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镜(又名:望远式瞄准镜)是狙击手执行远距离观察、瞄准及锁定目标等任务的光学瞄准镜,其普遍具备十字瞄准线。狙击镜具有放大作用,较适用于中远距离的精确射击。但由于镜片原因,狙击镜一般不耐磕碰,携行要求较高。
狙击镜主要由机械结构和光学镜片组构成。其按放大倍率不同可分为低倍、高倍和不放大的狙击镜,而按倍率是否可调又可分为可调与不可调两类。早期,狙击镜的镜片上通常划分有测量角度的刻度,且标有射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装狙击镜的步枪被成规模使用。到如今,狙击镜镜片已经发展出密位点分划板,狙击手可以通过十字瞄准线上一个个有间隔的黑点来判断射击角度。
历史发展
狙击镜,通常又被称为望远式瞄准镜。19世纪前,火器上已经配备了望远式的瞄准装置。到了19世纪40年代,美国枪械技工开始制造带光学瞄准装置的枪械。1848年纽约州的摩根·詹姆斯设计了一种与枪管同样长度的管形瞄准装置,该装置的后半部安装了玻璃透镜,并设计了用于瞄准的十字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装望远式瞄准镜的步枪已经被成规模使用,较为出名的有德国kar 98k步枪与苏联莫辛-纳甘步枪。截至2024年,它已经发展出密位点分划板,狙击手可以通过瞄准十字线上一个个有间隔的黑点来判断射击角度。
基本构造
狙击镜主要由机械结构和光学镜片组构成。它是最早诞生的光学瞄准具,其基本原理是加上转像系统的开普勒式望远镜。其利用约翰尼斯·开普勒光学原理工作的,形成的是上下倒立、左右翻转的成像,所以在实际的瞄准镜中,物镜与目镜之间会设置一组正像透镜,使成像再次颠倒回来。狙击镜的光学系统由物镜、倒像透镜、天文望远镜目镜和分划板组成。在分划板上有瞄准标记。
代表型号
德国G36步枪
G36的光学瞄准系统由准直式瞄准镜和望远式瞄准镜组成,装在提把后部并与提把构成一个部件呈上下排列。准直式瞄准镜位于提把后部上方放大倍率为1倍,用于200m内的近程快速瞄准射击。它通过一个光收集器来收集白光,照亮遮光板,通过前方带有棱镜过滤器的透镜使白光转变为红色光点,作为瞄准标志,若环境光线不足,还可以通过电池供电的二极管生成红色光点,其电池可工作36个小时左右。这种被动式系统的优点在于不易被敌人发现,且瞄准镜不放大目标,射手可双眼观察战场,实现快速射击。望远式瞄准镜位于提把后部下方,与提把联结在一起,提把前部为方形通孔,以避免遮挡瞄准视线。望远瞄准镜放大倍率3倍,用于远距离精确射击。由于它位于准直式瞄准镜下方,且合理利用了提把空间,所以其瞄准基线仅比枪管高出一点。另外,它采用了新材料使其质量仅为30g左右。G36步枪可配装 NSA80夜视仪:装于准直式瞄准镜上方。夜视仪通过反射棱镜可将图像传到望远式瞄准镜物镜前方,因此士兵在夜间使用夜视仪时可通过望远式瞄准镜观察和瞄准,瞄准基线高度一点也没有增加。
新加坡 SAR21
新加坡SAR21于20世纪90年代末研制成功,它参考了奥地利 AUG步枪的结构特点,其1.5倍的望远式瞄准镜兼作提把,由于提把设计得比较低,因此其瞄准基线也较低。望远式瞄准镜的镜筒顶部有简易的机械瞄具,准星为片状,表尺为缺口照门式。这种类似AUG的外形虽然结构紧凑、携行方便,但不利于安装其他瞄具,因此,新加坡还设计了SAR21的变型枪,称为SAR21“P导轨型”,主要是将护木和整体式光学瞄准镜更换为美国军用标准皮卡汀尼导轨,以安装3倍光学瞄准镜和夜视仪等瞄具。
作用
狙击镜具有放大作用,能看清和识别远处的物体,因此较适用于中远距离的精确射击。
分类
狙击镜按放大倍率不同可分为低倍、高倍和不放大的瞄准镜,而按倍率是否可调又可分为可调与不可调两类。
优点
德国、美国、苏联等国将光学技术整合到步枪上,利用狙击镜作为步枪的瞄准装置,可大大提高步枪远距离射击的精度。
缺点
狙击镜使用难度较大,远距离射击时,瞄准镜里有几毫米的偏差,其意味着偏离射击目标十几米。此外,狙击镜一般不耐磕碰,携行要求较高。
参考资料
军工科普 | 瞄准镜:看得见才能打得准.微信公众平台.2025-03-21
枪械瞄准镜——千米之外 一目了然.中国青年报.2025-03-23
千米之外 一目了然.中国军网.2025-03-23
枪械瞄准知识大全,狙击手是如何瞄准的,机械瞄具如何使用.微信公众平台.2025-03-21
解密特种枪械①狙击手更喜欢哪种狙击步枪?.解密特种枪械①狙击手更喜欢哪种狙击步枪?.2025-03-21
“吃鸡”装备大揭秘,瞄准镜原来要这么用.北京科学中心.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