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荠菜炒年糕

荠菜炒年糕是浙江省的传统名菜,据说与伍子胥筑阖闾城有关。烹过程中,将荠菜和年糕在热油中翻炒几下,加入少许冬笋煸炒透,再加入少许水煮片刻后捞起,最后加入调味品炒匀即可。成菜色泽艳丽,口感清香适口。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详细步骤

做法二

用料

详细步骤

做法三

用料

详细步骤

做法四

•食材

年糕250克,咸肉60克,春笋100克,荠菜30克,食盐1小勺,鸡精小半勺,姜5克,植物油1汤勺。

•做法

1.咸肉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后切丁,春笋切丝,荠菜洗净切末,姜切丝。

2.锅中放少量油,油热后加咸肉丁翻炒至肥肉部分半透明,下笋、姜丝煸炒至香。

3.然后倒入年糕片翻炒,加少许清水、盐,炒至年糕软身。

4.最后下荠菜,翻炒均匀后,加少许鸡精即可。

做法五

•食材

年糕、荠菜、冬笋

•做法

1.剥掉外壳的冬笋,放入烧开的水中,煮三分钟后捞出。

2.放凉后切片备用。

3.荠菜摘洗干净,锅中水烧开,快速放下去氽烫一下捞出过冷水降温,挤干水分,切碎。

4.年糕切片,锅中水烧开,放入年糕烫煮一下。

5.氽烫好的年糕倒出用冷水冲淋透。

6.空锅,烧的很热,倒入食用油,晃下锅子后倒出。然后再烧热锅,倒入冷油。

7.油热后,倒入冬笋片煸炒透。

8.糕片翻炒一下,加一些水同煮大约半分钟。

9.加入荠菜碎炒匀后,加些盐调味,最后淋些香麻油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做法六

•食材

年糕片、冬笋、荠菜。

•做法

1.冬笋剥去笋衣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熟,冬笋用凉水浸下切片备用。

2.荠菜洗净,锅中加水待水开之后,放入荠菜氽一下迅速倒出,浸泡在凉水中凉透后切末备用。

3.起锅,锅中加水,待水开之后倒入年糕氽一下倒出。

4.另起锅,滑锅(待铁锅烧热后用冷油晃一下倒出)重新放入少许精制油,煸炒冬笋片然后倒入年糕加水略煮片刻调味,放入荠菜末略翻炒淋油出锅装盘即可。

菜品历史

据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举兵伐吴时,吴军根据伍子胥生前嘱咐,到相门外掘地取粮,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做的。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老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的恩德,从此,人们便仿制和食用这种食品,因为都在过年时食用,故把它叫做“年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糕及用年糕制作的菜品也逐渐流传开来。

制作技巧

1.年糕不要选择用糯米做的,糯米做的比较粘,而且也不容易消化吸收。

2.锅一定要烧热了,再倒油。或者可以选择不粘锅炒年糕

3.炒年糕的时间很短,年糕变软即可盛出,过分炒的话会粘成一团的。

4.年糕最好提前用清水浸泡;年糕若没有浸泡,下锅前一定要分成一片一片的,否则很容易粘连。

5.咸肉需提前了解其咸度,如果比较咸则浸泡的时间要长一些。

菜品特色

荠菜炒年糕这道菜品,制作讲究,一般采取年糕切片飞水,荠菜飞水切碎,热油炒荠菜,下年糕用少许鸡汤煮一下,勾薄芡打明油的方法;食材荠菜翠绿,年糕雪白;成菜色泽艳丽,清香适口,很清鲜。

典故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避难投奔吴国,率兵攻破了楚国京城荆州区(今江陵县东北)。后封于申地,称为申胥。伍子胥受封后,便修筑了阖闾城遗址,以保存实力,防止外来侵略。新接位的夫差,不肯听取大臣伍子胥“联齐抗越”的主张,起兵攻齐。当时吴强齐弱,夫差很快就打败了齐国。当吴王夫差班师回朝那天,满朝文武都到城外迎接,唯有伍子胥闷闷不乐。原来,功名昭著的伍子胥深知自己结怨太多,担心年事已高,终久难免遭受暗算,国家又会动乱。一天,他对几个心腹说:“死后,如果国家有难,人民受到饥苦,到城墙下挖土数尺,便可找到能吃的东西。”后来,伍子胥果然以“私通齐国”、“阻挠伐齐”的罪名,被夫差逼迫自刎。

伍子胥死后不久,越国乘机进攻吴国夫差连吃败仗,京城被围,城中居民处于粮尽援绝的困境,每天都有许多老百姓和守城军士饿死。危难之时,伍子胥的几个老部下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便暗中带领军民到城墙下挖地,果然挖到了许多可以充饥的“城砖”。原来,这些“城砖”是用糯米粉蒸熟后压成的。这种糯米砖十分坚硬,既可作砖砌城,又可用来充饥。这是伍子胥生前暗中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吴国京城的军民靠这些“城砖”度过了难关。

参考资料

荠菜炒年糕(图).新浪网.2016-01-12

吃春,鲜味正当时.网易.2016-01-1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