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拉果乡

拉果乡,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县,地处布拖县城东南部。

历史沿革

1954年,设拉果乡。

1974年,乡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拉果乡辖拉果、阿尔马之、休果、布歪、伟木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拉果乡下辖阿尔马之村、拉果村、休果村、布歪村、伟木村5个行政村。

2021年1月,撤销乌依乡浪珠乡,将原乌依乡和原浪珠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拉果乡管辖,拉果乡人民政府驻拉果村1组4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拉果乡地处布拖县县城东南部,东北与浪珠乡接壤,西南与包谷坪乡为邻,西北与拖觉镇毗邻, 区域面积45.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拉果乡地势自北向南、自东向西倾斜。

气候

拉果乡光照充足,空气干燥。春冬寒冷多雪,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多年平均气温10.7℃。无霜期年平均198天。年平均降水量497毫米。

水文

拉果乡境内河道属金沙江流域西溪河水系,泥古河自美撒乡本子村入境贯通全乡,由北向南流入金沙江,全长17千米。

自然灾害

拉果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低温、霜冻、冰雹等,最严重的一次霜冻灾害发生在2010年12月,持续时间达到25天,农作物受灾2586亩。

自然资源

拉果乡境内主要矿藏资源为铜和铅锌,集中在阿尔马之至拉果村阿布畜牧山一带。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拉果乡辖区总人口3896人。总人口中,男性2104人,占54%;女性1792人,占46%;14岁以下662人,占17%;15~64岁2649人,占68%;65岁上585人,占15%。总人口中,以彝族为主,达3206人,占82%。2011年,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2‰。

截至2019年末,拉果乡户籍人口5072人。

经济

拉果乡有农业耕地面积7425亩,主要粮食作物以马铃薯、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384吨,其中马铃薯2254吨,苦养45吨,玉米85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马、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266头,年末存栏3368头;羊饲养量8629只,年末存栏4797只;牛饲养量2089头,年末存栏1345头;马饲养量189匹,年末存栏132匹;家禽饲养量3.2万羽,年末存栏1.7万羽。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拉果乡有小学1所,在校生354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拉果乡有卫生院1个。专业卫生人员4人。

广播电视

2011年末,拉果乡有“村村通”电视用户65户,入户率20%。

社会保障

2011年,拉果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45人,支出46.5万元,月人均60元;农村五保供养25人,支出4.5万元。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395人,参保率35.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拉果乡有移动电话用户476户。

交通

2011年,拖觉到浪珠乡通乡公路境内长11千米。

地名由来

拉果为彝语,意思是地上有山,下有岩。

人文

“彝族阿都高腔”(或称“布拖高腔”),高腔又叫“央”,是布拖彝族独特而富于表现力和震撼力的一种原生态民间声乐形式,其曲调高亢悠长、唱腔优美、节拍极为自由。其特点是高音尖腔假声悠唱,一段一乐句,同一曲调稍加变化反复演唱,起腔多作五至八度大跳,突然跳升至高音,然后以假声歌唱,临末以本嗓音拖腔,然后以四至五度甚或七至八度兀作下跌,嘎然而止,结束全句。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