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汪安璞

汪安璞,1928年3月出生于苏州市,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在1960年毕业于苏联科学院普通与无机化学研究所,获得了候补博士学位。汪安璞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化学和环境化学,尤其是大气气溶胶的研究。他在中国的大气环境化学发展上做出了显著贡献。

人物经历

汪安璞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同时也是《环境化学》杂志的副主编。他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表征及其环境行为上。他曾针对京津渤和中国西南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方法体系,提出了独特的学术观点。汪安璞参与了多个重要的科研项目,如"京津渤区域环境质量综合研究"、"京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与污染防治研究"以及"西南地区酸雨形成、影响和对策研究"。他还主持并完成了多项课题,其中包括"京津渤地区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特性、来源鉴别及其与酸雨形成的关系"和"燕山石化地区无机化合物元素环境污染影响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

获得荣誉

汪安璞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因此获得了多项奖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国土规划、大气环境污染防治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持。

学术贡献

汪安璞发表了超过50篇学术论文,并编写了10多种专题论著。他还参与编撰了《环境科学大辞典》《现代科学技术大众百科》《化学化工大词典》和《现代科技基础》等辞书中有关环境化学的部分。此外,他还合编了《环境化学》和《环境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等专著。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