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郡
安陆郡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至唐朝期间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其后发展演变为唐宋时期的安州,进而成为宋元明清时期的德安府。
历史沿革
南北朝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从江夏郡分出安陆市设立安陆郡,治所位于安陆县(今湖北省安陆市)。随后,郡辖区域包括了今天的安陆市、云梦县、应城市等地。在南齐时期,安陆郡辖有五县:安陆、应城、新市、新阳、宣化。南梁时期,从安陆县分置平阳县,并在太清三年(549年)期间,安陆郡一度被西魏军队占领。西魏废除了南梁的司州,改置安州区,并将安陆设为安州治所。
隋唐
杨坚开皇三年(583年),废除了安陆郡,其地区划归安州。隋炀帝大业年间,安州一度改名为安陆郡,并在大业三年(607年)时,郡辖八县:安陆、孝昌、吉阳、应阳、云梦、京山市、富水、应山。天宝时期,安陆市郡的设置与废置多次变更,李渊武德四年(621年)将安陆郡改为剑州,而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年)又将安州改回安陆郡,此时郡辖六县:安陆、孝昌、云梦、应城市、吉阳、应山。李亨乾元元年(758年),再次将安陆郡改为安州。
人口
根据历史记载,安陆郡在不同朝代的人口数量有所变化。刘宋司马曜大明八年(464年),安陆郡户籍登记有6043户,人口25084人。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户籍增至68042户。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户籍为22221户,人口171202人。
行政长官
安陆太守(499年—557年)
夏侯亶、张惠绍、康绚、夏侯夔等人在南梁天监至大通年间分别担任安陆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