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护太子
叶护太子,英武可汗之子,唐朝忠义王。
公元757年,葛勒可汗命叶护太子率军携马入唐助平安史之乱。叶护太子与李豫李俶结为兄弟,与郭子仪等人收复东京洛阳及西京长安。叶护返回京师长安后,李亨下诏晋升叶护为司空,封爵忠义王,每年赐给绢二万匹。
到了唐乾元二年夏四月(公元759年),叶护早已经被杀死。而根据《新唐书》记载,“始叶护太子前得罪死,故次子移地健立”,叶护太子因得罪葛勒可汗而死。
人物生平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政治腐败,军备废驰,叛军横行,两京失守(东京洛阳及西京长安)。李隆基仓皇出奔四川省,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这时回纥葛勒可汗派使臣朝见唐肃宗李亨,主动要求出兵平叛,共赴国难。不久,李亨就派敦煌王李承采向回纥汗国请兵。英武可汗接见了李承采,把王后的妹妹以义女名义嫁给李承采,并封他为回纥国一等大臣。李亨颠水推舟,也封承采为正卿,他的新娘为毗伽公主、王妃。唐和回纥的关系更加密切。当时叛军主力正在宛洛(今南阳市和洛阳市)作战,后方空虚。葛勒可汗派太子叶护及大将军多揽带领4000骑兵援唐,袭击安史老巢范阳。唐军副帅郭子仪本想犒赏三日,但叶护求战心切,便婉言谢绝,表示国家多难,他是来帮助讨逆的,怎敢吃喝呢。匆匆吃了一顿饭,便领兵出发了。
香积寺之战中,在澧水边列阵,贼埋伏骑兵在唐军的东面,准备偷袭。仆固怀恩指挥回纥兵驰去救援,将伏兵全部歼灭。接着从贼兵背后出击,与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夹攻,贼军大败,进而收复长安。仆固怀恩率领回纥汗国、南蛮、大食的士兵绕长安南行,在浐水东面扎营,进抵陕州区西面,在新店交战。当初,回纥兵到达曲沃县,叶护派将军鼻施吐拨裴罗沿着南山东出,搜索埋伏在山谷中的贼军,全部歼灭,在山的北面驻军。郭子仪等人与贼交战,全军追逐败走的贼军。贼阵混乱退却,回纥望见,即越过西岭,拖着军旗直奔贼军,直出其后,贼军回头应战,大败。官军追赶了几十里,贼军人马相互蹂践,死者不计其数,收缴的武器堆积如山。叶护返回京师长安,李亨下诏晋升叶护为司空,封爵忠义王,每年赐给绢二万匹,让他去朔方军接受赏赐。
后《旧唐书》中记载,"长子叶护先被杀,乃立其少子牟羽可汗",到了唐乾元二年夏四月(公元759年),英武可汗的大儿子叶护早已经被杀死。而根据《新唐书》记载,“始叶护太子前得罪死,故次子移地健立”,叶护太子因得罪葛勒可汗而死。
人物事件
平定安史之乱
回纥汗国派遣他们的太子叶护率领将领帝德等所部兵马四千多人,来帮助唐朝讨伐叛逆的叛军,李亨设宴款待并赏赐极为丰厚。又命令元帅李豫去会见叶护,两人相约结为兄弟,对待叶护很有恩义。叶护非常高兴,称广平王为兄长。
戊子日,回纥的大首领达干等十三人先到达扶风县,与朔方郡的将士们一同拜见了仆射郭子仪,郭子仪把他们留下来,设宴款待了三天。叶护太子说:“国家有难,我们从远方赶来相助,哪里有时间去吃喝呢!” 郭子仪坚持挽留他们,宴会结束后他们便出发了。唐朝每天供给回纥汗国军队二百只羊、二十头牛、四十石米。等到元帅广平王率领郭子仪等人到达香积寺东边二十里的地方,西边临近澧水。叛军在大营东边埋伏了精锐骑兵,准备袭击唐军的背后。朔方左厢兵马使仆固怀恩指挥回纥骑兵前去救援,将叛军骑兵全部歼灭,没有一个人逃脱,于是收复了西京长安。十月,李豫、副元帅郭子仪率领回纥兵马,与叛军在陕西省交战。
刚开始在曲沃县相遇,叶护派他的将军车鼻施吐拨裴罗等人沿着南山向东进军,在山谷中遇到叛军的伏兵,将他们全部消灭。郭子仪到达新店,与叛军交战,军队后退了几里地。回纥汗国军队望见这种情况,越过西边的山岭,拖着白旗快速地冲过去攻击叛军,直接绕到叛军背后,叛军大败,退到北面的土坑处,唐军追击了二十多里,人马相互压在一起,被踩踏而死的人数不胜数,斩杀敌军首级十多万,尸体躺满了三十里的道路。叛党严庄急忙跑去告诉安庆绪,安庆绪率领他的党羽背离东京向北逃跑渡过黄河,而叶护跟随李豫、仆射郭子仪进入了东京。
刚刚收复西京的时候,回纥军队想要进城劫掠,广平王坚决阻止了他们。等到收复东京的时候,回纥汗国军队就进入府库收取财帛,在市场和村庄中抢劫了三天才停止,抢到的财物不计其数,广平王又用锦罽宝贝赏赐他们,叶护非常高兴。等到李亨回到唐长安城,十一月癸酉日,叶护从东京来到西京。皇帝命令百官到长乐驿迎接,皇帝亲自在宣政殿设宴慰劳他。叶护登上殿堂,其他的回纥酋长们排列在台阶下面,皇帝赏赐给他们锦绣缯彩和金银器皿。等到叶护告辞返回回纥时,皇帝对他说:“能够为国家成就大事、成为义勇之士的,都是你们的功劳啊。” 叶护上奏说:“回纥汗国的战兵,留在沙苑,如今暂且需要回到灵夏去取马匹,再去收复范阳,讨伐消灭残余的叛贼。” 己丑日,皇帝下诏说:“功劳能够帮助国家渡过艰难,情义存在于国家之间,从万里之外的遥远地方赶来,大家一心同德,这样的事情,从古到今,都未曾听说过。回纥的叶护,天生拥有非凡的英姿,具有出众的谋略,说话必定忠诚守信,行为表现出温和善良,才能堪称万人之敌,地位在众多蕃国的首领之上。正逢叛军叛乱违背常理,中原地区尚未平定,因为可汗与我朝有兄弟般的约定,与国家共同组建了亲如父子的军队,发挥他们的智谋,讨伐那些凶恶叛逆的人,一鼓作气,在万里之外冲锋陷阵,二十天的时间里,两京得以收复平定。力量能够拔起山岳,精神能够贯穿风云,不怕吃苦受累,在国家急难之时尽到了最大的本分。实在可以将这份功绩高悬于日月之下,流传给子孙后代,哪里仅仅是分封土地、立誓黄河般的赏赐就足够了呢!在职位中最崇高的,是司空这一官职;在名分中最尊贵的,是封王这一称号。可以任命叶护为司空,仍然封他为忠义王,每年运送两万匹绢到朔方军,应当派遣使者去接受领取。”
家庭成员
相关文物
叶护碑
叶护碑立于爱新觉罗·旻宁元年(1821年),叶护碑的石质为黑色青石,石碑为一长方形,碑横长约140厘米,竖高(宽)36厘米。“叶护碑”的立碑人是马振蕃,他自称“里人”,也就是当时的回坊人,担任“兴宁市典史”。碑上刻《唐忠义王叶护碑记》。该碑是一块追忆唐忠义王、回纥太子叶护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歌颂叶护丰功伟绩、祭祀叶护的碑文。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
唐代宗李豫.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2025-04-02
小学习巷.西安晚报.2025-04-02
大唐荣耀.豆瓣电影.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