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阿哈尔卡拉基

阿哈尔卡拉基(格鲁吉亚语:ახალქალაქი,意为“新城”)是格鲁吉亚南部萨姆茨赫-贾瓦赫提地区的一个城镇,也是阿哈尔卡拉基市政府的行政中心。位于贾瓦赫提高原的边缘,海拔高度为1,707米,距离土耳其边境约30公里,亚美尼亚边境约29公里。根据2014年格鲁吉亚人口普查,该镇有8,295名居民,其中93.8%为亚美尼亚人。城镇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到11世纪,由格鲁吉亚国王巴格拉特四世所建立。市内的历史博物馆在1973年落成,收藏约4万件展品。

历史沿革

“阿哈尔卡拉基”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11世纪的格鲁吉亚编年史中,意为“新城镇”,来自格鲁吉亚语[ɑxɑli],“新”,和[kʰɑlɑkʰi],“城市”或“城镇”。19世纪的民族志资料还有另一个亚美尼亚语的名字“Nor-Kaghak”,也意味着“新城镇”。

阿哈尔卡拉基由格鲁吉亚的巴格拉特四世在1064年建立。1066年,在塞尔柱帝国入侵格鲁吉亚王国期间,该城市被摧毁。11世纪,阿哈尔卡拉基成为贾瓦赫提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之一。16世纪,该城市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并成为奇尔迪尔州的一个桑贾克中心。在奥斯曼一世统治下,该镇被称为“Ahılkelek”。1828-1829年俄土战争后,该城市从奥斯曼帝国转交给了俄罗斯。1900年1月4日,一场地震摧毁了大部分城镇,并在该地区造成了1000人死亡。居民主要居住在地下室中,直到20世纪20年代。该城市是第比利斯省阿哈尔卡拉基区的行政中心。1918年5月,该镇及其地区被奥斯曼军队占领,直到穆德罗斯停战协议后才撤退——占领导致当地亚美尼亚人口的大量流失,几乎因饥饿和疾病而灭绝。

人口

到1829年该地区并入俄罗斯帝国时,人口主要是伊斯兰化的格鲁吉亚人。在俄国接管后,大多数穆斯林格鲁吉亚人离开该地区前往奥斯曼帝国,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埃尔祖鲁姆和巴亚济德的基督教亚美尼亚难民。从那时起,该城市和贾瓦赫提地区主要由亚美尼亚人居住。根据2002年人口普查,阿哈尔卡拉基与周边的区域人口达60,975人,其中57,516人为亚美尼亚人(94.3%),3,214人为格鲁吉亚人(5.3%)。

气候

阿哈尔卡拉基的气候为温和湿润,冬季干冷,夏季漫长凉爽。(柯本气候分类:Dfb)

交通

阿哈尔卡拉基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欧洲高速公路E691途经此地。一条长160公里(99英里)的铁路线在1982年至1986年间分三部分建成。从第比利斯到埃里温的线路在马拉布达有一个连接点。2005年4月,签署了一项协议,建设一条新的铁路连接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途径阿哈尔卡拉基附近。这将绕过一条通过亚美尼亚的古米里的现有线路,由于政治原因,自1990年代以来土耳其一直关闭该线路,对亚美尼亚实施封锁。该铁路于2017年10月30日投入运营。这里是轨距变换的地方。2015年1月30日,首架列车在格鲁吉亚新建的铁路段(阿哈尔卡拉基至接近土耳其的卡尔特萨希)上试运行。

社会事业

该城市曾是苏联时代第147摩托化步兵师(属于高加索军区第9军)的所在地,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该师成为俄罗斯第62军事基地。根据索契协议,该基地于2007年6月27日正式移交给格鲁吉亚。2020年9月19日,在阿哈尔卡拉基前基地的位置上开设了一个新的基本战斗训练中心。该中心旨在容纳并训练多达800名军事人员和新兵。

著名人物

- 德列尼克·德米尔恰扬,亚美尼亚作家

- 吉瓦尼,亚美尼亚吟游诗人

- 哈鲁廷·哈恰特良,亚美尼亚电影导演

- 阿森·沙赫马扎扬,亚美尼亚政治家

- 鲁本·特尔-米纳西安市,亚美尼亚第一共和国国防部长

- 哈莫·奥汉贾尼扬,亚美尼亚第一共和国第三任总理

- 艾克·姆纳茨卡尼扬,代表保加利亚的亚美尼亚摔跤手

- 哈科布·哈科布扬,职业足球运动员

- 阿尔曼·察鲁基扬,亚美尼亚综合格斗运动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