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北部白犀牛

北部白犀牛是白犀亚种之一,与非洲南部的白犀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北部白犀牛头躯干长3350-4200毫米,尾长500-700毫米,肩高1500-1850毫米,雄性体重2000-3600千克雌性体重1400-1700千克,为草食性动物。北部白犀牛在瓜兰巴国家公园被喂食麦片、粒状饲料、苜草粒、青牧草。北部白犀牛的视力很差,主要依靠听觉和嗅觉,奔跑时速可达40千米。性情温和,攻击性差。北部白犀牛会成群活动,群中通常是母犀牛与小犀牛;成年的雄犀牛则多半是独居,它们以撒尿及散布粪便的方式来标识自己的领域,在争夺领域时,会互相用角攻击。

它们曾经分布在乌干达西北部、乍得南部、苏丹西南部、中非共和国东部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北部。二十世纪,北部白犀牛数量多过南部白犀牛,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 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现在我们只能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加兰巴国家公园体重中看到北部白犀牛的身影。

国际上将北部白犀牛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2008年,北方白犀牛被宣布野外灭绝。最后一只已知的雄性北白犀“苏丹”于2018年3月19日去世,终年45岁。2021年4月5日,地球上仅存2只北部白犀牛,它们都是雌性,分别名为Najin和Fatu。这两只北部白犀牛在捷克的Dvůr Králové动物园长大,现居于肯尼亚的Ol Pejeta保护区。

物种简介

1970年代及1980年代之间的非法猎杀令其数量由500只减至15只。由1990年代至2003年间,其数量回复至32只。2000年的研究发现它们的数量在上升,可确定生存的共有30只,另有6只可能生存。自2003年中后,非法猎杀再度猖,它们野外的数量急降至5-10只。

加兰巴国家公园中,北白犀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随后又有2只被猎杀。

最后在野外生存的北白犀均生存于刚果的加兰巴国家公园。

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于2005年1月批准将5只北白犀由加兰巴国家公园移送到肯尼亚,并加强保育加兰巴,让这些北白犀有可重回的环境。不过,移送未曾开始,这5只北白犀就已经死亡。

于2005年8月,地面及空中搜索发现有一只独居的雄犀,并包含一只成年雄犀和两只成年雌犀的群落。2016年5月1日腾讯新闻客户端宣布北部白犀牛已经彻底灭绝。

生活习性

北部白犀牛,作为白犀牛的一个独特亚种,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它们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部的草原和沼泽地区,这些地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适宜的生活环境。北部白犀牛是草食性动物,主要以短草和其他植物为食,它们的消化系统适应了高纤维的饮食。

这些犀牛通常在日落后开始活动,它们利用夜晚较凉爽的气候寻找食物和水源。北部白犀牛的视力相对较差,但它们的嗅觉和听觉非常敏锐,这有助于它们在野外环境中导航和发现潜在的威胁。它们在泥地里打滚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这不仅有助于它们调节体温,还可以去除皮肤上的寄生昆虫

在社会结构方面,北部白犀牛通常形成由成年雌性和它们的幼崽组成的群体,而成年雄性则倾向于独自生活或形成小的雄性群体。这种社会结构有助于保护幼崽免受捕食者的攻击,并且通过群体生活,雌性犀牛可以互相帮助照顾幼崽。

分布范围

北部白犀牛的历史分布范围曾经非常广泛,它们在非洲中部的多个国家自由漫游,包括乌干达乍得苏丹南部、中非等地。这些地区包括了开阔的草原、灌木丛和沼泽地,为北部白犀牛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北部白犀牛的分布范围经历了剧烈的缩减。农业扩张、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侵占了它们的自然栖息地,导致它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此外,非法猎杀行为对北部白犀牛的种群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它们的角被视为珍贵的商品,这使得它们成为了盗猎者的目标。

目前,北部白犀牛在野外几乎已经绝迹。剩余的个体被保护在少数几个保护区内,其中最著名的是肯尼亚的奥勒佩杰塔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和栖息地,以支持这些犀牛的生存和繁殖。

保护现状

保护措施

世界上仅存3只北部白犀牛:一只已进入暮年的雄犀和两只雌犀一起,生活在肯尼亚的奥佩亚塔自然保护区内。三只犀牛在2009年被从王宫镇动物园移送到肯尼亚,它们成为拯救这一亚种的最后希望。然而这一计划也落空了。而其他的尝试,包括人工繁殖,目前也均告失败。王宫镇动物园的雄犀牛的精子被保存在柏林野生动物研究中心(IZW)。犀牛纳比雷的卵细胞和其他身体组织在其死后立即被提取并送往意大利一家专门的实验室。

虽然在2016年5月北部白犀牛已宣布灭绝,但有标本可供我们观赏北部白犀牛。

种群现状

自2014年美国圣迭戈动物园的一头年迈北白犀死亡后,全球仅剩下五头北白犀。然而时至今日——2015年中旬,世界上仅剩下最后了一头北白犀“苏丹”,而它已经43岁高龄。北白犀野生种群的平均寿命为40岁,年老的苏丹繁殖能力不言而喻。保护区的一对北方白犀牛母女,以及另外两头分别养在美国和捷克雌性也都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无法自然受孕

2015年11月,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一头41岁的雌性北部白犀牛诺拉“病逝”。截止2015年11月,地球上仅剩三头北部白犀牛。

2016年5月,北部白犀牛已全部灭绝,只剩下标本供我们欣赏。

2021年4月4日消息,纳金和法图是地球上仅存的两只北方雌性白犀。2020年8月,由国际科学家和兽医学组成的团队,从它们身上获取了卵子。该团队将尝试用雄性白犀牛的冷冻精子人工授精,然后再植入南方白犀牛的体内。尽管因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造成了延迟,但三个胚胎还是成功培育出来,目前植入胚胎仍在欧洲进行测试,让白犀牛成功受孕仍需大量时间。据悉,白犀牛平均寿命35-45年,目前这两只白犀牛分别为32岁和21岁。

保护级别

北白犀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类保护动物。

尽管犀牛角的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在黑市内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利益熏心的偷猎者每年都大量猎杀这些珍贵的白犀,而面对偷猎猖獗,非洲国家由于落后的经济技术无暇应对,这些问题已经导致北白犀成为即将灭绝在现代文明面前的大型动物。

参考资料

..2024-03-29

全球剩两头雌性北方白犀牛得救!科学家造出杂交胚胎.新浪科技.2025-04-26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Red List.2024-03-26

..2024-03-26

世界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死亡 物种灭绝进入倒计时!.环球网.2024-03-24

地球上仅存2只北部白犀牛 它们都是雌性!.环球网.2024-03-24

北方白犀牛野外灭绝后,16头南方白犀牛搬到“亲戚家”.澎湃新闻.2024-03-24

时间不多了!地球上仅存2只北部白犀牛,都是雌性_凤凰网._凤凰网.2021-04-0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