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永久的悔》是由季羡林创作并于2008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的书籍。
内容简介
《赋得永久的悔》讲述了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距”,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刚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晦之事,那是俯拾即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文章目录
一双长满胼胝的手
塔什干的一个男孩子
春满燕园
一朵红色石竹花
重过仰光
在兄弟们中间
忆日内瓦
歌唱塔什干
朵朵葵花向太阳
处处花开夹竹桃
野火
爽朗的笑声
西谛(郑振铎)先生
难忘的一家人
我和济南市
别稻香楼
一个影子似的孩子
写作《春归燕园》的前前后后
遥远的怀念
怀念西府海棠
重返哥廷根
梦萦未名湖
梦萦水木清华
室伏佑厚先生一家
月是故乡明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吴宓(宓)先生
神奇的丝瓜
园花寂寞红
老猫
幽径悲剧
人间自有真情在
两个乞丐
哭冯至先生
喜鹊窝
赋得永久的悔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寸草心
一条老狗
天上人间
当时只道是寻常
忆念宁朝秀大叔
元旦思母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语、梵语、巴利语,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参考资料
赋得永久的悔.豆瓣读书.2024-08-30
文章目录.读书网.2024-08-30
季羡林 Xianlin Ji.豆瓣.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