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县
今山西大同市古称。1949年5月1日和平解放,析大同城、郊置大同市,隶属察哈尔省,大同市分5个区。
西汉置
汉初置平城县(治所今大同西北二十八里),为雁门郡东部都尉治。
东汉刘协建安未年,平城县被废。曹魏在今代县东25公里复置平城县,属新兴郡。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属雁门郡。
北魏天兴元年(398)北魏建都于此,兼为司州治所。延和元年(432年),改平城区为万年,太和七年(483年)复名平城(治所今大同西北二十八里)。
隋仍称恒安镇,为马邑郡地。
唐武德六年(623)置北恒州,次年废。
唐贞观十四年(640)改置定襄县,为云中郡治。永淳初年州、县俱废。故治在今大同西北二十八里。
开元十八年(730)置云中县和云州。五代十国称云中县,为云州区治,故治在今大同市东五里。
辽重熙十三年(1044)于今大同城建为西京,十七年(1048)置大同县附郭。由此,大同县名沿用不改。
金仍称西京,兼为大同府治。元至元二年(1265)云中县并入大同县,二十五年(1288)为大同路治。
明代洪武五年(1372)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治,七年(1374)为大同府治。清仍为大同府治。
民国初年于大同设山西省雁门道,(城内保留大同县。)
1949年5月1日解放,建立大同市(置大同县附郭)..。
隋置
隋开皇十六年(596)于赵鞅所立平都故城置平城县,属辽州。大业三年(607)改属太原市,唐武德三年(620) 改属榆州,六年仍属辽州,贞观八年(634)属箕州,先天元年(712)属仪州,后属辽州。宋熙宁七年(1074)并入辽山县,元祐元年(1086)复置,金贞元二年(1154)废入辽山县。故治在今和顺县西百里,今名仪城村。有古城遗址。清时,八赋岭巡检驻此。1938年朱总司令在此住过。