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柑一说是酸橙(学名 柑橘属 auranitium )与柚子的杂交种,台湾省零星栽培供观赏或药用,分布中国大陆之福建省及广东省。另有一说为 虎头柑是以柚子或柑橘的母株当木,再嫁接上柑橘,平均一株仅可产数十粒,与一般柑橘可生产上千粒有别,若做好疏果,可以让虎头柑长得更大。
形态特征
虎头柑 cv. Hutou Gan,曾被作为种地等级 /C. kutokan/ Hayata。主产福建 (漳州市、厦门市)、台湾、广东东部各地。可能是酸橙与柚的杂交后代。叶质颇厚,叶缘上半段有圆钝齿蟳少花的总状花序,果皮淡黄,有厚有薄,药用代枳壳,前者称粗皮枳壳,后者称细皮枳壳,果皮绵质而松软,中心柱大而空,瓢囊壁厚而韧、果肉有柚的风味,但味甚酸则又似酸橙;种子有纵肋棱,子叶乳白色,多胚。
茎
小茎绿色,有刺;老茎灰白色,有细纹
叶
叶甚厚;阔卵形或阔椭圆形,叶缘上半部有圆钝齿;翼叶狭倒心形,长8~12公分,宽5~7公分,叶面浓绿色有光泽,反面淡绿色,叶面有油腺,将之搓揉会产生强烈的芸香味。
极明显特征是: 「单身复叶」,近叶柄基部有翼叶是其特点,它的叶子一前一后、一大一小紧紧相连,也就是「单身复叶」
花
聚伞花序,白色而有清香味,花瓣5,花近基部合生成数束。
果实
果实巨大、扁球形、圆周有五、六十公分,表皮粗糙,味道很酸。
‧
特性:小乔木,枝多刺。叶甚厚;阔卵形或阔椭圆形,叶缘上半部有圆钝齿蟳,有油腺;翼叶狭倒心形。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白色,花瓣5,花近基部合生成数束。柑果圆球形,橙黄色,果实巨大、扁球形、圆周有五、六十公分,表皮粗糙,甚厚,味道很酸。
分布范围
分布:主产于桃园市、苗栗县、台中市东势、石冈,果农大多是在家里种上一、二株虎头柑,自用或分送亲友用。
主要价值
1.食用:沾着酱油吃,或者做成酸柑茶,可作为保养气管、喉咙的饮料
2.观赏用。
3.药用:
性味:果实:苦、酸、微寒;未成熟果实:苦、辛、酸、凉;幼果:苦、酸、微酸。
效用:果实:行气宽中,消食化痰。治胸腹满闷胀痛,伤食不化,痰饮,胃下垂,子宫脱垂;未成熟果实:理气宽中,行气消胀。治胸肋气滞,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脱且,阴挺;幼果:破气消积,化痰散痞。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胃胀痛,脱且,阴挺。
品种简介
虎头柑可能是酸橙( 柑橘属 auranitium )与柚子的杂交种,虎头柑的圆周有五、六十公分,可由年前一直摆到元宵节过后,但会渐失水分,最后变得很硬,只要不碰伤,摆上一、二个月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