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齿(拉丁学名:Sesuvium portulacastrum),别名滨马齿苋、滨水菜、滨苋、海马齿苋、猪母菜,是番杏科海马齿属的植物。其多生长于沿海地区的鱼塘堤岸、海岸流动沙丘、泥滩或岩砾地。其广布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海岸,中国的福建省、台湾、广东(台山市)、海南(南部)及东沙岛也有分布。
海马齿属多年生肉质草本。茎平卧或匍匐,绿色或红色,有白色瘤状小点,多分枝,常节上生根。叶片厚,肉质,线状倒披针形或线形,顶端钝,中部以下渐狭成短柄状,基部变宽,边缘膜质,抱茎。花小,单生叶腋。蒴果卵形,长不超过花被,中部以下环裂;种子小,亮黑色,卵形,顶端凸起。其花期4-7月。
海马齿具有营养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在生态方面具有固沙护堤、修复盐碱地和重金属污染地、净化水质等作用。在农业方面具有饲草料开发、养蚕业应用等价值。海马齿具有毒性。2020年,海马齿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保护等级均为无危(LC)。
名称由来
海马齿植株形态与马齿苋相似,由于其生长于海边,故名海马齿。
形态特征
海马齿属多年生肉质草本。茎平卧或匍匐,绿色或红色,有白色瘤状小点,多分枝,常节上生根,长20-50厘米。叶片厚,肉质,线状倒披针形或线形,长1.5-5厘米,顶端钝,中部以下渐狭成短柄状,基部变宽,边缘膜质,抱茎。花小,单生叶腋;花梗长5-15毫米;花被长6-8毫米,筒长约2毫米,裂片5,卵状披针形,外面绿色,里面红色,边缘膜质,顶端急尖;雄蕊15-40,着生花被筒顶部,花丝分离或近中部以下合生;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3,稀4或5。蒴果卵形,长不超过花被,中部以下环裂;种子小,亮黑色,卵形,顶端凸起。
物种分布
海马齿分布于中国的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台山市)、海南省(南部)及东沙群岛。广布全球热带和亚热带海岸。
生长习性
海马齿是典型的海岸植物,多生长于沿海地区的鱼塘堤岸、海岸流动沙丘、泥滩或岩砾地。在表土含盐量高达40mg/g滨海沼泽盐土上也可正常生长。其喜光不耐阴、耐旱亦耐水湿、耐瘠;生命力超强,不择土壤,可不断蔓延,形成地毯状的地被,冬季全株转红。其花期4-7月。
繁殖技术
海马齿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亦可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技术如下:
1.无菌苗的准备
首先配置播种培养基:2.22克/升MS培养基+30克/升蔗糖+7克/升琼脂,pH值在6.0,经高压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中倒入无菌罐头瓶中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中,将采集的海马齿的成熟种籽表面消毒后播种于播种培养基中,在24℃恒温光照培养箱中培养1个月,获得海马齿无菌幼苗待用。所述的种籽表面消毒是采用75vol%的乙醇消毒90秒,随后10vol%的氯化钠消毒5分钟,消毒期间不断摇晃使种籽得到充分的清洗,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
2.不定芽的诱导及成苗
首先配置分化培养基:4.43克/升MS基础培养基+1.5毫克/升ZT+30克/升蔗糖+3克/升植物凝胶,经高压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中倒入无菌培养皿和罐头瓶中备用。在超净工作台中取步骤1海马齿无菌幼苗的叶片,切除叶片两端,将叶片中间部分切成0.5厘米长的小段,叶被面朝上放置在分化培养基上。在24℃培养箱中避光培养10天,然后在16小时光照和8小时黑暗的培养箱进行光照培养90天,诱导叶盘分化愈伤组织。期间,切下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直至产生不定芽。
3.生根培养
将不定芽从愈伤上切下后转入生根培养基(4.43克/升MS基础培养基+0.2毫克/升IAA+30克/升蔗糖+7克/升琼脂)上,培养20天,至不定芽长大后切取单株茎段,插入生根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生根成苗。
4.再生苗的移栽与管理
将步骤3中生根的再生苗,从培养基中取出,用自来水把根系表面的培养基冲洗干净后种植在穴盘中,浇透水后盖上保鲜膜进行保湿炼苗。一周后逐渐揭开保鲜膜,在光照充足,温度为24℃,湿度为75%的人工气候室进行正常培养,每隔周用营养液浇灌一次。
毒性
海马齿具有毒性。
物种保护
2020年,海马齿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
2020年,海马齿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海马齿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含有丰富的水分,肉质多汁,营养价值远高于红萝卜、马铃薯、莴苣笋、结球白菜等多种常见蔬菜。每100g海马齿食用部分能量为74.9—93.3kJ,水分为93g,灰分为2.6g,糖类为1.4g,蛋白质为3.0g,粗纤维为0.95g;含有亚麻酸和亚油酸两种必需脂肪酸;矿质元素丰富,可为人体提供常量及微量元素。海马齿所含营养成分中维生素e含量最高,β-胡萝卜素次之;含有16种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此外,海马齿谷氨酸含量很高,含有丰富的鲜味氨基酸,其含量占总氨基酸的23.02%,另含有配比合理的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为39.39%。
食用价值
在印度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海马齿被人工驯化栽培作为蔬菜食用。用煮沸的清水漂洗2~3遍,通常可去除多余的盐分。
药用价值
海马齿还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富含萜、烯以及一些挥发性油类物质,其对发热、坏血病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生态价值
固沙护堤,保持水土
海边沙地高温、干燥,沙粒流动性强,一般植物容易被掩埋或根系暴露。而海马齿具匍匐茎且多节,生长繁殖快,能在很短时间内扩大覆盖范围,且茎节多长有不定根,以增加吸水及对土壤固持力;叶片的肥厚多汁增加了胞质渗透压,叶表蜡质还可反射阳光照射,减少水分蒸散,因此,其作为固沙植物的先锋种或优势种,可用于海边沙地、沙丘、河海沿岸或交汇处等滨海的固沙护岸;也可用于内陆荒漠化土地、沙漠地区以增加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
盐碱地和重金属污染地修复
海马齿可以在170d内积累大约26%的土壤含盐量,即2507kg Na hm2,即海马齿可从含10%水分、超过200mmol/L NaCl的0~1m地表土壤中吸收大约14%的盐分。海马齿的土壤脱盐能力较强。因此,海马齿可用于盐碱地及含盐废水污染土地的脱盐淡化,以改善土壤肥力。
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但能被植物从受污染地区萃取出来。利用海马齿对重金属离子Cd2+和 Hg2+的高耐受性和富集能力,可将其作为重金属超积累物种植于加工、生产和排放有害重金属离子的工矿企业(如金属冶炼、废 旧电池处理)及周边地区,不仅可起到净化和修复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的作用,达到改善土壤生态环 境的目的,还可有效减少重金属进入食物链,降低危害人类的健康。
净化水质
海马齿不仅对水中悬浮颗粒物有较好的吸附与沉淀的效果外,还将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积累于茎叶内,30%的浮床覆盖率便可有效改善水体的清澈度,大幅降低水体的营养化程度。在对虾属精养池塘中悬浮培养海马齿,结果表明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明显,同时消除了对虾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降低了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海马齿的根、茎和叶的干粉水提物还能有效抑制典型赤潮藻-中肋骨条藻的生长,降低其生长速率和种群密度。因此,海马齿可广泛应用于内陆湖泊或高污染海洋浅水湿地的生物修复及赤潮的防治,以降低富营养化程度和赤潮发生频率。
绿化美化
用盆栽或水培植物海马齿,置于室内可供观赏,也可用于滨海庭园绿化或作为水岸植物对住宅区滨水环境(生态水池)进行园林营造。利用其强的悬浮颗粒物吸附能力,还可作为植被覆盖或绿化植物种植于学校操场、水泥厂等周边地区,以净化空气。
农业价值
饲草料开发
摄取一定的盐分对促进动物生长是十分必要的,海马齿是一种含盐植物,在沿海地区可作为猪、牛、羊等家畜的饲草料,既增加饲草的适口性,也补充了其新陈代谢所需的盐分。此外,海马齿还可以保护鱼塘堤岸,垂入水中的海马齿不但能为鱼类提供阴蔽环境,其叶片还可供鱼类、螃蟹等食用。
养蚕业应用
昆虫蜕皮激素是春蚕养殖中普遍应用的一种催熟激素,可使桑蚕龄期缩短,加快吐丝营茧速度,节约成本,而且在因天气突变、计划不周或蚕病发生时使家蚕提早老熟,减少损失。海马齿叶片中含有丰富的昆虫蜕皮激素类似物,1kg干叶片中约含3.5g蜕皮甾酮,远远高于番杏科或苋科的植物,在中国植物中其含量是非常高的。因此,海马齿可作为昆虫蜕皮激素类似物开发的重要资源。
参考资料
海马齿.inaturalist官网.2025-05-02
海马齿.物种2000官网.2025-05-02
海马齿.中国自然标本馆.2025-05-02
海马齿.植物智.2025-05-02
Sesuvium portulacastrum (L.) L..gbif官网.2025-05-02
Shoreline Purslane.iucnredlist官网.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