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
白石山景区位于涞源县县城南15千米, 东邻涞水县、易县,南接唐县、顺平县、阜平县,西接灵丘县,北与河北蔚县相连,地处太行山山脉北端的山地丘陵区,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4°36′~114°49′,北纬 39°04′~39°15′。境内四处环山,是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大山脉首尾相会之处,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景区于1995年通过国家风景名胜区评审。
白石山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表现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最开始碳酸根沉积形成白石,后经过一系列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下形成如今的白石山。白石山为白云石大理石构造峰林地质地貌景观,山体底部为花岗石,顶部为大理岩,呈现 “ 双层结构 ”。降水较多,植被茂密,涵养水份较多,形成了十里瀑瀑布和拒马源泉群。景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以及大量的山羊,獾,狍、锦鸡、山兔。有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灌草丛、沼生植被等植物,其中针阔叶混交林是白石山植被的主体。
在古代白石山是一条自然和人文的分界线,战国时分燕赵,辽宋时一山分两国。白石山景区由峡谷景区、十瀑峡景区、拒马源泉景区构成。主要有白石晴云、姜太公钓鱼、猪八戒娶妻、双雄守山等景点。
2017年,白石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2006年,白石山景区与涞水野三坡、北京房山联合申报的“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同时白石山被誉为“北方第一奇山”、“北方的黄山”。
命名
关于白石山名字的由来郦道元在《水经注》中 是这样描述的:“山多白石,连峰纵拔,秀列若屏,时有晴云游曳其上,故曰白石山。”也就是因在山有很多的白石而被命名为“白石山”。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白石山位于涞源县县城南15千米,东邻涞水县、易县,南接唐县、顺平县、阜平县,西接灵丘县,北与河北蔚县相连,地处太行山山脉北端的山地丘陵区,耸立于拒马河畔的群山之上。 经纬度范围为东经 114°36′~114°49′,北纬 39°04′~39°15′。境内四处环山,是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大山脉首尾相会之处的山间盆地,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
气候
白石山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季节变换十分明显,气候特征表现出鲜明的季节变化。全年平均气温7.4℃,年降水量700毫米,年蒸发量700~800毫米,相对湿度在70%左右。夏季炎热多雨,月平均气温21.8℃,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1%;冬季气候干燥,月平均气温-9.1℃,降水量最少;春季干旱多风沙,日温差较大,且降水量较少;秋季晴朗,温度适中,且风速小。
地质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白石山位于大兴安岭弧盆系(Pt3-Pz) 锡林浩特-塔溪岩浆弧(D-P3)与松嫩盆地边缘火山喷发岩带叠合部位,华北地带中部涞源县—阜平复背斜北端,向东横越太行山深断裂带,与燕山台褶带西南端衔接。受到印支运动的影响,白云岩等底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生改变形成白石山的初级构造。到了晚侏罗纪时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太行山内的地质活动加剧,奠定了白石山双层结构的特性,白石山的峰林开始逐渐形成。白石山的山体在西玛雅拉时期因地壳运动山体提高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数峰林立的自然景色。白石山景区母质母岩类型为黄土、花岗片麻岩、花岗石和大理石。白石山的山体全貌呈现双层结构,底部为红色燕山时期的花岗岩、顶部为白色的巨石,岩层平缓顶峰区正好处在斜坡处是形成峰林的最佳位置。
地貌
白石山为山地地形,海拔1000-2096米,相对高度大于1000米。地貌类型整体呈现出大理岩构造峰林的特点,峰林大多规模巨大,许多地方形成悬崖峭壁,形态多样,巨大峰柱林立,单个峰柱体棱角显著,柱顶平缓。峰柱大小不一,最大高差可达200米,小的约10-30米。
水文
白石山降水较多,植被茂密,涵养水份较多,形成了十里瀑瀑布和拒马源泉群。十里瀑水源来自海拔1400米处的龙虎泉,总长3500米,高差350米,泉水在峪峡巨石之间流淌形成瀑布。拒马源古称涞水县,由涞水源、易水源和拒马河源组成,形成7个大的泉群,总出水量每秒3.4立方米,泉群面积达6平方千米。泉眼多出现于海拔1300米的高度范围内,拒马源泉群的源头拒马河为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同时也是大清河的支流。由于拒马源泉的水温与外界温差大而雾气蒸腾,因此拒马河是我国北方最长的不结冰的河。
动物
白石山景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生活着褐马鸡、苍鹰、雀鹰、雉等珍禽异兽以及大量的山羊,獾,狍、锦鸡、山兔。
植物
白石山森林面积2.8万亩,有大面积观赏价值极高的红桦林和鬼箭锦鸡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植被类型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灌草丛、沼生植被,其中针阔叶混交林是白石山植被的主体。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可划分为亚高山草甸带、亚高山灌草丛带、针叶林带、 针阔混交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人工油松林带、次生灌草丛带、农林果林带8个植被类型。
历史沿革
白石山在古代是一条自然和人文的分界线。战国时期,白石山作为燕赵的界山,宋辽时期,白石山是两国的分水岭。在白石山内明代长城的内长城,是北京和河北平原的内防线。
方位布局
白石山景区主要由峡谷景区,十瀑峡景区和拒马源头景区构成。峡谷区位于白石山南麓,十瀑峡区位于白石山西麓,位于北麓的是拒马源区。峡谷区地貌独特,拥有全国唯一的大理石峰林地貌,有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最高峰佛光顶海拔2096米。树林茂密,生态完整,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有“白石晴云、姜太公钓鱼、八戒娶妻、双雄守山、凌玻微步、山盟海誓、白石凇韵、景心流岚、太行之神、三圣朝佛、仙人晒靴、祥云佛光”等为代表的“白石十二景”。十瀑峡区溪水流淌4000米,穿行于山石之间,以高山峡谷、溪流瀑布景观为主,属花岗岩地貌。有双龙瀑、龙虎泉等景观。拒马源区中拒马源泉群是拒马河的源头,这里四季泉水喷涌,周边垂柳成阴,有寺塔相伴,环境清幽。
主要景点
峡谷区
白石晴云
白石山第二峰晴云顶,高2057米,东南暖湿气流沿着山麓爬升,遇到冷气流冷凝,并被高大的山体拦贮在重峦叠嶂之中,即使是晴天,也经常会有云雾盘绕,这种峰云组合的自然景观被称为“白石晴云”。每到夏秋季节,云蒸雾绕,山峰隐于云雾中,太阳直射云雾能频频看到佛光出现。到了冬季,大气中气温低更容易形成云海,走在山中可以体验云在脚下漂浮的感觉。
双雄守山
在峰崖上有两座巨石并立,经受不断的物理风化,逐渐剥落,就形成了现在的“双雄石”。相传宋辽时期,杨家父子镇守三关,其中便包括这里,当时就以双雄命名这两个天然石柱,来颂扬那些保疆卫土的爱国将领。在垂直的陡壁上侧立着一块悬石,悬在半山腰间亿万年而不倒。
凌玻微步
双雄石玻璃栈道修建于2014年,位于海拔1900米主游览线上,全长95米,宽2米,是国内第一条海拔最高、最长、最宽的悬空玻璃栈道,“白石山十二美景”正是通过玻璃栈道相连接。站在玻璃栈道上,可以看到云雾缭绕,仿佛在空中漫步。
山盟海誓
山盟台位于海拔1900米的大理岩孤峰之上,因其形状酷似心形象征爱情,固取名山盟台,台中央的一块天然巨石也被打造成了“心心相映”的山盟石,寓意山盟海誓、永结同心。据说,只要情侣牵手站在台上,共同触摸同心石,诚心许下誓言,就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凡是山盟台见证过的爱情都会受到庇护和祝福。并且在这里已经创办了多期以“相约山盟台”为主题的爱情文化活动。
十瀑峡区
双龙瀑
双龙瀑落差50米,水流先跌落一潭池水再次90°折转而下,倘若是在多雨的夏季,来到双龙瀑周围能听到隆隆的水声,就算是呼吸的时候也能感受到空气中的水珠。如果是在干旱的季节,水流将会由洪流转变为细流。隆冬季节从崖顶倒挂下来数不清的冰柱、冰帘和冰坠,形成了巨大的冰瀑,吸引了无数摄影师来这拍摄。直到第二年5月初。大冰瀑才逐渐消融 。
龙虎泉
龙虎泉是十瀑峡景区源头,海拔1400米,龙虎泉的泉水清冽,汇聚花岗石岩体内的地表水形成溪流,经过多处沙层与山石过滤,含有微量矿物质,是优质饮用水。经过保护,在泉水周围建起了小屋子,小屋子里有一张龙王的画像和供桌,游客到这里休息可取得一口山泉水饮用。
拒马源区
拒马源古称涞水,由涞水源、易水源和拒马河源组成,拒马源泉群面积达6平方千米,四面环山。拒马源泉群是拒马河的源头。这里四季泉水喷涌,周边由垂柳和寺塔相伴,环境清幽。其外围景观丰富,有阁院寺、明长城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景观相结合。拒马源泉的水温与外界温差大而雾气蒸腾,因此拒马河是我国北方最长的不结冰的河。
明长城
明代长城的内长城,建于明代万历元年,竣工于万历十一年,全长近两万米,被誉为原生态长城,是北京和河北平原的内防线。长城西起插箭岭遗址群,东到白石口关,是长城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之一,敌楼和墙体保存完好率接近70%,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
阁院寺
阁院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东汉,重建于唐代,到了辽朝进行了大面积修缮。阁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寺内现存建筑有天王殿、文殊殿和藏经楼。文殊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高12.5米,建筑面积484平方米,正门的辽代花格子门窗是中国最古老的、保存完好的并且仍然在使用的木窗棂之一。
时令景观
红桦林
白石山上有着万亩红桦林,每当到了秋天,在海拔1600米至2000米之间的红桦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红、黄、绿等色彩交替变换,秋风吹过,满地都会铺上一层金黄的桦树叶,吸引来众多摄影爱好者。
云海
秋季的白石山也是云海的频发期,烟云从沟谷之中生出,缓缓上升相继而行,然后凝聚在一起,接着迅速弥漫,形成了一片云海。阳光照射使得山上佛光频现,加上2099米的白石山之巅视野开阔,更能欣赏到秋日的日出和日落,因此秋天的白石山是摄影创作的好地方。
其他看点
涞源抗战纪念馆
在白石山景区上有一座涞源县抗战纪念馆,纪念馆分为涞源抗战历史年表、日军暴行、重要战役和风云人物4部分,并展出了抗战时期的部分武器装备,向广大游客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递正能量。
体育赛事
白石山在2017年成为国家AAAAA级景区后,相继举办春季登山节、国际登山挑战赛、全民健步走、太极交流大会等多个体育赛事,丰富了白石山旅游产品和品牌内涵。
开发与保护
开发
2000年铺设7000多米步游路。2001年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批准以后,涞源对白石山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拓宽改造了旅游公路,修建了华北最长的客运索道。对厕所,说明牌以及电力设施建设等进行完善。
2009年开始决定将高标准立体包装开发白石山,并于2009年8月11日全面启动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2010年涞源白石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后修建了张石高速公路兴和荣成-乌海高速公路,为人们游览白石山提供了交通便利。
随后,在白石山景区修建了海拔1900米玻璃栈道和海拔1600米玻璃桥;新建翠屏峰索道,在荆山新建游客中心和停车场,并配备了前往景区的免费班车;在悬崖上修建双雄石餐厅、尚云间酒店等,给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饮食和住宿的选择;完善优化了生态游步道、无线网络覆盖、智慧景区建设等,全面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保护
2021年9月29日,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颁布保定市白石山景区管理条例。并规定对白石山景区旅游资源应当采取保护措施如对地质遗迹、历史遗址、碑碣石刻以及长城等文物古迹,建立档案、划定保护范围、设立标志,并落实避雷、防火、防洪、防震、防蛀、防腐、防盗等措施;保护植被,加强绿化,维护生态平衡,落实环境保护、护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关文化
白色爱情
相传白石山上的狐仙会化为美丽端庄的妙龄少女端坐在“三洞天”等待自己的真命天子。 因为这个传说白石山也被称为“爱情的圣山”, 白石山的山体为白色,这与现代的爱情理念相一致。比如,在婚礼上多用纯白的婚纱,喜欢过白色情人节等,因为白色代表着爱情,表示了在爱情方面的纯洁,坚贞。白石山上的山盟台也适合爱情告白,站在山盟台上,周围云雾缭绕,浪漫氛围浓郁。 相传如果情侣一起走上山盟台许下爱的誓言, 并触摸同心石就能得到西王母的守护。
红色抗战
白石山见证了抗战时期人民的革命信念和革命精神,在这里,打响了华北抗战第一枪的驿马岭阻击战和击毙了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黄土岭战役,同时,“百团大战”中的东团堡攻坚战、著名的雁宿崖战斗、少年英雄王小二也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深深的红色烙印。为了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丰富白石山旅游的历史文化内涵,于2017年修建了涞源抗战展览室。这是对历史的铭记,对英烈的缅怀,对后人的启迪,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
抗日英雄王二小
王二小1929年生于涞源县上庄村,后来便加入了儿童团,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六)早晨,鬼子进山来扫荡,王小二为了保护乡亲们和八路军的后方机关,于是将鬼子引至其他地方,不料被鬼子发现最终英勇牺牲。
重要事件
1995年,白石山景区通过国家风景名胜区评审。
2001年,白石山景区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2年白石山景区被中宣部等四部委公布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5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5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国家旅游风景区。
2006年9月,白石山风景区作为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进入世界地质公园行列。
2017年,白石山景区新晋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9年,白石山景区获“2019年最具影响力景区”。
参考资料
白石山概况.白石山景区官网.2023-05-23
大多数涞水人都纳闷的事 | 为啥涞水的野三坡叫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微信公众号.2025-04-16
秋游白石山 北山南相坐看风起云涌时-旅游-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2023-05-24
最美白石山——若雨后初霁(组图).中国新闻网.2023-05-24
涞源十瀑峡 山与水的凉爽完美结合-旅游-河北新闻网.河北新闻网.2023-05-24
秋染白石山.今日头条.2023-05-24
涞源抗战纪念馆在白石山景区落成.河北新闻网.2023-05-25
保定市白石山景区管理条例.今日头条.2023-05-25
抗日战争黄土岭战役.白石山景区官网.2023-06-10
抗日英雄王二小.白石山景区官网.2023-05-25
河北涞源以旅游富社会.光明网.2023-06-20
十二小花旦争春白石山 北方第一奇山迎来“柔情百媚”.今日头条-河北新闻网.2023-06-20
白石山景区获“2019年最具影响力景区”.今日头条.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