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龙涛

现任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控制研究室主任,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

个人成就

从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主持、参与十二五863课题《易扩散有机溶剂污染场地物化与生物修复技术设备与示范》、环保公益重大专项《典型高风险污染场地鉴别标准与控制技术研究》等10余项研究项目,参与制定污染场地相关国家环境保护系列标准,对我国二十多个工农业污染场地进行过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发表SCI论文8篇。

学历背景

博士后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2009 – 2010

博士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化学工程系 2006 – 2009

博 士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土木与环境工程系2003 – 2006

硕 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市政工程)2000 – 2003

学 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给水与排水)1996 – 2000

研究方向

环境工程科学

纳米颗粒、胶体颗粒及微生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传递和归宿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和数学模型

环境土壤物理,包气带(非饱和带)水力学,环境传递与反应现象

管理与工程

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方法

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系统设计(包括原位冲洗、土壤蒸气抽提、气水两相抽提、生物通风、堆置、强化生物修复、热脱附、渗透性反应屏障(PRB)、化学氧化及纳米材料修复技术)

预测污染物迁移转化、修复效果以及总体环境风险的数学模型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设计与应用

代表论著

Wang, X.P., Long, T. and R. M. 福特汽车公司 (2012), Bacterial chemotaxis toward a NAPL source within a pore-scale microfluidic chamber, Biotech. Bioengr. In Press.

Long, T. and C. A. Ramsburg (2011), Delivery of nano scale zero valent iron in oil/water emulsion for 脱氧核糖核酸PL source zone remediation. J. Hazard. Mater. 189(3):801-8.

Long, T. and R.M. Ford (2009), Enhanced transverse migration of bacteria by chemotaxis in a porous T-sensor, Environ. Sci. Technol. 43(5), 1546-1552.

Long, T. and D. Or (2009), 动力学 of microbial growth and coexistence on variably-saturated rough surfaces, Microb. Ecol. 58(2), 262-275.

Lanning, L.M., 福特汽车公司, R.M., and T. Long, (2008), Bacterial chemotaxis transverse to aixal flow in a microfluidic channel, Biotech Bioengr. 100(4), 253-263.

Long, T. and D. Or (2007), Microbial growth on partially saturated rough surfaces – simulations in idealized roughness networks, Water Resour. Res., 43(2) Art. No. W02409 .

王磊, 龙涛*, 张峰, 祝欣, 田猛, 林玉锁。用于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多相抽提技术研究进展.2014, 30 (2): 137-145.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