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民医院(英文名: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aoning Province,前身:合江富锦医院),创建于1949年,是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9万平方米,地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33号,现任院长为臧培卓,法定代表人为臧培卓。
辽宁省人民医院宗旨是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院承担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科研、预防保健、应急救援等任务。1946年1月-1948年5月,为医院建院前期。1948年5月-1949年2月,医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地医院时期,彼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第11兵站医院。1949年2月-1960年6月,医院为东北地区工人医院时期,医院名称都为东北工人医院。1960年6月—1960年10月,医院名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辽宁分院南湖医院,隶属辽宁省卫生厅。1966年8月—1969年3月,医院名称为辽宁省人民医院,隶属辽宁省卫生厅。1969年3月—1970年7月,医院名称为铁岭专区人民医院,隶属铁岭专区“革委会”。1973年6月—1979年3月,医院名称铁岭地区人民医院,隶属铁岭地区卫生局。1979年3月起,医院称辽宁省人民医院,先后由辽宁省卫生局(1979.3—1983.7)、辽宁省卫生厅(1983.7—2013.10)、辽宁省卫生计生委(2013.10—2018.11)、辽宁省卫生健康委(2018.11—至今)主管。2019年3月,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入快速发展期。2025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院官方科普视频平台“辽省医开讲”正式上线。
截至2024年6月底,辽宁省人民医院高级专业技术职称46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47人次;国家级学会副主任委员4人、委员45人,省级学会主任委员9人、副主任委员29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百层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百层6人、兴辽英才1人,辽宁省名医4人,辽宁青年名医1人。截至2025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开放床位1788张,2023年门诊量91.93万人次、年出院患者7.53万人次。医院设置临床科室65个,医技科室11个,职能科室31个,设置医工研基地实验室1个。
辽宁省人民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科大学非直属临床学院,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省、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院先后获得中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中国文明单位、中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中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医院、辽宁省群众满意医疗机构、沈阳市十佳医院、公立医院建设成就奖、人文医院文化建设典型、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就业创业先进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建院前期
1946年1月-1948年5月,为辽宁省人民医院建院前期,其前身是合江富锦医院,隶属于合江省政府。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地医院时期
1948年5月-1949年2月,辽宁省人民医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地医院时期,彼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第11兵站医院,由东北军区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区管辖。
东北工人医院时期
1949年,辽宁省人民医院创建,始称东北工人医院,其前身是东北军区第十一兵站医院,承担着黑山、塔山阻击战保障辽沈战役伤病员的医疗救护任务。东北工人医院时期(1949年2月-1960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名称都为东北工人医院,期间该医院隶属关系多次变更,从东北行政委员会劳保总局、东北人民政府劳动部(1949.2—1949.10),到中华全国总工会东北工作委员会(1949.11—1954.7),再到辽宁省工会联合会(1954.8—1959.5),最后由辽宁省卫生厅(1959.6—1960.6)主管。
南湖医院时期
1960年6月—1960年10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名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辽宁分院南湖医院,隶属辽宁省卫生厅。1960年10月—1961年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名称为沈阳南湖医院(干部医院),隶属辽宁省卫生厅。1961年1月—1966年8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名称为沈阳南湖医院,辽宁省委直属机关。1966年8月—1969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名称为辽宁省人民医院,隶属辽宁省卫生厅。
铁岭医院时期
1969年3月—1970年7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名称为铁岭专区人民医院,隶属铁岭专区“革委会”。1970年7月—1973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名称为铁岭地区人民医院,隶属铁岭地区“革委会”。1973年6月—1979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名称铁岭地区人民医院,隶属铁岭地区卫生局。1978年,辽宁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建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
1979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一直改名辽宁省人民医院,1979年3月—1983年7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由辽宁省卫生局主管。1983年7月—2013年10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由辽宁省卫生厅主管。1986年,辽宁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建科,以及设立肠道门诊。同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从大内科分离、组建成为独立科室。
1994年,辽宁省人民医院全科医疗科成立。次年,辽宁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1997年7月3日,辽宁省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放疗科)成立,同年10月病房开诊,马兰任科室主任,成立初期,病房拥有床位20张。1999年,辽宁省人民医院I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心成立。
2000年,辽宁省人民医院开始组建高压氧医学科。2007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科门诊成立。2008年1月,风湿免疫科门诊与中医门诊、全科医疗科共同组成综合病房。2013年10月—2018年11月,辽宁省人民医院由辽宁省卫生计生委主管。2018年11月—至今,辽宁省卫生健康委主管。2019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入快速发展期。近年来,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2022年成绩等级为全国327位、位列B++,排名较2019年进步419名。
2025年1月24日,辽宁省人民医院党委组织召开党外人士建言献策专题座谈会,邀请到10位党外人士代表参加座谈。同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院官方科普视频平台“辽省医开讲”正式上线。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辽宁省人民医院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9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788张,2023年门诊量91.93万人次、年出院患者7.53万人次。设置临床科室65个,医技科室11个,职能科室31个,设置医工研基地实验室1个。辽宁省人民医院拥有1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为心血管内科;17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7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省科技创新平台4个,先后获得科研成果百余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及省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截至2024年6月底,辽宁省人民医院高级专业技术职称46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二级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47人次;国家级学会副主任委员4人、委员45人,省级学会主任委员9人、副主任委员29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百层1人、省级百千万人才百层6人、兴辽英才1人,辽宁省名医4人,辽宁青年名医1人。
硬件设施
辽宁省人民医院拥有先进医疗设备,包括PET-CT、术中磁共振系统、MRI(3.0T)、双源CT、DSA、LA(直线加速器)、高压氧仓(三仓七门)等设备。2023年,建成了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高端复合手术室。
业务主体
辽宁省人民医院承担临床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科研、预防保健、应急救援等任务,是全国首批现代化管理型医院试点单位。辽宁省人民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科大学非直属临床学院,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的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省、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经营范围
辽宁省人民医院经营范围包括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及保健与健康教育服务。
科室设置
综述
心血管病治疗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展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在复杂心律失常,包括先心病术后及外科术后复杂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和一站式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超声指导下的左心耳封堵术居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制定我国第一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治疗指南》。骨科获批辽宁省骨科疾病诊治中心、辽宁省运动损伤与关节外科诊治中心,关节外科率先在东北地区开展机器人辅助下人工关节置换术;脊柱外科在保留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展了上颈椎病变的治疗,脊柱重度畸形治疗,脊柱内镜辅助下对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均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神经外科是辐射全国的三叉神经痛介入治疗中心,东北地区最大的颅神经疾病的诊治及研究中心,国家脑出血规范诊疗基地。开展的复杂脑血管病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闭塞复合开通、复杂血管畸形栓塞及手术切除一站式复合手术、精确定位的脑血管搭桥手术等取得良好效果;昏迷患者促醒手术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DBS治疗、顽固性疼痛的脊髓电刺激SCS、迷走神经电刺激VNS等治疗方式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普外科在复杂肝胆胰肿瘤切除术、三镜联合治疗复杂胆石症,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方面具有特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脑血管病诊治中心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国家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辽宁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导组组长单位等,治疗技术在省内领先。
心血管病治疗中心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辽宁省卫健委确定的临床重点学科、国家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国家卫健委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辽宁省冠心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辽宁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美国心脏协会专业示范中心。中心下设心内科、心外科、心功能科以及CCU监护病房和导管室4间。总计床位301张,年完成介入手术6000余例。中心拥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名,二级教授8名。中心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20余项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325篇;主编心血管专业书籍12部(23册),参编专业书籍31部。十年中,中心为医院的发展壮大、创造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
脑血管病诊治中心
至2018年末,脑血管病治疗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拥有医护及技师155人,其中博士后研究生2人,博士研究生21人,硕士研究生39人。由7个神经内科病房、独立的神经内科门诊、神经内科急诊及神经功能科组成。中心是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辽宁省基层卫生工作协会主任委员单位、辽宁省重点专科、沈阳市脑卒中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辽宁省的国家卫生计生委首批卒中筛查基地医院及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建设基地医院、辽宁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导组组长单位。
脑血管病治疗中心开展的特色技术包括:脑梗死超早期静脉、动脉溶栓及取栓技术;颈部血管彩超联合TCD进行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TCD发泡试验在青年卒中及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脑血管病的规范化诊治;头痛的规范化诊治;脑血管造影技术及颅内外支架植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脑小血管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估;痴呆量表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在痴呆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社区筛查等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诊治中心
1986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从大内科分离、组建成为独立科室。至2017年医院呼吸内科逐渐扩增为呼吸内一科、呼吸内二科、呼吸内三科三个病房。同时设有独立门诊、支气管内镜室、肺功能室。床位增至123张。为了科室发展需要,呼吸内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共有医护人员70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5人。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0人,肺功能技师4人。科室设有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同时设有戒烟、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间质病、肺栓塞、睡眠呼吸障碍、肺部肿物等多个专科门诊。在门诊区设有独立气管镜室、肺功能室、门诊呼吸综合诊疗室等。科室有三个病区,位于医院5号楼的9、10、11层,共有普通床位和危重症监护床位共129张,备有无创及有创呼吸机多台。
消化内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消化科由消化内一科、消化内二科组成。消化内科是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于1978年建科,是全国脂肪肝规范诊治中心,加入辽宁省食管疾病规范诊治联盟,参与医院胃食管反流病MDT,并设有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及医院发展做出了贡献。科室医生多次赴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现有博士学历3人,高级职称18人,硕士生导师1名,并聘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客座教授1人进行技术支持。
消化内一科:能够独立诊治重症胰腺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等危重病症。并积极开展了腹部血管造影术、肝癌栓塞疗法、经微导管超选择性肝急性动脉栓塞治疗肝癌技术、消化道肿瘤术前术后及姑息性经动脉局部灌注化疗、溃疡性结肠炎动脉注射治疗、肝囊肿或肝脓肿超声下穿刺抽液置管引流术。近几年内镜技术不断前进,全面开展ERCP、EMR、ESD、POEM、消化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扩张术、胃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组织胶治疗、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超声内镜下穿刺及引流术、小肠镜等,多项技术填写了省内空白且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室多次获得医院开展先进技术奖,曾多次承担省、市及国际合作课题,并得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科室成员主编及参编论著4本,发表在核心期刊及国家级杂志中的论文100余篇,SCI文章10篇。
消化内二科:现有医护25人,其中主任医师7人,主管护师5人,其中硕士6人。在门诊内科诊区设有独立专家诊室和普通诊室。病区设床位39张,有重症监护室。与内镜中心等科室合作开展胃肠息肉电凝切除、胃肠粘膜下肿瘤镜下剥除、胃石砾石术、消化道出血镜下止血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治疗、内镜下胆总管取石、食管、胆管狭窄支架置入、肝囊肿、肝脓肿超声引导下治疗、贲门失弛缓内镜治、ECT、幽门螺杆菌检测等诊治技术,多项专科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科室连续10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接受进修生和规培生,选派医生对口支援,组织义诊和健康讲座。
血液内科
辽宁省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始建于1986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目前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性临床科室,现有床位18张,医生6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医学硕士2人;护理人员6人。血液内科从事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血液内科开展了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结合临床进行血液病的诊断、分型、预后评估及病情监测,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同时承担大连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多所院校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
内分泌与代谢病诊治中心
辽宁省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是医院内科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独立科室,现设有内分泌一、二、三科,已成为辽宁省较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内分泌病治疗与研究中心,在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科室现有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4名;其中,博士6名,硕士14名,人员技术力量雄厚;年门诊量超过30000人次,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分泌科严格遵循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定期进行疑难杂症大讨论,对国际前沿进展密切跟踪学习,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对疾病进行规范诊治,在专业疾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多发病、常见病诊治及研究方面精益求精,同时积极打造自身特色项目。目前在性腺、肾上腺、垂体、电解质紊乱、胰岛素泵应用等方面优势更为明显。目前科室主持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1项,在国际、国内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篇,其中SCI文章16篇。多次为北方名医、超级专家号、华商晨报等多家媒体节目所报道,受到同行及患者广泛好评。
肾病学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肾病学科成立于1980年,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6人;同时拥有专业化护理队伍。目前,科室拥有血液透析机、在线血液滤过机、床旁血滤机、放射性肠炎透析机等先进设备。肾病学科对各种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感染性肾脏病、肾血管性疾病、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等疾病治疗有独特见解;特别是在腹膜透析方面,已经采用不同形式的腹膜透析技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患者数千例,腹膜透析置管技术省内领先,被卫生部评为“全国腹膜透析示范中心”。肾病学科血液透析技术全面,具有设备先进,采用个体化透析的特点。
风湿免疫科
2007年3月,辽宁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成立。2008年1月,与中医门诊、全科医疗科共同组成综合病房。2014年5月,风湿免疫科正式成为独立的临床科室,填补医院多年空白,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增添了新的力量。风湿免疫科的成立,除了为我院临床各科室解决风湿病相关疾病诊治的难题外,同时承担风湿病人的诊治工作、风湿病慢性病、临床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研究工作。科室现有人员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人(博士在读),住院医师(硕士)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1人,护士1人,现有床位12张。
肿瘤科(放疗科)
辽宁省省人民医院肿瘤科由肿瘤一科(放疗科)、肿瘤二科(肿瘤介入科)、肿瘤三科组成。
肿瘤一科:辽宁省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放疗科)前身为肿瘤内科,成立于1997年7月3日,1997年10月病房开诊,马兰任科室主任,成立初期,病房拥有床位20张。2014年1月,赫丽杰接任肿瘤内科主任,科室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1月,肿瘤内科分为肿瘤内一科和肿瘤内二科,由赫丽杰担任两科室主任,床位由30张扩大至80张。2016年4月,赫丽杰主任重新组建放疗科,并入肿瘤内一科,后更名为肿瘤一科(放疗科)。目前科室核定床位30张,开放床位58张,医护、物理师、技术员共计32人,13名医生中高级职称医师5人,中级职称医师8人,均为研究生学历,年出院患者4000余人次。辽宁省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放疗科)是以精准医疗为特色,以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热疗为专长,以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为优势,注重人文关怀,重视科学研究,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肿瘤专科,是辽宁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是辽宁省巾帼文明岗科室。科室发起并主导全院肿瘤MDT工作,为患者量身定制科学、规范、精准、经济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制定和安排手术、化疗、放疗、靶向、热疗、介入、免疫、内分泌、止痛、营养、心理、中医等治疗手段和计划,最大程度为肿瘤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治疗方案及终身随访计划。也是我院唯一一个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癌症基金会等多个慈善机构批准的可进行多种靶向治疗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赠药审批的注册科室。
肿瘤二科:辽宁省人民医院肿瘤二科(肿瘤介入科)成立于2015年1月,2015年10月15日周玉斌接任科主任。科室是以肿瘤内科常规治疗为基础,以“肿瘤无创及微创诊治”为特色的肿瘤治疗“一站式”服务的肿瘤综合治疗科室。科室由21名医护人员组成,拥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硕士导师1人,博士3人,硕士5人,开放病床30张。科室肿瘤诊治技术全面,收治全身各部位肿瘤及肿瘤相关血管、淋巴系统疾病,囊括从肿瘤诊断的起点--穿刺活检取病理技术,到最尖端--肿瘤治疗技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海扶刀)、微波消融、载药微球栓塞、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胆道肿瘤消融及肿瘤相关的血管疾病、淋巴系统疾病的无创及微创治疗技术。2017年10月,我省首台肿瘤无创、绿色治疗的新仪器--“高强度聚焦超声(海扶刀)”正式落户该科。该技术无创口,无放射性辐射,无骨髓抑制和机体免疫力损伤,其治疗过程在超声影像下实时监视进行,安全有效。适用于胸壁、腹部、盆腔和四肢软组织等部位的良恶性肿瘤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腺肌症和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疾病。目前已完成近850例次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肿瘤三科:辽宁省人民医院肿瘤三科成立于2017年8月1日,由骨肿瘤科与胸外科抽调兼职医生及专职护理人员8人组成,其中主管护师4任,护师3人,护士1人。肿瘤内三科以微创治疗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肿瘤为主,2009年东北三省最早开展这项技术的科室,此项技术位于东北三省领先水平。科室编制床位27张,其中防护病房7间,普通病房8间,科室技术特色以微创治疗肿瘤为主,包括I125粒子植入术,经皮椎体成形术,CT引导下穿刺取病理,不断开展新技术,3D微创导向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微波消融联合粒子植入术、射频消融联合粒子植入术、髋臼成形联合粒子植入术。
全科医疗科
全科医疗科成立于1994年,现已发展为拥有全科医疗门诊,家庭病房门诊,老年病门诊,预防接种门诊及综合病房的综合性学科。现有医护人员21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各级执业护士13名,病房床位28张,病房配备心电图仪、动态心电监护仪、血糖监测仪、中心吸氧、吸痰等医疗设备。主治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及泌尿系统等综合性疾病。对内科疑难杂症、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他危重症抢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全科医疗科依托于医院整体技术力量在以人为本和整体医学思想的指导下,精心呵护每一位病人,在科学治疗的基础上对病人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照顾,目前已经形成以治疗为切入点,融合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怀为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
感染性疾病科
1986年,辽宁省人民医院设立肠道门诊,1988年在肠道门诊的基础上,成立了传染科。1996年11月肝炎病房正式成立,2007年传染科正式更名为感染性疾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传染性疾病诊治中心,是辽宁省医保肝病慢病审批单位,是辽宁省及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地,曾多次参与突发传染病的现场抢救及指导工作,为传染病的控制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上级的多次表彰。科室目前设有肝病、感染、发热、肠道、慢病门诊及病房,病房通风,采光良好,消毒设施完善,各种监护设备及抢救设备齐全。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6人,包括医生7人,护士9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人,主管护师6名,护师2名,护士1名。
心理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是一支具有精神卫生资质的专业化诊疗团队,其中硕士5人,博士1人,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具有专业化诊断及治疗心理疾病的能力,能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治疗服务。科室诊疗特色: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发作、疑病症、胃肠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在鉴别与诊治器质性因素所致精神障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心身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科学系统的治疗理念。心理治疗方面: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青少年心理困惑、家庭问题、夫妻关系、社交恐怖症,职场减压的治疗。心理治疗特色:家庭治疗、沙盘治疗、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正念减压。
I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心
辽宁省省人民医院I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心成立于1999年,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配备了专职的研究人员12人。研究医生团队由5位临床医生构成,均为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为急诊科医师1名、骨科医师1名,内分泌科医师2名,另有专职研究护士5名,药物管理员1名、资料管理员1名、样本管理员1名,质控员1名,另有10余名兼职研究人员,均全程参加过多个I期及BE试验,经验丰富。病区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拥有48张专用床位及独立的功能区,最大限度地确保受试者安全和隐私。一期病房成立以来,共完成I期预BE试验9项,BE试验57项,原研药代动力学试验17项。目前继续开展各项I期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重症医学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95年,是辽宁省率先成立的综合ICU,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仪器和全国领先的技术水平。现有床位30张。科内全部按目前省内最高标准配置,采用层流病房,实行封闭式管理,由专职的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对患者实行24小时连续、动态和全方位的监测和治疗。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护人员62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科室承担医院内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主要收治:严重创伤、休克、急性循环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心肺脑复苏、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各种危重疾病及大中型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本科室已成功开展的重症专科技术包括: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治疗(PICCO、CVP、ART、IABP等)、机械通气技术(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俯卧位通气、规范化撤机等)、血液净化技术(血管管路的选择与建立、CRRT、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等。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与国内多家医疗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承担着为省内及周边地区培养重症医护人才的任务。
儿科
2010-2019年,儿科与辽宁省省人民医院同步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儿科在软硬件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当前儿科病房开放床位20张,设有门诊、急诊、儿保门诊,并承担产科学的新生儿查房和急救,年门诊量在5万人次左右。儿科现有医务人员36人,儿科医师16人,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护理人员20人,其中主管护师12人、护师3人、护士5人。
皮肤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门诊全部由专家出诊,可收治各种需住院治疗的皮炎患者,擅长诊治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以及银屑病、皮肤血管炎、大疱性皮肤病、性传播疾病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皮肤病。近年来科室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光子嫩肤设备,治疗雀斑、脂溢性角化病、痘痕、面色暗黄,痤疮、毛孔粗大以及细小皱纹、血管瘤、多毛等多种面部皮肤疾病,疗效显著。能通过科学系统的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光治疗等综合方法治疗痤疮、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等顽固的面部皮肤病,疗效明显。
对于性传播疾病,特别是尖锐湿疣、皮肤粘膜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通过应用激光、光动力等先进的治疗手段,明显的提高了疗效,减少复发。皮肤科承担多项新药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运用最新的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异位性皮肤炎(湿疹),此项试验研究,已使众多患者受益。
急诊医学科
急诊医学科是独立的三级学科,承担着辽宁省人民医院急诊急救工作,并且为全院各学科提供急救平台,是中国东北三省首个按照JCI标准运行的急诊医学科,是省内少数通过信息化HIMSS EMRAM 6级标准认证的急诊医学科之一。急诊医学科打造的省内一流的“五位一体”急诊急救体系框架已经完成,其中,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多学科联合诊治中心(急诊MDT)、国家移动医疗和卫生应急救治中心、航空救援基地处于省内先进行列,中毒中心及创伤中心建设已经起步。急诊医学科年急诊诊次量达到8万人次以上。急诊医学科是辽宁省临床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是国家级和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急诊医学科担任:辽宁省卫健委急诊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单位;辽宁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及候任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学组成员单位;中国老年医学会急诊分会成员单位;中国海峡医学交流协会急诊分会委员单位。
高压氧医学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高压氧医学科由2000年开始组建,2000年10月正式成立,2001年2月正式开诊。2010年,因医院改建、更新设备,暂停高压氧科,2014年重新筹备,于2016年6月再次开诊。氧舱容积由12人扩大到18人,科室人员由2名医生、2名护士,后逐步壮大为4名医生、4名护士及1名兼职技师,均到国家或辽宁省高压氧岗位培训中心参加高压氧医学专业学习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科室开展以高压氧治疗为主的医疗工作,主要面向医院急诊、门诊、住院病人和外院转诊病人,进行高压氧的急救治疗或高压氧的康复治疗。
中医科
2017年10月,辽宁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搬迁至1号楼四楼B区,设有中医、针灸两个门诊,中医科目前有人员5人,其中主任1人。
康复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康复医学科病房开放床位30张,拥有专业人员24人,其中医生4人,治疗师12人,护士8人,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12名,初级职称9名,博士1人,硕士5人。科室配备各种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包括生物反馈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平衡评估和训练系统、下肢智能反馈系统、Motomed、中药熏蒸治疗仪等,开展运动治疗(PT)、作业治疗(OT)、吞咽功能训练、关节松动训练及各种物理因子、中医针灸等治疗项目。为临床各科室提供早期康复介入,同时开展规范的亚急性期、慢性期疾病的康复治疗,设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关节损伤康复及颈肩腰腿痛康复四个亚专业,为减轻病人残疾,最大限度恢复病人功能状况提高帮助。
营养科
营养科成立于1991年,2010年8月起,营养门诊正式挂牌,由原来的医技科室列为临床科室。多年来为门诊患者提供营养评估、营养治疗,参与部分住院患者营养评估、营养治疗。在辽宁省内首创“中医+营养”治疗新模式,将“中药/针灸”与“临床营养”相结合,对慢病进行包括“营养”在内的“全面综合诊治”。科研成果填补辽宁省内该领域空白。科室成员先后在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辽宁省营养学会等多个社会团体任职。同时承担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多次作客辽宁、沈阳广播电视台,并接受电台、报纸等媒体采访,向民众普及营养知识。诊疗项目包括内分泌系统(包括糖尿病及并发症)“中医+营养”治疗;消化系统“中医+营养”治疗;妇科学“中医+营养”治疗;乳腺癌、 肺癌、胃癌等肿瘤疾病“中医+营养”治疗等。
老年医学科
为顺应老龄化特点,响应《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辽宁省人民医院于2022年设立了老年医学科。老年是一个多学科团队,推行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具体来讲包括急性病救治、慢性疾病防治,以此来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服务质量,保障老年病患的医疗安全。老年医学科现设立老年医学科门诊及病房,现有医护人员16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各级执业护士11名,病房床位25张,病房配备心电图仪、动态心电血氧监护仪、血糖监测仪、中心吸氧、吸痰等医疗设备。擅长老年心脏病,老年性高血压,老年脑血管疾病,老年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等综合性疾病的诊治。对老年内科疑难杂症,老年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急危重症抢救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普外科
辽宁省人民普外科组建于1981年,是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省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分会及省免疫学会普外分会主任委员单位。至2018年末,开放床位225张,共有医护人员12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博士后1人,博士16人、硕士26人。设立肝胆外科(普外一科)、胃肠外科(普外二科)、甲状腺乳腺外科(普外三科)、血管疝外科(普外四科)、肛肠外科(普外五科)、综合外科(普外六科)6个病区。获省级科技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市级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34项、市级课题20项,出版专著8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
普外科开展的特色技术包括三镜联合治疗复杂胆石症,胃癌、结大肠癌的腹腔镜根治手术,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小切口甲状腺技术、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乳管镜下的脱落细胞检查,乳腺尺膜精确定位技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杂交技术治疗多发动脉硬化闭塞症,微导管局部用药治疗急性血栓,血管内超声消融技术治疗动脉硬化,人工血管搭桥治疗肢体缺血,药物、神经阻滞、介入、人工血管搭桥综合治疗血管炎,RPH疮疡自动套扎术,顽固性便秘的手术治疗,全程无痛手术治疗肛门疾病。
骨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骨科现有博士研究生6人。由各具特色的脊柱外科(骨一科)、创伤及关节外科(骨二科)、运动医学与关节外科(骨三科)、骨与软组织肿瘤学(骨四科)四个科室组成,开放床位147张。是辽宁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辽宁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辽宁省关节外科与运动损伤诊疗中心、沈阳市骨外科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辽宁省骨科疾病诊治中心挂靠在该科。2019年争创辽宁省骨科区域治疗中心。
神经外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由神经外一科、神经外二科、神经外三科三个科室组成。
2014年神经外三科成立,神经外三科以显微神经外科和新技术开发功能神经外科为技术特色,立体定向、介入栓塞、颈动脉内膜剥脱、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等为本科的主要医疗技术开展项目。主要擅长各类型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如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出血介入栓塞、夹闭、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架桥术、高血压性脑出血等,以及脑肿瘤、脑外伤、脑血管畸形、偏头痛等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
2016年,神经外一科主任刘会卸任,马逸主任接任神经外一科,同时任神经外一、神经外二两科室主任。不单是以国内独家开展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为主要技术特色的学术专科,还使用外科方法治疗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小儿脑性瘫痪、偏头痛、脑血管病、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脑出血和各种椎管内肿瘤等疾病。带领神经外一先后开展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治疗,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臭氧神经松解术治疗偏头痛等治疗技术。
心脏大血管外科
心脏大血管外科在主任李强的领导下以及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医院技术、设备先进的临床骨干科室,科内人员也在逐年壮大,年完成各类心脏手术200余例,包括各种复杂危重手术,成功率达到98%以上,技术水平达中国先进。
胸外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成立于1985年,是辽宁省内较早成立的胸外专业科室,由辽宁省心胸血管外科专家李廷敏教授创立,历经李廷敏、张玉文、王者生、王振元四位科主任。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胸外科发展成为辽宁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胸部疾病诊治中心,除能常规开展胸外科专业的各项手术外,经过不断专研,拓展专业技术水平,研发开展多种新技术,尤其是近年开展的肺内小结节CT引导精准定位,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肺癌根治术,电视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及肺部转移癌,微波消融治疗术治疗肺内结节性病变均是省内领先水平。目前胸外科拥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4人,硕士1人。
泌尿外科
2005年,安康任泌尿外科主任,全面开展泌尿外科微创手术,形成以经尿道前列腺手术为特色,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等微创手术多元开展的先进科室,现科室开放床位45张,医师8人,均为硕士以上学位,护理组13人,为成熟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诊疗中心。泌尿外科在省内率先开展多项高难度手术及新技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及膀胱肿瘤电切术居国内领先水平,2010年以来科室新开展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腹腔镜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根治术、经皮肾镜砾石取石术、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等微创泌尿外科手术。
妇产科
妇产科是辽宁省人民医院的传统临床科室,妇产科参加相关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辽宁省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建项目等7余项课题,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辽宁省社会科学界2010年度二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在国家级杂志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现有医护人员59人,其中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2人,现有床位76张,其中妇科学46张,产科学30张。
妇产产科集医疗、教学、保健为一体,拥有处理疑难、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综合能力。产科在积极倡导无痛分娩的前提下重点开展了妊娠糖尿病、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规范诊治,门诊设立孕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2015年产科被评为辽宁省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整形美容外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由中国整形外科专家高景恒教授创建于1984年,是东北三省最早成立的整形美容专业科室之一。先后被省卫生厅确立为“省级重点科室”“辽宁省医学美容(临床培训)中心”和“辽宁省修复重建中心”。
整形美容外科建科以来,科研方面开展了面部韧带、表浅肌肉腱膜、面神经及颞区解剖等研究;在注射胶原蛋白的临床应用、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生物性能的实验开发研究,软组织填充材料方面占国内领先地位。目前,科室临床治疗范围涵盖了整形再造外科及整形美容外科领域的各个方面,也是整形科在辽宁省的第一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疼痛科
疼痛科是国家一级学科,自1994年开始,在省内较早开展疼痛诊疗工作。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2014年6月,在原有门诊的基础上,整合麻醉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成立了疼痛医学科。科室拥有优秀的临床诊疗团队及疼痛诊疗及康复设备,以微创介入治疗为核心,结合药物、神经阻滞以及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科室拥有各类疼痛及康复治疗设备,其中包括当前国际先进的射频治疗仪(单极2台、双极1台)、臭氧治疗仪、冲击波治疗系统、超声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等,技术力量雄厚,中心成员由疼痛专业、麻醉专业、神经外科专业组成,主要核心技术包括射频靶点热凝术、臭氧消融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腹腔神经丛、奇神经节等靶点毁损术治疗,鞘内及静脉止痛泵治疗。
麻醉科
麻醉科为辽宁省重点临床专科,现有医护人员32名,其中正高级职称6名,副高职称6名,博士1名(在读),硕士学位15名。即将开放手术间23间,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麻醉机及监护仪、纤维支气管镜、自体血回收机、可视喉镜、BIS麻醉深度监测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肌松监测仪、血气分析仪等先进设备。除开展常规的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外,还进行超声引导等可视化技术、自体血回收及回输技术、肌松监测技术、麻醉深度监测技术、手术室外麻醉和无痛技术以及多模式围术期镇痛技术等。为完成各类手术,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年均麻醉量1万多人次。
眼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眼科暨辽宁省眼病防治中心,是省内最早开展眼科激光治疗的单位,是国家及省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科室常年开展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斜视手术、青光眼手术、仿真义眼台植入术、眼部肿瘤摘除术、眼眶壁骨折修复术、复杂眼外伤手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等各种眼科手术及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的治疗。专业的小儿眼科医生对小儿斜视、弱视及青少年近视治疗提供最先进、最前沿的治疗方法,并把传统验光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以达到科学验光的目的。眼部外伤的缝合技术可以同美容缝合技术相媲美。科室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近年来,多次与韩国眼科专家联合开展慈善免费白内障手术活动。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4人,其中硕士3人,主任医师4人。技师及护理人员本科以上学历5人。
耳鼻咽喉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是以专业治疗耳、鼻、咽喉疾病为特色的省级重点学术专科,大连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国家及省级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辽宁省耳聋防治中心,承担着辽宁省医学高峰工程项目。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4人,包括主任医师5名,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及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10人;护理人员13人,主管护师2人,本科以上学历10人。
口腔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现口腔科门诊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综合治疗牙椅28台(其中韩国Taurus牙椅24台,意大利CASTELLINI牙椅4台),拥有意大利NewTom CBCT,德国sirona口腔全景曲面断层机,丹麦3shape牙齿扫描仪,德国imes-icore CAD/CAM切割机,德国Leica手术及根管治疗显微镜系统,冷光牙齿美白仪等治疗设备。设口腔颌面外科诊室(综合治疗机3台)、口内诊室(综合治疗机7台)、儿童口腔及正畸诊室(综合治疗机7台)、修复1诊室(综合治疗机7台)、修复2诊室(综合治疗机1台)、会诊诊室(综合治疗机1台)、特需诊室(综合治疗机2台)、门诊手术室、口腔X光室(CBCT1台、曲面断层机1台、德国sirona牙片X光机1台和自动洗片机1台)、消毒室(意大利优尔达高压蒸汽灭菌系列)、示教室、处置室、口腔技术室和石膏室各1间。口外病房(床位10张)。
超声医学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成立于1981年,承担了全院的门诊、急诊、病房、体检、床旁及术中超声工作,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高水平的技术团队,科室在常见病多发病诊断的基础上,对疑难及复杂疾病做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开展的新技术包括:三维超声、盆底超声、胃肠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术中超声等,同时广泛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囊肿、脓肿、血肿的抽吸治疗,复杂性胸、腹水的穿刺引流,胆囊穿刺造瘘,肾盂造瘘,假性动脉瘤的凝血酶原治疗,股动脉、肱动脉的血管内置管,乳腺微小肿物的美兰定位,肝、肾、甲状腺、乳腺、淋巴结穿刺活检等介入性超声以及各部位的超声造影,现已接近国内先进水平。近年科室获得专业立项5项,获奖项目2项,发表论文37篇,其中SCI文章4篇,著作2部;目前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中心,辽宁省三八红旗集体,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病理科
病理科始建于1979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科室已经逐步建立起“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分子病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诊断平台”。病理科为医疗、教学及科研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病理科下设标本登记室、取材室、冰冻室、细胞室,技术室,诊断室、免疫组化室,分子病理室,资料室及多媒体教室;拥有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疑难病理会诊、薄层液基细胞学、HPV检测、术中冰冻、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检测(FISH)、异常糖链糖蛋白(TAP)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组织芯片等技术。EGFR、KRAS、EML4-ALK、BRAF、ROS1、PIK3CA、C-MET、NRAS、T790M、C-Kit、PDGFRA基因检测的开展,为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精准依据。
检验医学科
检验医学科位于1号楼2楼和4楼,包括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微生物室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下设临床检验、急诊检验、生免自动化、免疫和微生物五个专业组,主要负责检验医学临床工作及其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全科开展检验项目达400余项。目前拥有固定资产接近5000万元,拥有100万元以上的仪器20余台 。现有在职员工41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9人、本科16人、大专11人。6人拥有“全国大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岗证”,8人拥有 “HIV抗体初筛检测上岗证”,6人具有PCR检测上岗证,10人拥有ISO15189内审员资格,1人具有ISO15189国家注册审核员资格。1998年,科室参加了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的QCS(全球质量控制计划),2009年开始参加伯乐公司的生化、糖化血红蛋白、内分泌项目及凝血的全球质量控制计划(EQAS),2018年通过CNAS组织的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使检验医学科纳入国际医学实验室标准行列。
放射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是国家级医学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辽宁省放射学会、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是沈阳市放射学会、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放射影像专委会、功能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以及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传染病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同时是中国医科大学及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辽宁省医学影像教学基地。科室拥有十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科室注重国际标准化、现代化管理建设及医、教、研工作全面发展,目前,放射科已经成为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核医学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1984年9月,当时科室名称为同位素科,1994年5月,同位素科正式更名为核医学科。2004年初,医院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科室进行内部调整,放免测定合并到检验科,核医学科其余人员编制托管于放射科,业务只保留SPECTA检查项目,科室更名为ECT室。2014年,医院重新筹建核医学科,科室搬迁至现1号楼负一层。截至2018年底,科室有医务人员14人,其中医生6人,护士6人,技师2人。科室配备有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仪(PET/CT)、美国GE公司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CT)各一台。在省内率先开展PET/CT心肌代谢+灌注显像技术。开设核素治疗门诊、核素病房以及外周介入门诊。
消化内镜中心
2007年1月1日,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成立内窥镜诊断治疗科,由原消化内科胃镜室和胸外科气管镜室及肺功能室合并而成。张笑娟任科室主任,科室在原门诊楼4楼东侧,科室有2名医生,3名护士,1名技师。2010年2月,李胜昔任科室主任。2015年1月,科室搬迁至新门诊楼4楼,更名为消化内镜中心。至2018年12月31日,共有医生10名,护士8名。科室聘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徐美东为客座教授,定期来我院进行技术指导。经内镜肠梗阻导管技术为科室特色技术,经内镜逆行胆总管造影(ERCP)、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消化道支架置入术、贲门失迟缓环形肌切开术(POEM)、肝硬化所致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硬化术、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粘合术等多项内镜技术达省内先进水平。
输血科
2018年末,输血科共有人员10名,其中技师8人,医师2人,科室拥有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
放疗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是国家级医学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辽宁省放射学会、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是沈阳市放射学会、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放射影像专委会、功能影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辽宁省医学影像质量控制中心委员以及北京影像诊疗技术创新联盟传染病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同时是中国医科大学及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辽宁省医学影像教学基地。科室拥有十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科室注重国际标准化、现代化管理建设及医、教、研工作全面发展,目前,放射科已经成为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健康管理中心
辽宁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科室于1986年组建,于2017年正式更名为健康管理中心,使用面积1720平方米。科室在主任段续微的带领下,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开拓求新。从最早的“来一人检一人”的模式,发展至今“购卡体检”“团体预约式体检”“线上APP预约体检”等多元化模式。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1名,其中医生3名,护士8名。拥有健康管理师资质7人。现有128排CT一台,DR一台,彩超5台(其中备用机1台),Aloka超声骨密度仪1台,肺功能检测仪1台,动脉硬化检测仪1台,飞利浦心电图机2台。现开展体检项目900余项,日饱和接待量150人。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中心位于辽宁省人民医院2号楼1至3楼,使用面积约1170平。于2009年6月9日投入使用,正式更名为“消毒供应中心”。目前承担全院的医疗器械、器具、物品、敷料及外来植入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包装、灭菌和无菌物品的存放及发放,同时还负责灭菌物品的质量监测及管理,设备日常维护及管理,员工、实习学生、进修人员的教育培训。消毒供应中心科室现有工作人员27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3人,护师2人,护士2人,消毒员3名,下送员6名。科室组建了去污清洗组、内镜清洗组、检查包装组、敷料打包组、灭菌组、无菌发放组、下收下送组。
药学部
药学部负责全院的药事管理、药学学科建设发展、药学人才培养及其他药学技术服务工作。药学部下设药剂科和临床药学科。药剂科包括药库、急诊药局、门诊西药局、门诊中药局、住院药局、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及感染药局。药学部现有职工98人,其中药学技术人员64人,药品会计2人,护士30人。职称情况:主任药师4人,其中2人被沈阳药科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药师9人、主管药师25人,药师24人,见习药师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药师占20.0%。学历情况:硕士研究生19人,本科28人,专科18人,硕士以上学历的占29.2%。药学部一直重视人才培养及科研教学工作,同时承担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吉林药学院等高校的教学及医院实习带教工作。
行政
隶属
辽宁省人民医院暨中国医科大学人民医院、辽宁省心血管病医院、辽宁省红十字医院,是省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行政人员
教育科研
医疗新技术开展(以下仅为部分)
心血管病治疗中心
脑血管病诊治中心
科研成果(以下仅为部分)
心血管病治疗中心
脑血管病诊治中心
肿瘤科(放疗科)
辽宁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一科(放疗科)科室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级课题9项,市级课题2项,作为PI单位参与14项国内大型临床试验。
社会责任
自建院以来,辽宁省人民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在医疗援助的路上一直勇于担当。国际上援也门、冈比亚,省际上援新疆、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省内对口支援桓仁、建平等县域医疗机构。新冠疫情三年里先后组建10余支医疗队、500余人次奔赴湖北、新疆、北京、绥中县等抗疫前线,全力开展新冠肺炎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同时,医院还累计派出数千名核酸采集人员,支援沈阳市核酸采集工作。
医院文化
宗旨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
使命
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发展的历程中,虽“三易其址,四易其名”,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使命始终未变。
精神
辽宁省人民医院秉持“仁爱、奉献、专业、担当”的精神。
目标
立足于辽宁省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努力向建设成为中国一流的现代化管理型医院、中国一流的高水平医院的目标迈进。
院内专家
获得荣誉
医院荣誉
参考资料:(以上仅为部分荣誉)
科室荣誉
相关事件
2025年3月25日,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辽宁省人民医院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案行为,沈阳市卫健委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九十条第(二)项,拟给予警告处罚。
参考资料
医院概况.辽宁省人民医院.2023-12-11
臧培卓.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辽宁省人民医院.天眼查.2025-03-26
历史沿革.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我院官方科普视频平台“辽省医开讲”正式上线!.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消化内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血液内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感染性疾病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诊治中心.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全科医疗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重症医学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肿瘤科(放疗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I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心.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高压氧医学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风湿免疫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凝聚共识 共谋新篇 我院党委组织召开党外人士建言献策专题座谈会.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辽宁省人民医院.爱企查.2025-03-26
心血管病治疗中心.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脑血管病诊治中心.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内分泌与代谢病诊治中心.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肾病学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心理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儿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皮肤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急诊医学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中医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康复医学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营养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老年医学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普外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骨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神经外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心脏大血管外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胸外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泌尿外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妇产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整形美容外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疼痛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麻醉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眼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耳鼻咽喉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口腔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超声医学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病理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检验医学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放射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核医学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消化内镜中心.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输血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放疗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健康管理中心.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消毒供应中心.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药学部.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领导团队 曲 鹏.领导团队.2025-03-26
李艳玲.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卜献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李岩峰.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丁大璐.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马波.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周晓阳.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侯爱洁.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臧培卓.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王岩.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李艳.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姚鲲.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温滨红.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张东成.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赫丽杰.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卜献民.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白希壮.辽宁省人民医院.2025-03-26
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辽宁省人民医院被警告.界面新闻.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