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林希炎

林希炎,男,汉族,1932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人,香港明鸿国际集团公司首任董事长。

林希炎年少时边读书边打工,年仅十一岁的他就单身到饶平县山区外祖父家,当药童,学医,学写字,学武;随后在汕头市太古南记当学徒。艰难曲折的生活道路没有压倒林希炎,1989年,林希炎凭自己的经验,倾尽全力投资于国内地产,并取得了成功。

林希炎被潮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潮州市首届荣誉市民”光荣称号。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林希炎1932年出身于潮安县庵埠镇名门之家。潮州市荣誉市民。香港明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国际潮汕书画总会主席、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粤东书画院粤东创作中心顾问、香港汕头商会终身名誉主席、潮州市侨联会名誉主席。林希炎的祖父曾留学英国,并在新加坡当律师,后参加辛亥革命,在东征时牺牲。父亲林国英在汕头市市从商,母亲刘素贞系越南归侨、汕头名中医刘文程之女,毕业于汕头A光中学,曾在庵埠镇创办转坤女校(后改名农村女校)。林希炎从小受父母的熏陶,爱读书,并养成勤奋、诚实的性格。

工作经历

抗战爆发后,随着父亲的失业而家道中落,林希炎七岁读小学时就不得不边读书边当小贩帮助家庭;潮安区沦陷时,年仅十一岁的他就单身到饶平县山区外祖父家,当药童,学医,学写字,学武术……汲取着无穷无尽的生活营养,也磨炼自己的意志;

复员后,林希炎又回到庵埠,靠母亲的关系在汕头市太古南记当“小公司”(学徒),由于勤劳、诚实,他先后升任接待、走街,并曾随船往返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始涉足于商场,熟悉各种商务,接触市场经济和外贸活动;

解放了,年青的林希炎满腔热情地在学校中参加各种宣传活动,但家庭生活的负担使他不得不停学走上社会。他先后当过记帐员、办事员、供销社干部,此期间还参加过庵埠镇业余中心潮剧团和商业业余剧团学习编剧,曾编过几个剧本;

林希炎由于为人正直、诚实,因此也得罪某些领导而被派往梅州市梅县区采煤队,后又被精简回家。“文革”期间,又无辜受株连,遭受毒打、抄家、坐牢……

1989年,林希炎凭自己的经验,倾尽全力投资于国内地产,并取得了成功;

1992年前后,他瞄准了上海市这个发展中的国际城市,在虹桥宾馆附近兴建上海最高级的别墅区。不出他的预料,首期工程建成的别墅,不仅迅速出售,而且在市场上出现“炒价”;随后他又在波兰投资房产。在天津市投资兴建全市迄今最高的五十六层明宏广场,作为沿渤海湾经济中心的天津市,未来的发展必将为其带来巨大的效益。

个人生活

林希炎,父亲林国英,母亲刘素贞,妻子柯紫蓉,长子林旭明,次子林旭钧。林希炎自幼喜爱诗词书法,苦心临摹法帖及颜、柳、欧、苏诸书体。在参加商业剧团活动期间,他认识了贤内助柯紫蓉女士并结为终身伴侣,也由于此一关系使他以后得以向外发展。

社会活动

社会职务

林希炎现任香港国际潮汕书画总会主席、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粤东创作中心(粤东书画院)顾问、潮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侨联会终身名誉主席、香港汕头商会终身名誉主席。

慈善公益

林希炎先后捐赠建枫溪崇礼小学、潮州铮蓉中学、铮蓉小学、铮蓉幼儿园,随后乐捐潮州市教育基金等以及其它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共32宗,捐资总额折合人民币1585万元;

林希炎先生还在潮州投资兴建明鸿大厦、独资兴办明鸿陶瓷有限公司,投资额达人民币2200万元。他继承父辈兴学的遗愿,与柯紫蓉女士先后捐资兴办铮蓉幼儿园、铮蓉中学和崇礼学校;潮州市侨联大厦,正是在他的支持下,由他的公子林旭明捐资兴建的。对民族文化,特别是潮剧、潮州音乐怀有深厚的感情,并赠款市潮剧团建立“林旭明历史剧创作基金会”。在繁忙的商务活动之余,他仍勤奋挥毫练字,并写得一手楷书。市侨联大厦“国英楼”三个大字,是他为纪念父亲书写的。

荣誉成就

林希炎先生被潮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潮州市首届荣誉市民”光荣称号。林希炎一生慈善为怀,胸襟豁达,随着事业突飞猛进发展,多行善事,修桥造路,恢复古迹,兴建学校,修建古刹文物,享誉潮汕地区。林希炎长子林旭明、次子林旭钧亦乐为善举,为家乡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被潮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潮州市第三届荣誉市民”和“慈善家”光荣称号。

参考资料

林希炎 - 潮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潮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0-09-28

林希炎.潮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02-11

林希炎书画.太原明志文化传播.2021-02-0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