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怒江天胡荽

怒江天胡荽(学名:Hydrocotyle salwinica)是伞形科天胡荽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70厘米。其茎直立或平卧上升,密被紫褐色柔毛,叶互生,膜质至草质,心形或肾状圆形。伞形花序单生于枝条上部各节,与叶近对生,果实近无柄,心形至卵圆形,两侧扁压,光滑或有紫色斑点,果熟时黄色至紫黑色。怒江天胡荽主要分布在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藏米林、波密及察隅县等地,生长在潮湿的路旁、草丛或松林下,海拔范围为1600-3100米。

简介

种拉丁名:Hydrocotyle salwinica Shan et S. L. Liou

种别名:

科中文名:伞形科

科拉丁名:Umbelliferae

属中文名:天胡荽属

属拉丁名:Hydrocotyle

..............更多图片:

国内分布:产于云南维西县及贡山县、西藏米林、波密及察隅县。生长在潮湿的路旁、草丛或松林下;海拔1600—31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怒江河谷。

海    拔:1600-3100

命名来源:(植物分类学报)[Acta Phytotax. Sin. 9(2): 131.pl. 8. 1964]

中国植物志:55(1):028

亚科中文名:天胡荽亚科

亚科拉丁名:HYDROCOTYLOID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70厘米。茎直立或平卧上升,密被紫褐色柔毛。叶互生,膜质至草质,心形或肾状圆形,长1.5—3.5厘米,宽2.5—6厘米,边缘7—9浅裂,裂口仅达1/4—1/5,裂片钝圆,有时略呈三角状,边缘有锯齿,基部心形或弯缺处开展成锐角,两面都有硬毛;叶脉7—9,自基部向外辐射;叶柄长1—7.5厘米,密被紫褐色柔毛;托叶膜质,阔卵形,全缘或有细齿。伞形花序单生于枝条上部各节,与叶近对生,花序梗纤细,长1.5—8厘米,被柔毛,长过叶柄;每小伞形花序有花多数,花白色或淡绿色;花瓣卵形,中间有1条不明显的脉,表面有紫色斑点或无。果实近无柄,心形至卵圆形,长1.5毫米,宽2毫米,两侧扁压,光滑或有紫色斑点,果熟时黄色至紫黑色。花果期6—8月。

产地分布:产于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藏米林、波密及察隅县。生长在潮湿的路旁、草丛或松林下;海拔1600—31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怒江河谷。

本种提示:本种与天胡荽较近似,均有单生的伞形花序,长而细弱的花序梗和侧面扁压的果实;其直立的分枝以及近于无柄的果实,肾圆形的叶,又与红马蹄草接近;与前后种的区别在-于有特别纤细的花序梗。

参考文献:ShanetS.L.Liou,植物分类学报9(2):131.1964.

本属概述:L.Sp.Pl.234,1753;A.Rich.Monogr.24.1820.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匍匐或直立。叶片心形、圆形、肾形或五角形,有裂齿或掌状分裂;叶柄细长,无叶鞘;托叶细小,膜质。花序通常为单伞形花序,细小,有多数小花,密集、呈头状;花序梗通常生自叶腋,短或长过叶柄,花白色,绿色或淡黄色,无萼齿,花瓣卵形,在花蕾时镊合状排列。果实心状圆形,两侧扁压,背部圆钝,背棱和中棱显著,侧棱常藏于合生面,表面无网纹,油管不明显,内果皮有1层厚壁细胞,围绕着种子胚乳。本属约75种,分布在热带温带地区;我国有10余种,产于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区。本属的模式种;欧洲天胡荽HydrocotylevulgarisL.

亚科概述:inEngl.U.Prantl,Nat.Pflanzenfam.3,8:116.1898.植物体矮小症。茎通常匍匐或倾斜上升,稀少直立。单叶,叶片肾形或心状圆形,有或无托叶。伞形花序单生或有花序梗3—6,着生在2个叶状苞片之间;萼齿不明显或无。果实的合生面狭窄,两侧扁压,内果皮木质,无分离的心皮柄。油管无或分布在主棱的内部,但不在棱槽内。

本科概述: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很少是矮小的灌木(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根通常直生,肉质而粗,有时为圆锥形或有分枝自根颈斜出,很少根成束、圆柱形或棒形。茎直立或匍匐上升,通常圆形,稍有棱和槽,或有钝棱,空心或有髓。叶互生,叶片通常分裂或多裂,1回掌状分裂或1—4回羽状分裂的复叶,或1—2回三出式羽状分裂的复叶,很少为单叶,叶柄的基部有叶鞘,通常无托叶,稀为膜质。成都市花园国际小学,两性或杂性,成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或单伞形花序,很少为头状花序,伞形花序的基部有总苞片,全缘;齿裂、很少羽状分裂,小伞形花序的基部有小总苞片,全缘或很少羽状分裂,花萼与子房贴生,萼齿5或无,花瓣5,在花蕾时呈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基部窄狭,有时成爪或内卷成小囊,顶端钝圆或有内折的小舌片或顶端延长如细线;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2室,每室有一个倒悬的胚珠,顶部有盘状或短圆锥状的花柱基;花柱2,直立或外曲,柱头头状。果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干果,通常裂成两个分生果,很少不裂,呈卵形、圆心形、长圆形至椭圆形,果实由2个背面或侧面扁压的心皮合成,成熟时2心皮从合生创展集团面分离,每个心皮有1纤细的心皮柄和果柄相连而倒悬其上,因此2个分生果又称双悬果,心皮柄顶端分裂或裂至基部,心皮的外面有5条主棱(1条背棱,2条中棱,2条侧棱),外果皮表面平滑或有毛、皮刺、瘤状突起,棱和棱之间有沟槽,有时槽处发展为次棱,而主棱不发育,很少全部主棱和次棱(共9条)都同样发育,中果皮层内的棱槽内和合生面通常有纵走的油管1至多数。胚乳软骨质,胚乳的腹面有平直、凸出或凹入的,胚小。全世界约200余属,2500种,广布于全球温热带。我国约90余属。本科植物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一定的作用,其中不少种类,可做药材、蔬菜、香料、农药等用。在药用方面如著名中药材当归、川芎白芷前胡、防风、北柴胡独活、本、明党参羌活珊瑚菜等,这些种类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国内外对伞形科植物的研究极为重视,并发现有些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对治疗心肌缺血、肿瘤、白斑病等,获得初步的疗效和成果;各地民间将多种伞形科植物用于防治疾病,也相当广泛。在蔬菜食用方面,常见栽培的有芫荽、芹菜、水芹胡萝卜等,此外供做香料调料用的有茴香、莳萝等,供农药用的有毒芹、刺果芹毒参等。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