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前辛台村

前辛台村是中国于洪区平罗街道下辖的一个建制村。该村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逐渐发展出包括草莓等多种作物的采摘产业和富作物产业。2020年11月,前辛台村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22年10月,该村又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基本情况

行政隶属

前辛台村,建制村。隶属沈阳市于洪区平罗街道。

地理位置

前辛台村位于平罗街道办事处驻地以西偏南,北纬41°54′42″、东经123°16′03″,北与后辛台村接壤。距街道办事处驻地6.6千米。东与上三家子村相邻,西、北与辽宁省马三家劳动教养院毗连,南与后辛台村接壤。新蔡线、四环线从村中穿过,村屯外有沈彰高速、京沈客运专线环绕,据大美蒲河景观带仅有0.5公里,距马三家火车站3.6公里。

气候特征

前辛台村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光照充足、降雨集中。年平均气温为7.5℃,最冷是1月份,最热是7月份。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5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52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

植物资源

有包括草莓、油桃葡萄等多种农作物。

地形地势

前辛台村属下辽河平原。地形平坦而开阔,海拔约40米。

自然资源

前辛台村土地总面积约3.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约3600亩,人均3.5亩。

人口民族

前辛台村共有308户,1308人(2018),人均耕地面积约2.75亩,居住民族主要为汉族

产业与文化

第一产业

前辛台村以发展大棚果蔬产业为基础,大力拓展设施农业,重点发展油桃、葡萄、草莓等经济附加值高的林果棚带种植,成立了合作社,现已建成暖棚1000亩,冷棚500亩,预计大棚果蔬产业年产值近千万元。随着大棚产业的发展,成立了前辛台村采摘园,采摘园年接待5万人次,年营业收入450万元,另有农家院、农耕文化体验馆等设施,已形成了集生态观光旅游休闲、种植采摘、垂钓、餐饮、游憩购物为一体的农业生态采摘村。

第三产业

前辛台采摘园,农家乐等旅游类产业。

文化事业

建有文化休闲广场,供村民和游客休息娱乐。

名称由来

公元1420年,明朝政府就为加强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修筑土台子,即烽火台,当时有朝鲜族人居此,并驻有军队如政府办事或外族入侵,土台子上点起烟火,就能起到信号联络作用。明末清初,努尔哈赤采用移族政策,将朝鲜族人移到外地,清顺治七年(1650),有姓张的大户(满族)从吉林长白山搬到此地。当时村里只剩下满、汉两族四户,即施、李、刘、张四户,在施家的外围开荒种地,而驻守烽火台的将军名叫赫尔辛,就根据村子在烽火台前,将领名字的尾字“辛”,起名前辛台。

地方特产

“香御”草莓,油桃葡萄,富硒产品。

风光景点

大美蒲河景观带,采摘园。

获得荣誉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参考资料

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中国文明网.中国文明网.2020-11-2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