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青麻叶

青麻叶

青麻叶大白菜,是天津特有的大白菜类型,分类上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物种蔓菁(Brassica rapa)的变种白菜(Brassica rapa var. glabra)。作为天津特有的大白菜类型,青麻叶已有三四百年的种植历史,也深受广大农民的认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始,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率先开展了优质、中小型、中熟和早熟青麻叶系列品种的研究。青麻叶大白菜主产在天津、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等地,2015年,青麻叶大白菜的种植面积大约在150万亩左右。

青麻叶大白菜的叶球是长筒型,叶色深绿,叶面皱缩,呈核桃纹状,扩大了光合面积,叶色浓绿、叶绿素含量高,提高了光合效率。球叶帮色呈翡翠色且帮薄使叶球美观、商品性好。株形直立、紧凑,外叶少,适宜密植,叶柄薄,纤维少,叶肉柔嫩。

青麻叶大白菜叶柄薄,纤维少,叶肉柔嫩,烹调易烂,被称为“开锅烂”。味道鲜美清淡,可炒、炖、煮、做菜,并可做馅料、汤料,还可以加工成泡菜、酸菜冬菜。心部嫩叶可生拌,爆淹。其粗蛋白、还原糖、维生素c、氨基酸等含量均位列8个大白菜主要类型的前列,特别是氨基酸总含量和影响风味的谷氨酸含量位列第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青麻叶大白菜抗病、高产、耐运、耐贮,是当地冬春的主要蔬菜,其种子及鲜菜除除供应中国市场,还畅销港澳等地、出口东南亚,多年来一直是天津市等地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

培育历史

作为天津特有的大白菜类型,是经过当地菜农几百年培育选择的。青麻叶已有三四百年的种植历史,也深受广大农民的认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始,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率先开展了优质、中小型、中熟和早熟青麻叶系列品种的研究。

2008年,天津科润农业科技公司已育成耐热新品种“津夏3号”、“春绿1号”、“津秋65”及中晚熟青麻叶新品种“津秋1号”、“津秋78"。这些新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生产负担,有益于农业环境保护和安全食品生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这些优良新品种白菜已在北京、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等全国 20多个省市区广泛种植。

2015年,天津科润农业科技公司培育出秋绿系列、津白系列、津秋系列、珍绿系列及春绿系列等5个系列20余个品种,系列品种中既有适于鲜食的优质小型早熟品种秋绿60、秋绿55和珍绿55,又有适于贮运的中型、中熟品种秋绿75、秋绿80、津秋78和珍绿80;既有春播专用优质品种耐抽的春绿1号,又有夏播专用品种津白45等;另外还培育出既有青麻叶优良品质,又有包头型美观外形的品种津秋606和珍绿6号等。其系列品种先后获得天津市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其中6个品种被授予天津农业名牌产品称号。

2015 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开展大白菜雄性不育杂交种高原青麻叶1号杂交组合研究,2016 年进行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品种比较试验,2017、2018年进行区域试验以及生产试验,2018 年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完成青海省级新品种认定备案。2019、2020年开展制种与示范试验,推广种植面积达 66.7 hm3。

形态特征

青麻叶大白菜的叶球是长筒型,叶色深绿,叶面皱缩,呈核桃纹状,扩大了光合面积,叶色浓绿、叶绿素含量高,提高了光合效率。球叶帮色呈翡翠色且帮薄使叶球美观、商品性好。株形直立、紧凑,外叶少,适宜密植,叶柄薄,纤维少,叶肉柔嫩。

品种分类

青麻叶类型早熟品种

青麻叶类型早熟品种包括秋绿 55、秋绿60、珍绿 55 和珍绿 60。其生育期为 55 ~ 65 d,球高 35 ~ 40 cm,单球重 1.5 ~ 2.5 kg,株形直立、紧凑,外叶少,适宜密植。产量为5500-6 500kg /667 m2。品质优、口感脆嫩。这类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包心早、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津京地区用作秋早熟栽培,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后上市,取得较好的收益。同时可用于出口,获得更好效益。

青麻叶类型中熟品种

青麻叶类型中熟品种包括秋绿75 和津秋78。其生育期为 75 ~ 85 d,球高 50 ~ 55 cm,单球重 3.0~ 4.0kg,株形直立、紧凑,外叶少适宜密植。产量为7500-8000kg /667 m2。其品质优,口感脆嫩。这类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包心性强的特点,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青麻叶类型中晚熟品种

青麻叶类型晚熟品种主要是绿健 85。其生长期80~85 d(天),株型紧凑,抗病性强,产量高,耐贮藏。植株直立,深绿色,高桩拧抱,直筒舒心形,叶面稍皱而有毛。株高54 em,开展度49 em,外叶数8片。单株质量 4.4 kg,单球质量 2.9 kg,净菜率 64.7%。球高52cm,球径 14cm,球形指数 3.7。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及黑腐病。每 667 m2 净菜产量 6500~7000kg。

分布范围

主产在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东省等地。2015年,青麻叶大白菜种植面积大约在150万亩左右。

生长习性

青麻叶大白菜是原产于津冀沿海地区的一个大白菜类型,是经过当地菜农几百年栽培选择形成的。由于津冀沿海地区地处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交叉地带,气候多变,土壤盐碱度偏高,因此在此条件下育成的品种对不良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形成了抗逆性和抗病性强的特点。

栽培技术

播种时间

春播的关键是掌握好适宜的播种期。播种过早,气温低,容易使幼苗通过春化,造成先期抽薹;播种过晚,夏季气温过高不利结球,且虫害严重,不易控制,另外晚播白菜的价格相对较低,影响收入。因此掌握适播期非常重要。基本原则是种植环境(阳、温室、大棚或露地等)的气温稳定在 13°C以上,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条播或断条播的直播方法,因播种期气温较高,尽量不要采用穴播法,以免出苗后被过高的地温损坏,造成缺苗断垄。播种后要及时镇压保,以利出苗。有条件的可用遮阳网覆盖保墒更有利于出苗,出苗后即将遮阳网揭掉。

田间管理

间苗和定棵

为避免小苗过于拥挤造成徒长,小苗出齐后要及时间苗,既要保证小苗有一定的生长空间,又不要相距太远,起到互相遮荫,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因此要随着生长进行多次间苗。长到5 ~ 6 片真叶时即可定棵,株行距40cmx 50cm,定棵密度为 3 300 株 .667m-2。

水肥管理

早熟品种的肥水管理原则上以促为主,不进行蹲苗。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苗期根据土壤和天气情况进行适量浇水,莲座期过后即进入快速生长的结球期,这一时期要肥水齐攻,一般7天左右浇1次水,结球初期和结球中期结合浇水进行2次追肥,以利于养分的吸收。

病虫害防治

青麻叶病害包括霜霉病 、黑斑病、黑腐病、核盘菌、软腐病等。青麻叶虫害包括菜粉蝶小菜蛾蚜虫夜蛾科害虫。应以预防为主,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提高其抗病性,如遇连续阴雨天,可采用疫霜灵等杀菌剂预防霜霉病的发生。虫害防治则应随时注意田间害虫发展情况,及时采用杀虫剂进行防治。

采收

青麻叶大白菜采收一定要及时,一般在叶球长到 7成心即可收获,如果采收不及时,就会加大抽薹的隐患,造成品质下降,产值降低。

用途

青麻叶大白菜,是天津市四大名菜之一,它叶柄薄,纤维少,叶肉柔嫩,烹调易烂,被称为“开锅烂”。味道鲜美清淡,可炒、炖、煮、做菜,并可做馅料、汤料,还可以加工成泡菜、酸菜、冬菜。心部嫩叶可生拌,爆淹。而且抗病、高产、耐运、耐贮存,是当地冬春主要蔬菜。且其粗蛋白、还原糖、维生素c、氨基酸等含量均位列8个大白菜主要类型的前列,特别是氨基酸总含量和影响风味的谷氨酸含量位列第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关产业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原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自上世纪即开展了青麻叶大白菜专项研究,先后育成了青麻叶类型不同大小的“津青系列”、“秋绿系列”、“津白系列”以及“津秋系列”等10余个杂交一代品种。与传统的常规种相比,其抗病性和结球性更强,产品一致性和商品性更好,产量更高。这些品种不仅在津冀沿海地区成为主裁品种,而且被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广泛引种,大部分引种地区因气候土壤条件优于天津,其表现均比天津更好。青麻叶大白菜种子及鲜菜除供应中国市场,还畅销港澳等地、出口东南亚,多年来一直是天津市等地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

2015年,耐热新品种“津夏3号”、“春绿1号”、“津秋65”及中晚熟青麻叶新品种“津秋1号”、“津秋78"新品种白菜的优良品质和商品性状符合国际消费市场需求,适宜大白菜出口生产基地种植,增强了中国大白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对中国外向型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Brassica rapa var. glabra.植物智.2024-01-23

[农广天地]青麻叶大白菜系列品种介绍(201400609).央视网.2024-01-23

天津青麻叶:大白菜跻身“四大名菜”.中国网-财经中心.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