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刘宏

刘宏(434-458年) ,字休度,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人。刘宋宗室,刘义隆第七子。刘骏刘骏、刘彧刘异母兄弟。

早年丧母。元嘉二十一年,封建平王,少而闲素,笃好文籍。太祖宠爱殊常,为立第于鸡笼山,尽山水之美。二十四年,为中护军,领石头戍事,累官卫将军中书监尚书令。后加开府仪同三司,未拜而,时年二十五。追赠侍中、司徒,中书监,谥号宣简,给班剑二十人。

人物生平

建平宣简王刘宏,字休度,文帝刘义隆第七子也,早丧母。元嘉二十一年,年十一,封建平郡王,食邑二千户。少而闲素,笃好文籍。太祖宠爱殊常,为立第于鸡笼山,尽山水之美。建平国职,高他国一阶。二十四年,为中护军,领石头戍事。

出为征虏将军、江州刺史。二十八年,征为中书令,领骁骑将军。元凶弑立,以为左将军丹阳市尹,迁散骑常侍、镇军将军、江州刺史。世祖入讨,刘录宏殿内。世祖先尝以一笏板与宏,宏遣左右亲信周法道手板诣世祖。事平,以为尚书左仆射,使奉迎太后,还加中军将军中书监,仆射如故。臧质为逆,宏以仗士五十人入六门。

为人谦俭周慎,礼贤接士,明晓政事,上甚信仗之。时普责百官谠言,刘宏议曰:臣闻建国之道咸殊,兴王之政不一。至于开谏致宁,防口取祸,固前王同轨,后主共则。秦、殷之败,语戮刺亡;周、汉之盛,谤升箴显。皇帝至德神临,垂精思治,进儒礼而崇宽教,哀狱法而黜严刑,表忠行而举贞节,辟处士而求贤异,修废官而出滞赏,撤天膳而重农食,禁贵游而弛,通山泽而易关梁,固已海内仰道,天下知德。今复开不讳之涂,奖直辞之路,四海希风,普天幸甚。举蒙采问,敢不悉心,谨条鄙见,置陈如左。辞理违谬,伏用震。夫用兵之道,自古所慎。顷干戈未,战备宜修,而卒不素练,兵非夙习。且戎卫之职,多非其才,或以资厚素加,或以禄薄带帖,或宠由权门,恩自私假,既无将领,虚尸瓜尔佳·荣禄。至于边城举燧,羽驿交驰,而望其擐甲推锋,立功外,譬缘木求鱼,不可得矣。常谓临难命师,皆出仓卒,驱乌合之众,隶造次之主,貌疏情乖,有若胡、越,岂能使其同力,拔危济难!故奔北相望,覆败继有。今欲改选将校,皆得其人,分台见将,各以配给,领、护二军,为其总统。令抚养士卒,使恩信先加,农隙校猎,以习其事,三令五申,以齐其心,使动止应规,进退中律,然后畜锐观衅,因时而动,摧敌陷坚,折冲于外。孙子曰:“视卒如赤子,故可与之共死。”所以张弮效争先之心,吮致必尽之命,岂不由恩著者士轻其生,令明者卒毕其力。考心迹事,如或有在,妄陈肤知,追惧乖谬。

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将军如故;给鼓吹一部,寻进号卫将军中书监、尚书令如故。宏少而多病,大明二年疾动,求解尚书令,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中书监如故。未拜,其年薨,时年二十五。追赠侍中、司徒,中书监如故,给班剑二十人。

上痛悼甚至,每朔望辄出临灵,自为墓志铭并序。与东扬州刺史颜竣诏曰:“宏夙情业尚,素心令绩,虽年未及壮,愿言兼申。谓天道可倚,辅仁无妄,虽寝患淹时,虑不至祸。岂图善虚设,一旦永谢,惊惋摧恸,五内交殒。平生未远,举目如昨,而赏对游娱,缅同千载,哀酷缠绵,实增痛切。卿情均休戚,重以周旋,乖拆少时,奄成今古,闻问伤惋,当何可言。”五年,益诸弟国各千户,先薨者不在其例,唯宏追益。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刘义隆

母亲:曹婕妤

兄弟姐妹

兄弟

宋元帝刘劭

始兴县王刘濬

刘骏刘骏

南平穆王刘铄

庐陵昭王刘绍

竟陵王刘诞

义阳王刘昶

驺摇刘祎

武昌王刘浑

刘彧刘彧

建安王刘休仁

山阳王刘休祐

海陵王刘休茂

鄱阳哀王刘休业

临庆冲王刘休倩

新野县怀王刘夷父

桂阳王刘休范

巴陵哀王刘休若

姐妹

海盐公主

长城公主

临川长公主刘英媛

淮阳长公主

刘英媚刘英媚

南阳公主

东阳献公主刘英娥

琅邪贞长公主

南郡献公主

寻阳公主

庐江公主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