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张咏梅

张咏梅(张永梅),女,1964年9月出生,籍贯青海省,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她的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西部社会发展问题。

人物经历

1981.9—1985.7 兰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获得哲学学士

1985.7—1990.9 兰州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任教。

1990.9—1993.6 兰州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习,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93.7—至今 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任教。

1996—2004 兼任兰州成功策划营销广告公司市场调查总监、副总经理。

1993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人口、资源与环境”,之后从事十多年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人口学、市场调查等课程的教学。

自1996年至今,为包括房地产、通信、百货零售业等十多个行业的数十家在兰企业进行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经验。

自2004年始,开展有关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问题研究,并由此连带出关于农村贫困社区、城市农民工问题、城市社区发展等领域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在以上领域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六个,出版专著一部,撰写研究报告五个,发表论文四篇。

2006年以来,较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注西部社会发展,主张研究成果和研究活动贴近生活,为改变社会现状、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干预行动。2006年初,以研究报告《兰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引起甘肃省委和兰州市教育部门的重视,并与政府共同探讨,促使兰州市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起到了政策倡导作用;2008年,发起甘肃康辉旅行社参与“消除白色污染,使用布袋购物”的公民环保行动,试图在西部社会发展与环境和谐问题上既开展一系列的研究,也将研究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的力量。

社会任职

1. 甘肃省社科联、兰州市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2. 兰州市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3. 甘肃省社会学学会秘书长。

所授课程

硕士生课程:人口学概论(基础理论课)、社区问题研究(专业课);社会项目管理(专业选修);

本科生课程:社会学概论(专业基础课)、市场调查方法(专业课)等。

获得荣誉

1. 2004年甘肃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社会学实践教学改革的设计与实践),二等奖,2/5。

2. 2007年甘肃省优秀社科成果奖(城市流动人口的婚姻家庭),二等奖,2/2。

3. 2009年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

4. 2009年兰州大学“巾帼标兵”。

科研项目

张咏梅教授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

1. 兰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研究,香港乐施会,2005.9~2006.9,本人承担经费8万元,1/5。

2. 中国西南西北以社区为本自然资源管理的对比研究,福特基金会,2006.3~2007.8,本人承担经费4万元,2/4。

3. 西北农村发展人才培训市场需求评估,福特基金会,2006.3~2007.3,本人承担经费2.4万元,2/3。

4. 甘肃省烟草局客户满意度调查,甘肃省烟草局,2007.12~2008.2,本人承担经费20万元,2/5。

5. 五省区图书市场研究,兰州读时代图书公司,2007.5~2007.10,本人承担经费2万元,1/3。

6. 支持在西部地区进行社会性别与妇女工作师资力量培训,香港乐施会,2007.12~2008.1,本人承担经费3万元,2/5。

7. “健康中国2020”甘肃省医疗卫生规划子课题,甘肃省卫生厅委托,2008.10~2009.6,2/5。

8. 甘肃省留守妇女现状与需求研究,甘肃省妇联委托课题,2009.7~2009.9,1/1,项目经费2万元。

张咏梅教授自1996年至今,为多个行业的数十家企业进行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经验。自2004年起,她开展了自然资源管理与环境问题的研究,并关注农村贫困社区、城市农民工问题、城市社区发展等领域的问题。在以上领域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六个,出版专著一部,撰写研究报告五个,发表论文四篇。2006年以来,她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西部社会发展,主张研究成果和研究活动贴近生活,为改变社会现状、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干预行动。她的研究报告《兰州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引起了甘肃省委和兰州市教育部门的重视,并促使兰州市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

主要著作

张咏梅教授的代表著作包括:

1. 《社会学概论》,教材,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1/2。

2. 《城市流动人口的婚姻与家庭》,专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2/2。

3. 《改革开放三十年甘肃妇女教育发展回顾评述》,《中国妇女教育蓝皮书》,社科文献出版社, 北京, 2008年3月出版,1/2。

4. 《论西部女性教育》,《南方人口》,广州市,2009.2,1/1。

5. 《地方政府间的竞赛:激励理论及其在改善环境卫生中的实践》,公共管理评论,广州,2009年第十期,1/2。

6. 《社会突发事件中的失序与无序》,《SARS与中国社会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7. 《网络社区的社会学初探》,《科学.经济.社会》,2003.3。

8. 《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甘肃科技出版社,1997年。

9. 《欠发达地区计划生育工作评估体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北京,1995,1。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