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希
卡尔希(乌兹别克语:Qarshi/Қарши,发音[qarʃɨ];波斯语:نخشب Nakhshab;蒙古语:Харш;俄语:Карши)是乌兹别克斯坦南部的一个城市,也是卡什卡达里亚州的首府。位于卡什卡达里亚河畔,卡尔希绿洲的中心。根据2021年估计,该市人口为278,300人。卡尔希建于十四世纪前半叶,地处古商路上,连接撒马尔罕、布哈拉到阿富汗和印度等地。1926年建市,是一个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该市在天然气生产方面很重要,同时以其生产编织的平面地毯而闻名。卡尔希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古迹,主要民族有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以及俄罗斯族。
历史沿革
卡尔希最初是索格迪亚纳城市纳赫沙布(在巴克特里亚王国统治期间可能被命名为尤克拉提迪亚),以及伊斯兰乌兹别克斯坦(突厥)城市纳萨夫,和察合台汗国城市卡尔希(发音为哈尔什),卡尔希是布哈拉酋长国的第二大城市。它位于一个肥沃绿洲的中心,生产小麦、棉花和丝绸,曾是巴尔赫和布哈拉之间11天商队路线的一个停靠点。蒙古察合台汗国的汗人克贝克和卡赞在成吉思汗的夏季牧场上建造了宫殿。在1364年,帖木儿也在现在城市的南部建造了一个带有护城河的堡垒。现代名称“卡尔希”意味着堡垒。
卡尔希从14世纪开始稳步发展。在谢班王朝期间,这座城镇在16世纪迅猛增长。到了18世纪,它成为布哈拉汗国的第二大城镇。随着沙赫里萨布兹在18世纪的衰落,卡尔希的重要性增加,成为布哈拉酋长国王储的所在地。这座城市在那时有一套双重城墙、10个商队旅馆和4所宗教学校。到1868年,俄罗斯人已经吞并了扎拉夫尚河谷,而在1873年,将布哈拉变为俄国保护国的条约在卡尔希签署,这让酋长的儿子阿卜杜勒·马利克感到非常沮丧,他带领起义军上山反抗。
在20世纪70年代初,一个重大灌溉项目的第一部分完成,将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的水向东引入乌兹别克斯坦,以灌溉卡尔希周围的土地。几乎所有这些围绕卡尔希的灌溉土地都种植了棉花。
气候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系统,卡尔希的气候被归类为寒冷半干旱气候(BSk)。
社会事业
体育事业
卡尔希是FC Nasaf的所在地,该俱乐部成立于1986年。Nasaf在2006年建成的Markaziy Stadim进行主场比赛。
教育
卡尔希拥有一所大学和一所高等教育机构:
- 卡尔希州立大学
- 卡尔希工程经济学院
此外,卡尔希还设有师范学院。
工业
卡尔希的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包括轧棉、地毯、缝纫、榨油、乳品厂和肉类加工联合企业等。距离卡尔希南部40公里处正在建设一座天然气液化(GTL)工厂。该工厂将基于萨索尔的GTL技术,年产能为140万公吨,产品包括:GTL柴油、煤油、石脑油和液化石油气。该项目总成本约为40亿美元,是欧亚大陆上首个如此高科技的工厂。2009年成立的合资项目GTL乌兹别克斯坦,其中萨索尔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Uzbekneftgas各持有44.5%的股份,其余11%归属于马来西亚国油公司。该工厂将基于舒尔坦天然气化工综合体建设。
交通
卡尔希由卡尔希机场服务,有飞往塔什干、纳沃伊和一些主要俄罗斯城市的航班。
主要景区
奥迪纳清真寺
奥迪纳清真寺建于16世纪,位于卡尔希Eski Bazaar的东南侧。清真寺建在一个较早的蒙古宫殿遗址上,该宫殿也曾用作监狱。清真寺有一个吸引人的圆顶外观,还有一个sardoba,一个圆顶水库,防止水源受到污染或蒸发。它不再用于宗教活动,而是作为卡尔希地区博物馆的所在地。
宗教学校
卡尔希有三所宗教学校,都位于同一个广场上。这些是Kalizbek、Bakmir和Khodjaev Abdul Aziz宗教学校,它们都建于1904年至1915年间。这些宗教学校不再具有宗教功能,需要修复,但如果游客请求,可以进入内部参观。
拉比亚宗教学校 - 一所19世纪末的女子宗教学校
蓝色圆顶
Kok Gumbaz(意为“蓝色圆顶”)是卡尔希的周五清真寺。它是该地区最大的此类清真寺,由皇帝乌鲁格别克代表他的父亲沙赫·鲁克在16世纪末建造。Kok Gumbaz在建筑上与沙赫里萨布兹的其他帖木儿清真寺相似,但它经过的修复较少,因此保留了更多原始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
卡尔希的二战纪念碑是中亚最大的苏联时代纪念碑之一。它由步道、牌匾、永恒之火和一个顶部有红星的塔组成,塔上有一系列彩色玻璃窗。可以根据请求进入纪念碑的上层。
著名人物
- 穆罕默德·伊本·艾哈迈德·纳萨菲(逝于943年公元),伊斯玛仪派传教士和神学。
- 阿布·穆因·纳萨菲(逝于公元508年/公元1114年)。
- 阿布·哈夫斯·奥马尔·纳萨菲是一位穆斯林法学家、神学家、经文解释学者、圣训学者和历史学家。这位波斯学者出生于外突厥斯坦,主要用阿拉伯语写作。
- 阿布·巴拉卡特·纳萨菲(逝于公元710年/公元13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