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羊孚

羊孚,字子道,泰山南城(今费县西南)人。东汉‘悬鱼太守’羊续的第六代孙,高祖羊繇,高叔祖羊祜曾祖父羊忱,祖父羊楷,父羊绥。东晋官员,文人。历太学博士兖州区长史桓玄太尉,以为记室参军。自幼才华横溢,巧于文章。《世说新语》记录羊孚不少的言谈事迹。

羊孚赞雪

羊孚曾作诗《雪赞》:“资清以化,乘气以霏。遇象能鲜,即洁成辉。”

这是一首写雪的诗,属于四言诗魏晋南北朝时多以此类诗为主,本四言诗写出了雪的各种意象。翻译则为:依凭清冷而成形,乘着大气而纷飞。遇上物象能显鲜丽,接触高洁顿生光辉。写出了雪的不同形态,雪由空灵的、不可捉摸的物象变得有形有色有动态感。

羊孚言答

桓玄问羊孚:“为什么都爱听孙吴方言?”羊孚说:“自然是因为它既娇美有浮华。”

谢混问羊孚:“为什么说到器皿就要举出瑚琏?”羊孚说:“自然是因为它是迎接神明的器皿。”

后起之秀

羊孚的弟弟 羊辅娶王讷之的女儿为妻。当王家要接待女婿的时候,羊孚亲自送他弟弟到王家。这时王讷之的父亲王临之还活着,殷仲堪是王临之的女婿,也在座。羊孚很擅长名理,便和殷仲堪谈论《庄子·齐物论》。殷仲堪反驳了羊孚的见解,羊孚说:“您经过四个回合后将要见到彼此的见解相同。”殷仲堪笑着说:“只能说尽,为什么一定会相同!”等到四个回合后两人见解竟然相通了。殷仲堪感慨他说:“这样,我就没有什么见解跟你不同了!”并且久久地赞叹羊孚是后起之秀。

羊孚蹭饭

羊绥的次子羊孚,少年时就才智出众,和谢混(谢益寿)很要好。有一次,他一大早就到谢家去,还没有吃早饭。一会儿王齐、王睹也来了,他们原先不认识羊孚,落了座,脸色就有点不高兴,想让羊孚离开。羊孚看也不看他们,只是把脚搭在小桌子上,无拘无束地吟诗、观赏。谢益寿和二王寒暄了几句后,回头仍旧和羊孚谈论、品评;二王方才体会出他不同一般,这才和他一起说话。一会儿摆上饭菜,二王一点也顾不上吃,只是不停地劝羊孚吃喝。羊孚也不大答理他们,却大口大口地吃,吃完便告辞。二王苦苦挽留,羊孚按道理不肯留下,只是说:“刚才我不能顺从你们的心意马上走开,是因为肚子还是空空的。”二王是王恭的两个弟弟。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