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团风县李四光中学

团风县李四光中学原址在团风县回龙山新庙。清末民初,李四光父亲李卓候在新庙学堂设馆授徒,任堂长,造福乡邻。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迁往团风回龙大庙,更名为“黄冈县回龙山中学”,后数易其名。林育英、林育南、林彪、李四光、陈潭秋秦兆阳等名士都曾求学于此。1982年底,定名为“黄冈县李四光中学”,校名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亲题。

学校简介

李四光中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座山脚下,依山傍水,环境幽雅。学校创办于一九一二年,李四光先生的父亲李卓侯曾在此设新庙学堂,后因历史原因先后更名为铁流中学、回龙山中学、回龙山高中。一九八三年,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李四光先生,经原团风县人民政府批示,将李四光家乡的回龙山高中更名为李四光中学。

教学情况

近一个世纪以来,学校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现已发展成为办学规范、师资雄厚、设施完备、质量一流的县级示范学校。学校现有校园面积5.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校园内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鳞次栉比,运动场、校门路、绿化带交相辉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职工4人。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45人,专科学历的47人,中学高级教师7人,一级教师63人。全校共开设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1700人。

多年来,学校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始终以“弘扬李四光精神,发展李四光中学”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坚持“以师立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利用人文优势,加强德育教育,形成了师爱生、生敬师、讲文明、讲纪律的良好校风。近百年来,李四光中学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为回龙、为黄冈市、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也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仅以近十年为例,学校获得各种集体嘉奖共计80多次,教职工参加县级以上各种业务比赛累计获奖达200多人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共500多人次。其中共有40多位教师、100多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学生合格率、优秀率均达到上级要求。

迎接挑战

多年的努力换来了可喜的成绩,也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李四光中学的关注、帮助与支持。近二十年来,国家外交部、中科院、地矿部、石油部、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以及省地市县各级领导、专家都曾莅临学校参观指导工作,李四光中学历届校友也纷纷为母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解囊相助。

在李四光中学建校近百年之际,我们再现历史,把一张张珍贵的镜头聚焦,定格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仁人志士对学校的关注上,定格在学校发展前进道路上的精彩瞬间,是为了更好地谋划学校的发展愿景,也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发扬先辈的科学精神,严谨治学,报效祖国,从而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和谐社会、全民小康的伟大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