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亚·德尔·萨尔托(1486-1530年),真名为安德烈亚·达克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佛罗伦萨画家。他曾在皮耶罗·科西莫的画室学艺,因在佛罗伦萨的修道院以灰色模拟浮雕画法绘制的宗教题材而享有盛誉。他的风格特点是注重抒情,善用一种朦胧的情调渲染生活气氛,人物造型和衣褶处理具有古典雕刻意韵,坚实而有力度。他是一位出色的壁画装饰家、祭坛画家、肖像画家、素描家和色彩家。虽然他在生前被誉为“无误艺术家”,但他的声望在逝世后被同时代的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桑西所超越。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不要摸我》(1510年)、《圣伽洛圣母领报》(1513-1514年)和《哈耳庇厄圣母》(1517年)。
正文
萨尔托 (1486-1530年) 安德烈亚·德尔·萨尔托。真名为安德烈亚·达克罗。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位裁缝家庭,初学于波耶罗·迪柯西莫,后来渐为达芬奇的艺术所倾倒,他还在思想和艺术技巧上崇拜巴托洛米奥。
萨尔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后起的画家,其风格特点是注重抒情,对色彩感觉极其敏锐,明暗关系柔和,善用一种朦胧的情调渲染生活气氛。有人评论他的画虽有拉斐尔·桑西的艳丽,却缺少他的柔美;有米开朗基罗的气度,但又找不到深沉的力度。
他为佛罗伦萨圣赛奥修道院食堂画的《最后的晚餐》富有卓越的 构图与微妙的色调,艺术效果十分新颖,被认为仅次于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他的画反映了盛期文艺复兴的转折 — 现实的综合。
《圣乔凡尼·巴蒂斯塔》
这是一幅肖像画,无论从人物的造型、布局和色调的处理,都可见萨尔托是一位辉煌的素描与色彩大师,卓越的构图巨匠。艺术语言的运用无可挑剔,画家更多关注形式的理想完美,往往忽略内在精神的表现。在这两方面完美的大师毕竟是少数。
《圣约翰、圣伊丽莎白、两天使和圣母子》
画家将画中人物组合成一个圆形构图,右边的男孩是约翰,他不是耶稣的门徒,但一直事奉耶稣,30岁时为耶稣施洗礼。直到被莎乐美杀死。身后的老妇人是约翰的母亲伊丽莎白;而左边是圣母玛利亚,怀抱着小耶稣,身后是两个小天使。这些圣人都是基督教神话中的主要人物。
在萨尔托作品的构思深度与形象的表现力度,与同时代的米开朗基罗与拉斐尔·桑西仍不能相提并论。在他的作品中,理想化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议论三位一体》 这是一幅描绘教徒对教义三位一体的议论,三位一体指圣父、圣子和圣灵,它的一体在人间就是耶稣。
萨尔托的画,以人物组合结构的平稳与和谐;以明暗渲染塑造形象的柔和感;以色彩的琢磨入微,及对空间的巧妙安排和技巧的成熟上,为同时代画家中的高手。
萨尔托的人物造型和衣褶处理,具有古典雕刻意韵,坚实而有力度。
《阶梯上的圣母玛利亚》
萨尔托利用台阶使圣母子居高临下,构成一组三角形的艺术整体,使画面坚实、稳重。活泼的小耶稣动态手势与使徒发生呼应,这使沉稳的静态画面产生变化和动感。画家以大色块概括地塑造人物衣着,既有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感,又有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明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