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刘索拉

刘索拉(1955年-),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内地女作家、作曲家。

1983年,刘索拉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开始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1985年,刘索拉发表首部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先锋派小说”的开篇之作,随后又创作了小说《蓝天绿海》《寻找歌王》等,另有音乐专辑《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缠》《六月雪》等。其作品《你别无选择》曾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刘索拉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表现出中国80年代的现实,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55年,刘索拉出生于北京,父亲是革命将领刘景范,伯父是中国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刘志丹,母亲李建彤喜欢音乐,刘索拉的名字即取自音律。刘索拉5岁开始学习钢琴,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渡过了其小学生涯,童年时期的刘索拉在较为宽松的艺术氛围中成长,接触过了古典音乐知识,接触过中国民歌,也接触过西方歌剧,还学过唱京戏,练过形体。

1966年,刘索拉的家庭发生变故,其母李建彤创作的小说《刘志丹》引发巨大政治风波,导致刘景范和李建彤夫妻相继被查并遭到关押。随后,刘索拉被送往保姆处生活。因缺少父母管束,刘索拉也由此变得叛逆,常与家庭发生类似变故的伙伴一起游玩。

1977年,刘索拉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期间,刘索拉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3年,大学毕业后,刘索拉被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

创作经历

初现文坛

1985年,刘索拉发表了处女作《你别无选择》,这部中篇小说作品被《人民文学》当做破格之作,放在1985年3月刊在开篇位置,随后迅速在中国文学圈传播开来,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先锋派小说”的开篇之作,并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刘索拉又陆续发表了中篇小说《蓝天绿海》(1985年)、《寻找歌王》(1986年)。并于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7年,刘索拉以作家、作曲家的身份,受美国新闻总署的邀请,成为国际访问学者;同年,刘索拉回到中国,成为北京作协的合同作家。不过,刘索拉作为“职业作家”的时间并不长,1987年底,刘索拉把小说《蓝天绿海》改编成摇滚歌剧的总谱当做创作成果递交后,离开北京作协。

转向音乐

1988年后,刘索拉先是前往英国,定居伦敦,而后又转赴美国学习蓝调和爵士乐,陆续推出了《蓝调在东方》《中国拼贴》《缠》等音乐作品。其中,《蓝调在东方》被音乐杂志Billboard作为焦点聚光唱片推出,称其为“一种新流派的酝酿”,曾入选《英美新世界音乐》排行榜前10名。《中国拼贴》则引发了先锋音乐界的关注。

1997年,刘索拉在纽约成立“刘索拉与朋友们”乐队,并创立了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其乐队作品混合了民俗音乐艺术摇滚爵士乐及新音乐的风格,先后在1999年北京爵士音乐节,2000年北京首图音乐厅民族器乐“爵士”即兴音乐会等活动上演出。

新民乐创作

2002年,刘索拉在北京798艺术区开设了工作室,工作重心转向新民乐创作。2003年,刘索拉带着乐队以美国摇滚爵士乐家和中国民乐家的联合形式在德国新音响现代音乐节演出,引发德国媒体的关注。此后,刘索拉将乐队完全转为民乐队,于2005年编剧并参演了电影《无穷动》,于2006年创作了大型室内歌剧《惊梦》,以编剧、作曲、总导演及领演的身份完成了该歌剧在德国的上演。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刘索拉还以德国世界文化大厦世界顾问组成员的身份,策划了“反叛者音乐家系列音乐会”“你别无选择”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77届音乐会等,其中,“你别无选择”音乐会还发展成了德国现代室内乐团的世界巡演项目。2007年,刘索拉为电影《十三棵泡桐配乐,同年,参加丹麦环响音乐双年展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其作品《节奏的密码》由丹麦皇家音院打击乐团进行世界首演。

全面发展

2009年,刘索拉集结了多年撰写的散文作品,推出散文作品集《口红集》,重出文坛,作品话题涉及男女、音乐、时尚闲谈、游记散文等,其辛辣的观点引发读者争议。

2010年,刘索拉回到中国,专注做音乐,推出了作品《喜马拉雅之光》。

2011年,刘索拉发表长篇小说《迷恋·咒》,该小说以音乐思维贯穿全书。此后,刘索拉在文学领域陷入沉寂,直至2022年,又推出了对话集《浪迹声涯》,同年,刘索拉创作了交响舞曲《大圣传奇》。

主要作品

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散文作品

对话集

小说集

散文集

音乐作品

摇滚歌剧

音乐专辑

室内乐

室内歌剧

清唱剧

交响舞曲

电影作品

创作特点

刘索拉早期的小说多以音乐界生活为素材,采用“黑色幽默”的笔法,表现出中国80年代的现实,笔下人物多为“精神贵族”或“迷惘的一代”。淡出文坛,转向音乐后,更多的作品是在展示音乐创作、美学观念以及东西方艺术文化碰撞的不同瞬间。

刘索拉的作品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表演作品,均与音乐相关,其风格合了摇滚、蓝调、爵士等,具有鲜明的探索精神。

家庭生活

家庭成员

感情经历

刘索拉与音乐家瞿小松有过一段婚姻,两人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78级的同学,刘索拉的成名小说《你别无选择》就是以他们的大学生活为原型进行创作的,不过这段婚姻最终因两人的个性不合,于1987年以失败告终。

20世纪80年代末,刘索拉在一次文学座谈会上认识了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阿克巴。在经历了多年的相处后,刘索拉和阿克巴于1997年结婚。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锵锵三人行:性与死亡.凤凰网.2023-02-14

刘索拉 .中国作家网.2023-02-15

诗意的年代——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凤凰网.2023-02-14

刘索拉:别无选择之后.新周刊.2023-02-14

我们的80年代——刘索拉《你别无选择》.红星网.2023-02-14

刘索拉与朋友们带你《浪迹声涯》.青岛日报.2023-02-14

长征“落脚点”的“红色记忆”——红26军将领刘景范之女刘米拉讲述父辈的长征.新华网.2023-02-14

刘索拉:不要担心老 女人40岁以前都是小孩.温州网.2023-02-15

刘索拉:我从来不选择自己.南方周末.2023-02-15

刘索拉作品音乐会参演人员-刘索拉.新浪娱乐.2023-02-17

刘索拉 叶小纲 决定做音乐了,就别无选择.新京报网.2023-02-17

无穷动 (2005).豆瓣电影.2023-02-17

刘索拉:归来的反叛者.中国青年报.2023-02-17

十三棵泡桐.豆瓣电影.2023-02-17

严肃话题轻薄口吻 刘索拉新作《口红集》.央广网.2023-02-17

刘索拉重出文坛 书写“女人小秘密”.新浪娱乐.2023-02-17

《迷恋·咒》.中国作家网.2023-02-17

2011年图书订货会:他们都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中国新闻网.2023-02-17

《浪迹声涯》:音乐就是要让我们忘形.中青在线.2023-02-17

刘索拉自述:重病卧床4年后,我每天工作1小时,用8个月写出这部作品.上观新闻.2023-02-17

洪晃想爆刘索拉隐私着急 提醒记者问同性恋情节.中国新闻网.2023-02-14

迷恋·咒.豆瓣阅读.2023-02-14

刘索拉:我不习惯宏大的自我定义.现代快报网.2023-02-15

口红集.作家出版社.2023-02-14

刘索拉:中国传统音乐无可比拟.三联生活周刊.2023-02-17

蓝调在东方.豆瓣音乐.2023-02-24

China Collage.豆瓣音乐.2023-02-24

.豆瓣音乐.2023-02-24

June Snow.豆瓣音乐.2023-02-24

Spring Snowfall.豆瓣音乐.2023-02-24

Apparitions.豆瓣音乐.2023-02-24

Point Zero.豆瓣音乐.2023-02-24

纪念中国动画百年,刘索拉为年轻人创作交响舞曲《大圣传奇》.青年报社.2023-02-17

女儿生前眼中的将军父亲.河南商报.2023-02-14

研究院书目.西北大学延安精神与党的建设研究院.2023-02-14

刘索拉:雀跃在切割车间.新浪新闻.2023-02-24

从母狗俱乐部到《谁睡了我老公》.新浪娱乐.2023-02-24

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评奖.中国知网.2023-02-1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