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现名为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学院始创于1958年10月,是当时河南省仅有的两所本科医学院校之一。该学院由同济医学院、北京医学院、湘雅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知名高校教师援建而成。学院建筑面积约6.38万平方米,由著名临床解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教授担任名誉院长;现有教职工126人,专任教师103人,其中高级职称5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3人,有海外经历的教师39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现有临床医学、药学专业、法医学和预防医学四个本科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特种医学、生物学五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药学和法医学三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3月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学院目前拥有省级重点学科三个,省级精品在线课程三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一门,省一流本科课程五门,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一项。
学院简介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前身是洛阳医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当时河南省仅有的两所本科医学院之一 ,1959年“洛阳涧西医院”并入医学院成为“洛阳医学院附属涧西医院”,60年代初期因国家经济困难医学院被迫下马停办;1978年回复并更名为“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也随之更名为“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0月,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主持下与洛阳工学院和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我院也正式更名为“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2016年10月医学院整体迁入开元校区新址,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达6000m,教学、实验设备总价值约5000余万元。
现有教职工126人,在专任教师中,教授13人,副教授48人;博士41人,硕士31人。现有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2个本科专业,一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点(基础医学),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博士学位二级授权点(医学生物信息)。有基础医学和药学两个省一级重点学科、一个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人体解剖学、药理学),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生物化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药理学、医疗纠纷的防范与正确处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1项。拥有本科在校生3540人。
学院地址: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
办学规模
办学条件
现有实验室24个约1820平方米左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约450余万元,以脑与认知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药物研究所和肿瘤研究所等为主体开展医学领域及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近几年获地厅以上奖项20余项,各类在研项目20余项。
精品课程
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人体解剖学、药理学),校级精品课程1门(生物化学)。
教学机构
学院下设3个行政管理机构和12个教学单位。学院具有全日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医学教育为主体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临床医学和药学2个本科专业,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药理学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在专任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35人,高级实验师6人,中级职称人员4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17%;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3人;在读硕士2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教师总数的43.4%。
所授荣誉
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人体解剖学、药理学),校级精品课程1门(生物化学)。全院教师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学生勤学慎思,尊师诚信。多名教师评为省、市、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优秀毕业生董瑞瑞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学生社团获“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等荣誉称号;学院被评为“职业道德先进集体”,院党委被评为“五好”基层党委。
历史沿革
初创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卫生部制定发展规划,由武汉医学院于 1964年前后在洛阳市创办洛阳医学院。在 1958年“大跃进”的火红年代,1964年的计划提前到 1958年完成,卫生部先后从武汉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等高校调来近 200名教师来到洛阳,开始创办洛阳医学院。
洛阳医学院选址与涧西医院对面。学校没有实验仪器,遂向北京医学院请求支援。当时,正时兴“一平二调”,就是平均分配、无偿调拨,北京医学院风格很高,领导应允,打开库房,整整装了 14个大木箱,托运到洛阳市。洛阳医学院学生的实验课和北京医学院的实验内容一样,使同学们非常高兴。
当时学校的知名教授有,教公共卫生课的查良仲教授,他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著名作家金庸的哥哥,协和医学院毕业;教微生物学课程的李希干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教口腔学课程的张光焰教授,是中央保健局的医生,为毛主席、周总理看过病。还有一位年仅 39岁的副教授吴燕宝,北京医学院毕业,才华横溢,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一个只有几百人的洛阳医学院拥有三位知名的正教授和一位年轻有为的副教授,使全院师生精神振奋,自豪感倍增。
困难时期
洛阳医学院办学的第二年,进入了1960年的经济困难时期,大家都吃不饱,饿得浑身浮肿,有些学生放假回家,不知什么原因,再也没有返校。教师们也是生活艰苦,学校经费也特别紧张,不少实验无法开出。1961年暑期,学校没有招收新生。1962年是最困难的一年,很多工厂企业下马了,校园里也有了要下马的风声。大家的心里都很紧张,有着前途未卜的感觉。
终于,“下马”的这一天降临了。学校召开大会,宣布河南省人民委员会的决定,为了加强农业第一线,洛阳医学院撤销建制,一分为二,大部分教师、技术人员和全体学生到郑州市,并入河南医学院,继续学习;其余一小部分留在洛阳市,学校改名为洛阳市卫生学校,继续办学。1962年10月,“洛阳医学院”的校牌被摘下。
后期发展
1962年,洛阳医学院(部分)分建河南省洛阳卫生学校;
1970年,河南省洛阳卫生学校更名为洛阳地区卫生学校;
1978年,洛阳地区卫生学校升格为洛阳医学专科学校;
1992年,洛阳医学专科学校更名为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6年,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并入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3月,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工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南校区组建河南科技大学。
改革发展
学院成立后的第一届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勇于创新,均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副教授以上职称,是带领医学院驶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的领路人。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更加有利于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益,学院合并调整了原来的教研室,成立了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预防医学9个教研室和形态学实验室、机能学实验室、医学综合实验室3个实验室。
发展思路
医学院总的发展思路是,抓住机遇,面向未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挑战,以河南科技大学作为发展的基础平台,充分利用科大的资源和多学科优势,充分调动学院所有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团结一心,在完成本科二批向本科一批过度的基础上,同时加强研究生教育,争取申请博士点,最终实现以本科教育为主,博士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相互协调发展的格局。
参考资料
学院名片||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欢迎您!.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3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溯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