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大湖战役遗迹

大湖战役遗迹,位于中国福建省闽侯县大湖乡大湖村西南浮岛山上,主要建筑为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是1943年为纪念在大湖抗日战役中牺牲的将士而建。该遗址占地300平方米,埋葬200多名阵亡将士遗骨。大湖战役遗迹是福建省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州市青少年德育基地、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入选“闽侯县十大文化名片”。2001年1月20日,大湖战役遗迹入选福建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福州沦陷

1941 年春,为了切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军队海上运输,有效控制台湾海峡这一战略交通要线,日本侵略军策划了攻占福州市、连江市、长乐区等市县代号为 C4 的"福州战役"。

1941年4月19日,日军在飞机和舰炮的掩护下,分几路从闽江口两岸的连江、长乐、福清市登陆,福建省省会福州市于 21日陷落。日军企图占取战略要地南平市,进而直捣永安市

5月21日,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大小北岭进兵大湖;一路由铃木岭三大佐率领一联队,分乘数十艘汽艇沿闽江进犯闽侯白沙等地。企图待两路兵力在大湖会集后再向古田县挺进,进而直逼闽北战略要地南平。

大湖战役

秦洋遭遇战

时任南平国民党第十三补训处处长李良荣向第二十五集团司令陈仪请战获准,即率所属装备团挺进大湖阻击敌人。李良荣率领装备团捷足先登,在大湖设立纵队司令部。5月22日,日军晋町部队在闽侯县的昙石、甘蔗、白沙强行登陆,进而向秦洋一带进军。李良荣以装备团第三营为前卫营,从江洋南下阻击,以拖住敌人。23日早晨,前卫营第7、8连在秦洋村与300多日军发生遭遇战,随后日军又调入一个大队增援,并出动了飞机大炮向山顶轰炸。第8连以一连兵力牵制敌人,前卫营余部向大湖转移。日军占领了秦洋等地后,实行扫荡政策,犯下了滔天罪行。

突袭新塘

从白沙方向进犯的日军转向大湖之际,另一路日军先期到达大湖,李良荣将一部分部队秘密转移到大湖东南山中,另一部队向大湖西边转移。并令副团长郭志雄带领特别行动队偷袭日军。23日早晨,刘友凤带领一支15人的突击队将驻扎在“新塘村修灿”的26名日军全部击毙。当日中午,日军派出12架飞机侦察国军动态。飞机离去后,装备团派出尖兵队伏击新塘等地的日军,又击毙18人。后与另一支小分队汇合,痛击设在大湖水松行十二厝的日军指挥部,日军损失惨重向郎官方向逃窜。

决战大湖

24日,日军主力部队到达,两路日军汇合对大湖村实行“三光”政策,仅大湖店自然村就被害70人,大湖顿时变成一片火海。25日拂晓,装备团在李良荣指挥下发起了大湖战役。副团长郭志雄身先士卒,率领特别行动队首夺江洋大湖要道上的寨上关,接着向双髻山下敌哨所攻击时,被日军机关枪击中10余发,不幸身亡。官兵向敌阵勇猛冲杀,一举占领了双髻山。接着,李良荣指挥全团向大湖敌军发起猛攻。后塘村、大湖店、大湖村等地的居民在地下党的带领下发起了激烈的反击。不久,日军飞机临空轰炸,因双方混战,飞机火力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战斗至14时,日军开始收缩,死守郎官村。装备团连续作战,消耗大,无援兵,于16时主动撤出战斗。日军损失惨重,于27日从大湖撤退逃窜回福州市。大湖全部克复。

战役结果

大湖激战历时三天三夜,装备团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秦洋、大湖两地击毙日军600余人,装备团官兵牺牲2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及其它军用物资,这是福建省抗战史上最大的一场胜仗,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人民支持

大湖战役得到了全省人民的广泛支持。大湖决战始5月25日,而21日晚,白沙发生战事,运输线被阻断,前方粮草告急。南平市工人赶制20万块“肉光饼”和“征东饼”。福建高级工业学校、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和南平剑津中学师生日以继夜加班帮助穿扎、包装,将这些食粮赶运往前方。每一串光饼都附有各校员生的慰问信或纸标签。前方战士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战役纪念

1943年,于福建省闽侯县大湖浮岛山山顶,为大湖战役阵亡的将士修建了大湖战役遗迹“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1945年,为纪念烈士郭志雄,“寨上关”易名为“志雄关”。1971年,受“文化大革命”冲击,纪念塔惨遭毁坏。1999年,原样修复了大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主塔。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福建省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湖乡对纪念塔进行改造、修缮,对原山上近300级开始松动的石阶、护栏及受损的塔台地面与周围栏杆进行修缮,并从南面修建一条宽8米、中间为2米绿化带的上山石阶道。之后又陆续修建了大理石浮雕、战役简介等,添置了健身路径、篮球场等文体活动休闲设施。2006年,被列为福州市青少年德育基地。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2016年,被评为“闽侯县十大文化名片”。2021年,福建教育电视台推出的媒体系列报道《100年•100秒》以一集《大湖战役,福建最大的抗日胜战》追忆革命先烈。

主体建筑

纪念塔

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墓,墓为塔形,高约7米,底边长6米。顶立一石狮,是以三层青石建造,呈梯形结构。下层为亭式,四向拱门,中间为半球形坟丘。第二层正面中间竖刻蒋介石题楷书“气作山河”,字径0.3米。其他三面铭刻阵亡将士姓氏、籍贯等,由指挥此役的国民党第二十五集团军第一纵队司令李良荣所题写,字径0.03米。第三层正面为“大湖抗日阵亡战士墓碑”,上款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集团军第一纵队”,下款为“中国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五日陈仪敬题”。左面为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题铭“功昭闽海”,右为国民党陆军七十军军长陈孔达的“精忠贯日”隶书题刻。四边各筑有一条石阶通往山下,入口处均造一亭,“文化大革命”中毁,待重修。

志雄关

志雄关位于大湖寨上,是宋代五县寨关隘古址。时任第二十五集团军第一纵队装备团副团长的郭志雄在此牺牲后命名为“志雄关”。关隘长10多米,高1.5米,墙体由石块砌筑。尚存有团长庄子卿题写的“雄镇闽海”扣萧兆庚题写的“志雄关”碑。右侧有一关门,上嵌隶书“志雄关”匾额。

相关人物

大湖战役中,纵队司令李良荣指挥得当,抢先到达大湖设立司令部,为战役胜利打下基础。在秦阳的遭遇战中许祖义亲自率兵突围,成功吸引部分日军火力,为装备团抢得先机,提前到达大湖。此战,8连官兵全部负伤,排长陈东文身负重伤仍指挥全排与日军展开肉搏,中弹身亡;班长庄天河、陈富民、陈水界等也相继阵亡。副团长亲率敢死队抢占双髻山制高点,遭日军重机枪伏击,胸部连中数弹,壮烈牺牲。牺牲时新婚不过一个月。国民政府追赠志雄为陆军上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民政部批准,追认志雄为革命烈士。

参考资料

大湖抗日阵亡将士墓.福州史志网_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2-11-10

大湖战役击毙日军600余人:以弱胜强大挫敌人锐气.福州新闻网.2022-11-10

大湖:64年爱恨情仇(组图)_新闻中心.新浪网.2022-12-16

探访福建最大抗日胜战遗址:大湖战役纪念塔将变身抗日公园.闽侯新闻网.2022-11-10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的通知.福建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2-11-10

闽侯评出十大文化名片.闽侯新闻网.2022-11-10

福建教育网.100年·100秒│大湖战役,福建最大的抗日胜战.2022-11-12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 闽政文〔2001〕1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2022-11-10

日寇入侵华南以来的一次惨重的失败---大湖战役 .东南网.2022-11-10

1941年,大湖决战.福州档案信息网.2022-11-10

走进闽侯大湖:捕捉76年前战斗记忆.抗日战争纪念网.2022-11-1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