不良的症状,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2011年,5月7日近30个村庄遭受冰雹灾害,造成15万亩小麦穗头折断或籽粒脱落,直接经济损失680万元。部分蔬菜及大棚损失严重,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5年8月3日,风力达11级,暴雨夹有冰雹,袭击境内25个乡镇受灾,直接损失达9032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5年2月,鄄城县辖2个街道、15个镇,385个行政村(社区)。县政府驻地为:鄄城县泰山街与陈王路交叉路口东。
人口
截至2023年末,鄄城县户籍人口92.32万人,其中,0-17岁人口占总人口的25.6%,18-59岁人口占54.89%,60岁及以上人口占19.5%;常住人口73.3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84%。
民族
鄄城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占99.6%,有回、蒙古、苗、藏等少数民族21个,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
方言
鄄城话与普通话很接近,但从音系上看,更接近河南话,属北方方言中原区。鄄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所以保留古音特点,如“V”声母尚存在于老年人读书音中。全县语音基本一致,只有南部与菏泽市接近处略有差异。
政治
经济
概述
鄄城拥有发制品产业、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四大优势产业。以生物医药、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为主的新兴产业和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特色商贸为主的新兴服务业正在发展。2023年,鄄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增速居全市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6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0.8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1.6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4:32.4:55.2。
第一产业
鄄城县中药材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3万亩,合作社240多家,大型中药材种植基地117处,种植药材20多种,山东省省唯一的一家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舜王城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额达50亿元。鄄城县也是林产品深加工基地,现有林地40万亩,林木覆盖率37%,木材积蓄量180万立方米,旋皮厂800余家年产旋皮40万立方。
2021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0.51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84.92万亩,粮食总产量81.72万吨。
第二产业
鄄城有‘中国发都’之称,鄄城人发市场是中国最大的人发专业市场,从业人员6.4万人,交易额6亿多元,现有110多家发制品跨境电商企业,在鄄城县城区以东6公里处,建有第一、第二发制品产业园。
鄄城县化工产业园位于城区东北部约3公里处,规划面积9.5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精细化工、医药产业。2017年底,鄄城县化工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注册企业45家,累计上缴税收4.7亿元。
2022年鄄城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达到247家;实施技改项目20个,投资18.2亿元,万华生态新家装、和裕教育装备、富士电梯、富达生物、展邦化工、益驰化工、和美饲料等项目建成投产。
2021年,鄄城县第二产业增加值91.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2.67亿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75个,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89.83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2年鄄城县组织30家企业参加“惠享山东消费年”系列活动,开展促消费活动3次,下发消费券39.4万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0家,村级快递网点实现全覆盖。培育淘宝村47个,淘宝镇12个。
2021年,鄄城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96亿元,进出口总值33.56亿元,新签利用外资合同金额592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2233万美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全县有学校465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普通初级中学33所,小学共121所,幼儿园223所,在校生18.88万人,专任老师1.1万人。
其中鄄城县第二中学省为教育厅重大课题实验基地、省交通安全示范校;鄄城县第一中学为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鄄城十二中为菏泽市绿色学校、鄄城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医疗事业
2021年,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3个,开放病床位2136张,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50人,其中:执业医师569人,执业助理医师296人,注册护士685人。
科技事业
2021年鄄城县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7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7家,新增注册商标3750件、有效发明专利206件,2022年,鄄城县83家企业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居菏泽市第二,申报市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3项,科技成果转化13项。
文体事业
2021年末全县拥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鄄城县文化馆1处,鄄城县图书馆1处,鄄城艺术剧院1处,乡镇文化站17处。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台,电视发射台及转播台3台,广播人口覆盖率96.6%,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3%。
社会保障
2022年鄄城县建成“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10处,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1.3万人次,实现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全覆盖。发放低保、特困人员资金1.23亿元,城乡最低生活补差标准分别提高到5976元、4668元。2023年,鄄城县享受低保14759人,发放金额6233619元。2023年,鄄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08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91元。
人居环境
2022年,鄄城县PM2.5平均浓度45μg/m3,改善率8.16%;PM10平均浓度81μg/m3,改善率8.99%。鄄城县绿地率32.6%,绿化覆盖率37.1%。2023年,鄄城县地表水水源地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三类水质标准。
交通
概况
两条省道贯穿鄄城县境,一条国道与之交汇,德上高速在境内设有三个出入口,河南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菏泽段以建成通车,各级县乡公路构成了六纵六横一环的主干线,各村实现公路全覆盖,形成了陆路交通网络。京九铁路在此设有站点,鄄城县距离菏泽机场约55公里,初步形成了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公路
截至2022年,德上高速鄄城段鄄城境内长36千米,阳新高速现已通车,鄄城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649.3千米,拥有国道39.5千米(G240)、省道47.2千米(济董路、鄄巨路)、县道256.9千米、乡道235.5千米、村道2070.2千米,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56.72千米。现形成了六纵六横一环的交通网。
铁路
京九铁路起自北京西站,终至深圳九龙,全长2553公里。1992年10月开工,1995年5月竣工,1996年9月1日全线开通运营。鄄城县境内境内长5千米,设有鄄城站,为三级火车站,位于556千米+847米。
公共交通
鄄城县拥有488个公交站点、39条城乡公交线路,城区公交基本形成了“六横七纵三环”的网状运营格局,基本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全覆盖。
人文
文物古迹
鄄城县历史悠久,现存众多文物古迹,各个时代都有留存,舜耕历山古遗址、尧陵等遗址跨越多个时代,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位于鄄城县闫什镇历山庙村西,为舜帝诞生之地和躬耕之所,总面积3465平方米,1980年初探时发现遗物分属于山东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汉文化。2019年进行大规模勘探,历山地下发现总面积约17万多平方米的龙山文化遗址,是菏泽境内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龙山文化遗址。也为史记中关于舜所居“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说找到了科学的考古资料证据,2006年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鄄城县西南7.5公里的富春乡林庄村南,尧陵修建在龙山文化遗址之上,面积约 14 万平方米,2015年11月经过专家论证认为,尧陵不仅是上古尧帝的归葬之处,还是一处汉代以来的祭尧遗址,2006年尧陵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鄄城县是非遗大县,拥有各级文化遗产项目44个,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9项,市级32项。
为鄄城县谢姓世家创始并传承的一种传统雕塑艺术。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传承已历三代。谢家砖塑技艺制作的神庙、家祠等建筑的装饰构件在鲁东、豫西一带流布颇广。鄄城砖塑主要包括戏曲砖塑和花鸟砖塑两种类型。
鲁锦是用彩色棉线分经纬织造而成,因为上面的几何图案绚丽似锦,所以称为“鲁锦”,本地一般俗称“土布”或“粗布”等。鄄城县鲁锦起源于元代,清代曾被用作贡品。鄄城县鲁锦用色线交织成各种几何图案,手工提花织造工艺和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与山东其他地区的手工织布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民俗
鄄城县彭楼镇什李村的马叉表演艺术,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已相传五十余代,马叉表演技艺所用器具主要是一种特制的钢叉,另需大鼓一面,铜锣2—4个,每逢农闲时节、年节庙会上、求雨季节进行表演。
发源于鄄城县境内北部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源于商周时期,宋明时期到达鼎盛,是古老的求雨仪式结合商羊鸟的动作演变而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一般为12至16人(男女各半),穿彩衣,手拿响板,脚脖上各系铜铃一对,队员手持响板跳舞,模仿商羊鸟的动作,双手执响板有节奏的撞击,模仿商羊鸟的叫声。
饮食
糖果饯是以白砂糖为原料,经模制浇注而成的各种糖质造型。通常在红白事上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最初用面做原材料,俗称“花馍”,随着白糖在民间的普及,逐渐替代了面制品,清代晚期已开始成规模生产。
发源于清朝,牛肉、绿豆、海鲜、芝麻等为主要原料,用油反复炸制而成,口感酥脆、清香可口。
鄄城是有名的馒头之乡,呛面馒头,色泽白嫩,口感松软。
鄄城“烧羊肉”,选用鲁西南青山羊为原料,风味独特,香而不腻,不腥不膻。
风景名胜
概述
鄄城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古代军事家孙膑的故里,境内现存有尧王墓、孙膑墓、苏御史牌坊、舜耕历山等古迹遗址,东山禅寺和沙土庙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孙膑旅游城·亿城寺为国家AAAA级景区。
孙膑旅游城·亿城寺
孙膑旅游城位于鄄城县箕山镇境内,占地面积999亩,是在古“亿城寺”遗址的基础上兴建的,内有景点为亿城寺、孙膑墓、羊左合葬墓、荆轲墓等,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首批十二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整个景区划分为孙膑纪念区、佛教文化区、园林游览区。
东山禅寺景区
东山禅寺景区占地面积25亩,位于鄄城县孙膑路北段,是依法登记注册的佛教活动场所,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仿古建筑大雄宝殿、南北对称的厢房、讲堂、斋堂、接待室等设施,现为国家AAA级景区。
人物
文子,生卒年不详,曾经避居于葵丘濮上(今鄄城县临濮集一带),春秋时期思想家,著有《万物录》13卷。
汲黯(汲黯?--公元前108年),西汉济阴郡鄄城县人,官至中大夫。
王仙芝(?~公元378年),唐濮州鄄城县(今鄄城县旧城镇)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荣誉
山东省2021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2021年山东省第六届省级文明县。
2024年12月3日,鄄城县入选稷夏2024全国县域投资潜力100强榜单,排名第87位。
参考资料
鄄城概况.鄄城县人民政府.2025-03-15
自然资源.鄄城县人民政府.2025-03-15
行政区划.山东省人民政府.2025-03-15
2023年鄄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鄄城县人民政府.2025-03-15
千年古鄄.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5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5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5
鄄城县人民政府.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5
鄄城县人民政府.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8
(中国这十年·吾乡)“中国发都”欧美吸“金”.中国新闻网.2023-03-28
寻找“网红村”⑥—鄄城舜王城村:中药材产业托起富民梦.大众网菏泽.2023-03-28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8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8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8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8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8
2022年菏泽年鉴.菏泽市人民政府.2023-03-28
醉美河湖:美炸天的鄄城水库-菏泽水务.微信公众平台.2023-03-28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8
自然资源.鄄城县人民政府.2025-03-15
鄄城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8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网.2023-04-06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8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9
鄄城县人民政府.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鄄城县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推进会召开.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鄄城县人民政府.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山东诗词学会鄄城县诗词研学班开班.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2021年鄄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5
“中国发都”菏泽鄄城:每年4000多吨发制品通过电商销往全球.山东24小时.2023-03-29
山东小城的假发产业:一顶高档假发价格比得上一款LV包.中国财经.2023-03-29
鄄城县化工产业园区.选择山东.2023-03-29
鄄城县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2021年统计年鉴.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菏泽市人民政府.2023-03-29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菏泽市人民政府.2023-03-29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菏泽市人民政府.2023-03-29
菏泽市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名单.菏泽市医疗保障局.2023-03-29
鄄城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鄄城县人民政府.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31
鄄城县人民政府.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31
戏曲艺术家孙鸿雁为家乡鄄城直播代言 晨雨红糖参与其中.大众网菏泽.2023-03-31
2023年3月城乡低保公示.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2022年1-12月鄄城县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鄄城县推进绿化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森林城市.大众网菏泽.2023-03-29
鄄城县2023年第一季度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报告.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濮新高速公路菏泽段正式通车运营.光明网.2023-03-29
菏泽牡丹机场正式通航.山东省人民政府.2023-03-29
菏泽这十年·鄄城|打通发展“动脉” 交通事业跨越式发展.大众网菏泽.2023-03-29
二轮山东省志 铁路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9
菏泽市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22年更新).菏泽市人民政府.2023-03-29
舜耕历山古遗址.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鄄城县尧陵.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菏泽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名录.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3-29
砖塑(鄄城砖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3-29
鲁锦织造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3-29
鄄城县人民政府.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鄄城县人民政府.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舌尖上的鲁R!《菏泽县区美食攻略》来了!全都吃过算我输!.澎湃新闻.2023-03-29
好品山东 | 美在菏泽 “好品”绽放.齐鲁网.2023-03-29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孙膑旅游城.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鄄城县人民政府.鄄城县人民政府网.2023-03-29
菏泽市2022年A级旅游景区名录.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3-29
鄄城县志.山东省情数据库.2023-03-29
鄄城县获山东省2021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人民日报-人民号.2023-03-29
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第六届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市、区).灯塔党建在线.2023-03-29
稷下2024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发布 昆山市稳居榜首.今日头条.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