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廋
苻(?~368年)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的人物,出生于略阳临渭(今秦安县),是前秦开国皇帝苻健的第十子。他被封为魏公,并在前秦建立后降为魏公。然而,苻廋参与了一场内乱,出卖了前秦,与前燕通敌。最终,苻廋被秦军击败,被俘并送到长安。苻坚赦免了苻廋的七个儿子,并将长子封为魏郡公,其他儿子封为县公。苻廋的反叛行为是因为他担心自己会被杀害,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苻坚认为苻廋一直是个仁厚的人,也知道他并不想谋反。因此,苻坚决定赐死苻廋,并为他的儿子们安排了继承权。苻廋的死后,苻坚的母亲苟夫人提议为已经被处决的苻双立嗣,但苻坚认为苻廋是高祖的儿子,不能没有后嗣,而苻双不顾国家利益,所以没有为苻双立嗣。
简介
苻廋,前秦建元三年(367)十月参加晋公苻柳等人制造的内乱。后苻廋所部被前将军杨安与广武将军张蚝率军讨败。
人物评价
苻坚:“汝素长者。”(《资治通鉴·卷一百一·晋纪二十三》载)
研究书目
《晋书》
《资治通鉴》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晋纪二十三》.历史春秋网.2024-08-22
晋书(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微信读书.2024-09-29
资治通鉴.微信读书.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