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京剧院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十兵团政治部京剧团,1948年诞生于淮海战役硝烟弥漫的战火之中,1953年集体转业地方,成立福建省京剧团,2006年10月更名为福建京剧院。
七十多年来,福建京剧院排演传统戏与新编戏600余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创演了众多传统和新创剧目,包括《真假美猴王》、《雷锋之歌》、《山花》、《走过十五岁》、《北风紧》、《才女鱼玄机》等。这些剧目展示了福建京剧院在表演艺术方面的深厚底蕴和创新能力。
福建京剧院继承传统,佳作迭出,如新编现代戏《山花》荣获了“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等多项大奖。此外,《北风紧》还入围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并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特别奖”、“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一等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等多项荣誉,展示了福建京剧院在表演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和不断进步。
历史沿革
剧团诞生
淮海战役中,被包围的敌军厌战情绪高涨,常有士兵向28军防线突围投诚,投诚的士兵与日剧增,其中有一些是蒋军师或旅京剧团的艺人。
三野兵团刘培善政委对京剧有浓厚的兴趣,组织这些投诚的艺人组建了一支28军京剧团,这就是福建京剧院的雏形。
淮海战役后,部队解放苏州市时,梨园界名噪一时的李盛斌先生带着“富连成”科班的几个徒弟在苏州演出,刘培善政委命令政治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了李盛斌携一子一女及全部戏装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中。
1948年11月21日,战地京剧团成立。1949年转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政治部京剧团”,编制为营级。李盛斌为连级,任艺委会主任之职,并于1950年底,把全部戏装交公,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受条件限制,剧团成员艺术水平参差不齐,每到一地修整时,李盛斌按照科班要求,组织成员训练基本功,从拉“山膀”开始练习身段,从校正口音开始练习唱腔,从跑“虎跳”开始练习武功,传授技艺,提高了剧团的业务水平。
服务前线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福建省是战斗最前沿,因此,剧团赴前线慰问演出任务繁重。演出紧张有序,也排练出了许多新剧目。如:与清朝洋鬼子斗争的《保家卫国》、反地主恶霸的《九件衣》、揭露朝廷腐败的《闯王进京》、《小汤山》、《逼上梁山》、《皇帝与妓女》、《三打祝家庄》、《江汉渔歌》、《花木兰从军》等,传统戏有《夜奔》、《大名府》、《冀州城》等。
京剧团与部队作风一致,在战地演出中,穿梭于枪林弹雨,主要面对的是驻守在漳州市、泉州市、厦门市、东山等前沿阵地和海岛防线,为士兵鼓舞士气。在全国迎接新中国诞生之际,剧团顶着8级台风登岛慰问演出,当敌人的燃烧弹威胁人们的生命,剧团又投入到抢救人们生命、财产、保卫百姓安全的任务中。京剧团为老百姓和在抗战前线的士兵送去温暖和精彩的京剧艺术。
培养人才
1953年5月,全国政治形式趋于稳定,部队领导与政府协商,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十兵团政治部京剧团”正式转业地方,建立福建省京剧团,由李盛斌任副团长。京剧团自转业地方后,受到省政府领导的重视,演出任务繁重,也经常奔赴前沿阵地、海防岛屿慰问演出。
上世纪50年代末,李盛斌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名誉教授,将自己的拿手好戏《伐子都》传授给学生。为了培养接班人,1985年10月,以李盛斌为首的团领导决定,创办一所专门培养京剧人才的“福建省京剧学校”,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福建省京剧团,学校的建立得到王福山、萧长华、袁世海等众多戏曲名家的支持,学校的生源也大部分来源于这些著名艺术家的后代。
上世纪60年代,“十年浩劫”重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和传承,造成戏曲艺术的断层。但福建省京剧院培养的这一批学生成为80年代后福建京剧团的有生力量,赴京演出的《真假美猴王》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并得到邓颖超、邓力群、习仲勋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上世纪70年代新编历史剧《郝摇旗》参加建国30周年演出获得好评。80年代新编现代戏《东邻女》赴京参加全国现代戏调演,获文化部嘉奖。90年代创作演出的现代剧《山花》一举获得文化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现代戏《雷锋之歌》获福建省委宣创部、省文化厅嘉奖,演出400场。第23届戏剧会演《北风紧》获优秀剧目奖,优秀音乐奖,剧本一等奖,优秀表演奖等奖项。
创守伟业
2001年,田磊获得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2003年《走过十五岁》获得百花文艺奖。2004年,主演《赚历城》在中国京剧艺术节擂台赛获金奖。2012年李哲主演《蜈蚣岭》获金奖,田磊、孙劲梅获中国戏曲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2005年,福建省京剧团在全国87个京剧团评估中被评为“省级重点京剧团”。2006年10月,更名为“福建京剧院”。
2008年至2011年,新编历史剧《北风紧》,先后荣获福建省23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一等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文化部“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
2011年,新编历史传奇剧《大唐才女》(现名《才女鱼玄机》),荣获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银奖”。
2018年,福建京剧院编排的《大闹天宫》舞台版登上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国顺昌)齐天大圣文化交流活动“天下大圣”晚会。
2021年12月,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暨剧节目交流演出活动 《真假美猴王》 在凤凰剧院演出。
2023年12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出品,福建京剧院创排的新编现代京剧《林祥谦》,作为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的首场大戏,在四川省成都市成功上演。
骨干成员
主要作品
福建京剧院成立以来,创编、改编多种剧目百余出,其中,《锁麟囊》《大闹天宫》《界牌关》等剧目被公认为戏曲艺术的经典。
《锁麟囊》
登州富户薛姥的女儿薛湘灵出嫁,途中遇雨,在春秋亭暂避。偶遇贫士赵禄寒之女赵守贞出嫁,赵女因感到身世凄凉,不禁悲啼。薛湘灵得知后,深表同情,慨然以装满珍宝的锁麟囊相赠。六年后登州遭遇洪水,薛湘灵和家人失散,漂流到莱州市,走投无路,只得到当地官员卢胜筹家做奴仆。后卢夫人得知薛湘灵就是当年赠囊之人,欣喜万分,感恩不尽,二人结为姐妹,相亲相敬,并帮助薛湘灵一家团聚。
近年来,《锁麟囊》《真假美猴王》《伐子都》等传统剧目,由优秀青年演员担当主演。福建京剧院通过以戏带功的方式培养青年演员,赋予新的机遇给青年文艺工作者,支持他们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创造更大的辉煌。
《大闹天宫》
孙悟空到龙宫借用兵器,龙王对他十分藐视,骗他去搬动定海神针。不料孙悟空神通广大,把定海神针铁变为金棒。
龙王悔恨,到天宫恳求玉皇大帝捉拿孙悟空。李长庚献策招抚。把孙悟空骗到御马监养马。孙悟空识破秘密,大闹御马监,返回花果山,树立起“齐天大圣”的旗号。李长庚再上花果山假意请他赴会蟠桃宴,悟空来到天宫,从仙女口中得知蟠桃宴并未邀请于他,悟空一怒之下,大闹瑶池,饱吃金丹。
玉帝派二郎神来捉拿孙悟空,因他食用金丹,已变成钢筋铁骨,刀枪不能伤身。玉帝又把他送到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用火烧炼。孙悟空炼出了火眼金睛仍然活跃地跳出炉来。玉帝命李靖率领众天兵天将,和孙悟空大战。最后被机智而又勇敢的孙悟空打得大败。孙悟空在众小猴欢呼簇拥之中,高唱凯歌,胜利回山。
《大闹天宫》一剧的前身是《闹天宫》,后改编为《大闹天宫》,是京剧中的传统经典剧目,属于武戏中的猴戏(孙悟空戏),广受戏迷追捧。
《界牌关》
《界牌关》又名《盘肠大战》,是一出京剧武生传统戏,讲李世民征西被困界牌关,罗通与敌将王班超交战的故事。
《界牌关》,在20世纪30年代红极京津沪一带,深受观众喜爱。李盛斌先生以杨派武生为根,融入南派武生之精髓,把罗通这一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充分展示了“勇猛武生”的艺术精髓。
《李逵探母》
梁山好汉李逵,奉宋江大哥之命,回家探母,母子见面之后悲喜交加,述说以往分别之情,李母思念李逵哭坏双目,又加李达不孝,李逵毅然背负老母,奔往梁山安度晚年。
《二进宫》
明隆庆帝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命其父李良摄政。李良有篡位夺权之意,定国王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力谏,李艳妃执意不听,此为第一次进宫。徐延昭到皇陵哭诉,再次与杨进宫谏诤,因李良封锁昭阳院,篡位野心已经暴露,李妃悔悟,便以国事相托。
新编剧目
除经典剧目外,福建京剧院的新品创作也与时俱进,在题材的选择上创新、改良,采选了古代和现代现实题材进行改编。如《赵武灵王》《连家灯火》等。
《赵武灵王》
战国时期,赵王赵武灵王(即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制度,使赵国得以强盛,称雄中原。但赵王却因宠爱吴娃,将其幼子赵何立为太子,并不顾大臣的劝谏,匆匆将王位禅让。退位后赵雍饱尝失权之苦,他不顾大臣劝阻,为了利于自己统治,将原太子赵敬侯封为中山王厝,将赵国一分为二酿成“沙丘政变”,赵武灵王被自己的爱子困死在沙丘行宫之中。
《连家灯火》
《连家灯火》是福建京剧院新编现实题材京剧。
福建省沿海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他们终生漂泊在水上,家连着船、船即为家,长期以来被叫作“连家船民”。20世纪90年代,福建宁德一带仍有约25000名“连家船民”在海上漂泊,给这些连家船民搬迁上岸是当年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京剧《连家灯火》以连家渔民搬迁上岸为题材开展创作,反映连家渔民结束海上漂泊、改善生活的真实情况,讲述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投身脱贫攻坚大战的温暖故事。
《林祥谦》
林祥谦是一个离乡背井到京汉铁路谋生的穷苦工人,在陈潭秋、施洋等党员的指引下,成长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工人运动领袖,后在军阀镇压京汉铁路大罢工造成的“二七惨案”中壮烈牺牲的故事。该剧目是根据林祥谦烈士的真实事迹创作。
重要演出
2005 年福建京剧院被文化部评 为“省级重点京剧院团”。张光仁副主委自豪地 说:“福建京剧院继承前辈的基业,秉承前辈的志 向,弘扬京剧传统精神,在传承、创作、普及等 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参与国内外演出上百场,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
国内演出
国外演出
获奖情况
大事记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2023-12-19
· 福建京剧院的艺术探索.人民网.2023-12-19
福建京剧院的艺术探索.人民网.2023-12-21
京剧知名院团.东南网.2023-12-21
“齐天大圣”在福建,比《西游记》还要早几百年.光明地方.2023-12-22
2021年12月省属院团演出活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2-22
文旅要闻丨新编现代京剧《林祥谦》亮相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搜狐网.2023-12-22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3-12-21
福建京剧院经典武戏《界牌关》传承上演.腾讯网.2023-12-21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3-12-21
福建京剧院新编京剧《赵武灵王》受热捧(图).中国新闻网.2023-12-23
福建新编现实题材京剧《连家灯火》线上首演.央广网.2023-12-21
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2023-12-21
北路戏 珍稀才珍贵.中新网福建.2023-12-21
福建京剧院打造青春版《真假美猴王》.中新网福建.2023-12-21
戏韵悠长!《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今晚亮相!.央视网.2023-12-21
2023年4月省属院团演出活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2-21
202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福建京剧院专场演出走进我校.泉州师范学院.2023-12-21
福建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幼斌逝世.观察者网.2023-12-21
福建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幼斌逝世.新浪网.2023-12-21
京剧经典剧目.东南网.2023-12-21
福建京剧院的艺术探索.光明网.2023-12-21
“双梅”共盛放 曹禺奖登榜 福建喜获第九届中国戏剧奖三大荣誉-腾讯新闻.腾讯网.2023-12-19
京剧电影《大闹天宫》:“小筋斗”何以翻出“大世界”.腾讯网.2023-12-22
朱镕基关心福建京剧事业和传统文化纪实 朱镕基,京剧.新浪网.2023-12-23
痛悼!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幼斌逝世,享年86岁-腾讯新闻.腾讯网.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