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
威海市是中国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 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陆地总面积5799.84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13万平方公里,是其陆地面积的两倍,是中国大陆距离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最近的城市。2022年末,威海市辖2区2市,全市常住人口为291.78 万人。
威海属于起伏缓和、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区中纬度,地处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北洋水师的发源地、甲午海战的发生地,中日甲午战争后被列强侵占并回归祖国的“七子”之一。1987年6月15日,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设为环翠区,烟台市的荣成市、文登区、乳山市3个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威海是山东半岛的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海洋渔业、海产品加工、滨海旅游等是威海的主要产业。2024年,威海市地区生产总值3513.5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
威海是第一批中国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
名称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威海之名由此始兴,取威镇东海之意。
历史沿革
先秦
威海市历史悠久。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史记·夏本纪》云:“海岱惟青州城,夷既略。”西汉孔安国曰:“东表之地称嵎夷。”清胡谓《禹贡锥指》称:“今登州、莱州二府,皆为禹贡莱夷之地。”据此推断,夏、商、周三代今市境为东方嵎夷之地,属青州,有莱夷聚居。
春秋时境内先后为莱子国地、齐国东莱地。莱子国为姜姓东方夷国。战国时境内属齐国东莱郡地。《国语·齐语》云:“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自莱归齐至秦统一六国,今市境一直为齐东莱地。
秦汉至南北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今市境先属齐郡,后属胶东郡,为腄县地。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先后两次登临成山头,在成山头留下许多历史古迹和遗址,如始皇东巡时的左驿道、秦代立石、射鲛台、祭坛遗址、望海台遗址等,先后出土了玉、玉圭、玉璧、铭文瓦当、踏步砖等文物,民间也因此流传很多有关秦始皇的精彩故事和中国神话。
西汉境内属青州东莱郡地。东汉初省并不夜、育犁二县,境内仍属青州东莱郡。郡治由今莱州市迁至今龙口市黄城集村。
三国境内属魏东莱郡地,设昌阳县。晋朝初期,省昌阳县并入长广县。自晋至北齐间,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东不再有县治。东晋后赵在牟平区析置东牟郡东牟县。境南部仍属长广郡,为昌阳县地。前燕、前秦、后燕、南燕四代相沿未改。
南北朝时期刘宋省东牟郡并入东莱郡,省东牟县并入牟平县,今市境北部属之。北魏皇兴四年(公元470年)分青州城置光州(治掖县,今莱州),领东莱郡、东牟、长广三郡。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省东牟郡并入长广郡,仍属光州市;天统四年(公元568年)由牟平县、观阳县析置文登区县(一说文登置县于天保七年),今市境尽属之。
隋唐至宋元
隋朝境内为青州东莱郡(治掖县,今莱州市)地,设文登县。在隋代,郡与州相继存续。开皇初废长广郡入莱州,至大业初又废莱州,置东莱郡。
唐朝境内为河南道登州(治蓬莱)地,设文登县。唐代,登州几经置废。自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 析文登县西境,于东牟故城(今牟平区)置牟平县,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一千余年间,境西南部一直属牟平县,其余属文登县。
北宋时境内为京东东路登州地,设文登县。宋延唐制,在境内置登州,初属京东路。熙宁七年(1074年)改属京东东路。境内置乳山寨,时属牟平县,即今乳山市乳山寨村。天会六年(1128年)金人攻取京东东路州郡,九年(1131年)以登州之牟平、文登区两县立宁海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宁海州,领牟平、文登二县,州治今牟平。
元代境内为中书省宁海州地,设文登县。金正大二年(1225年)元兵攻取京东州县,宁海州隶益都路。至元九年(1272年)宁海州直隶中书省部,领牟平、文登二县。
明清
明代境内为山东布政使司登州府宁海州地,设文登县。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御倭寇,在境内设威海、成山、靖海三卫和宁津守御千户所。宣德二年(1427年)设文登营。成化年间(1465~1487年)又设百尺崖、寻山、海阳三守御千户所。卫、所皆隶属山东都指挥使司。
清代境内为山东布政使司登州府地,设文登、荣成二县。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兵由辽东海道攻入,破宁海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裁成山卫置荣成县,县治在今荣成市成山卫,属登州府。同时裁威海、靖海二卫并入文登县,设威海、靖海二巡检司。境内还设有石岛、盐滩二巡检司。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1900年在租界内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属英国殖民部。威海卫城里仍属文登县。
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黄海海战为其中的关键一战。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迫近威海,北洋大臣李鸿章不得不命丁汝昌赴黄海巡航。完成护航任务后,舰队返航途中在大东沟海域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偷袭。日双方海军在鸭绿江口外的黄海大东沟海面展开激战。致远号巡洋舰管带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全速向敌舰撞过去,以求同归于尽。最终北洋水师共有11名管带,其中7名以身殉国。
1895年,威海卫之战爆发,日军两万人在荣成市湾登陆,抄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由于李鸿章避战求和,陆上防备亦未加强,威海卫最后失守。北洋海军困守刘公岛之后,丁汝昌宁死不降,最终自杀,日舰队开进威海卫港,北洋海军残余舰船“镇远”、“济远舰”等4舰和6艘巡逻舰及全部军用物资被掠,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中华民国
境内大部分地区先后为山东省胶东道、东海道和胶东区地。民国二年(1913年)裁并府、州,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境内除租界区外,文登区、荣成市二县属山东省胶东道。1930年10月,威海卫收回,置威海卫行政区,直隶行政院。1942年12月,威海卫行政区管理公署被国民政府撤销。自1945年8月以后,境内除威海卫市市区北部曾被中国国民党军队暂时占领过外,其余全部已是解放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抗日根据地。从1940年4月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抗日民主政府,先后在荣成、文登和威海卫建立;9月,东海专区成立,威海卫行政办事处和荣成市、文登县抗日民主政府属之。其后,境内先后又成立文西、文东(文登区)、牟海行政公署等县级抗日民主政府,属东海专区。1942年7月,胶东半岛区行政主任公署成立,东海专区属之。1945年8月,威海卫解放,奉山东省政府命令,成立威海卫市,与东海专区皆隶属胶东行政区。1948年3月,威海卫市改属东海专区。专员公署驻文登。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至1987年6月,境内先后属东海专区、文登专区、莱阳专区、烟台专区和烟台地区、烟台市。1950年5月9日,经政务院批准,撤销胶东行政区和东海专区,组建文登专区,境内有威海、荣成市、文登、昆嵛、乳山五县。1954年10月,威海市由专区辖市改为省辖市(县级),由文登专区督导。1956年2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文登专区,所属县市并入莱阳专区,境内设有文登县、荣成县、乳山县和威海市。1958年10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莱阳专区更名为烟台专区。同年,威海市由省辖市(县级)改为专区辖市,属烟台专区。1967年2月,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烟台专区改称烟台地区,今境内属之。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烟台地区,烟台市升为省辖市,威海市仍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
1987年6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行政区域改设为环翠区;同时,将烟台市所辖荣成、文登、乳山市三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地理
位置境域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1千米,陆地总面积5799.84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78千米。
威海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威海近岸海域总面积1.13万平方千米。全市有主要海湾35个,大小海岛185个,岛屿周边海底沉积物主要为粉砂质砂、砾石、泥沙质等。在海域使用方面,全市用海面积45.5万公顷。
气候
威海市地处中纬度,属于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影响,又具有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市平均气温13.3℃,气温较常年偏高1.1℃。平均降水量1074.2毫米,降水较常年偏多45.6%,属偏多。平均总日照时数2142.7小时,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13.6%,属正常。
地质
威海市位于山东省胶北断块隆起的东端,其南侧与胶莱凹陷的东部边缘接壤。境内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晚太古界的胶东群、中生界上侏罗系莱阳组和白垩系下统青山组及新生界第四系。褶皱构造有乳山市—威海复背斜,其轴在乳山台依,向北东经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汪、羊亭镇,在田村倾没,轴向北东。断裂构造有近南北向的双岛断裂,北北东向的金牛山断裂和母猪河断裂,北东向的牟平区—即墨区断裂(迹经乳山西部),北西向的望岛断裂、海埠—神道口断裂、俚岛—海西头断裂。岩浆岩主要有元古代的昆嵛山岩体和文登区岩体及中生代燕山晚期艾山阶段的伟德山岩体和石岛岩体、崂山阶段的九顶铁槎山岩体和龙须岛岩体。
地形地貌
威海市属于起伏缓和、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区。区内昆嵛山主峰泰礴顶海拔高度923米,为境内最高点。其他山地丘陵都在700米以下,大部分为200~300米的波状丘陵,坡度在25度以下。山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构成,山基表面多为风化残积物形成的棕壤性土,土层覆盖较薄,但土壤通透性好。山丘中谷地多开阔,多平谷;平原多为滨海平原和山前倾斜平原。其中,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15.77%,丘陵占52.38%,平原占27.56%,岛屿占0.28%,滩涂占4.01%。河网密布,河流畅通,地表排水良好。地势中部高,山脉呈东西走向,水系由脊背向南北流入黄海。北、东、南三面环海,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湾交错,多港湾、岛屿。
水文
威海市河流属半岛边沿水系,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较大,枯水季节多断流。全市有大小河流1000余条,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35条,其中母猪河、乳山河、黄垒河3条较大河流贯穿于文登区、乳山境内,总流域面积2766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7.5%。母猪河流域面积1092平方千米,河长64千米;乳山河流域面积1039平方千米,河长78千米;黄垒河流域面积635平方千米,河长71千米。全市径流系数为0.32。
2017年威海市近岸海域海水表层平均温度为4.97℃,受潮流及海水深度影响,威海市南部海域平均水温5.14℃,略高于北部海域4.70℃。受季节性气候变化影响,近岸海域海水表层平均温度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全市海水盐度分布范围为30.398—34.127,基本呈现近岸和海湾区域低,外部海域高的分布态势。pH值分布范围为8.07~8.53,基本呈现均匀分布的态势,东部海域受外海不同性质水团和潮流影响较大,海水盐度和pH值略高于北部和南部海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威海市土地总面积为58.22万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5.33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9.27万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3.62万公顷。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6.27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6.27万公顷。
水资源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内无大江大河,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境内的大气降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70.6毫米,多年径流深度为256.0毫米。地表水资源量为10.6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6.29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的重复计算量后,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2.96亿立方米。
海洋资源
海湾资源
威海海岸类型属于基岩港湾海岸,海湾数量在省内各沿海地市中最多,有名称的大小海湾40个,拥有威海湾、双岛湾、靖海湾、龙眼湾、俚岛湾、石岛湾、乳山口湾等较大海湾,海湾总面积为713平方千米,面积在5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4个,海湾岸线长度约为723千米。
海岸线资源
威海海域海岸线长978千米,近岸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符合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达到98.6%。拥有8处国家级、省级海洋保护区,200多千米清洁沙滩,30多个公益性滨海公园,7处大型滨海旅游度假区。
海洋生物资源
威海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拥有海参、鲍鱼、对虾属、海带、扇贝等各类海洋生物资源779种,是全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全省最大的海参、鲍鱼、牡蛎科、牙鲆、淡水海豚、扇贝、石鲽、海蜇和裙带菜养殖基地。拥有北方唯一的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拥有15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3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全国海洋牧场建设典型。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底,威海市已发现矿产资源 49 种(含亚矿种),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23种,即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9种、水气矿产2种。威海市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色明显,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乳山市,铜、铅、及玻璃用砂、锆英石砂矿等主要分布在环翠区和荣成市市,石墨分布于文登区、环翠区,花岗石遍布全市,尤以荣成市域为主,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环翠区和文登区。
生物多样性
动物多样性
威海市动物资源有647种。陆生野生哺乳动物有梅花鹿、狐属、豹猫、獾、黄鼬、刺猬亚科、草兔、蝙蝠等。鸟类查到250余种,其中候鸟、旅鸟占70%以上,留鸟种类较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先后授予荣成市“中国大天鹅之乡”和“中国黑尾鸥之乡”称号。
植物多样性
木本植物有75科、195属、516种(含变种、亚种、变型)。珍稀濒危树种有19科、23属、29种,野生树种有54科、132属、270种,主要栽培树种有62科、136属、279种,古树名木树种有22科、32属、42种,引进树种有9科、10属、17种。
生态功能区
威海市自然保护地有19处,其中自然保护区3处,地质自然公园1处,森林自然公园7处,湿地自然公园4处,海洋自然公园4处。胶东半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环翠区里口山省级风景名胜区、荣成圣水观省级风景名胜区、荣成赤山省级风景名胜区4处风景名胜区自成体系,不列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范围。
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67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大天鹅等珍稀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内最大的大天鹅种群越冬栖息地之一,每年有近万只大天鹅和数万只珍稀鸟类在此越冬。
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于2008年1月14日批准成立,是山东省第一个森林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森林覆盖率92.1%,是全国赤松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全球保存最完好的赤松分布区之一。
自然灾害
威海的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雨、大风(台风)、冰雹、寒潮(霜冻)、暴雪、风暴潮等,发生频率偏高,危害严重。春旱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到5月,秋旱主要发生在9~10月上旬。
1948年5月23日17时13分,威海市区发生6级地震,多处地面出现裂缝,最大裂缝长7米,宽3厘米,发生涌水,城东马路五处裂缝喷水,损坏房屋约8000余间,是级别最严重的地震灾害。1939年1月8日,乳山市发生5.5级地震,死亡8人,是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2005年山东半岛暴雪被列为2005年中国十大气候事件之一。2005年12月3~21日,山东半岛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暴雪,19天内出现了17个降雪日,暴雪日数达7天,威海市区总降雪量98.5毫米,文登区最大积雪深度54厘米。
生态环境
2022年,威海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PM2.5浓度同比改善12.5%,绝对值和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位,在全省唯一连续两年稳定达到世卫标准;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市13条重点河流、12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连续4年全省最优;湾长制实施效果评估成绩优秀,全省第一; 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全市4855个入海排污口全部整治完成;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土壤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状况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持续保持稳定,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
荣成市被命名为首批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乳山经济开发区、威海南海新区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数量全省第一。
行政区划
2022年,威海市辖环翠区、文登区2区,荣成市和乳山市2市。市政府驻地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新威路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91.7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09.38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1.76%。全市户籍人口为 255.28 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61.60%。全年出生人口为 1.17万人,人口出生率4.95‰ ;死亡人口为2.77万人,死亡率10.84‰ 。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市男性人口为1467079人,占50.47%;女性人口为1439469人,占49.53%。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43483人,占11.82%;15—59岁人口为1769649人,占60.88%;60岁及以上人口为793416人,占27.3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559847人,占19.26%。
民族
威海市有50个民族,分别是汉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户籍人口为3.08万人,人口总数最多的5个少数民族依次是朝鲜族(1.09万人)、满 族(7033 人)、蒙古族(3428人)、佤 族(2254人)、回族(1761人)。朝鲜族主要分布在环翠区和文登区。
语言
分布在威海市辖区内的汉语方言,称威海方言。威海方言属于汉语官话方言中的胶东半岛方言。威海方言在李荣主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属于胶辽官话区。威海方言具有胶辽官话的一些基本特点。
威海方言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青少年与中老年之间,有新派、老派的差异,表现在新派词汇上有比较明显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而老派则更多地保留着地方特色。但这并不是威海方言的主要内部差异,威海方言的主要内部差异表现在地域上。根据其内部差异,威海方言大致可以分为3个片儿,即环翠片儿、文荣片儿、乳山片儿。
宗教信仰
威海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47处,参加认定备案的教职人员120余人,全市信教群众约7万人。
石岛赤山法华寺现威海市唯一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代,是唐代胶东半岛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之一,历史悠久,后毁于唐会昌年间。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中日韩三国专家考证遗址,在遗址上重建。
威海作为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与道教文化有着极深的渊源。威海市道教协会成立于2008年4月18日,境内的道教宫观有孙家瞳八卦楼、圣水观、圣水宫、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无染寺、圣经山、铁搓山、仙姑顶。
威海基督教现有28个活动场所,主要场所包括威海市基督教福门堂、威海市火炬路基督教活动场所、威海市福音基督教活动场所、威海市临港区汪疃基督教活动场所等。
经济
综述
威海是山东半岛的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制造业、服务业和海洋经济等是威海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威海市集中规划打造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碳纤维等复合材料、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时尚与休闲运动产品、康养旅游7大产业集群。
2024年,威海市地区生产总值3513.5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8.68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331.58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1813.28亿元,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为10.5∶37.9∶51.6。
第一产业
威海第一产业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其中农业以苹果、花旗参、花生、无花果、茶叶为五大优势支柱产业,以大樱桃、浆果、番薯、大姜、葡萄、梨、食用菌为七大特色产业。海洋渔业是威海市海洋产业的最大优势和特色,海产品年产量达到300多万吨。拥有海参、鲍鱼、对虾属、海带、扇贝等各类海洋生物资源779种,是全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全省最大的海参、鲍鱼、牡蛎科、牙鲆、暗纹多纪鲀、扇贝、石鲽、海蜇和裙带菜养殖基地。
2024年,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5.87亿元,增长4.8%。其中,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17.19亿元,增长8.9%。新改建高标准农田面积8066.67公顷,粮食总产量75.7万吨,增长2.9%,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畜牧产能加快恢复,猪肉产量10.21万吨,禽蛋类总产量14.37万吨,牛奶总产量3.55万吨。渔业生产稳定增长,水产品总产量328.42万吨,增长3.6%;水产养殖面积11.85万公顷,增长3%;养殖产量214.94万吨,增长3.7%;远洋渔业产量46.7万吨,增长1.8%。年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6家。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18家,总数5132家,入社农户18.82万户,辐射带动农户31.11万户。
第二产业
威海市第二产业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其中制造业占GDP比重达到3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7.4%。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等八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医药医疗器械、船舶与海工装备等10条优势产业链。
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是威海的传统优势产业,已形成高端滚装船、远洋渔船及游艇等特色产品集聚区,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拥有规模以上企业51家,产品涉及15大类40多个品种。医药医疗器是威海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2022年威海产品在医用耗材、血液透析医疗器械、骨科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首位,已形成以威高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吉威医疗、赛威医疗等领军企业。
截至2022年底,威海工业领域营业收入过10亿元企业47家、过50亿元10家、过100亿元5家。知名企业威高集团、迪尚集团、歌尔股份科技、金猴集团、成山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2.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8%。在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7.3%,汽车制造业增长15.3%。全31威海概况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90.64亿元,增长16.4%;利润总额195.16亿元,增长9.1%,营业收入利润率7.25%。产销衔接良好,产品销售率101.85%。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03.78亿元,增长9.8%。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威海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占比超50%。主要包括旅游业、服务业营收、投资外贸、消费品零售、公共预算收入等。
作为滨海旅游城市,2016年至2019年,威海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8125.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37.44亿元。2022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541.9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8.89亿元。
日本、韩国是威海市重要外资来源国和重要贸易伙伴之一。有1000多家日韩企业在威海投资设厂。威海与仁川自由经济区成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设立了中国城市在韩国的第一个城市形象展示馆、成立了中韩首个地方经济合作联合委员会及分委员会、建立了中韩首个地方城市跨境消费维权机制。2021年、2022年,威海市连续举办两届韩国(山东省)进口商品博览会。2022年,威海市有3993家企业与RCEP国家有贸易往来,合计进出口额1086.7亿元,同比增长0.4%,占全市进出口额的51.9%。
2024年,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1%。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95.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39.6%,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23.8%。年底公路通车里程6993.11千米(含农村公路、国省道)。全年铁路(不含京雄城际铁路)、公路、海运完成客运量1703.64万人次,货运量2077.08万吨。铁路、公路、海运完成客运周转量11.18亿人千米。铁路、公路、海运完成货运周转量150.91亿吨千米。港口货物吞吐量5154.5万吨,增长14%。新增机动车5.98万辆,保有量111.18万辆。全市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51家、旅行社211家、星级饭店34家,接待旅游总人数5906.54万人次,增长66.8%;实现旅游总收入630.84亿元,增长69%。
海洋经济
威海市海洋经济发展迅猛。2013年,全市主要海洋产业实现产值1820亿元,实现增加值83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2.6%,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14.4%,万元GDP标准煤消耗为0.79t/万元。其中,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841亿元,年均增长8.7%;造船完工量达到102万载重吨,增长3倍;港口吞吐量达到7001万吨,年均增长14.7%;滨海旅游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17亿元,同比增长12.4%;海洋工程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长11.9%。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37:45,以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为主体的海洋产业成为威海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经济功能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全区以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核心区建设为主,是韩国人在威海投资、经商、居住最集中的区域,也是威海对外贸易体量最大、前景最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板块。
开发区内形成了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及医疗器械、现代轻纺服务等工业主导产业,海工装备产业是山东省优质船舶产品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地毯生产基地。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3月6日,是由科技部、山东省政府和威海市政府三方共建的全国三个火炬高新区之一。区内共有各类企业20339家,其中工业企业2010家,服务业企业15093家、建筑业企业3091家、农林牧渔业企业145家。是同时被国务院批准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两项国家改革试点的高新区。2022年,威海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7.8亿元。在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观摩督导中蝉联第一、实现七连冠;在全国169家高新区、全省160家开发区中稳居第一方阵。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于2005年,2006年3月成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11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主体地位突出,先后引进美国佳顿、德国马夸特、日本豪雅、中建材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入驻,培植起三角、威达、拓展、中玻等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山东省十大创业示范园区。
社会
教育
2022年威海共有幼儿园34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92所(其中普通小学98所、普通初中94所),普通高中17所,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18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高等教育学校1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7.98万人,小学教育在校生13.07万人,初中教育在校生9.58万人,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3.2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13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12.6万人。
2022年,威海市共有学前教育教职工10692人(其中:园长519人、专任幼儿教师6145人);义务教育阶段共有教职工18680人,其中专任教师17277人。小学教职工8789人,其中专任教师8539人;初中教职工9891人,其中专任教师8738人;普通高中共有教职工4025人,普通高中教育专任教师3670人。
威海市行政区域内高等院校信息参考资料来源于
文化事业
2022年,威海共有专业剧团4个、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博物馆13个、美术馆5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电影公司5个,电影院41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5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8.37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100%。年末拥有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748个、城市书房46个、农家书屋977个。
科技
2022年,威海获得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5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52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69.62亿元。专利授权量1347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485件,占总授权量的11.0%。身全国城市创新百强行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排名位居第33位,荣成市通过首批国家创新型县验收,环翠区获评省科技创新强县。获批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省海洋养殖创新创业共同体,新增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市各类研发平台总数达1237家,其中国家级27家、省级380家。
企业创新指数全省第一,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32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376家。全年实施140项全市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8.59亿元,申请专利578件、授权专利306件,引进人才427人,形成新产品497个,当年实现经济效益10.50亿元。
成功举办科技活动周、第五届中韩创新大赛、第十九届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山东省海外工程师创新合作大会等品牌活动,促成产学研合作签约项目100个。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0件,地理标志商标64件,全国质量奖提名奖2个,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获奖企业6家,获奖个人2名。
医疗
2022年,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71个,其中,医院7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3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3个,其他卫生机构14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8616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14861张。卫生技术人员2563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424人,注册护士11454人。
以上信息部分来源于
体育
2022年,全年线上线下联动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1051项次,直接参与人数41.70万人。组队参赛山东省第25届运动会,包揽全部6个奖项。举办2022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北方赛区)、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5组暨中国中学生棒球锦标赛(初中组)、威海首届少儿冰球精英赛等赛事。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249场次,活动参与人次突破32万人次。被确定为“全省体育产业统计提升年”试点城市之一。作为省社区运动会试点城市之一,探索开展社区趣味运动会275场次,直接参与人数1.54万人。举办市县两级全民健身运动会123场次。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160人。新建社区、乡镇街道等体育工程设施30处。
威海市内的主要体育场所有威海市体育场、威海市乒羽健身中心乒乓球馆、威海市奥林国际健身中心、威海市游泳馆等。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市有238.86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72元。有254.1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10元。有2.4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有7094名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1.26万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
年末全市有养老机构162处,床位39892张,在院人数15929人。其中,特困人员供养机构38处,床位9492张,在院人数4089人;其他各类养老机构123处,床位30030张,在院人数11528人;社会福利中心1处,床位370张,在院人数312人。有儿童福利院1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3处。年末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17159人,全年发放保障资金13704.80万元。
交通
威海是连接国内腹地和日韩、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城市,拥有公路、铁路、海运、航空四种方式,建立起了“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形成“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八纵六横一环”普通干线公路网、“半环一干多支”铁路网和“一港六区”的港口布局。2022年,威海市完成客运量1148.01万人次。
公路
到2022年底,威海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218.679千米,其中干线公路达到1340.09千米(包括国道524.288千米、省道815.802千米),农村公路5878.589千米,境内有高速公路4条,分别为G18荣成-乌海高速公路、G1813青威高速、S11烟海高速、S16荣潍高速。
铁路
威海拥有地方铁路137.5千米、城际铁路66.5千米,客货运铁路车站10个(其中城际铁路4个,分别为荣成站、文登东站、威海站、威海北站;地方铁路客运站3个,分别为威海站、文登站、乳山站;货运站3个,分别为威海南站、文登站、下初站)。境内有桃威铁路、青荣城际铁路,在建荣威高铁(威海段)。2022年,地方铁路客运量47.76万人次;城际铁路客运量305.68万人次。
威海站是威海境内最大的城铁站房,位于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疏站路,为威海市地方铁路事业发展中心和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管辖的铁路车站,是桃威铁路终点站,也是青荣城际铁路的始发站之一。
威海北站位于威海市环翠区环山路,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站。2013年6月13日,威海北站开工建设。2014年9月底,威海北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营。2014年底,威海北站开通运营。
航空
大水泊机场即威海大水泊国际机场,地处威海市域中心地带,1996年正式投入运营,为军民合用机场,隶属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D,跑道长度2600米,停机坪面积14万多平方米,停机位20个。2022年民航运输旅客吞吐量110.86万人次。
200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威海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2005年开通至韩国首尔航线,2013年开通至台北市航线,201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跻身中型机场行列。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09.08万人次,华东地区机场中排名第17位,全国机场排名第54位。2020年以来,成功争取成都航空、天津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在机场投放驻场飞机及过夜全货机,持续优化、加密国内热点城市、省内城市、对韩交流密切城市航线以及韩国、日本等全货运航线。
航运
全市港口统称为威海港,由威海湾港区、南海港区、石岛港区、乳山口港区、龙眼湾港区等组成,拥有各类码头泊位9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共开通国际、国内班轮航线35条。水路距烟台港47海里,大连港93海里,龙口港123海里,青岛港200海里。距韩国仁川港136海里。客运有至大连港和韩国仁川港的定期客货班轮航线。2022年,水路运输客运量234.11万人次。
威海港历史悠久,自元代海运业兴起,即为过往船舶的停泊锚地。1887年,清代曾在威海湾内刘公岛建铁码头l座,专供北洋水师驻泊及补给。1901年英国强占威海卫,将威海港辟为自由贸易港。1985年4月对外开放,开始与日本、原苏联、朝鲜、新加坡、西欧等国家和地区通航。1990年9月开辟了威海一仁川的客货滚装航线,开通了至大连市的客运滚装航线。
公共交通
全市拥有营运客车8000余辆(含道路客运、公交和出租),营运货车2.2万余辆。
文化
综述
威海历史悠久,具有齐鲁文化的传统色彩,境内的昆嵛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山上有山皇宫、禅教寺、烟霞洞、朝阳洞等庙宇,素有“仙山之祖”的美称,圣经山的《道德经》摩崖石刻为全国之最。此外,威海是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重要军事基地,是中国第一支现代海军的摇篮。威海曾经被英国人强行租占达32年(刘公岛42年)。中国现代足球运动,经由英国人传入威海。这里也是中国第一块高尔夫球场的诞生地。刘公岛上的英式风格建筑是英租威海卫的历史见证。
威海三面环海,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渔场,形成了渔区独有的海洋民俗。海草房、渔歌号子、渔民秧歌、鱼灯会、祭海仪式、渔民节等都是海洋民俗的代表。作为中国大陆距离韩国最近的城市,威海在特色饮食方面以海鲜为主,既有鲁菜派系胶东菜又有正宗的韩国料理。
饮食
威海是鲁菜的发源地之一,盛产各种名贵的海参、扇贝、鲍鱼、海螺、大对虾、鲷鱼等海产品。因此威海餐饮以海味原料为主的特点,特别是对小海货的制作最具特色。相较于山东省其它地方的海鲜,威海菜肴更注重刀功,以清鲜、脆嫩和原汁原味见长。此外,威海市是中国第一个与韩国民间海上通航的城市,当地聚集了大量韩国人,相应的韩国美食在威海也是应有尽有。
葱烧海参
葱烧海参是威海传统地方菜中的标志性菜肴,常用做宴席的“头菜”(热菜的第一道菜品),有“海参席”之说。菜品色泽呈酱褐色,选用威海刺参和大葱为主料,海参清鲜,柔软香滑,葱段香浓,食后无余汁,是“古今八珍”之一。
清蒸牡蛎
威海的海域水质优良,微生物丰富,光照温度皆适宜,是国内极少能达到生食标准的水域之一,产出的牡蛎无需繁复雕琢,清蒸取其本味便已是至鲜。不用其他的加工,清蒸后的牡蛎,一口吃下,甜鲜充满口腔。
老醋蛰头
老醋蛰头是胶东半岛美食的代表菜之一,因其一口咬下便能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再加上陈醋和蛰头混合而成的浓郁鲜气,蛰头脆嫩,醋香浓郁,爽口开胃。
鲅鱼水饺
鲅鱼水饺在胶东一带很有名气,深得威海人的喜爱。水饺个头大、馅多,口感细嫩润滑,汤汁多,口味鲜美。新鲜鲅鱼取肉切碎,加入蛋清、美味蒸鱼料、水、油,略加调味,煮熟后鲜香四溢。
习俗
历史上,威海地区民俗也因移民、航运、外出谋生等原因,不断与区域外相互交流。此为境内风尚习俗多样性的又一重要原因。如有些节日习俗,邻村之间往往明显不同,正是明清以来大量移民带来的各地不同民俗文化与境内习俗兼容并存的结果。宋代产生于江南的“妈祖”信仰,随元代海运的兴起传播到境内沿海;而清初以来延续300余年的闯关东,不但将威海习俗带到东北,也将东北风俗携回家乡。
新船点睛
渔民把渔船看成自己的伙伴,是赖以生存的依靠,因此,渔民对它爱护备至,并赋予它灵性,过去的木制渔船每条船都做一对凸出来像大鱼的眼睛。新船造好后,只画眼,不画睛。也就是边上是大大的黑眼圈,中间是白色的一个大圆,下水之前,船主请人选择黄道吉日,届时,敲锣打鼓放鞭炮,船主亲自为新船点睛,标志着一个新的生灵诞生了,众人喊着大吉大利的号子,把披红挂绿的新船,一步步从岸上移下海去。
捏面灯
每年正月十五前,家家户户都会蒸面灯。面灯的种类很多,主要的有“属相灯”,如虎灯、免灯等,充分发挥了民间工艺美术的技巧,个个栩栩如生。另外还有祝福灯、钱龙灯、仓龙灯、草垛灯……以祝愿五谷丰登。而居丧守孝的则人家不蒸灯,可由亲邻送灯,以表慰问之情。在所有面灯中,最难制作的要数生肖灯了。生肖灯顾名思义就是按十二生肖属相捏成的面灯,威海人将之称为“属儿”。
乳山大秧歌
乳山大秧歌在民间被叫做逗会、耍会、耍逗会、耍秧歌。以队伍庞大、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其中大秧歌中的耍火龙表演形式在国内独树一帜。乳山大秧歌的表演方式一般采取自村演、串村演(又称闯村演)、秧歌队路遇、汇演等几种方式。
石岛渔家大鼓
“石岛大鼓”是沿海渔民在其特有的人文历史环境中,在长期从事海上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渔民特有的庆典表达方式,集中体现了鱼虾满仓、渔船靠岸时人们的喜庆心情。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早饭后,以各渔村为单位,自发地组成锣鼓队,从各村出发,沿着石岛主街道行进,一直延伸到各渔港码头,最后汇集在石岛镇广场,这时庆典活动达到高潮,活动时间一般持续到中午。
谷雨祭海
每年4月20日,是渔民节日。该节起源于谷雨节。在中国北方沿海一带渔民们,过谷雨节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到清朝爱新觉罗·旻宁年间(1821年)易名为渔民节。由于谷雨这天,山东省沿海的渔民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鱼虾丰收。故今天富裕起来的荣成市渔民,在谷雨这天,隆重举行“祭海”活动,向海神娘娘敬酒,然后扬帆出海捕鱼。
.
文物古迹
威海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9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2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7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
威海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非遗项目37项、市级非遗项目114项、县区级非遗项目212项。
渔民开洋、谢洋节
“渔民开洋、谢洋节”包括渔民祭祀活动和传统民间文艺表演等内容 。“开洋节”是渔船出海时,渔民祈求平安、丰收的民俗活动。“谢洋节”则是渔船出海平安归来,渔民为了感恩大海的民俗活动。开洋、谢洋节作为渔民一种精神寄托,主要有娱神、娱人两大板块。以祭祀为核心,以民间文艺表演为主轴,含有历史、宗教、生产、民俗等诸多文化内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08年,“渔民开洋、谢洋节”被公布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秃尾巴李龙王的故事见之于地方志记载最早的是康熙《文登县志》。有关祭祀李龙王、李龙母的庙会、山会等节俗广传民间,日渐盛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李龙文化。秃尾巴老李的传说,2006年12月30日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胜古迹
威海是中国首个国家卫生城市,入选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国内第一个被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2022年,威海3A级以上景区44个。
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山海相依、岛湾互映。作为全国首个、全省唯一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威海基本囊括了国家公布的74种旅游资源。威海历史悠久,秦始皇曾在此东巡访仙。这里还藏着“羲仲宾日”的典故,是忠勇仁义李龙王的故里,也遗存了全真祖师的道场。1400余年的建置史让这里积淀了深厚的文脉底蕴。清末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在此建立,中日甲午战争战场遗址,分布在刘公岛、日岛及威海湾南北两岸。
刘公岛
刘公岛距威海市区旅游码头2.1海里,是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刘公岛是清代北洋水师诞生地、甲午战争古战场。岛上有既战国遗址,又有清朝北洋水师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丁汝昌寓所、铁码头等文物古迹,英国殖民统治42年遗留下大量的欧式建筑,还有近几年建设开放的刘公岛博览园、水师广场、文化广场、甲午海战纪念馆、陈列馆、刘公岛鲸馆等多处新景观。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威海华夏城景区
威海华夏城是国家5A级景区。景区通过修复威海龙山的44处矿坑,建成展示尧舜禹时期历史文化的禹王庙,集中展示胶东半岛民俗特色的夏园;有在矿坑里打造的地下工程——威海人民防空教育馆,矿坑上面覆土绿化,矿坑下面游客参观;有依照矿坑地势而建的华夏第一牌楼、三面圣水观音以及佤族、武术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演出。 其中在矿坑里打造的会跑的实景演艺,观众乘坐会跑的移动式看台可以欣赏到水、陆、空全方位的跨时空精彩演艺。
石岛赤山景区
位于荣成市东南部的石岛海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三面环海,山海相连,因“背山靠海,遍地皆石”而得名。景区内山峦叠翠,绿树葱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有着“国家级森林养生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景区现有威海唯一的佛教寺院法华院;亚洲最大规模的观音动感音乐喷泉广场极乐菩萨界;世界最大的锻铜神像赤山明神(大明圣境);反映胶东半岛历史变迁事象的民俗博物馆荣成民俗馆;记述韩国民族英雄、海上贸易家张保皋生平壮举的张保皋传记馆。
成山头风景区
成山头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中国海岸线最东端,像一条吮吸沧海的巨龙悍力伸向大海,直超宝岛台湾东越68分,是大陆伸向海洋的东极地,是中国最早看见日出的海上高角——人称好运角。这里三面环海,一面连陆,是中原地区邻海基准点之一。秦始皇曾2次驾临此地,后历代帝王均有幸成山拜日神之举。
环翠楼公园
环翠楼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威海市奈古山东麓。环翠楼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1489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其间多次重修。它坐落于始建环翠楼旧址、威海卫古城墙之上,是由主楼、山门、南北配楼及连廊构成的建筑群。主楼共七层,地上五层,地下两层,为十字对称的明清塔式仿木结构楼阁式建筑,重檐歇山顶。集观光游览、历史陈列、文化交流、展览展示于一体,自古就是威海的地标性建筑。
重要人物
对外交流
国际友好城市
以上信息来源于
国内友好城市
以上信息来源于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地理位置.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自然环境.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行政区划.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2023年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威海市统计局.2024-09-23
民俗方言.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威海市人民政府官网.2025-02-04
威海:奋进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新华社百家号.2023-07-14
《中国改革报》聚焦:昔日威海卫 今朝精致城.闪电新闻百家号.2023-06-13
2022年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4
建置隶属.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6-13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06-13
建置沿革.威海市民政局.2023-06-13
威海非遗——秦始皇东巡传说简介.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威海市新闻出版广电局.2023-06-21
不忘127年前的今天丨黄海海战:甲午战争的关键一战.刘公岛景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1
威海卫战役.山东频道凤凰网.2023-06-21
地理位置.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威海市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六维看威海”——名山篇、名岛篇.威海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1
一季度,威海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稳定.大众网.2023-06-22
自然资源.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海域概况.威海市海洋发展局.2023-07-18
威海:海洋之城——全球海洋发展先锋.威海新闻网.2023-06-22
《威海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25
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 | 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洲最大天鹅越冬栖息地.澎湃新闻.2023-07-14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确权登簿 山东自然资源拿到首个“户口本”.大众网百家号.2023-07-14
我国最新研究表明山东半岛是国内赤松最早的分布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7-14
威海市概况(二).威海市民政局.2023-06-21
说说烟台、威海为什么会成为“雪窝子”.山东省气象局.2023-06-17
《威海市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公报》发布.威海新闻网.2023-06-14
行政区划.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威海市人民政府.百度地图.2023-07-14
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政府.2023-06-22
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威海市文登区人民政府.2023-06-22
荣成市人民政府.荣成市人民政府.2023-06-22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乳山市人民政府.2023-06-22
闫剑波同志任威海市委书记.鲁祖轩.2023-06-13
常委会组成人员.威海人大常委会.2023-06-13
市政府领导 市 长 孔凡萍.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威海市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威海市委员会.2023-06-13
林强当选威海市政协主席.今日头条.2025-01-13
人口民族.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3
威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22
我市宗教基本情况.威海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新浪微博.2023-07-17
人文天台丨探访天台威海荣成法华院.天台新闻网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8
第九届海峡两岸(威海)道教文化研讨会在威海举办.山东民族宗教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0
协会简介.威海市道教协会.2023-06-20
威海宫观.威海市道教协会.2023-06-20
威海市基督教.威海市基督教会.2023-07-18
十强产业看胶东|②勇立潮头竞千帆,威海七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海报新闻百家号.2023-06-14
山东威海:做强优势产业 七大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06-14
山东威海“精致”引领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闪电新闻.2023-06-22
走遍四海,鲜在威海|“七大行动”擦亮“威海海鲜”金字招牌.齐鲁壹点百家号.2023-06-14
2022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06-14
威海产业链故事丨向海图强!打造特色船舶与海洋装备制造基地.澎湃新闻.2023-07-14
威海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强势崛起.大众网大众数字报.2023-07-14
关于印发《威海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 规划》的通知.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4
总投资2.7亿美元的14个项目签约!威海在日韩经贸促进活动中取得丰硕成果.威海新闻网百家号.2023-06-25
回眸这六年,国际化战略下的威海征程(二):经济国际化,威海立潮头.大众网百家号.2023-06-25
威海海洋强市建设调研报告.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4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威海经开区管委会.2023-06-25
高区概况.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3-06-25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0日 13:54 信息来源: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威海临港开发区管委会.2023-06-25
教育.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4
2022年威海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威海市教育局 市委教育工委.2023-06-25
学校简介.山大威海本科招生网.2023-06-14
校区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 威海.2023-06-14
北京交通大学简介.北京交通大学招生资讯网.2023-06-14
学校简介.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招生网.2023-06-14
校区简介.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2023-06-14
学校简介.山东外事职业大学.2023-06-14
学院简介.威海职业学院 威海市技术学院.2023-06-14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国有公办)—山东省首批高职综合评价招生试点院校.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3-06-14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简介.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新闻网.2023-06-14
学院简介.山东铝业职业学院.2023-06-14
学院简介.威海技师学院.2023-06-14
2022年威海市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4
威海市立医院.威海市立医院.2023-06-25
医院简介.威海市中心医院.2023-06-25
联系我们.威海市中医院.2023-06-25
您好,欢迎光临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威海市妇幼保健院.2023-06-25
威海市经区医院.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威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23-07-18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官方网站.2023-06-25
威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及全市设置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名单.海报新闻.2023-07-18
权威统计:威海有9家三级医院.齐鲁壹点百家号.2023-06-25
威海市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25
威海:中韩“四港联动”海空港联动多式联运.澎湃新闻.2023-06-25
“四港联动” 激荡威海对外开放壮阔春潮.闪电新闻企鹅号.2023-06-25
全力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威海样板.威海新闻网.2023-06-25
威海市交通运输局关于2022年1-12月份经济运行分析.威海市交通运输局.2023-07-14
交通概况.威海市交通运输局.2023-06-15
莱荣高铁全面进入静态验收阶段.威海新闻网.2023-06-25
青荣城铁今天起增加威海站 共涉及20多趟动车.半岛网.2023-07-14
机构介绍.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2023-07-14
威海站和威海北站交通枢纽工程开工奠基.新浪山东.2023-07-14
威海站威海北站13日正式开建 明年9月底建成.新浪山东.2023-07-14
公司简介.威海机场.2023-06-15
威海港.中国港口官网.2023-06-15
探寻威海文化印记,感受不一样的魅力品味.文旅威海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5
共享海洋民俗盛宴!2023中国·荣成海洋民俗文化月暨渔民节开幕.闪电新闻百家号.2023-07-18
寻味威海 | 好吃到心尖上!威海的韩国美食,尝一次就忘不掉~.文旅威海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7
中国山东威海餐饮介绍.新浪旅游.2023-06-17
民俗方言.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7
威海记忆中的传统民俗艺术,你都知道哪些?.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百家号.2023-06-17
威海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产保护)简表.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威海市新闻出版广电局.2023-07-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威海这样活起来、传下去.澎湃新闻.2023-07-17
威海市群众艺术馆.渔民开洋、谢洋节.2023-07-17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馆.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国家级非遗.2023-07-17
Hi视频丨锡镶画——天鹅湖.潇湘晨报百家号.2023-07-17
非遗保护.威海市群众艺术馆.2023-07-17
威海市文登区文化馆.草柳编—省级非遗.2023-07-17
渔民开洋、谢洋节.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威海市新闻出版广电局.2023-06-17
【文登故事】秃尾巴李龙王的传说.文登组工微信公众平台.2023-07-17
走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主题采访|一线串起威海90%以上旅游资源 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再“出圈”.闪电新闻百家号.2023-06-17
羲仲、秦始皇、王重阳、戚继光相继“打卡”的小城,究竟好在哪?.文旅威海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7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06-17
环翠区刘公岛.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7
威海华夏城旅游风景区.好客山东网.2023-06-17
看山看海看世界!威海『网红景区』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澎湃新闻.2023-06-17
威海赤山景区.好客山东网.2023-06-17
威海成山头风景区.好客山东网.2023-06-17
威海环翠楼公园.好客山东网.2023-06-17
文化·威海|在威海,邂逅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百家号.2023-06-17
丁汝昌(1836—1895.2).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7
于得水(1906.5—1967.2).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7
<< 谷牧回忆录 >>.人民网.2023-06-17
国际友好城市.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7
国内友好城市.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7
1984年国务院确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央视网.2023-06-17
威海连续32年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誉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8.4%.齐鲁网.2023-06-17
威海.荆楚网.2023-06-17
建设部关于公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6-17
威海喜获“中国钓竿之城”荣誉称号.齐鲁网百家号.2023-06-17
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23-06-17
威海入选2015中国十大智慧城市.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7
青岛被评为全国最宜居城市 威海入围前十济南市民幸福感高.央广网新闻.2023-06-17
威海“精致城市”品牌叫响全国.威海市人民政府.2023-06-17
威海再次上榜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澎湃新闻.2023-06-17
关于表彰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和第四届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决定.央广网百家号.2023-06-17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出炉.央广网.2023-06-17
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公布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06-17
中央文明办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和 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新华网.2023-06-17
“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发布,有你的家乡吗?.澎湃新闻.2023-06-17
科技部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6-17
关于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通知.生态环境部.2023-06-17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5市新增为省级试点.山东省人民政府.2023-06-17
“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结果发布.新华网.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