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蜜环菌

蜜环菌(食虫类:Armillariella mellea (Vahl) P. 喀斯特,异名:Armillaria mellea (Vahl) P. Kumm.),又名榛蘑、蜜蘑、栎等。泡头菌科(Physalacriaceae)假蜜环菌属(Armillariella)好氧性兼性寄生真菌,也是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伴生菌。蜜环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常见于黑龙江省吉林省青海省浙江省湖南省贵州省等省。野外常生长于阔叶树和针叶树的根部、树干基部、倒木及林中树上。

蜜环菌包括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菌索由很多菌丝集结而成,外边由红褐色的鞘所包盖。子实体菌盖肉质,浅土黄色、蜜黄色或黄褐色,老后棕褐色,扁半球形,后平展,中部有平伏或直立小鳞片。菌褶白色。菌柄圆柱形,常弯曲,与盖面同色,上端呈环状花纹,故名蜜环菌。孢子椭圆形或近卵圆形,无色或稍带黄色,光滑。

蜜环菌与天麻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可成为天麻的代替品。蜜环菌子实体可入药,具有熄风平肝,祛风通络生骨胶囊,强筋壮骨的功效。用于治疗眩晕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蜜环菌子实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以及各种多糖的高级食品。

形态特征

菌丝体

蜜环菌包括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菌丝体一般是以菌丝和菌索两种形态存在。菌丝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丝状体,在纯培养中最初为白色,很快变为粉红色透明的细丝。菌索由很多菌丝集结而成,外边由红褐色的鞘所包盖,幼嫩菌索棕红色,尖端有白色生长点,可不断伸长达数尺,扯拉时具有弹性,壮龄的菌索呈红棕色或褐色,富有弹性,不易折断。

子实体

菌体高度平均为10厘米左右,菌盖肉质,宽4-13厘米,扁半球形,后平展,中部钝或稍下凹;盖面通常干燥,湿时黏,浅土黄色、蜜黄色或黄褐色,老后棕褐色,中部有平伏或直立小鳞片,有时光滑;盖缘初时内卷,有条纹。菌褶白色,老后常有暗褐色斑点。菌柄长5-14厘米,粗0.7-1.9厘米,圆柱形,基部稍膨大,常弯曲,与盖面同色,有纵条纹或毛状小鳞片,纤维质呈海绵状,内部松软,后中空,中上部具环或不明显,上端呈环状花纹,故名蜜环菌。菌环上位,白色,幼时双层,松软。孢子椭圆形或近卵圆形,无色或稍带黄色,光滑。

物种分布

蜜环菌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的温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河北省山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浙江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等省或自治区。

生长习性

兼性寄生

蜜环菌属兼性寄生。可生长在200种左右的乔木树上,特别是一些阔叶树;既能在死树上营腐生生活,又能寄生在活的树根上而引起森林病害,导致树木根部和颈部腐烂。病害的发展可能是树木渐进式的衰退,也可能突然死亡。

蜜环菌与天麻的共生关系

蜜环菌与天麻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蜜环菌对天麻幼苗形成、营养器官及繁殖器官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当蜜环菌菌索延伸到天麻球茎时,其顶端生长点会突破球茎表皮,菌丝体侵入皮层内部,利用天麻细胞的内含物,使其成为空胞,天麻球茎的中柱和皮层交界处称为“消化层”,有几列特殊细胞,当蜜环菌菌丝体侵入这些细胞就会反被它消化利用,成为天麻的营养。在特殊情况下,蜜环菌也会分解天麻块茎,以满足自己的营养需要。在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共生关系对天麻是有利的,对蜜环菌也无害。

发光性

蜜环菌是一种能发光的真菌,是菌体内化学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现象,是一种冷光,无热感。蜜环菌的菌丝、幼嫩的菌索顶端均可发出青白色荧光,是识别蜜环菌的主要特征。它的发光受温度、氧气及化学物质影响。发光温度在15-28°C,25°C左右发光最强,10°C以下或28°C以上发光微弱或不发光,且氧气充足时发光强,氧气缺乏时发光弱。此外,蜜环菌菌索老化后也会丧失发光能力。

生态因子

蜜环菌为好气性真菌,在通气条件良好时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蜜环菌对温湿度和酸碱度有一定要求,在菌丝或菌索生长阶段,相对湿度要维持在60%-70%;在子实体发育阶段,相对湿度要提高到85%-90%。蜜环菌菌丝或菌索生长最低温度为8-10°C;生长最适温度为23-26°C。生长适宜酸碱度为pH5-5.5。

生活史

蜜环菌子实体可产生数以亿计的担孢子,不同极性的担孢子萌发成不同极性的单核菌丝,经交织、配对,融合成双核菌丝,并有锁状联合形成。双核菌丝较粗壮,生活力强,在适宜的自然环境或琼脂培养基上,大量菌丝可形成一条条粗壮的菌索,其外部为较坚硬的角质鞘膜,内层为半透明的网格状薄膜,包裹着乳白色的菌丝束,每条菌丝束内约有万余条菌丝。菌索的先端为白色的生长点,有寻找养分的功能。菌索主要起运输养分、水分和支撑子实体的作用。

蜜环菌的双核菌丝,经不断地繁殖、聚集和进入一定的发育阶段之后,积累营养并达到了生理成熟,在适宜条件下,经3-4个月便能形成子实体原基,继而发育成子实体。这一从担孢子开始,经单核菌丝、双核菌丝,又形成子实体、担孢子的过程为蜜环菌的生活史。

菌种生产

选择具有白色生长点的幼嫩菌索,或采集新鲜、形态完整、生长健壮、无病害、近于成熟的子实体或担孢子,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获得蜜环菌菌株。经过试种让其形成子实体,再选择菌丝、菌索生长快,分支多,生长势强,以及产菇早、个体硕大的蜜环菌,供生产使用。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菌种瓶,高压灭菌冷却后,于无菌条件下分别接入母种或原种,于26-28°C培养15-20天,分别得到原种或栽培种。也可用塑料袋装料后接入菌株,26-28°C温度下培养30-35天后,即可成为栽培种或发酵料菌丝体。

栽培技术

段木栽培

砍伐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枝、树桩、树根等成段木,段木上砍成鱼鳞状,相隔一定距离排列在半阴、半阳的阴湿沟槽地,在段木表面撒播蜜环菌菌种,并用疏松砂质壤土覆盖,于覆土上再排列段木,再撒播蜜环菌菌种,再覆土,如此排2-3层段木。保持土层湿润,防止积水,待蜜环菌菌丝充满段木木质部与皮层,段木表面可见明显缠绕的菌索后,将段木及树桩等排放于阴湿处、水沟旁或树丛中,并进行遮阳管理,保持小气候温度在15-18°C,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即可长出子实体。

棉籽壳栽培

采用棉籽壳等作菌砖,栽培蜜环菌可以获得子实体。将棉籽壳暴晒2天后,与玉米粉、石膏粉、磷肥拌和,并加入多菌灵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80%左右,pH值为6.5,用作培养料。先在塑料薄膜上铺一层培养料,播一层蜜环菌菌种,再铺一层培养料,再播一层菌种,共铺料3层,播菌种3层,并在培养料四角、中央埋入大块固体菌种,于表面撒一层菌种,将其整平后适当压实,盖上报纸或薄膜置于24-26°C温度下培养。25天后发菌结束,然后控温在15-18°C,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用散射光刺激,3-5天即可长出子实体。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蜜环菌子实体可入药,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熄风平肝,祛风通络,强筋壮骨的功效。主治头晕,头痛,失眠,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并用于心肌缺血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眩晕综合征,癫痫。

食用价值

蜜环菌子实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以及各种多糖的食品。新鲜子实体可直接烹食用,也可制成蜜环菌干品保存食用,还可开发成各种佐餐类产品;蜜环菌富含古氨酸、甘氨酸呈味氨基酸,可制成酱油榛蘑香精。蜜环菌及其多糖等提取物还可制成多种保健品,如蜜环菌保健饮料、蜜环菌酒、蜜环菌浸膏、蜜环菌片、蜜环菌果露等。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蜜环菌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除了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外,蜜环菌菌索中含有常量元素钙,钾,镁,磷和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铁,锗,铜,锰,锌等;还含有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成分,如赤藓糖醇甘露醇硬脂酸、原伊鲁型倍半萜醇芳香酸类化合物等。蜜环菌菌丝体和发酵液多糖为单一葡萄糖组成的葡聚糖;菌索和子实体的多糖由葡萄糖和木糖所组成。

药理作用

蜜环菌多糖

研究表明,蜜环菌多糖能显著加快正常小鼠的生长,增强机体的免疫作用,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细胞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蜜环菌多糖能增强正常小鼠的糖耐量且对供试小鼠无毒副作用,经验证被试小鼠内脏器官均无损伤。

天麻替代品

蜜环菌与天麻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而蜜环菌的菌丝体和发酵液都具有与天麻相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可成为天麻的代替品,并由工业发酵生产制成药剂产品,用于治疗眩晕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

其他作用

研究表明,蜜环菌具有抗惊厥、催眠镇静的作用;蜜环菌制剂有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蜜环菌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人体吸收后能促进脑细胞再生,改善脑功能。蜜环菌含有生物碱、皂苷萜类化合物等植物活性成分,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人体内病原体微生物活性。蜜环菌子实体分离出的蜜环菌油有助于维持血液中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毒性

蜜环菌水剂小鼠腹腔注射半致死量,犬口服蜜环菌发酵液,连续1周,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动物食欲及活动如常,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物种对比

以前将所有具有菌环的种都归至模式种A. mellea (Vahl) P.Kumm.,经研究发现这些菌株中存在许多生物种,A. mellea实际上是一个复合种,下面介绍一下其中在中国发现的一些种。

参考资料

蜜环菌.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3-20

..2023-03-09

蜜环菌.自然标本馆.2023-03-21

..2023-03-11

..2023-03-09

..2023-03-10

Armillaria mellea .cabidigitallibrary.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1

..2023-03-10

..2023-03-10

..2023-03-21

..2023-03-2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