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冲锋枪

冲锋枪(Submachine Gun)是指可双手操持、抵肩使用,发射手枪弹或低威力、小口径枪弹的轻型全自动枪械。

冲锋枪起源于意大利陆军上校艾比尔·贝特尔·列维里于1914年设计发明的“维拉·佩罗萨”冲锋枪。1918年,苏尔市伯格曼兵工厂枪械设计师雨果·斯麦瑟设计出发射9毫米巴拉贝魯姆手枪弹的 MP18冲锋枪,是第一支现代冲锋枪。

冲锋枪的枪托一般可伸缩和折叠,现代冲锋枪打开枪托时全枪长 550~750 mm,枪托折叠后全枪长 450-650 mm,普通冲锋枪的全枪质量一般为3kg左右,轻型或微型冲锋枪一般在2kg以下。常装备于步兵、空降部队侦察兵、炮兵、摩步兵、空军、海军等。特点是:有效射程近,比步枪短小轻便,具有较高的射速,火力猛烈,适于近战和冲锋时使用,在200m内具有良好的作战效能,战斗射速单发时约为40发/min,连发时约为100-120 发/min,以自动射击为主;武器重量轻,体积小,携带方便,但精确度与穿透力有限;发射枪弹,弹匣容弹较多,大多数冲锋枪采用30-40发容弹量的直弹匣或弧形弹匣供弹,少数采用50,100发螺旋式弹匣或70、100发弹鼓供弹。冲锋枪的自动方式多为枪机后坐式,由于枪机较重,射击时撞击力较大:射击方式可分为单发、连发,以连发射击为主。冲锋枪的口径以9mm为主,还有5.45mm、5.56mm、5.7mm、7.62 mm、7.65 mm、10mm和11.43mm 等。具有代表性的冲锋枪有:德国MP5冲锋枪、MP7;比利时P90冲锋枪;中国85式、05式;美国的M3;以色列的“乌齐”(“乌兹” UZI);俄罗斯的AKS74式冲锋枪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由于步枪性能的提高,使冲锋枪在战场上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对近距离杀伤和压制暴露目标,尤其是在特种作战和防暴中,冲锋枪仍能显示出特殊功效。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人们在实战中感到,在步枪和手枪之间还应配备一种火力较猛的单兵近战武器,一种既能像机关枪一样进行快速连发射击、高密集火力覆盖,又像步枪一样可轻便携带的轻武器,以弥补空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步兵主要使用单发非自动步枪,其次是轻重机枪。步枪战斗射速很低,一般为每分钟5~6发,达不到快速歼敌之目的,轻、重机机枪比较重,且配的数量有限。一战又以堑壕战和阵地战为主,双方在铁丝网后面构筑堑壕和工事,为了争夺阵地,人们需要一种小型便携式自动武器,于是冲锋枪便应运而生。

研制历程

雏形

1915年,意大利人艾比尔·贝特尔·列维里设计了一种叫帕格沙的枪(帕格沙是该枪的生产厂商),它发射9毫米格利森蒂手枪弹,全枪长533毫米,无枪托,两个枪身像轻机枪一样用两脚架支撑,采用半自由枪机自动方式,两个容弹 25发的弧形弹匣上方供弹,以双手握持枪尾,拇指推动击发杆发射,仅能连发,理论射速高达2400发/分,弹头初速400米/秒,全枪长6.5 千克。从外形看,帕格沙像一挺双管机枪,但是可以发射手枪弹的自动武器,已经具备了现代冲锋枪的一些主要特征,因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支冲锋枪。由于该枪射速太高,精度很差,又较笨重,不适合单兵使用,但可装在车船或飞机上射击。

现代冲锋枪

1917年10月,德、奥联军在卡波里托镇包围了意大利军队,从缴获的帕格沙冲锋枪,德国人受到启发。于是苏尔市伯格曼兵工厂枪械设计师雨果·斯麦瑟设计出发射9毫米巴拉贝魯姆手枪弹的 MP18冲锋枪,以后又推出其改进型MP181冲锋枪。MP18与MP181冲锋枪与帕格沙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支真正的单人使用的冲锋枪,是第一支真正的现代冲锋枪,它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全枪长815毫米,全枪重 5.42 千克,采用 32 发“蜗牛”形弹匣,初速 381 米/秒,有效射程200米。

发展历史

初步发展

20世纪20至30年代是冲锋枪初步发展时期。有代表性的冲锋枪包括意大利的维拉·佩罗萨和伯莱塔M1938A式,德国的伯格曼MP18I式和MP38式,西班牙的MX1935式和T.N.35系列,瑞士的 MKMO 式,美国的汤普森 M1928A1 式及苏联的 PPD-34/38 和 PPD-40冲锋枪式。这些冲锋枪因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质量较大,安全性、可靠性差,使生产的数量和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在1936年至1939年发生的西班牙内战期间,交战双方大量使用了经过改进的德国 MP18 型等多种冲锋枪。德、苏、英等国从中看出了冲锋枪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纷纷投入力量研制和生产冲锋枪。

黄金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冲锋枪使用的黄金时代,无论是同盟国和轴心国都充分认识到冲锋枪的作用,冲锋枪不仅短小精悍,火力猛烈,重量轻,非常适合作战,而且由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所以各国大量生产和装备冲锋枪。在二战中,前苏联生产700万支,英国生产了400 万支,美国德国分别生产了200 万支,加上其他国家生产的冲锋枪,全世界估计生产了1700万支冲锋枪。

德军于1938年将施密茨设计的 MP38 型冲锋枪装。这种枪在战场上战果明显,一时成为纳粹军队的形象标志。该枪首次采用折叠枪托,零部件均用钢和塑料制成,它是具有冲锋枪特点的第一种冲锋枪。其他著名枪型有如MP38及其改型MP40型冲锋枪、苏联波波沙PPSh41和波波斯PPS42/43冲锋枪、英国1940年生产的“司登”型冲锋枪和美国M3和M3A1冲锋枪等。

这个时期冲锋枪的主要特点如下:

二战结束

50年代出现了结构新颖的冲锋枪,性能也不断改善。如捷克斯洛伐克的ZK476式,不仅首先采用包络式枪机,而且是第一支将弹匣装在握把内的冲锋枪。又如,以色列的乌齐冲锋枪为了增强安全性,采用了双保险或三重保险;为减小枪的质量,发射机座、护木和握把等开始采用高强度塑料件。

60年代,为了满足世界十大特种部队和保安部队在特殊环境下作战需要,发展了短小轻便,且可单手射击的轻型、微型冲锋枪。有的冲锋枪还装有可分离的消声器,或与冲锋枪固接的消声器,前者如英国的英格拉姆M10式和德国的MP5SD式,后者如英国的L34A1式微声冲锋枪。

70年代,一些国家在武器系列化、弹药通用化和小口径化的思想指导下,开始以小的短枪管自动步枪作为冲锋枪,如美国斯通纳枪族中63式、柯尔特CAR-15式(其改进型为XM177E2式)、德国HK53式、苏联AKCУ-74式坦克等,以更好地完成常规冲锋枪的战斗使命。

8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动步枪与冲锋枪的功能越来越相似,特别是兼具冲锋枪和自动步枪优点的突击步枪出现后,冲锋枪的战术地位逐步下降,发展陷入停滞。直至1980年,6名恐怖分子袭击了伊朗驻英国大使馆,英国特别空勤团以1名队员轻伤的代价,成功解救大使馆被劫持人质。此次行动,英国特别空勤团突击队员使用的MP5冲锋枪一战成名。凭借其枪身短小、便携易用、射速快、威力大等特点,冲锋枪成为各国竞相研发的近战突击武器。这时候,捷克Vz. 61蝎式冲锋枪、比利时P90冲锋枪、意大利M4等一系列冲锋枪相继问世。

80年代,使用手枪弹的常规冲锋枪进一步向多功能化、系列化的方向发展。美国的卡利科系列冲锋枪充分应用螺旋式弹匣的设计特点,使全枪结构紧凑、平衡性好,且弹匣容弹量大。美国的韦弗PKS超轻型冲锋枪采用持久润滑设计,使武器无需涂油,且不用工具也能在战地快速拆卸修理。另外通过给冲锋枪配用各种光学瞄准镜、消声器,使其具备有多种功能。同时,一些国家还先后研制了集手枪、冲锋枪和短管自动步枪三者性能于一身的个人自卫武器,如比利时的FNP90式、英国的布什曼、德国的MP5K式、法国的GIAT-PDW等。这类武器均有结构紧凑、操作轻便、人机工程性能好和火力密集等共同特点。

21世纪

20 世纪结束,突击步枪已取代冲锋枪,成为全球军队的主要武器选择。从国外轻武器发展势头来看,除了微型、轻型、微声冲锋枪仍有生命力以外,常规冲锋枪被小口径突击步枪所取代。

基本设计

整体结构

冲锋枪多采用短枪管,枪托通常可以伸缩或折叠,便于在有限空间内操作和突然开火,现代冲锋枪打开枪托时全枪长 550~750 mm,枪托折叠后全枪长 450-650 mm;普通冲锋枪的全枪质量一般为3kg左右,轻型或微型冲锋枪一般在2kg以下,自动方式多为枪机后坐式,由于枪机较重,射击时撞击力较大:射击方式可分为单发、连发,以连发射击为主。

动作原理

自动原理

大部分冲锋枪采用枪机后坐式自动原理。自由枪机式,发射瞬间仅靠枪机本身质量和复进簧的弹力来闭锁弹膛,故只适合发射低威力枪弹。这类武器多半是开膛待击,发射前枪机停在后方,射击时枪机复进推弹入膛并击发。

前冲击发式是自由枪机式的一种改型,其特点是枪机未完全闭锁到位时就已击发底火,火药燃气除将弹头射出外,同时还使枪机运动减缓、停止直至换向。因此,采用该原理的武器可以在枪机质量不太重的前提下,发射威力更大的枪弹。该自动原理应用的典型代表是英国L2A3“斯特令”冲锋枪,当枪弹击发后膛压达到最大值时,枪机还有0.45毫米向前挤压弹壳的行程。前冲击发式原理的缺点是必须开膛待击,单发精度不高。

混合发射机构

冲鋒枪多采用混合式发射机构,它可以进行单发射击,也可以进行速发射击。这种发射机构通常带有快慢机。快慢机的作用在于改变发射机构中零件的相对位置,以保证不同种类的射击火力(单发射击和连发射击)的实现。在此类发射机构中,靠前后移动离合器座来改变火力的种类。把离合器座向后移动时,发射机构保证单发,向前移动时就成连发。为了使离会器座便于移动和定位,采用了叫做快慢机的专门装置。

弹药类型

大多数冲锋枪采用30-40发容弹量的直弹匣或弧形弹匣供弹,少数采用50,100发螺旋式弹匣或70、100发弹鼓供弹。战斗射速单发时约为40发/min,连发时约为100-120 发/min。

冲锋枪的口径以9mm为主,还有5.45mm、5.56mm、5.7mm、7.62 mm、7.65 mm、10mm和11.43mm 等。现代冲锋枪分为手枪弹冲锋枪(口径 7.62 ~9mm)、中间型枪弹冲锋枪(口径 7.62mm)和小口径冲锋枪(口径 5.5mm)。

著名枪械

枪械简介

MP5

MP5冲锋枪(德语:Maschinenpistole 5 英文:MP5 Submachine gun)是一种由德国H\u0026K公司(H\u0026K)的枪械设计师蒂洛·默勒、曼佛雷德·格林、乔治·塞德尔、赫尔穆特·巴尔乌特所设计,并由H\u0026K公司制造的在多国广泛装备的冲锋枪。MP5冲锋枪为应西德政府的武器国产化需求,从1954年开始研制,1965年提交样枪,1966年秋被德国军方采用并正式命名为MP5冲锋枪。该枪特点为易于携带、拥有极高的射速并且兼具较高的精准度和可控性,在摩加迪沙反劫机和猎人行动等多次特种行动中表现优异,因此被多国世界十大特种部队和警察部门所使用。

MP5冲锋枪口径为9毫米,采取滚轮延迟反冲式结构,全枪长度680毫米,枪管长225毫米,空枪重量2.54千克,具有圆锥形准星和翻转式照门,能采用15发和30发弹匣或100发弹鼓。发射9x19毫米帕拉贝鲁姆弹,其他改进型也能发射10mmAUTO或.40S\u0026W子弹。MP5 武器系列的模块化设计,允许其配件相互兼容能够自由组合,包括扳机、枪托和护手等。除了MP5标准型号外,另外还有MP5A系列、MP5SD、MP5K、MP5SF、MP5冲锋枪N和MP5K-PDW等变体,HK94卡宾枪、SP5等民用型号以及多国对MP5进行了仿制。MP5主要由H\u0026K公司在内卡河畔奥伯恩多夫‎的工厂来生产,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多国也获得了生产许可。

UZI

1949年,以色列国防部任命年轻的以色列武器设计师乌兹·盖尔,并由其担任冲锋枪的研发人员,“以色列乌兹冲锋枪”由此诞生。1951年,以色列正式定型乌兹微型冲锋枪,随后将其交由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IMI)进行生产。1954年,乌兹冲锋枪正式列装以色列国防军成为制式冲锋枪。乌兹冲锋枪采用自由式枪机,惯性闭锁开膛待击;采用包络式枪机结构,整体结构紧凑。

乌兹冲锋枪枪托打开时全枪长660毫米,枪托折叠时全枪长470毫米,枪管长254毫米,全枪质量3.5千克;9毫米口径,发射9 × 19毫米口径巴拉贝鲁姆手枪弹,使用弹容量为20发、25发、32发、40发、50发的弹匣或弹容量100发的弹鼓供弹。乌兹微型冲锋枪也有很多衍生枪型。20 世纪 80年代,研发了尺寸更小的乌兹迷你冲锋枪和乌兹微型冲锋枪。乌兹微型冲锋枪折叠枪托后的枪身长度仅为250毫米,射速达到每分钟1250发。这些枪支被各国世界十大特种部队广泛采用,同时一些犯罪集团也使用乌兹冲锋枪。

AKS-74U

AKS-74U 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卡拉斯尼科夫在AK-74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由苏联国家兵工厂制造,1974年定型生产,1977年装备部队。卡拉斯尼科夫对枪管长度、膛线缠度、弹膛形状、自动机和供弹机构都进行了改进,但有部分零件仍能与 AK-74突击步枪 步枪通用。AKS-74U 主要用于装备特种小分队、空降部队工兵通信兵、炮兵、车辆驾驶员、飞机机组成员、导弹部队及执法机构的世界十大特种部队。虽然 AKS-74U自动步枪表尺射程有500米,但其实际使用射程通常在200米内,因此AKS-74U在战术用途上相当于冲锋枪。

AKS-74U 冲锋枪最大的特点就是枪管较短,所以枪口初速降低,射程短缩,是一种近距离自卫武器。由于 AKS-74U 的导气孔位置太靠近枪口,因此在枪口处安装了消焰器和气体膨胀室装置。这种枪口装置为单室结构,没有泄气孔,大型膨胀室使得未充分燃烧的火药燃气得以充分膨胀,以减少枪口火焰。但由于这种枪口装置没有制退作用,再加上AKS-74U自动步枪冲锋枪的射速较高,因此枪的射击后坐力有所增加。

85式

1985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简称85轻冲)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二代轻型冲锋枪,该枪质量小,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惯性闭锁。筒式机匣加工便捷,成本低廉。采用30发专用弹匣、使用51式7.62mm手枪弹或64式7.62mm手枪弹,可进行单、连发发射。

1985年式7.62mm微声冲锋枪(简称85微冲)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微声冲锋枪,该枪结构简单紧凑,质量小,全枪故障率低,射击精度以及微声、微光、微烟性能均较好。85微冲是85轻冲的变型枪,除采用较长的枪管和增加消声装置外,全枪结构与85轻冲基本相同,主要零部件可与85轻冲通用。该枪采用机械瞄具,也可配用光学瞄具或夜视镜。该枪配用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也可使用51式7.62mm手枪弹。

M3

M3冲锋枪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设计师乔治·海德和工艺师费雷德克·桑普森合作研制的一种既可单发又可连发的冲锋枪、该枪于1942年研制成功,其最初型号为T15式,外形与英国司登冲锋枪极为相似,它采用普通金属冲压件,并以先进的精锻方法加工枪管,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勤务性好等特点。1942年底,美国军队正式将该枪列为制式武器,命名为M3式冲锋枪

M3冲锋枪在构造上和生产工艺方面与英国司登冲锋枪极为相似,它的机匣是由冲压成型的左右各半个机匣焊接而成的,复进簧、枪机等零部件全部从机匣前方装入,扳机、阻铁等零件也都是冲压件。由于广泛采用冲压件,所以使M3的生产性能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冲锋枪。该枪的后端装有用粗钢条弯曲成型的伸缩式枪托,并设有横穿枪后段的枪托固定销,可在拉出和缩回两个位置上固定住枪托。为了满足联合国和反德游击队的使用条件,美国还专门配备了使用9x19毫米枪弹的口径转换套件。该套件由枪机、枪管和弹匣插入口的弹匣转换套组成,换上这个套件后不但可以发射9x19毫米枪弹,而且也可以使用英国司登冲锋枪的弹匣。

P90

P90冲锋枪(英文:P90 Submachine Gun)由比利时赫尔斯塔尔的Fabrique Nationale (FN)在20世纪80年代末研发,它是第一种个人防御武器,是为非前线部队、车辆驾驶员、坦克和炮兵准备的个人防御武器。介于SMG冲锋枪和突击步枪之间。P90冲锋枪是全名“Project 90”的简写,意即90年代的武器专项。

1986年FN公司做出决定进行研制。同期的1986年美国战备协会年会提出单兵自卫武器(Personal Defence Weapon,简称PDW)概念,接着美国本宁堡步兵学校在《美国轻武器总规划》中提出开发PDW设想。1986年,FN公司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开发PDW系统。1990年底设计定型,该武器系统完成,被命名为FN P90冲锋枪,FN P90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单兵自卫武器。1991年第二季度正式投入批量生产。1992年正式投产。2005年,FN公司为民用市场推出P90冲锋枪半自动步枪版。

P90冲锋枪全长约50cm,无托结构,重量轻,携行方便。该枪采用模块式设计,分为4个部分:枪机组件、整体式枪托、枪管及瞄具组件、弹匣。全枪69个零件(其中27个为塑料件)。P90的自动方式为自由枪机式。

UMP45

ump45冲锋枪诞生于1998年,是MP5冲锋枪的“新生代”,它摒弃了MP5上的传统枪机机构,采用11.43毫米大口径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停止力。所以HK UMP45冲锋枪的出现标志着HK公司在武器设计理念上的一种转变。

UMP45 冲锋枪的自动方式不再是 MPS 传统的半自动枪机式,而是采用自由式枪机,为了保证射击精度采用闭膛待击。同时,为了便于连发时操枪和减少射弹散布,还安装了射速减速器,把射速限制在580发/分钟;在发射高压枪弹时,射速会提高到 700 发/分钟。UMP45的鉴定试验小组曾进行了设计场、近战研习等大量试验,试验人员故意将不同型号的.45ACP 子弹装入同一个弹匣中射击,这种方式发射了几百发后都没有出现一次故障。可见,该枪的可靠性很好,射击精度也相当高,尽管.45ACP子弹的后坐力较大,但连发时的后坐力却非常低,因而也受到美国军队特种部队的欢迎。

性能参数

实战应用

1939年,塔里-伊汉塔拉战役爆发,芬兰军队使用索米M1931冲锋枪,充分发挥近战火力优势,让苏联损失惨重。对此,约瑟夫·斯大林要求加快新式冲锋枪的研制工作——打造性能接近索米M1931冲锋枪,又便于量产。

1980年,6名恐怖分子袭击了伊朗驻英国大使馆,英国特别空勤团以1名队员轻伤的代价,成功解救大使馆被劫持人质。此次行动,英国特别空勤团突击队员使用的是MP5冲锋枪

1981年3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遇刺现场——当时,面对混乱的局面,美国特工罗伯特·旺科举起乌兹微型冲锋枪进行警戒。罗伯特·旺科(Robert Wanko)从一个手提箱中取出了一支乌兹冲锋枪来为总统的迅速撤离提供掩护,并且防止潜在的其他攻击。

2001年9月美国印第安纳州洛厄尔市发生的银行抢劫案中,洛杉矶特警手持 ump45冲锋枪在中心银行外与劫匪对峙了四个多小时后,和平解决了事端。

发展趋势

灵巧轻便

为了满足快速作战部队和特种兵对轻便灵巧、火力密集和威力适中的武器的要求,各国从60年代以来都在积枳研制枪长为300~600mm、枪的质量小于2kg的轻型或微型冲锋枪。有的枪采用了前后握把,以便双手握持射击,并有取消枪托或采用可卸式枪托的趋势。

通用弹药

冲锋枪、手枪的弹药通用化,非常重要。但在选择弹药口径方面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一种主张选用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另一种主张采用高速、轻弹头小口径枪弹作为通用弹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个人自卫武器选用了两种不同口径的弹药:布什曼和MP5K式选用9mm口径枪弹;而P90冲锋枪式和GIAT-PDW选用了5.7mm口径枪弹。

大容量供弹具

采用大容量供弹具,增强火力密集度和火力持续能力为了发挥冲锋枪火力密集又猛烈的特点,必须发展容弹量大的供弹具。现代冲锋枪配用的新式大容量供弹具有:隔离式4排弹匣,其容弹量有30发和50发两种,意大利幽灵M4式冲锋枪采用了这种弹匣;螺旋式弹匣,其容弹量有50发和100发两种,美国卡利科系列冲锋枪配用了这种弹匣。

提高精度

以往冲锋枪采用惯性前冲解脱式延时减速机和弹簧挂钩式减速器等,但其减速效果不能满足高射速冲锋枪的要求。因此,电子调速器,用于布什曼个人自卫武器,其调速范围为1~1400发/min;另一种是液体压力减速器,用于卡利科冲锋枪,可将2000发/min的射速调到用户需求的数值。这两种减速器均具有高效、高可靠性、高寿命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多功能化

为适应世界十大特种部队、警察和安全部门等的需要,不少性能优良的冲锋枪已经发展成系列产品,如德国HKMP5,以色列乌齐,英国司登,美国英格拉姆、汤普森、卡利科等系列冲锋枪。同一系列的产品有不同的尺寸、枪托形式、膛口装置和配用弹药,并且在基本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枪托形式、更换枪管和快慢机、安装不同枪口装置来实现多功能化。

材料工艺

现代冲锋枪除采用钢材外,大部分零部件采用高强度硬塑料和轻合金材料。在工艺上,除了改进机加、冲压和点焊与铆接工艺外,还发展了精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使冲锋枪在外观、内部品质和生产效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未来冲锋枪除了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之外,在设计上将充分运用可靠性、可维修性和优化设计等技术,确保产品的高性能和低成本。

名称释义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对于冲锋枪的叫法有所不同。德国人称为Maschinen-Pistole,意为冲锋手枪,缩写为MP,所以德军冲锋枪都冠以“MP”的编号,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MP-1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MP-38和MP40冲锋枪,以及二战以后的MP5冲锋枪

俄罗斯人的叫法是Пистолет-пулемет,前一个单词是手枪,后一个单词是机关枪,这种叫法和德国人类似,所以俄国冲锋枪型号都以ПП(英文PP)开头,例如二战时期著名的ППШ波波莎和ППС波波丝冲锋枪。在上世纪20至40年代,中文通常以美国称呼 submachine gun(SMG冲锋枪) 作为冲锋枪的名称,直译为轻机枪,短机关枪,手提机关枪等等。日语则为轻机关,而英国人有时称之为 machine 卡宾枪,意为机关卡宾枪。

参考资料

冲锋枪的进化之路 .新华网.2023-12-05

中国56式源自AK47自动步枪 为何却被称为冲锋枪?.新浪军事.2023-12-08

资料:中国冲锋枪发展历程.新浪网.2023-12-08

15 Best Assault Rifles In The World | 2023 Guide.engineerine.2023-05-09

系列冲锋枪简介.枪炮世界.2023-04-24

世界名枪豪门MP-5枪族.搜狐新闻.2023-04-24

MP5.heckler-koch.2023-04-24

Submachine gun.Militarytoday.2023-12-05

轻兵器专题.新浪网.2023-11-11

轻兵器专题.新浪网.2023-11-11

Heckler & Koch HK MP5.MILITARY FACTORY.2023-12-08

短突明星AKS-74U:身形短小精悍性能可靠,枪口设计是亮点.澎湃新闻.2023-12-08

AK-74突击步枪衍生型号.中华军事网.2023-12-08

Sina Visitor System.新浪微博.2023-12-1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