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陈黎

陈黎,1985年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副主任。2013年,陈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传热及数值传热学专家、中科院院士陶文铨教授。2013年10月,他入职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2013~2015年获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主任博士后。从2014年开始,陈黎担任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议专家及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专家。

人物经历

2007年,陈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陕西省优秀本科毕业生;2013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是陕西省优秀博士毕业生;2013年10月,入职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2014年,陈黎获美国能源部资助、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主任博士后奖金。入职以来,参与辅导《传热学》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美国能源部课题等5项科研项目。2016年,陈黎获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届“十大学术新人”;2022年,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最喜爱老师之一。

研究方向

陈黎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尺度传热传质、相变传热、演变结构中传热传质、拓扑优化数值方法等。研究背景为氢燃料电池(新能源)、二氧化碳封存(服务双碳目标)、热化学储热(储能)、新型换热器设计(节能)等。

科研项目

陈黎先后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碳中和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JW科技委基础加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及青年基金、陕西省杰青、国家分布式能源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核动力院、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神力、捷氢、云创氢电等40余项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陈黎已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质量 Transfer、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Physical Review E、Langmuir、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功率 Sources、Nano 能量,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Applied Energy、Scientific Re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Electrochemica Acta、Fuel、Water Resource Research、Physics of Fluids等刊物发表论文SCI 130余篇。其中,有1篇论文入选“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有2篇论文入选Web of Science 热点论文,6篇论文入选ESI高引论文等。

陈黎获得技术发明专利13项,受邀请撰写专著四章节,受邀请在国际会议做Keynote和邀请报告23次。在筹建和运行能源子联盟方面做出了贡献,获“突出贡献奖”,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和文化合作交流。

学术任职

陈黎服务于多个国际及国内学术组织,包括热科学与工程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副主任、丝路大学联盟能源子联盟副秘书长、陕西省建筑设备科学与地下空间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亚洲计算传热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多孔介质学会Interpore China委员等,并受邀为多个国际期刊编辑及编委,包括传热领域顶级国际期刊Int. J. Heat \u0026 质量 Transfer特刊Guest Editor、Computational 能量 Science副编辑、Frontiers in Thermal Engineering副编辑、Frontier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编委、Energies编委等。

所获荣誉

陈黎先后入选国家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陕西省杰青、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支持计划A类、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届“十大学术新人”、西安交通大学青年骨干跟踪支持计划、人社部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亚洲热科学工程青年科学家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团队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励。

参考资料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届“十大学术新人”奖评选揭晓.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2024-08-11

首页 - 陈 黎.西安交通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4-01-10

陈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展示.2024-08-1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