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桐
黄元桐幼名黄允桐,男,中共党员。教授级研究员,硕士学位委员会委员。1924年出生,义乌东门石鼓巷11号人。6岁就读于黄大宗祠的江夏初级小学,后转入武陵高小毕业。1948年毕业于前卫生产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并获得前特种卫生技术人员证书。曾任卫生产防疫总队技术员,卫生产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技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研究员等职。兼任中华医学会病毒学会理事,《中华医学检验杂志》编委,《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审稿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山西分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高级技术职称评委等职。1994年离休,聘任为名誉主任。
个人简介
黄元桐幼名黄允桐,男,中共党员。教授级研究员,硕士学位委员会委员,病毒学专家。1924年出生,浙江义乌人。幼名黄允桐,男,中共党员。教授级研究员,硕士学位委员会委员。1924年出生,并获得前特种卫生技术人,员证书。曾任卫生产防疫总队技术员,卫生产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技师。1948年毕业于中央卫生实验院卫生售货员训练所卫生检验班。建国后,历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技师,山东省中医研究所基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1955年协助汤飞凡分离培养沙眼衣原体成功。该成果1981年获国际沙眼防治协会沙眼金质奖章。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4年离休,聘任为名誉主任。
黄元桐从事微生物学免疫学工作50余年,曾在《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中国科学》(英文版)、《科学通报》、《微生物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中华眼科杂志》(苏联的j hyg epid microbiol i mmunol,捷克斯洛伐克的acta virologica)等期刊上共发表过40余篇论文。
个人成就
1956年沙眼病原体分离培养成功,填补了世界医学上的一项空白,获1982年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主要作者),同年又获国际沙眼防治组织(巴黎)金奖。1958年分离培养出我国第一株麻疹病毒,为我国研制麻疹疫苗奠定了基础(第三作者)。1954年发明了一项“电烙器除去卵壳法”,为鸡胚疫苗生产减少染菌、提高生产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厚膜抱子液体培养法”和“革兰氏染色三步法与质量控制”在1996年和2000年分别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泌尿系感染小培养检测技术”1995年列入卫生产十年百项全国推广计划,1996年又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列入科研成果全国重点推广计划,全国推广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