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菜
珊瑚菜(学名:Glehnia littoralis F. Schmidt ex Miq.),别名莱阳沙参、海沙参、辽沙参、条沙参,为伞形科(Apiaceae)珊瑚菜属(Glehnia)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常生长在海边沙滩上,具有抗寒抗干旱、喜温暖湿润气候的特性,宜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珊瑚菜在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以及美国均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台湾、广东省等省,并以山东莱阳、河北秦皇岛及辽宁大连所产品质为佳。
珊瑚菜高达30厘米,主根呈细长圆柱形,外表皮黄白色,有致密的肉质,主根直径0.5~1厘米,长可达40厘米。基生叶质厚,叶柄基部宽鞘状,叶片呈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一至二回三出或羽状复叶;小叶呈卵圆形,2~3裂,边缘有粗锯齿。复伞形花序密生白色绒毛,由多数白色小花密聚于枝顶形成。果实为双悬果,呈近圆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有棕色刺状的粗毛,有5条木栓化翅状的果棱。花期5~7月,果期6~8月。
珊瑚菜药食同用,既可作为特色野生蔬菜食用,也可用于治疗治肺燥干咳,虚劳嗽血,胃阴虚不足,津伤口干等疾病,临床上还可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和治疗银屑病。由于生境苛刻、种子萌发困难、人为的环境破坏和过量采挖等因素,珊瑚菜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已被列为国家Ⅱ级濒危保护物种,级别为极危(CR)。
形态特征
珊瑚菜为多年生草本,高达30厘米。
根
主根呈细长圆柱形,外表皮黄白色,有致密的肉质,主根直径0.5~1厘米,长可达40厘米,很少有支根。
茎
茎直立,少分枝,大部埋在沙土中,部分露出地面。
叶
珊瑚菜的基生叶质厚,呈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叶柄基部宽鞘状,一至二回三出或羽状复叶;茎上部叶片呈卵形,边缘具三角形圆锯齿;小叶呈卵圆形,2~3裂,边缘有粗锯齿。
花
复伞形花序密生白色绒毛,由多数白色小花密聚于枝顶形成,具4~10厘米长的总梗;小总苞片呈条状披针形;花萼疏生粗毛,有三角状披针形裂片呈5齿裂;花冠呈卵形,也有粗毛疏生在背面,花瓣5片,顶端内卷;雄蕊较长,与花瓣互生,数量5枚;子房基部扁圆锥形,下位,花柱2枚。
果实
珊瑚菜果实为双悬果,呈近圆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有棕色刺状的粗毛,有5条木栓化翅状的果棱。
种子
珊瑚菜的种子细小,呈扁圆形,一般千粒重24.5克左右。
物种分布
珊瑚菜在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以及美国均有分布,其分布范围被划分为两个区域:以中国、朝鲜、日本的海岸沙滩为代表的东亚珊瑚菜分布区,以及北美珊瑚菜分布区。而在中国境内,珊瑚菜主要分布于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等省。
生长习性
珊瑚菜常生长在海边沙滩上,具有抗寒抗干旱、喜温暖湿润气候的特性,喜欢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不喜欢低洼积水处及粘土。花期5~7月,果期6~8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珊瑚菜在自然条件下以有性生殖的繁殖方式进行种群繁衍,但不能自花授粉,必须借助虫媒和风媒的传粉媒介,而种子的传播主要借助水和风。由于受地理分布的限制,其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范围也受到限制。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采用当年种子,在秋季或春季进行播种,播种采用宽幅条播和窄幅条播的方式。种子需在播种前20多日充分湿润至种仁发软,为使种胚发育成熟,还需将种子进行低温冷冻处理。种子处理完成后方可种植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
组培快繁
利用珊瑚菜的根状茎不定芽诱导,可在短时间繁殖大量优质组培苗。选择合适的诱导分化和生根培养基,加入活性炭提高生根率,在经过半封闭炼苗处理后,移栽到适宜的土壤基质中。
栽培技术
田间养护
珊瑚菜以密植方式栽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栽种后需浇水保持地面湿润。在间苗期需用人工拔除的方式进行除草,不宜中耕除草;在生长后期需及时排水以预防积水,及时摘除现蕾并追施磷、钾肥。
病虫害防治
锈病:危害叶片,出现红褐色斑点,直接导致植株枯死。防治措施为:用敌锈钠喷洒。
根结线虫病:危害植株根部,恶化成根瘤,直接导致幼苗病变枯死。防治措施为:选择无病、非连作的耕地。
大灰象甲:蚕食嫩芽和幼苗子叶,直接导致缺苗。防治措施为:地旁栽种白芥子或诱杀。
蚜虫:吸取茎叶汁液,减缓叶片生长,影响产出。防治措施为:用乐果乳剂和敌百虫混合喷洒。
采收与加工
在种植当年,秋季叶子枯黄时采收。采收后除去须根并洗净后,可置沸水中烫后剥去外皮再干燥或选择直接带皮干燥,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以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
物种保护
珊瑚菜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被列为国家Ⅱ级濒危保护物种,濒危级别为极危(CR)。导致珊瑚菜濒危的因素有:定居地生境苛刻、种子萌发困难、人为的环境破坏和过量采挖。保护珊瑚菜资源的措施有:(1)开展野生珊瑚菜资源调查研究工作,建立野生珊瑚菜原生境保护点及相应的防护、隔离和排水设施,保证野生珊瑚菜原生境不受人为破坏;(2)在适生区域开展引种栽培和繁殖。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珊瑚菜可作为一种特色野生蔬菜食用,不仅具有质地细嫩、味道鲜美的特点,还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如粗纤维、维生素c、多种矿质元素、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价值模式接近FAO/WHO的理想模式,并且有害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限量标准。
药用价值
商品药材“北沙参”是由植物珊瑚菜的根经洗净、剥去外皮等方式加工而成。其中,以山东莱阳胡城村产品质量最佳,又以秦皇岛市及辽宁大连产量大,品质亦佳。本品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治肺燥干咳,虚劳嗽血,胃阴虚不足,津伤口干等疾病。临床应用上,珊瑚菜内含的花椒毒素,可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和治疗银屑病。
经济价值
珊瑚菜的根——北沙参,用量大,广泛用于医疗配方用药、医药工业原料用药、商品出口、药膳和食疗等领域,被中国十大药材市场公认为供销药品。由于珊瑚菜生产周期短,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属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
相关研究
药理活性
北沙参是珊瑚菜的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内含香豆素类、木脂素类、聚炔类以及多糖等成分,具有增强细胞免疫、抗炎药、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减脂、镇咳祛痰等多方面活性。
参考资料
珊瑚菜 Glehnia littoral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植物智.2022-12-26
Glehnia littoralis |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植物智.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