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肖清和

肖清和,1980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潜山市,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2009年7月获博士学位。2010年,肖清和获香港中文大学第五届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优秀博士论文奖。次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21年,肖清和写于2009年的博士论文后记曾走红网络,被刷屏式转发。2023年8月,肖清和任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肖清和1980年出生在安徽潜山的一个小山村。在他8岁那年,爷爷病逝,家中无一分积蓄,之后医生资助了20元,才为爷爷办了丧事。小升初考试他取得了全乡第二名的好成绩,但因家里付不起学费而一筹莫展。同龄人都去新学校上学了,而他只能边放牛边找书看。直到第二年春天,在改嫁母亲的努力下,他终于重返学校。1999年,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2003年,以优异成绩免试攻读该系研究生,2005年又由硕士研究生转为博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资格。2009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入选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工作经历

2009年毕业后,肖清和先后担任过上海大学历史系讲师、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等,2019年3月任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后于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担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委员、(挂职)副院长。

2023年8月,肖清和任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基督教哲学、中国基督教史、汉语基督教语文学、明清思想史等。

主要成就

学术成就

其博士论文《“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之形成与交往研究(1580-1722)》获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获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第五届博士论文奖,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多项,著有《20世纪宗教观研究》(合著)、《\u003c铎书\u003e校注》(合校)等,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赴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鲁汶大学等学术机构参加学术研讨会与学术工作坊。

主要论文

参考资料

研究项目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肖清和在北京大学期间开设了“中国基督教史”课程,在上海大学期间曾开设“西方基督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课程。

指导学生

肖清和在上海大学期间曾指导过王传兴、王丹丹等名硕士研究生。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社会职务

肖清和所任社会职务主要有: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宗教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十二届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专家组成员(2013年-2021年);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究所江西省、福建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2015年-2019年);香港道风山汉语基督教研究所驻内地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文明互鉴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台湾中原大学基督教文艺丛书学术委员;台湾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顾问;Logos \u0026 Pneuma: Chinese Journal of Theology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no-Western Studies副主编;Journal of Research for Christianity in China主编;Religions (A\u0026HCI) Special Issue客座编辑(2023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桥评审专家库成员。

相关事件

2021年,肖清和写于2009年的博士论文后记走红网络。这篇引起舆论关注的后记来自其论文《“天会”与“吾党”: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体之形成与交往研究(1580-1722) 》,作者讲述了自己本是一位放牛娃,从安徽潜山一个小山村出发,最后考入北京大学。 

人物评价

如今,肖清和回到北京大学任教,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北大副教授,他的人生完成了华丽转身。(极目新闻评)

肖清和是我校青年教师的一个缩影,是近年来历史系引进的优秀青年教师之一。他的博士论文不但在学术意义上打开了明清天主教研究的新视野,弥补了现有研究的缺陷,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上海大学报评)

肖清和的故事最感人之处,就在于他今天的成就,背后有太多艰辛。普通人依靠个人奋斗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总是会让我们感慨。而肖清和的原生家庭与成长环境比普通人还要艰苦,因此其奋斗历程更令人感动。(中国青年报评)

肖清和从放牛娃成为北京大学博士,他在追梦的路上永不停息。在梦想的天地里,肖清和不断收获希望、收获成长,即便前路坎坷,他也一路向前,无所畏惧,永不停顿。肖清和用执着和坚定奋力逆行,也用自身努力告诉别人:通向成功的路上,从无坦途也无捷径,只要脚踏实地,付出实际行动,一个个“不可能”终将变成“可能”,一个个梦想的种子终将开花结果。(南京文明网评)

肖清和的故事不是一个简单的“励志”二字所能概括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个体命运的挣扎与反抗,其艰辛过程超乎常人想象。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贫困却让他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无异于一场无力反抗的灾难,但他从未放弃,放牛之时还能背下整本宋词就是证明。即便面临生存的难题,求学之火也没有在他心中熄灭。改嫁母亲的拼死坚持,好心人的慷慨解囊,都让肖清和深知“能学习”这件事有多么不容易。他在求学之路上奋力奔跑,须臾不敢停歇,生怕没考“第一”就丧失了学习的机会。(新京报评评)

参考资料

曾经的放牛娃肖清和回母校北大任教,博士论文后记曾感动无数人.今日头条.2023-10-10

肖清和.上海大学文学院.2023-10-11

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这篇论文后记刷屏了!.光明网.2021-12-23

《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火了,苦难中的奋进尤其感人.澎湃新闻.2023-10-11

曾经的放牛娃肖清和回母校北大任教,博士论文后记一度刷屏.澎湃新闻.2023-10-11

这篇博士论文后记看哭读者:母亲说她不能死,因为她要让我上学.百家号.2023-10-11

“一天各表”:儒家宗教性与儒耶对话.中国知网.2023-10-11

检索.中国知网.2023-10-11

肖清和 XIAO Qinghe.北京大学学者主页.2024-07-09

从放牛娃到“百优”获得者——访肖清和博士.上海大学.2024-07-09

肖清和.北京大学哲学系.2024-07-09

放牛娃成北大副教授,教育让人生具有翻篇的能力.百家号.2024-07-09

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刷屏背后不应只有感动.百家号.2024-07-09

漫评: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他在逆行中乘风破浪.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2024-07-09

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 | 新京报快评.新京报网.2024-07-09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