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犀纛
《通天犀》是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通天犀纛
东海蒋潜,尝至不其县。路次,林中露一尸,已自臭烂,鸟来食之。辄见一小儿,长三尺,驱鸟,鸟即起,如此非一。《抱朴子》云:“犀有百理如线者,以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往啄米,至辄惊却。故南人名为骇鸡。”潜异之,看见尸头上着通天犀纛,揣其价可数万钱,潜乃拔取。既去,见众鸟集,无复驱者。
潜后以此纛上晋武陵王唏。唏,以衬众僧,王武刚以九万钱买之;后落褚太宰处,复以饷齐故丞相萧栋。王薨后,内人江夫人遂断以为钗。每夜,辄见一儿绕林啼叫云:“何为见屠割?必诉天,当相报。”江夫人恶之,月馀乃亡。
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临川区人。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诸书。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