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庙宇木雕雕刻
佳县木雕艺术早在明清时期,随着寺庙和宫殿的建造,就在民间流传开了。起初主要是为庙宇雕刻牌匾、神、门窗等,后逐步发展为雕刻其他各类建筑物的装饰品,以及备受人们喜爱的工艺品。佳县白云山道观,被称为雕刻艺术的宝库。各座庙宇几乎都有木雕艺术品。在当地享有声誉。康忠武的木雕作品在白云观及晋陕多处庙宇和建筑物上镶嵌。八十年代初,他开始专门从事木雕艺术,并在白云山安营扎寨,招引徒弟,先后培养出雕刻艺人80余人,他本人被选为县政协委员。现在他创办的康师木雕社,从业人员有十几人。其作品主要选用上好木、樟木为原料,通过艰苦细致的手工艺生产,雕刻出三四十种类型的产品,号称陕北地区一绝。
基本介绍
圆雕又称立雕,可四面观赏;浮雕是利用压缩形体厚度的办法,把物象组织在较薄的体积上,又可根据其压缩的程度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它只能从一个面去欣赏;透雕是从反、背两面欣赏,它的体积处理方法是为圆雕式或浮雕式,是将形象之间不表达的具体内容镂空。
工艺流程
首先是雕刻的准备工作:构思、选材和备料。
圆雕的构思有两种,一种是材料在先构思在后,另一种是先有构思构图,然后根据构图的需要去寻找适宜雕刻的材料。构思完成后,需要根据构思造型的要求,选择雕刻用的木材,选材时既要选好的木料,又要物尽其用,减少浪费。
探明木雕主要选用樟木和椴木
材料选好后,就开始雕刻。
雕刻前将稿子画在己备好的木材上,圆雕—般是用毛笔和铅笔画好各个形体的大致部位,就开始雕刻了。而浮雕和透雕则是把稿子用复写纸写往木板上。复写时要注意稿子、复写纸与木板固定好不使其移位,防止画出的图形出偏差。
雕刻的工艺过程分为打粗坯、雕实坯、细雕、擦砂打磨、打蜡上光、配坐等几个字。
近年来,探明师傅还创作了不少精美的艺术根雕,除自然型根艺造型之外,他还巧妙地把不属于根的奇木、树桩、枯枝等也作为根材来施艺,使根雕范围得到扩大。在探明师傅的手中,“朽木可雕”,一些朽木一经他之手便将天趣与人艺完美地结合起来,赋予朽木以新的生命。好多作品以“虽无真像有真魂”而深受根雕爱好者的喜爱。他以“七分天成,三分人工”为界,将根雕艺术按照自己的构思飞刀走凿,将—件件神形酷肖的根雕作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另外,雕刻工具的保养也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工作,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保持刀具的锋利,在施雕中就能得心应手,工效快,且不易出事故。磨制刀具的功夫,是雕工首先要掌握的本领。许多经验丰富的雕工,同时也是磨刀的高手。
历史渊源
木雕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人类生产艺术活动中,有其久远的历史。
探明,又名康忠武,1949年出生于佳县康家港村,自幼爱好木工技艺,13岁辍学,17岁跟随吴堡县的马应鼎师傅学习木工技艺,尤其善长雕刻门窗、家具等精细工艺。1982年起,佳县开始恢复被文革破坏的白云山庙宇古建群,由主管文物的文化部门以及道教管理组织把他请来修复已经破坏严重的牌匾、门框、木刻对联等雕刻古迹。他一边自己摸索,一边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道教文献,甚至神话故事和传说,一边收集被损坏残存的牌匾、字幅等,开始了庙宇文物古迹的恢复工作。
寒来署往、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无论是神话传说、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无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雕刻手法细腻,线条流畅,深得各界人士的喜爱。探明木雕在佳县周边地区小有名气。探明早期的木雕以龙著称,白云山正殿和五龙宫都有他恢宏大气的龙雕作品。不仅因为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地老百姓认为,木构建筑最怕火,水能克火,而龙能行云降雨,所以庙宇民宅多见龙雕。自此,探明手工木雕更是名扬周边,尤以木马最为出名,他也由此开始了手工艺品雕刻,许多人纷纷效仿,把探明木雕当做礼品赠送亲朋好友。探明师傅也开始由专业的庙宇、家具雕刻向手工艺品雕刻双向发展。
探明木雕虽是后起之秀,但木雕技艺日趋精湛,造型也日臻完美,具有明鲜的地方特色。近年来,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令探明和他的众徒弟应接不暇,作品供不应求,探名木雕远销海内外,号称“陕北地区一绝”。
特征特点
探明木雕无论是神话传说、花草树木还是飞禽走兽,无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其雕刻手法细腻,线条流畅,深得各界人士的喜爱,特别是马雕,用夸张的手法造型,显得雄浑简洁;人体木雕风格饱满丰腴,仪态端庄,衣纹流畅;建筑木雕装饰华美雄浑,雍容华丽。探明雕木材以樟木和椴木为主要材料。实用与欣赏相结合,讲究中国画的笔意美,构图布局疏密得体,变化多端。雕刻内容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构图饱满,层次丰富,富有立体感。实用性:探明木雕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家具饰物、以及庙宇的门、额、栅、栏、杆、桌、椅、签筒等,除具有美观之外,更具有实用性。特别是雕梁画栋,雕饰门楣、屋、窗格、栏杆等,具有古朴典雅、富丽华贵之格调,更显示出木雕艺术在古建筑中所独具的装饰作用。
主要价值
1、观赏价值:探明木雕造型美观,具有观赏价值;
2、实用价值:现代生活中,许多门、匾、桌、椅、栏等都离不开木雕。
3、商业价值:探明木雕已作为—种新型的产业正在兴起;
4、学术价值:木雕是我国—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对研究人类的发展和艺术文化的进步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关器具制品
一、木工工具
在木雕的工艺过程中,需要使用木工的常工具。
大锯——用于分解大木料。
小锯——用于分解小木料。
钢丝锯——用于挖孔。
斧子——用来砍劈大形。
——用于砍劈大形,砍削圆木成平面。
刨子——用于削平木材平面,使之光滑平整。
木钻——用于钻孔。
墨斗——用于划直线。
木——用于锉削木材,部分代替雕刻刀的功能。
夹具——拼接胶合木材的用具。
二、雕刻工具
木敲和铁敲棰——敲打雕刀的工具。
打坯凳——固定木料、不使其翻转滚动的工作凳。
雕刀——雕刀也称凿,是木雕的主要工具,形状、大小、功能各异。
另外还有斜刀、三角刀,平刀、圆刀、中钢刀、反口刀、翘头刀针等。
三、其它工具
嵌银丝工具——剪刀、小锤、各类工具。
喷枪——用于喷漆。
喷们——用于烤腊。
油灰刀——用于抹腻子。
铅笔——用于描稿。
复写纸——用于在木板上描图形。
代表作品
浮雕:元辰殿门额上的大型浮雕《众星朝圣图》。恢复清康熙白云山正殿的两块悬匾:“白云无尽”和“位尊北极”。
圆雕:正殿40件銮架和藏经阁36天罡元帅,这共计76件道法人物和兵器木雕,在全国道教木雕叫十也是首屈—指。另外还有《木马》、《笑口常开》和《飞天》作品等。
根雕:《箫史引凤》、《马上封候》。
传承谱系
应鼎师——探明。探明师傅自1992年开始带徒弟以来,先后带出弟子几十名,其中十多名较为出色:
探明——任鹏飞、李军峰、康永峰、李利、郭涛、王涛、王艳龙、王艳军、康军祥、李伟、康中峰、高海军、李伟伟。
濒危状况
由于现代化科技的不断发展,使机器作为生产工具,已日益减少了人们的手工劳动,手工技艺逐渐被淘太,手工艺品也得不到广泛流传。电器化自动操作,使许多“木匠”已没必要再学习以往的一些木工技艺,就可以做出美观的家具、门窗、箱柜等,而木雕最基本的功夫首先必须是—个好的原始木匠。
木雕技艺不仅需要一定的悟性,而且要有一定的耐力,它不像—般的木匠在两三年内就可出师,往往需要七八年、甚至十来年。另外,一件木雕从原木到成品,操作时间长,与工业化工艺品相比,周期长、见效慢,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耗时太长的技艺,即使有少部分人学成了,但为了经济效益,又转行了。比如探明师傅最得意的弟子任鹏飞,早已改行专雕棺材了,这令探明师傅惋惜不已。
地理环境
白云山地处黄土高原腹地,陕西省北部,晋陕峡谷西岸,佳县城南5公里的重山峻岭之中,东隔黄河与连绵起伏的吕梁山脉相对,北邻芦水与雄宏险峻的古佳州城相望,山水相映,景色壮观,因山上建有道教名胜白云观而得名。
白云山依山傍水,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海拨933.3米,地处东经110°30′,北纬38°,年降水量395毫米,无霜期159天。
白云山脚下有百里画廊红枣林,山北的县城境内有鬼斧神工的香炉寺和千年佛窟云岩寺等名胜古迹。距白云山西北35公里的原始时期沪古城堡遗址石摞摞山,更是研究古文化的一座稀珍宝库,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
白云山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区和道教名山,也是西北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白云山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规模宏大,布局合理,700余级蹬道宛若天梯,直上凌霄宫字;54座庙宇自成格局又溶为一体;99处古建筑,宇柱琉璃光彩夺目,雕梁画栋工艺精湛;二百多位神、四百多尊塑像相互联系又司职务异。
白云山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厚重的宗教信仰理蠢和精湛的建筑雕刻等工艺,构成了一座民间艺术的宝库,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研究我国宗教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的理想场所。
保护措施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探明师傅多次带众弟子几下福建省、杭州市参观学习,交流经验。
2、政府支持:政府出面带来佳县旅游和视察的朋友和领导参观探明木雕手工作坊。
3、政府以探明木雕作为赠送来宾礼品的方式宣传佳县木雕
4、动员有条件的青少年学习木雕技艺。
5、文化部门组织人员对探明木雕进行文字、图片和摄像等不同形式的宣传和保护。
内容保护
探明木雕
十年保护目标
使探明木雕初具规模,建立探明木雕展馆,将探明木雕打造成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工艺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