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杨梅,是浙江省慈溪市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慈溪杨梅最大的特点是果大、核小、色佳、肉质细嫩、汁多味浓。慈溪杨梅已远销到香港、新加坡、法国、日本等市场。
慈溪市横河镇是慈溪杨梅的核心产区,全镇杨梅种植面积3.6万亩,多为富山地,年产量1.5万吨左右,因此又有“慈溪杨梅甲天下,横河杨梅冠慈溪”一说。横河镇早在1996年就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
浙江慈溪六成杨梅的硒含量丰富。横河、匡堰等杨梅主产镇也加强了富硒杨梅的品牌宣传。2019年11月15日,慈溪杨梅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产品特点
慈溪市地区的杨梅以其品种多样和品质上乘而闻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荸荠种”和“早大种”。这些杨梅以其果实硕大、果核细小、色泽鲜艳、肉质柔嫩、汁液丰富、味道浓郁和甘甜可口而著称,既适合直接食用,也适合加工成各种食品。
慈溪共有17种不同的杨梅品种,包括荸荠种、早大种、迟大种、早小种、迟小种、尖刺种、风欢种、红种、水晶种、粉红种、松浆种、荔枝种、早荠蜜梅、晚荠蜜梅、东魁种、晚稻种、丁种。其中以荸荠种最多,占全市杨梅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0%以上。
慈溪市六成杨梅硒含量丰富。浙江省水文地质大队在“慈溪市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与绿色农产品产地研究项目”中,发现慈溪南部山区拥有156平方千米的富硒土壤,特别是匡堰镇的翠屏山,其硒含量高达0.4毫克/千克,属于富硒地区。经过两年的连续检测,慈溪匡堰游源至横河镇大山一带的地产杨梅硒含量平均值为0.018毫克/千克,是其他地区杨梅硒含量的1.8倍。在检测的126批慈溪杨梅中,有93.7%的样本硒含量超过0.01毫克/千克。
杨梅不仅是一种夏日的美味水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杨梅因其形状类似水杨子、味道类似梅果而得名。在慈溪市,许多家庭习惯将杨梅浸入白酒中,制成“烧酒杨梅”,在炎热的夏日享用,具有消暑开胃的效果。此外,杨梅树终年常绿,树冠圆润,是城乡绿化和山区水土保持的理想树种。
产地环境
慈溪杨梅的种植区域坐落于四明山脉北端的丘陵地带,这里的地形相对平坦,海拔不超过400米。土壤以砂质红土为主,pH值介于4.5至6.5之间,这种土壤结构松散,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该地区全年阳光照射充分,降雨量丰富,气候条件温和且季节变化明显,属于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了确保杨梅的品质,慈溪杨梅的种植环境遵循GB/T18407.2标准,确保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历史渊源
慈溪市杨梅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慈溪一代就有野生杨梅存在,人工栽培也有1300余年。其主要品种荸荠种杨梅是从实生树的优良变异种选育出来的,因其果实成熟时呈紫黑色又光亮,酷似老熟荸荠颜色,故名。
1986年,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在河姆渡遗址考古时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野生杨梅存在。这样,慈溪一带的杨梅生长历史,还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从史书所载情况看,慈溪杨梅栽培起源较早,初以东部为盛,品质亦因代而异。
春秋战国时期,江南地区人迹罕至,土地荒芜。越国大夫范蠡在协助越王勾践战胜吴国后,选择隐退山林,远离政事。据传,范蠡与西施在一次庆功宴上悄然离去,开始了隐居生活。他们历经困难,最终定居于会稽山中,这里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居住。初到会稽山时,范蠡和西施尚未开始耕种,因此他们依靠采摘山上的野果来维持生计。然而,这些野果味道酸涩,难以食用。范蠡对此感到无奈,但无法改变野果的自然味道。关于西施因野果酸涩而痛苦,以及范蠡摇晃果树导致手上沾血,以及西施的泪水使果实变得鲜美可口的故事,属于民间传说,并非客观事实。据《越郡志》记载,会稽郡地区的杨梅因其"颗大核细,其色紫"而闻名。这种杨梅主要产于今天的余姚市、慈溪市一带。杨梅的种植和传承可能是由当地居民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非单一事件或人物所为。
自汉晋时期起,当地居民已经熟练掌握了杨梅的栽培技巧,不仅将其作为鲜食享用,还对杨梅的外形、储藏和加工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吴越地区的杨梅因其卓越的品质,在汉代便被选为皇家贡品。晋代稽含在《南方草木状》中对杨梅的形态和生长习性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称其“其子发弹丸,正赤,五月中熟,熟时似梅,其味酸甜”,这为今天余姚市和慈溪市两地杨梅的历史渊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汉代的东方朔在《林邑记》中记载了杨梅的尺寸和味道,描述其“其大如杯碗,青时极酸,既红,味如崖蜜”,并提到杨梅酿酒的传统,称其为“梅香耐”,表明这种酒非常珍贵,只有显贵和重要客人才能品尝。这反映了杨梅酒悠久的历史和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品尝了吴越杨梅后,将其与闽广的荔枝和武威郡的葡萄相提并论,认为杨梅的美味可与之媲美,这无疑是对吴越杨梅极高的赞誉。唐代诗人平可正在其诗中赞美了杨梅的味道和色泽,用“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来形容其珍贵与美好。
历经数千年的培育与传承,到了明清时期,吴越杨梅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更承载了深厚的情感——杨梅情结。明代诗人徐阶在其诗中描绘了杨梅的艳丽和诱人,用“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来表达对杨梅的赞美。清代杨芳灿在《迈陂塘·杨梅》中则用“闲消暑,露井水亭清坐,不须料理茶磨。夜深一口红霞嚼,凉沁华池香唾。谁饷我?况消渴,年来最忆吾家果。”来表达杨梅带来的清凉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于长期在外的游子来说,杨梅成熟之时,便是思乡之情最为浓烈之际。
生产情况
2013年,慈溪杨梅面积8万亩,其中横河镇、匡堰两大主产区约5万亩。
2021年,慈溪市杨梅种植面积稳定在8.3万亩,预计总产量达4万吨、同比增长2.6%,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16.7%。
2022年,慈溪市杨梅种植总面积达8.4万亩,比去年增加1000亩,总产量稳定向好。
2023年,慈溪市杨梅总面积稳定在8.4万亩,总产量4.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6%;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6.67%,接近历年最高水平。
产品荣誉
2000年3月,慈溪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
2003年5月31日,慈溪市杨梅产销协会成立。
2003年6月,“慈溪杨梅”通过了原产地标记注册。
2004年,“慈溪杨梅”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名录。
2009年12月,“慈溪杨梅”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1年,“慈溪杨梅”获“中国果品著名品牌”称号。
2012年,“慈溪杨梅”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2013年,“慈溪杨梅”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
2014年,“慈溪杨梅”登上中国中央电视台特色农业栏目。
2019年11月15日,慈溪杨梅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范围,即东经121°02′—121°42′,北纬30°02'—30°24′的慈溪市行政区域内。
质量技术要求
晶种选择
宜选择莘荠种、早荠蜜梅、晚荠蜜梅等优良品种。
苗木要求
苗木应主干粗壮,技条健壮,芽眼饱满;根系发达,须根多;嫁接口愈合良好,砧穗牢固结合;无病虫害、机械伤及受冻伤等症状;无检疫性病虫害。
定植
春植2月中旬至3月中旬,秋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坡地采用水平梯田或鱼鳞坑栽植,每667平方米栽苗木15株—25株。栽苗时应做到"苗扶正、根舒展、土踏实、盖松土、覆柴草"五个环节。
树体管理
适时、适度对树体进行整形修剪,并采用疏删、短截、拉枝、撑枝、摘心等方法管理。
园地管理
采用自然生草栽培,果园逐年培土,每年采收前割草。幼树逐年扩穴,中耕除草。
施肥
幼树施速效肥,常年宜施2—3次。
成年树根据树龄、结果量、生长势及立地条件确定施肥量。稳产树基肥以饵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采后肥以草木灰、焦泥灰等有机肥为主。
花果量调节
宜采用修剪、疏花疏果等方法调节。
病虫害防治
加强植物检疫,宜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按GB4285、GB/T8321的规定执行,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灾害防御
应根据旱害、台风、雪害、雹害、水害、冻害等灾害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灌溉、护理、修剪或施肥等。
采收
杨梅成熟和采收日期因品种和立地条件而异,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分批采收。果实色泽由红转紫红或紫黑时采收。
质量等级
慈溪杨梅分为特等品、一等品、二等品。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物理化学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卫生指标
污染物限量指标
应符合GB2762的有关规定。
GB/T26532—2011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3的有关规定。
净含量
应符合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2005J第75号的规定。
衍生节日
慈溪杨梅节是中国浙江省慈溪市举办的一个以杨梅为主题的节日,每年6月举行,是慈溪市重要的文化和经济活动之一。慈溪被誉为“中国杨梅之乡”,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慈溪的杨梅以果大、色紫、味甜著称。
慈溪杨梅节自1989年起设立,每年6月28日举行,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节日期间,慈溪市会举办各式的活动,包括开幕式、文艺演出、杨梅采摘品尝、越窑青瓷展销会、投资项目签约仪式、旅游专项活动、闭幕式等。
2024年的慈溪杨梅节在6月6日开幕。
参考资料
【一县一故事】慈溪“杨梅仙子”柴春燕.浙江农林大学.2024-02-28
慈溪杨梅“变身”记.慈溪新闻网.2024-07-31
备受瞩目!2019农产品区域公牌发布!你家乡的农产品上榜了吗?.网易.2024-02-28
余姚慈溪杨梅的前世今生.道客巴巴.2024-07-31
GB/T 26532-2011 地理标志产品 慈溪杨梅.道客巴巴.2024-07-31
浙江慈溪六成杨梅硒含量丰富.中国新闻网.2024-07-31
一味丨夏至杨梅红似火 祛热解暑六月凉.m.toutiao.com.2022-06-20
今年慈溪市杨梅产销两旺 .搜狐新闻.2024-07-31
慈溪杨梅今年预计产量超4万吨.慈溪市人民政府.2024-07-31
2023年慈溪杨梅亩均收益超20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2024-07-31
慈溪杨梅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惠农网.2024-07-31
“慈溪杨梅”央视打品牌 登上“特色农业主产区”.慈溪新闻网.2024-07-31
对市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83号提案的答复.www.cixi.gov.cn.2022-06-21
慈溪杨梅节来了!附超全杨梅采摘线路指南请收好! .搜狐新闻.2024-07-31
2023慈溪杨梅节开幕.慈溪市人民政府.2024-08-01
2024中国·慈溪杨梅采摘季正式开幕.网易手机网.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